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论 (太强了)
相关主题
菲律宾这事就是美国借菲律宾之手送给中国女人衣服诸葛亮的儿子怎么不厉害呢?
关羽之死是诸葛亮的战略决策的失误有些人的嘴脸太丑陋了!!!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给你选5个人辅佐你打天下,大家会选哪五个?共军在学司马懿呀!
诸葛亮打胜仗是34%, 司马懿的胜仗是52%昨夜,史无前例的两场大屠杀,在美元和人民币上同时逆向发生!
新曹操电视剧全集我认为司马懿72岁,周瑜25岁,孔明57岁
薄一波忆毛泽东:今后他的历史地位比现在还要高诸葛亮气死司马懿的时候,柑橘司马就奄奄一息了
感慨一下隆中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被严重低估
药家鑫有曹操的品行三国时期军事能力强的文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兵法话题: 诸葛亮话题: 毛泽东话题: 将帅话题: 司马懿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i
发帖数: 1423
1
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论
看什么新进----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一)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收有欧阳修《为君难论》一文,此文从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不用
老将廉颇而任用新将赵括、秦王赢政不用老将王翦而任用新将李信致使战败兵失得出结
论,秦赵二国之君“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并阐述说,“大抵新进之
士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
言则难入也。”毛泽东读此评点到,“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
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在毛泽东看来,事业的成败不在于人的新
进老成,而在于人是不是贤、是不是有能,是不是为将之材。
注重为将之材,强调将帅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研究国家兴亡学说的中国兵法对此作
了深入探讨。《孙子兵法》认为 “道、天、地、将、法”是决定国家兴亡、战争胜败
的基本因素,“将”是其中之一。贤能的将帅是国家的辅弼,辅弼的周全国家就强盛,
辅弼的欠缺国家就衰弱,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六韬》还指出,要把选人任将当作国家存亡安危的大事来认真看待,“兵者,国之大事
,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也,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什么
样的将帅才算的上是“国之辅”呢?《孙子兵法》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
也。”曹操称此为“五德”,注曰:“将宜五德备也。”为将之材要五德兼备,不可偏
废。杜牧说,“盖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
物,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所谓“智”就
是智慧,知识渊博,多谋善断,能正确认识事物,预见事态变化,有克服困难、解决问
题、战胜敌对势力的能力;“信”就是诚信,言出如山,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
罚;“仁”就是爱人如己,珍惜生命,能与部属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勇”就是果敢
,锐意进取,不避风险,不怕牺牲,尽守职责;“严”就是威严,严明法纪,严格执法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孙子兵法》还指出,将帅在做到五德兼备的同时,还要做到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这样的将帅才称的上是“国之辅也
”、“国之宝也”。
辫贤去奸,拨庸拔锐,选拔五德兼备的为将之材是中国兵法思想的重要内容。《尉缭子
》说,“民言有可以胜敌者,毋许其空言,必试其能战也。”选拔为将之材,在进行素
质考察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检验,把可用之人放到实践中去锻炼、去检验。素质考察
的关键要看是不是那块料,不能把“世俗之言”当作选人的标准。《六韬》说,“君以
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
蔽君,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把“世
俗之言”当作辨别贤庸的标准,平庸之辈就会结党营私、拉帮结伙、互相吹捧、以虚名
蒙蔽君主获取爵位,出类拔萃的人难免不因莫须有的罪名而丧失晋身之途,这样国家终
将危亡。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名将,周瑜、诸葛亮、郭嘉、贾诩是
三国时期的主帅及谋士。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最初都是以新进之士建功立业的,周
瑜、诸葛亮、郭嘉、贾诩更是以“少年新进”立下功勋的。因此,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
才,选拔人才的关键在能力。毛泽东曾说,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大军攻打东吴,那时程
普40多岁,周瑜20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
起之秀周瑜挂了帅印,结果打了胜仗。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破格提
拔!他希望在新中国能创造一种氛围,让为将之材脱颖而出,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的
复兴贡献才智,建立功勋。
老粗出人物----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二)
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汉高祖刘邦,称赞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从他的谈论中我们可以领
悟出一些深刻的兵法道理。1964 年1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老粗出人物!自古
以来,能干的皇帝大都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
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
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
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他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
,何必要假的。……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很有几个老
粗。”毛泽东还指出,刘邦是个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决策和用人是中国兵法探讨的重要内容。
中国兵法中讲的“计”、“谋”、“算”,说到底就是决策。《孙子兵法》说,“夫未
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杜牧注,“庙算者,计算
于庙堂之上也。”“庙算”指的就是在庙堂之上做出战略决策。“庙算胜”就是说在战
前就要做出胜人一筹的决策。《尉缭子》也说,“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
市井。”“胜于朝廷”,就是说在朝廷上就要做出战胜敌人的决策。刘寅注,“胜于朝
廷者,谋定也。”《六韬》认为,主帅心中要有主见,看到有利的时机,要抓住不放,
毫不迟疑,大胆决断。用兵最大的灾害就是迟疑不决。“善战者,居之不挠,见胜而起
,不胜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
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虎钤经》也指出,正确的决策是取得胜利的必由之途。“
战胜而欲必胜者,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事贵密,进退贵审,兵权贵一。”刘邦遇事
能听取不同意见,果断决策,这与他的老粗禀性是密不可分的。
举贤任能,选将用人是实施战略决策的重要一环。《尉缭子》指出,一国之君在做出决
策之后,必须要起用贤能之将去实施。不能起用贤能之将,而想占有天下,必定会落得
一个亡国覆军的结局。“视人之地而有之,分人之民而畜之,必能内有其贤者也。不能
内有其贤而欲有天下,必覆军杀将。如此,虽战胜而国益弱,得地而国益贫。”《三略
》也指出,“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治国安家,得人
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
无遗。”君主治国平天下,在于收揽贤人之心,得贤人者得天下,把贤人当做自己的腹
心,任贤使能,这样战略决策才不致落空。《孙子兵法》还指出,将帅受命为将拥有临
机制宜的权力,君主不能从中制御,“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尉缭子》也强调,将帅
在军中拥有绝对权威。“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无天于
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任用贤能之人为将,保证将帅行使职权,这是
