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a 发帖数: 6858 | 1 从苏联灭亡能够看到什么及西奴2逼捧戈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1) 目录
• 按
• 谌青凡:历史为戈尔巴乔夫作证
• 从苏联灭亡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 杜勒斯、撒切尔夫人谈如何瓦解苏联
• 对撒切尔夫人1991年在美国休斯敦演讲的查证
• 一些网友的嘲弄
• 关联词条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按编辑本段回目录起初看见谌青凡的《历史为戈尔巴乔夫作证》,不禁感叹道:谌青
凡,名字是个好名字,不过人却废了,什么样的脑子才琢磨得出来这么弱智的一篇文章
。什么不好吹捧,你偏要吹捧戈尔巴乔夫,吹就吹吧,硬要吹得好像俄罗斯很是美好,
且这美好皆由戈尔巴乔夫一手奠基似的,那就实在不像话,已经到了恶心人的地步了。
俄罗斯人,也就是老毛子,自从从蒙古人的手心里挣脱开来后,就抖擞精神,大展拳脚
,开疆拓土,把“收集土地”当成一大嗜好。凡是大拓疆土的君主都会名垂青史——即
使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很矬——被俄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加以推崇。而戈尔巴乔夫则反其
道而行之亲手搞垮庞大的苏联帝国,就凭这一点,先还别扯淡什么“民主”和“自由”
哪,就凭这一点,他老戈就不可能在广大的俄罗斯民众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好印象。老戈
搞垮苏联,我们试着从认同他的角度去揣摩他的心理:或许他真的是想给俄国人“民主
”和“自由”,起初也没想过要搞垮苏联,只是.........妈的,一想到戈尔巴乔夫后
来大言不惭、言之凿凿地说过他就是要搞垮苏联的话,这个“试着”就无法进行下去。
通过搞垮国家来争取“民主”和“自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亏他娘的想得出啦,操纵
这种改革——说是改革,毋宁说是破坏——的人明显就是无能,明知道继续搞下去会产
生大灾难,还要下死力地搞下去,明显就是愚蠢,最后搞砸了,还恬不知耻地为自己贴
一个“为了民主和自由”的光鲜标签,明显就是无耻,就这种无能愚蠢且又无耻的人竟
然还有人崇拜,还有人吹捧,我真是被雷得里焦外鲜嫩。
细究下来,吹捧戈氏的人大致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只是纯粹地讴歌戈尔巴乔夫,享受
这种讴歌的情绪,而并不享受物质的补贴,也不奢望获取什么名声,也就是说,其赞赏
吹捧戈氏,完全是个人行为,不管是出于爱好,还是一时兴起,反正和他人与其他组织
无关,这类人的特点是单纯,极为单纯,近乎弱智,看问题非黑即白的,很是极端,信
奉“宁要民主的恒河水,不喝独裁的纯净水”,迷信“选票”,一个国家有“选票”就
是民主,没有就是独裁,一个国家一旦有了“选票”,再差也好,不可能不好。这类人
为什么会这样极端呢,我想其多半是社会上的失败者——至少其自己这么认为,常常时
运不济,办事不顺,心头极度郁闷恚怒,又因为自己的脑袋简单的近似弱智,不懂排遣
,就怨天尤人,骂爹骂娘,进而仇恨社会,仇恨国家,天天咒骂,恨不得国家马上完蛋
。其脑结构决定了其不会考虑如果国家完蛋了,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既然活得这么
憋屈,这么艰难,丫的为什么不一死了之呢,偏要“苟且偷生”,说明其还是怕死,觉
得活着怎么也要比死了强?丫的既然死不了,又有点看透生活的缘由,就要想方设法地
让自己痛快,要死也痛快死,因为丫的完全是拿一种仇视的眼光看待社会,找痛快的方
式当然就要和社会,和众人相对立,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乱吠算一种方式,粉饰神话和
正常美好相对的东西,算另一种方式,在慰藉意淫自己的同时企图来蒙蔽他人。弄垮苏
联的戈尔巴乔夫自然就成为其意淫的对象。