国家安定昌盛的重要保障。
历史上成就大事的老粗很多,老粗一般具有五个优点:一是思想没有框框,没有书生气
,不教条,敢想敢闯敢干;二是爱惜人才,肯放手用人,不吝啬权力,能发挥人才的作
用;三是尊重知识,听得进不同意见,从善如流;四是能吃苦,肯接近社会低层;五是
从实际出发,不讲面子,不摆架子,不求小利,不图虚荣。这些正是中国兵法对统帅的
基本要求。刘邦是个大老粗,但他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组织本领,这是他获得成功
的本质因素。试看今日天下,世界著名学府MBA出身的才俊遍布全球,但是他们之中又
有几人能成为经济王国中的统帅?在经济王国中的成为统帅的不少倒是那些出身平民、
身经百战的老粗。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背诵《史记》中刘邦说的一段话,“夫运筹帷
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
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并说,有这么一大帮人为刘邦出点子
,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干大事。
误于隆中对----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三)
《古文辞类纂》中收有北宋兵法学者苏洵《权书·项籍》一文,此文评述项羽用兵百战
百胜,但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不能把战略重点放在咸阳以制天下,虽胜犹败,
最终导致垓下之亡;并由此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诸葛孔明弃荆
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
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
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
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
)难以进取天下,是战略上的失策。毛泽东读此评点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
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从评点中可以看出,
毛泽东不仅赞同苏洵对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批评,而且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
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指
出,自董卓专断朝政以来,豪强蜂起,争雄天下。曹操战胜袁绍,拥兵百万,挟天子以
令诸侯,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世,人心归附,贤能之人尽心效力,
可以联合为援,不可以为敌。剩下可以图谋的地方只有荆州、益州两地,将军可在此建
立根据地,安抚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向宛、洛进军
,将军可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诸
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
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最初寻找立足点、建立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也对三国时期的
战略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隆中对在战略策划上存有内在的缺陷也束缚了刘备
集团的发展,造成蜀汉政权短命。以中国兵法理论分析,隆中对的战略失误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思想失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孙子兵法》指出,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
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摒弃战争、确保周全、双赢共惠是最高的
战略准则,兴兵作战、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尉缭子》还指出,
“战再胜,当一败。”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仗。因此强调
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隆中对的主导思想是“先战而后求胜”,把刘
备集团引导到豪强争战的漩涡之中,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争战,在争战中寻求胜利,这
是隆中对在战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战略选择不利。中国兵法认为自然地理条件是战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占据有
利的战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条件才能保全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指出,“料
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强调
战略指导者要根据敌我强弱形势,选择有利的战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条件做出正确的
决策,远途作战后续不接难以取胜,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难守就不要争取。隆中对
指导刘备集团谋取的战略地域是荆州和益州。荆州是战略上的必争之地,也即是一个是
非之地,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导致刘备集团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得而又失,
损兵折将;益州地处边远,地势易进难出,不足以制天下。诸葛亮从益州兴兵,六次出
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失败的客观因素之一。
三是战略措施不力。战争是以综合实力相竞技的事情,综合实力强的必定战胜综合实力
弱的。“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因此,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
胜兵力分散之敌。为使弱势变为相对的强势,要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
敌人调动,使敌人的兵力相对分散,我方兵力相对集中,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分散之敌
。隆中对指出,天下有变则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击,并取天下。出秦川
是走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阳是袭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成算。历史
上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又西取益州,荆州由关羽驻守;占据成都之后,诸葛亮又进军汉
中。这即是毛泽东评说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
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分页}
刘备得孔明,促使其避实击虚占据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里有隆中对的积
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当时的历史大势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对缺少中国文化的底
蕴和兵法思想的渊源,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策划,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诚
可谓隆中对有对无策,诸葛亮有孔无明。它较同时代郭嘉进言曹操的十胜论相差甚远。
对于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人就已经有所认识。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曾说,“亮
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陈
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北宋时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
,而无用众之智。”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评价。毛泽东把刘备集团失败的原因归结到隆
中对身上,一语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独步古今。我们批评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失误,并
不是否定他在历史上的贡献,而是以此探讨治乱兴亡中的道理。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
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未出茅庐即受到刘备的礼遇和器重,
少年得志,独上高楼,没有经历过大的人生磨难,没有对中国兵法不同层面的思想融会
贯通,把握精髓。他告诉刘备走上刘邦、刘秀的老路就能复兴汉室、取得天下,真乃千
古笑谈。中国兵法思想层面多、意境深,不同层面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表述是矛盾的,
但整体是一致的。只有在人生曲折磨难的砺进中日积月累,才能领悟到中国兵法思想的
意境和精髓。毛泽东也正是在人生的磨难中重视中国兵法的。
郭嘉是一位著名人物----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四)
1959年 4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说,“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
传》。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才识超群,足智多谋,长
期追随左右,出谋划策,功绩卓著。曹操则倚为股肱,常常问计于他。郭嘉三十八岁时
病殁。令曹操十分痛惜。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
见,果断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一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不久,毛泽东又在
一次谈话中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
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
初到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
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
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裴松之注记载,郭嘉
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所以当时并不知名,只是有见识的人赏识他。由
此引发了毛泽东的感慨,说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
毛泽东讲的实际上是智谋之士的人生境遇问题。智谋之士是不是多谋,能不能得到君主
的赏识信赖;君主是不是善任,能不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是中国兵法关注的重要
问题。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
无智谋之士不胜。“有国家者,未有不任智谋而成王业也”。然而君主对智谋之士的信
赖、智谋之士对君主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智谋之士要多谋,谋划国家安危大计,预见
事态发展大势,消除隐患于未发之际,匡正君主过失,解决疑难问题,辅主正确决策。
君主要善任,以挚诚之心待智谋之士,隆礼重义,勿施以欺,勿施以诈,君无礼遇则智
谋之士不至,君不挚诚则智谋之策不出,君主能否得到智谋之士、能否得到智谋之策全
在于君主对治世大道的追求。周文王原是商王朝周部落的首领,周部落长期受商王朝的
奴役欺凌,历尽艰险危难,后来按照姜太公的谋划才推翻了商王纣的统治;姜太公是一
位具有高深谋略的人,长期不遇明主,以替人屠牛贩酒为生,年愈七十才遇到周文王,
受到文王的礼遇,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了天下。所以《尉缭子》说,“良马有策,远
道可致;贤士有合,大道可明。”君主与智谋之士相遇,道合而志同,志同而情亲,治
世的大道才可彰明。
郭嘉是历史上罕有的智慧之星,是值得学问家深入研究、艺术家大书特写的人物。最初
他北上晋见袁绍,袁绍不能用,又投奔了曹操。他向曹操进言,论断曹操十个方面胜于
袁绍:“袁绍礼仪繁多,常为形式所困;公从实际出发,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袁绍
割据一方,逆历史潮流而动;公顺应统一大势,奉天子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东汉灭
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公拨乱反正,以严治政,上
下皆循法度,此治胜三也。袁绍外表宽宏大量,内心量小忌贤,所任用者唯其亲戚子弟
;公外表简单严肃,内心机智英明,用人不问远近、唯才是举,此度胜四也。袁绍多谋
少决,往往事后才能意识到应当采取的策略;公谋定即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袁
绍沽名钓誉,喜欢听奉承话,那些能言善辩外表上看德才兼备而干不了实事的人多归之
;公以诚待人,不务虚名,以俭率下,有功必赏,那些有远见灼识、真才实学的人都愿
意为公所用,此德胜六也。袁绍见到饥寒之人怜悯益于颜色,却不考虑那些从未见到的
贫困百姓,谋划救国辅民的大计;公对眼前小事时有忽略,对待大事从不含糊,思虑所
及不限于直接接触的人,恩德加于四海,此仁胜七也。袁绍不会用人,大臣之间争权夺
利,疑惑丛生;公用人得法,使人各尽其力,不能相互倾轧,此明胜八也。袁绍以亲疏
定是非,赏罚不明;公是非分明,赏罚有道,此文胜九也。袁绍声众势强,但不懂用兵
要领;公精通兵法,能以少胜众,用兵如神,此武胜十也。”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
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曹操曾说,“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视郭嘉为股肱,出
则同车、入则同帐。曹操评价郭嘉忠诚善良,智慧渊深,品性美好,通达事理,过绝于
人。有人曾非议郭嘉“不治行检”,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见其有大丈夫意气,愈发敬重
他了。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
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更加
深刻的领悟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智谋之士大抵有三种人生作为:一是为帝王之师或帝王谋臣,出谋划策,辅主成
功,姜太公、张良、刘伯温是也;一是为帝王相将,躬身实践,匡扶宇内,曹操、李世
民、曾国藩是也;一是为布衣书生,著书行世,人不知其详,黄石公、李筌、赵本学是
也。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
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毛泽东还指出,我说郭嘉是借郭嘉的
事来说我们的党委书记,不要多端寡要,每天都在混混沌沌之中。毛泽东就是一位集古
今智谋之大成的历史巨人。
观人观大节----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五)
毛泽东把《资治通鉴》看作是一部大相砍书,一生不厌其读,从中探讨中国兵法的思想
。《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刘备的谋臣法正,主持朝政,多次利用职权行个人恩怨,
有人劝诸葛亮禀告刘备,限制法正的权力。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指出法正像羽翼一样,
辅助刘备翱翔,不能因其有过失就限制他行使职权。“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
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太纵横,将军
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
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孝直,使
不得少行其意邪!’”毛泽东读此评点到,“观人观大节,略小故。”认为观人要从大
处着眼,全面看人,不能求全责备,以小故摒弃贤才。
观人是中国兵法的重要内容,正确观人是任人的前提。《六韬》指出,君主观人有“六
守”: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认为富裕而能够循规蹈矩
,不胡作非为就是仁;尊贵而能够遵守礼法,不骄傲放纵就是义;重任在肩而能够信念
坚定,不屈不挠就是忠;受托作事而能够公私分明,不隐瞒欺诈就是信;面对危险而能
够大义凛然,不畏惧退缩就是勇;事繁多变而能够处置有序,应变无穷就是谋。“富之
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
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
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守者,关隘、关
键之谓也。六守者,观人之六点关键也;守者,守备、不失之谓也。六守者,仁义忠信
勇谋,人具其一就不可弃也。“六守”的观人思想是中国兵法观人的基本思想,也是中
国兵法观人思想中的精华,毛泽东也正是以此观点来看待法正的。
法正,字孝直,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三国志》上称他“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
最初他投奔刘璋,久不任用,被人 “谤无行”,志意不得,只与益州别驾张松友善。
后密结刘备,成功实施了刘备集团西取益州的战略意图,被刘备任为蜀都太守,辅佐刘
备经治巴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进兵张鲁,平定汉中。汉中是益州的
北部屏障,曹操占据汉中后没有乘胜攻打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渊驻守,自己仓促北还。
法正判断曹操此次出兵汉中,不是不想进军巴蜀,也不是力量不及,而是忧患所迫不得
不还。“此盖天以予我,时不可失也。”他劝刘备出兵汉中,占据这块战略地域。刘备
善其策进军汉中,夏侯渊败死。曹操在西征乌丸时得到汉中战报,不无感慨的说,“我
本来料定玄德不会有此举动,必为人所教也。”法正辅佐刘备西取巴蜀,北征汉中,为
刘备建立帝业奠定了基础。刘备称帝后,发兵东征为关羽雪耻,群臣莫能劝阻,大败而
归。时法正已死,诸葛亮叹息道,“法孝直若在,定能制止主上东征,即使不能劝止也