第二类人和第一类人相似,又不相似,相似点是两者都是“民主控”、“选票控”、和
“自由控”,吹捧戈尔巴乔夫纯是精神享受,粗俗地说就是为了自个意淫。两者的差别
是前者其实见多识广、甚至可以说是学识渊博,但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偏执极端,就像
武侠小说里的一些高手练功练得走火入魔,这一点,使得其和第一类人产生了相似点。
第三类人是洋人的美分,为什么是,原因很明显了,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类人是一些权贵和大买办的喽啰,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有网友就说的很好:贫富
差距,莫斯科的亿万富豪数量,据全世界第二位,但四分之一的俄罗斯人每月收入不足
38美元。造成这一切的,就是那场所谓“市场化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向资本主
义经济急剧“转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几乎在“一夜之间”(overnight)变为赤贫
,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因生计无着而崩溃,然而,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居于莫斯科、彼
得堡这些政治经济中心的极少数人(精英?),令人难以置信地“变为暴富” (tobe*
*efabulouslywealthy)。 看了这一段,终于明白为什么jy们那么向往mz了。
第三类和第四类人的成分有点复杂,首先是水平参差不齐,有一般的底层民逗,也有光
鲜的公公知识分子,里面有真正捍卫自己“理想”的,也有为了捞钱的投机者。因为可
以捞钱,第一和第二类人就可能加入第三类和第四类人的行列来,既捍卫了自己“理想
”,又可以发财,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啊。同时,民逗可以互为两者,反正第四类人的
头头,那些权贵和大买办很是喜欢看看洋人的脸色。
我简单分析完这四类人后,感到那戈尔巴乔夫确实不是那么好吹捧的,要吹出花一样的
效果出来,难度极大,狠下苦功也未必行,尤其对于一些资质较差,但又自视甚高的底
层民逗来说,更是如此。吹捧戈氏忌讳的是或者说是一般民逗在吹捧戈氏时最容易犯的
错是在既说戈氏给俄罗斯带来什么“民主自由”,又胡扯俄罗斯民众过得很好,吃的好
,穿的好,耍的好,反正是好。为什么如此说呢,以美国佬为首的西方人不是总说俄罗
斯和中国一样是“独裁国家”和“威权国家”,普京是独裁者吗,连戈尔巴乔夫也说现
在的俄罗斯越来越像苏联,民逗们怎么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屡次说戈氏给现在
的俄罗斯带来了什么“民主和自由”呢,虽然俄罗斯和那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一样,有多
党制,有选票,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民主”的定义是由美国佬说了算,美国说你
“独裁”你就得“独裁”,美国人都动不动地说俄罗斯是“独裁国家”,你们这些言必
称美国、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民逗还不赶快亦步亦趋。我觉得不迷信美国的民逗都不
算好民逗。再说,俄罗斯还是美国的一大对手,作为一个民逗,吹捧戈尔巴乔夫顺带吹
捧俄罗斯时不能太用力,弄得自己好像对其有多深的感情似的,不管你吹捧是不是“项
庄舞剑意在沛公”,最终目的是冲着土共去的。 当然,民逗们完全可以对这些话轻蔑
视之,因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民逗,首先需要的就是无耻加无知。 | R****a 发帖数: 6858 | 2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真不知那个叫谌青凡的民逗是属于哪类人,第一类?第三类?