不至于落得如此惨败。”毛泽东读《资治通鉴》时评点的就是法正在蜀都太守任上的事。
法正量小失政,不足称道,但以一时一事观人更不可取。金无足赤,世无完人,十个手
指不会一般齐。明智的领导者,常常见到人之所长,求其长而任人;昏庸的领导者,常
常见到人之所短,责其短而弃士。善于观人的人,见到人之所长则知人之所短,见到人
之所短则知人之所长。观人见短不见长是愚,任人避长不避短是蠢。任人之长者势益强
,责短弃士者势益弱。倘若一个人在领导者眼里没有了缺点过失,各个方面就像组成木
桶的每一块木头,这样的人很难说不是一个巧伪圆滑的诺诺奴才;一个人在群众眼里没
有了缺点过失,十个手指一般齐,这样的人很难说不是一个庸碌无为的好好先生。峭峭
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木桶理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求全责备理论。苏询在《衡论》
中曾说,“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
术,而全其才以适其用。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
管仲曾说,吾尝鲍叔经商,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鲍叔谋
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
为不肖,知我不遇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
忽死之,我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耻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观人观
大节,选才贵适用。毛泽东也正是在一次“开除党籍”、两次撤销红军总政委职务的境
况下,背着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被历史推举到党的领导核心的,从而才使中国革命走上
胜利的征程。
街亭之战亮宜自临阵----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六)
失街亭、斩马谡是一件亦悲亦壮的历史事件,评书中说,京戏中唱,都以此来颂扬诸葛
亮爱惜人才、执法严明。毛泽东则不然,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资治通鉴》记载:“
初,越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
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
,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合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
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
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初次北伐时蜀军先头部队与魏军的一次交战。蜀建兴五年(公元227
年)冬,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后挥师北上,集结汉中伺机北进。转年春,诸葛亮声言
由斜谷道(今陕西省眉县西南)进攻眉城(今陕西省眉县),命赵云、邓芝占据箕谷(
今陕西省褒城北)以作疑兵,自己则亲率大军直赴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在蜀
军声势的震撼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亮,关中由此震动。魏明帝曹睿闻讯命大
将曹真增援箕谷抵御赵云,命张合西进街亭(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抵御蜀军先锋马谡
,自己则亲率大军坐镇长安,企图一举歼灭无险可据的诸葛亮。赵云不敌曹真,战败而
返。马谡与张合交兵于街亭,马谡据城弱不敌强,上山占据险阻以待诸葛亮大军北进。
张合攻山不下,绝马谡水道,马谡断水兵败。诸葛亮大军行至祁山未与魏军正面交锋即
无功而返,杀马谡以责其街亭之败。
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于街亭之败,而在于诸葛亮用兵无法,调度失略。中国
兵法强调,战略指导者要估量敌我强弱形势的变化,选择有利的时机,利用有利的地理
条件,同敌人展开决战,战胜敌人。诸葛亮北伐之际,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曹魏。时因
刘备去世,魏边关多年无犯,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这对于诸葛亮来说
是一个天赐良机。诸葛亮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关中。但是
,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一部攻打箕
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
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张合围困马
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这就是毛泽东评
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失误内心里应该是清楚的。
毛泽东在读《资治通鉴》“(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合 追之。
合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合右膝而卒。”时评点道:“
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说明自街亭之败,诸葛亮已经吸取了教训。据《三国
志》裴松之注记载,诸葛亮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
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两处战败,一人之责。一人者谁?亮自身也
。诸葛亮初战失利的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失误,过于强调战争
手段,主动进攻,穷兵黩武,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认识
。这一深层的原因不仅决定了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败,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欤!”这是非常中肯的评价。诸葛无谋,马谡冤死。
马谡,刘备之谋臣,从荆州随刘备入蜀,被任为绵竹成都令、越 太守。诸葛亮南中平
叛,问计于谡,谡筹策征服南人之心。亮采纳马谡之策,纵孟获而南方平定。及马谡被
斩“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蒋琬也指责诸葛亮做了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诸葛亮以马
谡为先锋,令其孤军深入敌境,马谡上山是败,守城亦败,诸葛亮非任之也,弃之也。
马谡是一位难得的智士谋臣,诸葛亮不能量才器用,裁定失中,“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北宋时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
,而无用众之智。”毛泽东从辞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后开始研究战争问题,以一
介书生投身革命战争,他从不讳言自己曾经打了许多败仗,不能带兵。遵义会议后他进
入党的领导核心,从此导演了一幕幕战争奇迹。
能军无出李世民----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七)
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汇集了历史上近2000则智谋故事,令毛泽东爱不释手,
圈点批阅。《智囊》在记述孙膑 “驷马之法”处有一按语,“唐太宗尝言:‘自少经
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
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毛泽东读此评点道:“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
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
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在毛泽东看来,在总体处于弱势情况下,
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造成相对的强势,以相对的强势敌相对的
弱势,各个歼灭敌人,最终由弱变强战胜敌人。这是中国兵法的精妙之处,历史上以此
战法驰骋天下的最杰出人物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自幼聪睿过人,临机果敢,不拘小节,心智深远人莫能测度
。十七八岁时随其父李渊奉诏征战,深入敌阵,独往独来,所向披靡。时群雄并起,天
下蜂拥。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气数已尽,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
逐鹿天下。攻取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孙杨有为帝,是为恭帝。恭帝封李渊为唐王,
封李世民为京兆尹。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自称帝,是为唐太宗。李世民平生以礼下士,广纳英才,为
盗为侠者皆能为其所用,贤能之士无不委身甘效死力。在李渊谋取天下的征战中,李世
民武功最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七月,薛举在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称帝。李