还是第四类?反正不可能是第二类人,丫的文章水平太次,一看就是底层民逗的作品。
文章一开头就如此写道:2011年3月2日,是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俄罗斯总
统梅德韦杰夫宣布,颁给他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表彰他在前苏联
末期担任国家领袖时所做出的贡献。此前,俄罗斯民间发起“感谢戈尔巴乔夫”运动。
在俄罗斯城乡的街头与社区内,“感谢戈尔巴乔夫!”的大型广告牌,清晰可见。妈妈
咪呀,弄得戈尔巴乔夫在俄国好像很受欢迎似的,而我在俄新社中文网见着这么一则短
消息,名字就叫《民调:多数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持冷漠态度》http://www.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shehui/20110301/42997900.html,时间是2011年3月1日,短消息的内容是: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3月1日电 俄罗斯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俄罗
斯人对苏联前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持冷漠态度,认为他最主要的成绩是建立了民
主自由,这项调查是在戈尔巴乔夫周年日前夕展开的。
戈尔巴乔夫将于3月2日庆祝自己80大寿。
根据调查,俄罗斯人对于戈尔巴乔夫的看法在过去的十年中有所改变。那些对他强烈不
满的人数(从2001年的30%降至2011年的20%)和厌恶的人数(从9%降至5%)均有所下降
。同时,更少的俄罗斯人对他抱有好感(从2001年的16%降至2011年的5%)以及持有尊
重(从2001年的15%降至2011年10%)。而关于对政治人物态度的问题多数答案是无所谓
(从2001年的25%上升至2011年的47%)。
图看了这则消息,我觉得俄国人很幽默,既然人家帮你建立了“民主自由”,为什么要
对人家如此冷漠呢,是因为俄国人觉得“民主自由”压根就没那么重要,基本上是和生
活脱节的,反而越来越像一个高深的学术术语?反正在这一点上,俄国人和我国的民逗
有很大的分歧。
俄国人的这则消息表明戈尔巴乔夫在俄国的声望是越来越低,低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
大众都懒得恨他了,更别说去爱了。
另外奉上一组迷人的数据:1996年,戈尔巴乔夫竞选苏联总统,经过全民投票,以得票
率不到1%而惨败。1999年,据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就“20世纪的俄罗斯领导人谁对国
家发展给予最坏的影响”题目对俄罗斯民众问卷显示,戈尔巴乔夫的得票率以占被调查
者34%高居榜首,叶利钦以30%居第二位。2001年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66.l%的俄罗斯
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应对当前国家的困境负责。
再奉上一个网友的经典话语,“别的不说,告诉你一件事吧:2004年俄罗斯大选时此
人参选,在一次例行的拉票演讲中,一个年青人冲到台上去打了他一拳,并大声斥责道
:‘你毁了苏联!’”
写文章时,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常常列举知名人士的事迹,引用知名人士的观点
来佐证自己观点正确,不光是谁,概莫如此。谌青凡也不例外,谌文开始不久后就提到
俄罗斯反动派领袖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的话,这个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是个很牛逼的
人,曾经还当过副总理。但是现在看来,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的话出现在谌的文章里
根本就是一个败笔,为什么这么说,待会再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谌青凡的这篇《历史为戈尔巴乔夫作证》主旨就是想说戈尔巴乔夫解体苏共,解体苏联
,不光给俄国人带来了“民主”和“自由”,还为俄罗斯带来了大发展, 甚至发展得
比中国还要好,好得不得了!谌青凡在满心欢喜地引用所谓的世界银行关于中俄经济发
展对比的数据时,略带讽刺地说了句“具有喜剧性的对比”,接着还装模作样地用了一
个“极具震撼力”的短语。我的神啊,谌青凡,你怎么这么自信啊,弄了一大堆的垃圾
后,竟然还要讽刺,不过正因为你讽刺让我觉得你的东西很搞笑。你光提“2007年”的
数据,怎么不提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和油价、天然气价格低企时候的相关数据,
不少人都知道俄罗斯的“繁荣”几乎是建立在大卖油气资源的基础上,俄国的领导人和
沙特的统治者,最是希望全球的油气价格持续高企啊。可是,即使俄国人在欢快地卖着
天然气,大把大把地赚着钞票的时候,也禁不住地忧虑,毕竟这不是个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比卖海量的裤子只能换一架飞机还不可持续,以普京为代表的俄国领导人很是希望
把卖天然气赚的钞票用来发展工业,进行产业升级,但是谈何容易啊。俄国的媒体就很
是担忧俄国会成为中国的原料附属,抱怨中国不能只盯着他们的天然气和武器买,还应
该买买其他东西,他们说他们也有工业产品,但是,这些工业产品对我们有用吗,那些
更落后的的国家对其都不会多看一眼,更别说我们了,别说这些工业产品,就是苏联留
给俄国人的那些老军工,我们都不像原来那么歆羡了。
“金砖四国”(BRIC)是西方媒体炒热的一个话题,虽然代表俄罗斯的英文字母行二,
但是在不少人的眼中,在四个国家中,从发展潜力来说,俄罗斯常常是敬陪末座,甚至
有些西方媒体觉得俄罗斯根本就没有成为金砖的资格:光卖天然气和武器有什么出息。
这些西方媒体或许出于一种优越感,说得偏颇了一些,俄罗斯不光大宗出卖天然气和武
器,其实还大宗出卖木材。说到“金砖四国”,不得不谈谈起先就提到的弗拉基米尔.