世民率众讨之,无功而返。不久薛举死,其子薛仁杲嗣位,李世民再次兴师讨伐,与薛
仁杲在折庶城(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北)对峙六十余日,敌众十余万人,兵锋甚锐,数来
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敌锐气。至敌粮尽、两将来降,李世民才说:“彼气衰矣,
吾当取之。”命庞玉先在浅水原(今陕西省长武县东北)南攻击敌人,敌将宗罗侯全军
出战,庞玉先战败未溃之际,李世民出其不意亲率大军从浅水原北奄出,大败薛军,薛
仁杲降。李世民与兵法家李靖探讨兵法思想时,曾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
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击虚,
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这既是李世民对中国兵
法思想的深刻理解,也是他战争实践的高度概括。
孙膑的“驷马之法”源于《孙子兵法》的虚实思想。《孙子兵法》指出:“兵形象水,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之所加,如以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认为能做到从战争实际出发,因敌情的变化而变化,避实击虚,战胜敌人,就是用兵
如神。无为虚,有为实。中国兵法上讲的虚实,一般而言弱、寡、饥、劳、怯、乱、不
虞是虚,强、众、饱、逸、勇、治、有备是实。用兵的法则是避开敌人之实攻击敌人之
虚。这关键在于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驾驭战争形势的变化,发现和制造敌人之虚,适
时攻击。这是中国兵法思想的核心,李世民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才做到了以弱胜强,百
战百胜。
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战,以弱敌强,屡建奇功,千古罕有。1920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
讲习所时曾说,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晚年还曾对身边工作人
员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
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
练民。”一再流露对李世民能征善战的赞赏。秋收起义失败后,在几千起义官兵中愿意
再跟毛泽东走的只有七十二人,毛泽东就是以这七十二人为班底,以寡敌众,以弱胜强
,在与强敌的斗争中不断壮大,最终走向胜利,干出了一翻震撼世界的事业。李世民与
毛泽东相比逊色许多,千古中国能军能出李世民之右者,仅毛泽东耳。
攻魏救赵 千古高手----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八)
《智囊·制胜》孙膑处记述:“ 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以刑
余辞。乃将田忌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救赵,孙子曰:‘夫解
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
锐卒必尽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
一举解赵之困,而收敝于魏也。’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毛泽东在此段文字的天头画了三个圈,评点道:“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认为孙膑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驾驭战争,调动敌人,在运动中削弱敌人,战胜敌人,
是实践中国兵法的千古高手。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孙子兵法》的传承者。早年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投
奔魏国,任魏将军。庞涓自知能不及孙膑,荐膑于魏,庞涓又恐孙膑位过于己反而加害
孙膑,断膑两足使其终生残疾不得为将。齐国使臣惜膑之才,把孙膑带回齐国,齐将田
忌善待之,荐于齐威王,威王问兵法,拜膑为师。公元前353年,魏将庞涓率军攻打赵
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出兵救赵。田忌依照孙膑的谋划,
没有直接去邯郸救赵,而是引兵直取魏都大梁,攻敌必救,迫使庞涓弃赵回救。孙膑在
桂陵设伏,战胜庞涓。孙膑一举既解赵国之急,又败魏国之师。公元前341年,魏国以
庞涓为将大举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宣王问救早与晚孰利。孙膑指出,韩魏之兵未弊而
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不如阴固韩之志,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
。齐王善其策,在魏韩交兵五战五不胜之际起兵攻魏,庞涓以疲惫之师与孙膑战于马陵
,兵败自刎。
孙膑“围魏救赵”是运用兵法思想的辉煌战例。《吕氏春秋》上说“孙膑贵势”,何谓
“势”?《孙子兵法》指出:“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意思是说,所谓“势”就是要
根据战争实际创造出有利于己的作战态势。“因利而制权”思想的核心还在于“致人而
不致于人”,即掌握战略主动权,这里面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处于主导战争全
局的地位;二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自身的行动;三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主宰敌人的
行动。唐代兵法家李靖曾指出,中国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孙膑“围魏救赵”的关键也正在于此,驾驭战争全局,后发先至,调动敌人,变被动为
主动,掌握战略主动权。毛泽东对“围魏救赵”这一战法非常重视,对这一战法所蕴含
的思想认识深刻。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论
述外线作战灵活机动打击敌人时曾指出,“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解放战争时
期,他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思想,指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内线
防御作战向外线进攻作战的战略转变,牢牢掌握了解放战争的主动权。
中国兵法是在天下倾覆,生灵涂碳中概括出来的学问,掌握中国兵法思想有两个必由途
径:一是胸怀天下安危,躬身实践,在实践中舍得拿身家性命去拼赌,在腥风血雨中闯
荡,获得胜利自然成为兵法大家;一是志心兵法研究,身罹磨难,在磨难中体悟兵法思
想,在书本上钻研只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皮毛,磨难才出真功夫,身罹磨难才能掌握中国
兵法的精髓,在钻研过程中身受磨难、在身受磨难中反复钻研自然成为兵法通家。舍此
两个途径不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精髓,从书本到书本只能掌握中国兵法的言辞,夸夸其谈
,无济于事。孙膑就是在研究中国兵法的过程中遭受嫉害,身陷窘境,磨炼出真功夫,
成为中国兵法的千古人物。孙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躺在辎车上谋划战争策略的大军
事家,这不能不让曾经躺在担架上谋划中国革命战略的毛泽东感慨赞叹。
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九)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吴将陆逊受命抵御刘备,众将各自骄傲自负,不听从
陆逊的指挥调度,陆逊申明军法,以王命御众。“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
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
,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
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也。’”毛泽东读此评点道:“此司马懿敌
孔明之智也。”认为陆逊与司马懿相同,能够机智果敢,忍辱负重,假君御众,不辱使
命。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西)人。少时聪颖多智,有奇节,常感慨天
下之乱,有忧天下之心。曹操闻之,纳为谋士。曹丕即帝位,委懿参与枢机政务。魏明
帝时,拜为大将军。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侵魏境,明帝对司马懿说
:“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命懿征讨诸葛亮,亮败退。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
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马
懿抵御蜀军,诸将议驻守渭水北岸,以待蜀军渡河来战。司马懿指出,百姓积聚皆在渭
水南岸,此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引军而济,背水为阵,与蜀军对峙。司马懿对诸将说: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认为此时诸葛亮
上策是兵出武功(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渭河北岸),沿山东进;下策是西上五丈原(
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斜谷口西侧),北渡渭水。诸葛亮不识兵略果然西上五丈原,懿料
其必败。诸葛亮大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战,诸将欲
与亮战,司马懿皆不从,按兵不动,静待其衰。亮无奈派人送给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
”,以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诸将皆怒,欲与亮决战。司马懿知亮计已穷,佯装大怒上
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不允,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监军,不许魏军出战。司马懿的弟
弟司马孚来信询问战事,司马懿复信道:“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认为诸葛亮不通兵略,必败无疑。诸葛亮与
司马懿对峙百余日,心力交瘁而死。蜀将自烧营垒遁逃,司马懿观蜀军营垒,知亮已死
。当初辛毗临军之时,姜维曾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说
:“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
岂千里而请战邪!”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借王命制御诸将是其智略的显现。司
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
中国兵法思想的主旨是“兵不顿而利可全”,追求以政治经济手段解决战争问题,不追
求以战争手段解决政治经济问题。因此,中国兵法关注的首要问题是保全利益,把战争
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谋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司马懿敌诸葛
亮的主导思想也正在这里。诸葛亮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司马懿称赞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当时百姓所说“死诸葛走生仲达”都是司马懿释放给曹魏集团的烟幕,曹魏集团才
是司马懿的真正对手。司马懿的目的是,在与诸葛亮的战争中保全司马集团的政治军事
实力,发展壮大自己。这才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深层次的思想所
在。
司马懿通权达变,战功卓著,对中国兵法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中国兵法不同层面的思想
,这和他的人生磨砺不无关系。当初曹操得知司马懿通谋略便荐其为官,欲纳为己用,
懿不愿屈己附曹,称病推辞。曹操任汉相后,又派人召懿,并说:“若复盘桓,便收之
。”司马懿惧怕曹操加害,不得不归附曹操。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才大略,又梦见“三
马同食一槽”,因而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内心里戒备司马懿
。因此,司马懿常常做一些养牛喂马的小事,兢兢业业,夜以忘寝,这样才使曹氏父子
放过他。正是这段经历才使司马懿形成韬光养晦、胆大心细的禀性,辅佐曹氏四代,为
魏重臣屡建奇功。毛泽东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赞
赏司马懿多权谋,善权变。
赵宋祖此弊法---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
《南史·宋太祖本纪》记载,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用兵不给将帅任何指挥调度权力
,对敌作战皆按圣旨行事;将帅不能临机制宜,屡战屡败。“文帝幼年特秀,自禀君德
。及正位南面,历年长久,纲维备举,条禁明密;罚有恒科,爵无滥品;故能内清外晏
,四海谧如。而授将遣师,事乖分阃,才谢光武,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战日时,咸听成
旨,虽覆师丧旅,将非韩白,而廷寇蹙境,抑此之由。及至言泄衾衽,难结凶竖,虽祸
生非虑,盖亦有以而然。夫尽人命以自养,盖惟桀纣之行;观夫大明之世,其将尽人命
乎?虽周公之才之美,亦当终之以乱。由是言之,得殁亦为幸矣。”毛泽东读此评点道
:“赵宋祖此弊法。”认为刘义隆统御军政,遥制兵略,不能授权任将,是用兵弊法;
赵宋王朝仿效此法导致将不能军,士不能战,边患频仍,江河沦丧。
“赵宋” 即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赵匡胤,五代时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生于洛
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少时善骑射,周游四方不遇器重。后至襄阳寺中,一老僧语之
“北往则有遇矣”,于是赵匡胤北上投奔了正在招贤纳士的后汉枢密使郭威。不久掌握
后汉军权的郭威谎称辽军侵汉,率军抗辽,途中属下将黄袍披在郭威身上,拥立郭威为
帝,建立后周。后周世宗柴荣即帝位,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握后周兵权。后周显
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转年赵匡胤效法郭威发动陈
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赵匡胤即帝位后,深感兵权对皇权的威胁,恐惧
权臣兵变的闹剧再次重演,“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重臣的兵权,建立了一套军权分
立、兵将分离的军政体制,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权力统归于皇帝本人,规定
将帅只能按皇帝规划的成旨行事,不得临机决断。这种机制在其变革过程之中,对赵匡
胤强化皇权统治、进行统一战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一旦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
来,就显现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国力军力衰微,自毁长城。宋太宗赵匡
义继位以后,两次大举兴兵两次惨败而归,至此大宋王朝无力再战,丧权辱国,直至灭
亡。
君主制御将帅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将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君主必须授予将帅驾驭
战争的全权,推之以诚,待之以礼,充分发挥将帅作用,将帅拥有独断决策、临机定夺
、因敌制宜的权力;君主不能制御将帅行使职权,君主制御将帅行使职权是乱军取败之
道。《孙子兵法》指出,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膑兵法》指出,“得主专制胜
”、“御将不胜”;《三略》也指出,“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都把君主授予将帅指挥调度全权,不制御将帅行使职权当作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这
是“万世之法戒”。中国兵法摒弃君主制御将帅,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将帅身处战争前
线,直接掌握战场对比情况和战争发展态势,随机决策更有针对性,及时准确,利于捕
捉战机,掌握战略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树立将帅的权威,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
能动作用,利于将帅协调指挥,令出一门,三军一体,提高整体的作战能力;三是避免
君主决策失误,造成全局的被动和整体的损失。
君主放手任将,不仅要有识人之智、容人之量,更要有爱人之心、用人之略。君主不是
在将帅行使职权上羁縻制御,而是充分发挥将帅的作用,在更广阔、更深层的地方驾驭
将帅、激励将帅;让将帅成为君主座下的战马,战马驰骋天下,君主得意于天下。这是
君主的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君主真正应该有的本领。毛泽东在他数十年的戎马生涯
中十分重视对战争指挥艺术的把握,赋予前方将帅战场指挥临机决断的全权,充分发挥
了前方将帅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在整体战略高度统一的前提下,前方将领必须
发挥能动作用,自觉根据战场实际,机动灵活地组织作战,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确保
实现中央的战略意图。宋太宗赵匡义在对契丹的战争中秉承“弊法”制御将帅,被毛泽
东称作“无能”、“此人不知兵”,极力唾弃。
L******f
发帖数: 5368
2
这篇很好。但毛泽东点评隆中对那节我不赞同。
我更偏向下面这段分析。
================================================
毛泽东为何认为诸葛亮必败:始误于隆中对
2010年05月21日 08:10 凤凰网历史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588条
文章摘自《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核心提示: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
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
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
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
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
。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在召开会议时喜欢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方面说明他对诸葛亮的军