雷日科夫。我找到《瞭望东方周刊》刊在新浪网的一长篇报道俄罗斯的文章http://news.sina.com.cn/w/sd/2011-06-20/115622672269_3.shtml,时间是2011年06月20日,其中一个叫《俄前副总理雷日科夫:俄发展比金砖伙伴慢得多》的章节提到了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此章节的内容如下:
“俄罗斯昏睡了8年,是石油美元造成的,资金流入国内,人们放纵地消费,向银行贷
款,给自己买车子、房子和冰箱,外出度假等等。现在,人们开始苏醒了,开始担心自
己和孩子的未来”
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赵嘉麟、特约撰稿阿纳斯塔西娅·奥西波娃 | 莫斯科报道
对于2012年大选及俄罗斯未来发展的前景,《瞭望东方周刊》对话了两位观点不同、但
同样资历深厚的俄罗斯政界人士。
一位是亚历山大·奥斯隆,1990年任全苏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1992年发起创建“
社会舆论”基金会。该基金会曾先后为叶利钦和普京竞选总统指挥部服务。现任“社会
舆论”基金会总裁。
另一位是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1997年成为俄罗斯国家杜马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主席
,1998年被叶利钦总统任命为主管社会问题的副总理。现任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
反对派报纸《新报》政治评论员。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2012年大选中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参选的,更可能是普京还
是梅德韦杰夫?
奥斯隆:我认为,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是同志和同事,他们在一个共同的事业中各自做着
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和选举相关的事态是正常地、循序渐进地发展着的,性质方面不会出现
变化。俄罗斯的社会政治局势不会因为选举而发生动荡,将正常发展,也许有好有坏,
但好的成分会更多。
雷日科夫:普京所做的一切表明,他计划参加2012年的选举。比如,他非常积极地在国
内各地视察,他的发言实际上就是选前讲话。普京成立了21个负责研究“2020战略”(
2020年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小组,还倡议成立了“全俄人民阵线”。
现在,梅德韦杰夫显示出了一定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他希望顺利干完自己的总统任期,
以及任期结束后可以另谋高就。
所以,我认为梅德韦杰夫是在为未来的职位打拼,而普京则在开展实际的竞选工作。
《瞭望东方周刊》: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在国家改革设想方面是否存在分歧?有分析人士
称,前者提倡快速改革,而后者推崇渐进式改革。
奥斯隆:他们的方针是一致的,只是可能在一些细节上有不同。不管怎么说,他们经历
不同,专长不同。
比如,在国际事务方面,梅德韦杰夫明显高出一筹,至于经济方面,普京明显高出一筹
。不过,个体的特性对于国家的整体进程没有太大的影响。
雷日科夫: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立场不一样。梅德韦杰夫赞同更加坚决的改革。但问题
在于,作为政治家和政治领袖,他不够强大。精英阶层更顺从于普京的领导,不过据我
所知,精英阶层中对于普京也有越来越多的非常不满,并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继续用“
手动挡”掌控国家,那么俄罗斯就像这几年一样,会继续落后于自己的竞争对手。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总统选举后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
奥斯隆:我对于社会发生变革是怀有期待的,因为存在很多征兆:各种不同性质的团体
,比如职业的、青年的、社会文化的,正在越来越活跃。我觉得,俄罗斯的变化强度正
在增加,但它的方向还是原来那样。
雷日科夫:俄罗斯的发展比中国、印度、巴西等我们在“金砖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和
合作伙伴慢得多。
在危机中,中国、印度、巴西都出现了增长,只有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大约9%
。3年已经过去了,俄罗斯经济至今没有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至于斯科尔科沃项目(莫斯科郊外小城,被称作俄罗斯的硅谷),对于庞大的国家来说,
就像大头针的头那样渺小,就算那里聚集了一些科学家,就算一部分科学家会发明出纳
米管子,就算这些科学家能获得诸如诺贝尔化学奖,还是无法改变整个国家的面貌。
以中国为例,是在拥有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增长点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
代末中国人开始实施邓小平领导的改革的时候,第一个实验地是深圳,但随后很快,也
就一两年,或两三年,中国的所有沿海地区都建立了经济特区,出现了经济飞速增长。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俄罗斯能否建成西方眼中的公民社会?