事才能不以为然,另一方面说明他非常重视集体的智慧。
在那个人们对诸葛亮敬若神灵的时代,毛泽东能将诸葛亮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体现了
一位军事家足够的智慧。当人们感叹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并且纷纷为诸葛亮
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毛泽东心中已经非常明白:诸葛亮之败怨不得天时,怨只怨诸
葛亮自己还不够聪明。
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
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
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
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
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
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
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
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
不败
=================================================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论
: 看什么新进----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一)
: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收有欧阳修《为君难论》一文,此文从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不用
: 老将廉颇而任用新将赵括、秦王赢政不用老将王翦而任用新将李信致使战败兵失得出结
: 论,秦赵二国之君“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并阐述说,“大抵新进之
: 士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
: 言则难入也。”毛泽东读此评点到,“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
: 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在毛泽东看来,事业的成败不在于人的新
: 进老成,而在于人是不是贤、是不是有能,是不是为将之材。
: 注重为将之材,强调将帅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研究国家兴亡学说的中国兵法对此作

L******f
发帖数: 5368
3
我很赞同如下这句:
千古中国能军能出李世民之右者,仅毛泽东耳。
下面是本狼所写的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的文章。
==========================================
从建国后的三大战争探讨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
------ 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
孤独的狼
2011年9月9日
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逝世,距今已经有35年的时间了。
毛泽东的生平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建国前和1949年
建国后。
毛泽东在建国前指挥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丝丝入扣,使三大战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基础。
在建国后,毛泽东同样也指挥了三大战争。1950年到1953年
的朝鲜战争,1962年的印度战争和1965年到1975年的越南
战争。
对建国前的三大战役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有了
非常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建国后三大战争,它们之间
的内在联系,从中所贯彻的毛泽东战略思想,以及它们
如何奠定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我们的研究还非常
有限。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建国后的三大战争来探讨
贯彻其中的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
朝鲜战争:
朝鲜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缓冲区。日本田中奏折写的非常清楚,
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洲。
要征服满洲,比先征服朝鲜。中国一旦失去朝鲜战略缓冲区,
锦州,山海关一带连接东北和北京的咽喉要道将处于敌方威胁
之下。在解放战争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强令
林彪千里跃进,夺取锦州,其道理和日本田中奏折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朝鲜战争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能不能保持朝鲜战略缓冲区。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辖二战胜利之威,以联合国的名义集结了
十六国联军,以仁川登陆,基本全歼的北朝鲜的军队。在志愿军
入朝前,北朝鲜的军队已经不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面对这样的局势,
中国能打赢吗?但是,由于朝鲜的战略缓冲区地位,中国不得不战。
周恩来明确告诉美国,如果美国不越过三八线,中国不介入。但是
美国如果越过三八线,中国一定要出兵。
毛泽东手下有三员大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林彪稳,粟裕险,
彭德怀猛。林彪的稳,最突出体现在攻打锦州上。林彪说,我
准备了一桌菜,结果来了两桌客人,这战怎么打。毛泽东
强令林彪攻打锦州,就是逼林彪冒一点险。粟裕的险,最突出
体现在孟良崮上。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风险极大。换成林彪,
这战他是不会打得。彭德怀的猛,毛泽东早就了解。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有一个特点。就是未算胜,先算败。如果败了,
后续手段有哪些。在朝鲜战争前,粟裕负责组织50万大军,准备
台湾战役。朝鲜战争爆发,台湾战役取消,粟裕调任东北边防军
司令。林彪由中南局书记调回北京。彭德怀由西北调往朝鲜,
担任志愿军司令。这说明毛泽东对朝鲜战争的安排是,由彭德怀
作第一线的指挥。如果彭德怀战败,则由粟裕在东北作为第二道
战略防线。如果粟裕再战败,则由林彪在北京组织第三道战略防线。
有人说,粟裕和林彪身体不好,所以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
如果看粟裕和林彪在朝鲜战争前的表现,这种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粟裕组织50万大军,准备台湾战役。林彪率四野横扫中国,从
东北打到海南,怎么会到了朝鲜战争一爆发,就都病了呢?
而且,朝鲜战争后依然宠信不衰。自古兵不厌诈,粟裕和林彪
生病只是烟幕弹而已。
在彭德怀元帅的领导下,朝鲜战争的五次战役证明了中国能够
保持朝鲜战略缓冲区。解决了朝鲜战争的第一个问题。同时,
毛泽东的后续部署,林彪和粟裕也就用不上了。
毛泽东对彭德怀,林彪和粟裕的部署安排,他们三人内心应当
是清楚的。所以,在庐山会议,林彪很有底气地对彭德怀说,
你不要想当英雄,比毛主席差的远。把彭德怀憋的说不出话来。
庐山会议时,粟裕也被动员上山批彭,并许诺对他平反。但粟
裕选择激流勇退,很明智,这也是粟裕在三人中唯一能够善终
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鲜战争的第二个问题是斯大林对中国的猜忌。这点在斯大林
和蒋经国谈话中说的非常明确。这在解放战争中要求国共
划江而治也可看出。毛泽东在1949年访问苏联,和斯大林也
有直接的会谈。我们无法知道他们之间所有的谈话,
但是,作为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来说,斯大林对中国的猜忌是
不会体会不到的。
如果朝鲜战争中国一手打败以美国为首的,以联合国名义组织的,
十六国联军,斯大林对中国的猜忌无疑将大大加深。这对中国
非常不利。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不能打胜。
在本狼研究朝鲜战争时,有几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 1952年4月调彭德怀回国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更何况在战争中间?而且换得还是
二流的将领邓华。邓华仅仅是个上将,连大将都评不上。
让他来指挥对阵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简直就是开
国际玩笑,除非毛泽东不想打赢。
第二, 上甘岭战役
毛泽东的一贯战略思想是打歼灭战,运动战。而不是打
消耗战,阵地战。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就是伤其十指不如
断其一指。象上甘岭这样的阵地战,消耗战,在毛泽东
所指挥的战役中是绝无仅有的。和毛泽东所指挥的其他
战役完全不同。相反,这种战役模式和苏联军队的战役
模式非常接近。按照毛泽东一贯的标准,上甘岭只能算
消耗战,败战。可是,结果却评价很高。
第三, 朝鲜战争停战