奥斯隆:如果说,公民社会只是指公民生活的环境的话,那么凡是有公民的地方就是公
民社会。我们有很多形式上的公民组织。还有很多非商业组织,它们同政治和社会生活
无关,只是公民的联合团体,从事自己的事情。它们的数量有成千上万个。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人文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国家不久前才开始建设资本主义,而
以前是建设共产主义的。在这个转型期,很多东西都被破坏了。
这里,公民议题和所谓机构数量无关,而是和文明程度有关。这需要进化,这方面需要
时间,所有都会好起来的。
雷日科夫:公民社会不是总统或总理建设的,是从下至上发展的。
我需要说的是,我非常喜欢目前俄罗斯出现的进程。俄罗斯昏睡了8年,是石油美元造
成的,资金流入国内,人们放纵地消费,向银行贷款,给自己买车子、房子和冰箱,外
出度假等等。
现在,人们开始苏醒了,开始担心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孩子怎么受教育,能找到什么
工作,生活是不是安全,会不会成为毒贩的牺牲品?
最近,我们看到(人们保护)希姆基森林(注:反对为建设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速公路而砍
伐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希姆基地区的森林)的环保运动,看到“蓝色小桶”(注:一些司机
将儿童玩的蓝色塑料桶固定在车顶,模拟警灯,以此反对特权车)汽车司机运动,和在
西伯利亚为了保护贝加尔湖洁净而举行的强有力的运动。这才是真正的公民社会。 | R****a 发帖数: 6858 | 3 从苏联灭亡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编辑本段回目录wxmang
一句话:精英集团要更大的权力和财富。
以下内容是根据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安姆赫斯特分校经济学教授大卫.科茨,对苏联解
体的原因分析著作《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整理的摘要。
1、西方的主流观点
(1)计划经济是走不通的。早在80年代,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开始崩溃了,所以,苏联
别无选择,只有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
(2)这是苏联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人民就
会废除社会主义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上述观点来说明解体的原因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这不符合实际。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1928年,从1928年至1975年大约50年时间,苏联经济发展的
速度是非常快的。不管我们用苏联官方的统计数字,还是西方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时
期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除日本以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苏联经济发展的前提是
“实现最大的社会公正”,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国家更做不到。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早在1940年前后,苏联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为一个
工业化国家。
西方有个统计,30年代苏联工业机床进口量的比例曾达到85%一90%,二战开始后,全
部由苏联自己生产,这反映了苏联工业和技术的进步。从1950年到1975年,苏联国民生
产总值年增长率为4-8%,面美国同期的增长率为3.3%。西方的统计还表明,在原东
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大大快于西方国家。当然,这不
等于说,苏联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存在缺点和问题。
从1975年至1989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慢,这是相对于前几十年而言,并没有崩
溃。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是1990年夏开始的,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苏联经济体制的内在矛
盾。1990年3月,叶利钦当选为当时苏联范围内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共和国议会的
议员,同年6月,他通过一次惊人的选举,当选为俄罗斯的主要行政长官。这时,叶利
钦和他的助手们开始采取一系列政治手段,破坏国家的计划经济,导致国家经济出现明
显下降,降幅约为2%左右。1991年,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又在更大范围内破坏中央计
划。他把俄罗斯税收的绝大部分截留下来。不上交中央财政。当年,苏联经济下降13%
。可见,90年代初苏联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体制内部,而是人为破坏的结果
。
1990年前后,为研究苏联改革的走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
了多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支持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在5%-20%之间。高达80%的人民
都希望坚持社会主义。1991年5月,美国一个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了一次一千人规