朝鲜战争谈判进行了很长时间。斯大林与1953年3月
5日逝世。朝鲜战争停战是在1953年7月27日。基本上
斯大林一逝世,朝鲜战争就停了。这是巧合吗?还是
毛泽东演戏给斯大林看?观众死了,戏当然就不演了。
当我们考虑到斯大林因素时,这几个问题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解决了朝鲜战争中斯大林问题,为中国赢得了很大的战略利益。
利用朝鲜战争中的轮战方法,毛泽东成功地为60个师换装,
由各种杂牌装备换成统一的苏军装备,大大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
同时,也为中国赢来了50年代的大规模苏联援助。
可以说,朝鲜战争达成了对中国最为有利的结局。首先,
它为中国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缓冲区。其次,它为中国换来
的50年代的大规模苏联援助和解放军武器装备的大规模提高。
印度战争:
1962年的印度战争的背景是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的饥荒。
国力虚弱,无法提供长期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同时,印度在
尼赫鲁的前进战略下不断蚕食中国领土。
这场战争必须打。而且只能是速胜战。其目的在于遏制
反击尼赫鲁的前进政策。毛泽东对之说的很明确,这一仗
要保证中印边境50年的和平。毛泽东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就是从藏南撤军。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地图,藏南地区是军事上的不可防御
之地。如果毛泽东不从藏南撤军,就必须通过青藏高原
给驻守藏南的军队提供后勤补给。这在当时十分困难的
经济条件下和十分落后的西藏交通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无法为藏南承受一场和印度的长期
战争。
因此,从藏南撤军是个遗憾。但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
确是不得已的。
越南战争:
美国是中国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就
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进攻台湾。粟裕所
负责组织的台湾战役被迫取消。
要解放台湾,就必须摧毁美国的战争意志,使美国在中国
解放台湾战争中不能不敢出兵干预。
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越南共和
国岘港市登陆,成为第一批进入战区的美国国防军战斗人员。
7月24日一架F-4C被射下后,林登•约翰逊总统将美国
驻越南部队提升至十二万五千人;翌日美国国防军第101空降师
的四千人员进入越南。11月27日,美国国防部要求提升
美国国防军数目至四十万人以便执行计划中的大规模扫荡
行动;到了年底,美国国防军在越南的数目已高达十八万四千人。
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达四十二万九千名美军士兵驻守在越南。
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卷入,使毛泽东看到摧毁美国战争意志的
机会。要摧毁美国的战争意志,就必须进行持久战,长久地消耗
美国国家的国力,培养美国民众的厌战情绪。钝刀锯肉要比
快刀砍头痛苦的多。
林彪在对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面授机宜时说,越南战争
的关键就是要熬,只要熬下去,胜利就是我们的。
毛泽东的越南战争完全达到我们的目的。当一具具美军尸体
运回美国,当一年一年的战争看不到尽头时,美国民众的
厌战情绪达到顶点。在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时,美国已经
没有意志再进行另一场战争。
和朝鲜战争比较,越南战争美军死亡人数和朝鲜战争相当。
都是五万多人。但是,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给美国人带来
的痛苦要远远大的多。这就是毛泽东的目的。
毛泽东为统一台湾的台湾战役又创造了一个有利战机。
然而,非常不幸得是,毛泽东于1976年逝世,他没有
能够完成解放台湾的愿望。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
一次又一次地战败,被迫割地赔款。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
上的悲惨命运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达到了
顶点。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6000名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开始了中国复兴的伟大历程。
1945年9月2日,毛泽东和世界各同盟国一起打败了日本
侵略战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打赢了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
1953年7月27日,毛泽东打平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1962年11月22日,毛泽东打赢了中印战争。
1975年4 月30日,毛泽东打赢了越南战争。
或速胜,或持久战,或不胜,毛泽东以高超的艺术指挥着
不同的战争,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中国近代悲惨命运的
深渊,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今天中国在世界上
的地位。
毛泽东同志永垂不朽!
孤独的狼
完成于2011年9月9日0时10分
================================================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
y***u
发帖数: 7039
4
毛泽东评说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
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d*******i
发帖数: 1423
5
T*******a
发帖数: 23033
6
草,叔是个粗人,也读点书,明天得去占个山头,如果有压寨随行的话。
d*******p
发帖数: 1559
7

毛再伟大,也不能和李世民比吧,李世民是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毛是在中军帐里摇鹅毛
扇的。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很赞同如下这句:
: 千古中国能军能出李世民之右者,仅毛泽东耳。
: 下面是本狼所写的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的文章。
: ==========================================
: 从建国后的三大战争探讨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
: ------ 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
: 孤独的狼
: 2011年9月9日
: 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逝世,距今已经有35年的时间了。
: 毛泽东的生平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建国前和1949年

o**2
发帖数: 172
8
毛老儿三十六计中就一招最牛:走为上。
曾经2万5千里抱头鼠窜,何等牛叉啊!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论
: 看什么新进----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一)
: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收有欧阳修《为君难论》一文,此文从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不用
: 老将廉颇而任用新将赵括、秦王赢政不用老将王翦而任用新将李信致使战败兵失得出结
: 论,秦赵二国之君“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并阐述说,“大抵新进之
: 士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
: 言则难入也。”毛泽东读此评点到,“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
: 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在毛泽东看来,事业的成败不在于人的新
: 进老成,而在于人是不是贤、是不是有能,是不是为将之材。
: 注重为将之材,强调将帅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研究国家兴亡学说的中国兵法对此作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三国时期军事能力强的文官新曹操电视剧全集
诸葛亮跟司马懿都是司马徽的徒弟?薄一波忆毛泽东:今后他的历史地位比现在还要高
三国与厚黑感慨一下隆中对
谈谈三国的几位高人 2011-03-06 03:12:27药家鑫有曹操的品行
菲律宾这事就是美国借菲律宾之手送给中国女人衣服诸葛亮的儿子怎么不厉害呢?
关羽之死是诸葛亮的战略决策的失误有些人的嘴脸太丑陋了!!!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给你选5个人辅佐你打天下,大家会选哪五个?共军在学司马懿呀!
诸葛亮打胜仗是34%, 司马懿的胜仗是52%昨夜,史无前例的两场大屠杀,在美元和人民币上同时逆向发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兵法话题: 诸葛亮话题: 毛泽东话题: 将帅话题: 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