模的民意测验,其中一项内容是:“你是否赞成在苏联实行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
只有17%的人表示同意,83%的人表示不赞成。由此可见,苏联公众的大多数并不想取
消社会主义而建立资本主义。
2、从历史事实得出的研究结论:真相就是精英集团的贪婪
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大约10万人左右的占据着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的“
精英集团”。
正是这个“精英集团”想实行资本主义,以便他们享有更大的权力,拥有更多的财富。
当然并不是这个“精英集团”的每个人都赞成资本主义,如雷日科夫就与大多数党政领
导干部不同。但在苏联“精英集团”内部,这样的人太少了。他们中的多数人要走资本
主义道路,并且与城市中那些持相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联盟。
根据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机构在莫斯科做了一次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调
查,调查对象是掌握着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调查采取特定小组讨论的方式,一般要同
调查对象进行4─5小时的谈话,通过谈话以确定他们的思想观点。分析结果是:大约9
.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他们明确支持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模式;12.3%的人
具有民主社会主义观点,拥护改革,并希望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主化;76.7%的人认
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存在最长、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党的干
部队伍内竟有那么多的人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在令人震惊。
从1975年到1985年,苏联经历了十年的缓慢发展时期,此时苏共党内酝酿着一种力量,
就是要求改革。戈尔巴乔夫作为改革派的代表而当选为中央总书记。戈氏在改革初期试
图通过改革,克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的若干问题,使苏联走上经济、政治民主
化之路。具体说,就是政治上实行分权,经济上引入市场机制,意识形态领域减少控制
。这样做的结果导致苏共的权力削弱了,威信降低了,由此引发了党内三种力量间的斗
争:一是坚持要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二是要回到比较传统的社会主义
道路上去,三是有人公开主张用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
叶利钦是第三种力量的代表,他当过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其言论和政治
影响是巨大的。
90年代初,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行政长官后,事实上形成了苏联境内两个政权并列的局
面,一个是苏共控制的中央政权,另一个是叶利钦掌握的俄罗斯政权。由于俄罗斯的人
口和领土面积在苏联占绝对优势,叶利钦逐步占了上风。根据苏联宪法,作为加盟共和
国的俄罗斯是没有自己的军队的,叶利钦不是靠军队的支持,他的基础是苏共党内那些
主张搞资本主义的“精英”们。
70年代苏共领导集团还是由理想主义的革命者组成的,到 80年代就完全不同了,占据
苏联党政机关要职的“精英们”开始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之以典型的物质主义、
实用主义。尽管这些“精英们”还在不断重复官方的论点,但相信者是极少数;他们开
始考虑实行什么改革方案对自己最有利。许多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会减少自身的权力,
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然赋予他们某些特权,但又限制了他们把权力传给子女和聚敛更多
的财富。显然,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
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的增长,又能合
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
所以叶利钦之所以能够采取较为和平的方式迫使苏联解体,就是由于共产党内那些主张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精英”们的支持。那些“精英”支持叶利钦,使俄罗斯顺利地向资
本主义过渡。
那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前苏共精英们并没有想错,如今俄罗斯最富有的人正是当年党
内的“精英”。比如切尔诺梅尔金,80年代他当过苏联天然气总公司的总经理,1992年
后天然气公司私有化了,切尔诺梅尔金摇身一变成了天然气股份公司最有实力的控股人
,他控制着全世界4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前苏联共青
团中央书记科尔科夫斯基,利用自己的职位创办了一家大银行,把原属于人民的财富变
成了他个人的财产。
关于苏联解体事件,还有许多诱发因素。如1989年至1991年的煤矿工人大罢工,叶利钦
和他的盟友们巧妙而充分地利用了这个事件。再就是党和政府的传媒控制权落人了企图
实行资本主义的知识分子手中,以及民族矛盾和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的各种斗争。但从根
本上说,是苏共的“精英集团”搞垮了苏联。
为什么一个由党的精英集团和城市知识分子组成的联盟,竟能不顾广大苏联人民的反对
而把国家推向资本主义道路呢?
实际上,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确实在生活上得到了很多好处,
但在政治上是比较被动的,缺乏政治权利。当“精英联盟”要搞资本主义时,广大人民
群众不能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当然,在叶利钦掌权初期,也还是
顾忌到人民对制度的选择的,他在各种公开讲话中尽量掩盖其真实思想,不暴露他准备
建立资本主义的企图。叶利钦说,他要通过改革,引入市场经济,逐步消灭政治精英的
特权。这与那些公开宣称要在苏联进行一场资本主义革命的人比无疑是高明的。
苏联解体的教训在于,由少数精英管理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旦老一代革命家过世,很
难保证继承者们不想通过实行资本主义而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
关于美国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有人认为,由于里根总统时期美国大幅度增加军费,迫
使苏联也搞军备竞赛,结果苏联把自身的经济拖垮了。如果这是里根政府为了炫耀削弱
共产主义的政绩,那就无可非议。但是据美国的资料显示,80年代苏联军费开支的绝对
数虽然增长较大,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50年代是完全相同的。应该说,对苏联的
解体,美国和西方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不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而是
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非常有效地渗透到了苏联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的思想中
。
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研究了苏联经济学家的思想倾向,并将其与英国经济学家比较,
发现他们更拥护市场化和私有化。其实,苏联经济学家接受的不过是最简单、最天真的
19世纪的自由主义观点。
同苏联的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20年间,大多数人口的生活质量有了
明显改善。中国经济改革的措施是把国冢的有效控制和市场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不
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但是也要看到,在中国社会群体中,不平等的现象在大
幅度增长,失业人数在增加,个人在社会保障方面所获得的福利在逐步减少。目前危险
主要来自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扩展,这一思潮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按照新自由
主义的观点,中国的继续发展必须打破政府对资本和商品流通的有效控制,把企业建立
在私有制基础上。
这是错误的,要知道,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不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事实证明凡是过
去实行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国家,一旦采纳新自由主义模式,实行完全的市场化和私有
化,最多只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现在俄罗斯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中国的领导要比俄罗斯人高明,不会成为新自由主义词
汇的俘虏,不会重蹈俄罗斯的覆辙。
杜勒斯、撒切尔夫人谈如何瓦解苏联编辑本段回目录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101/210134.html
《中华魂》2011年第1期
国际问题札记 绝妙的反面教材
章益
2011-01-06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十分重视反面教材的作用。毛泽东在决定扩大发行《参考消息》时曾
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是共产党替帝国主义出版报纸,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
也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摆在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到锻炼。”“为什么要种
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
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6页)
这里,我们郑重地向读者推荐两篇反面教材。一篇是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杜勒斯
在众议院会议上谈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和手段,另一篇是1991年11月8日英国前首相
撒切尔夫人在美国休斯敦的一次演讲中谈“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这两篇可以说是
绝妙的反面教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帝国主义为了瓦解和搞垮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卑劣
的手段,这是把帝国主义的危险性仅仅局限在明火执仗、真刀真枪交锋的人们所想象不
到的。
——寻找代理人和同盟军。杜勒斯说:“我们一定要在苏联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
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果不其然,正是撒切尔夫人已经点名的戈尔巴乔夫、叶利
钦这样的美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同盟军最终断送了屹立于世达90年的社会主义的苏联。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杜勒斯和撒切尔夫人的话供述了这个辛辣的道理。
——着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杜勒斯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
(他们的)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
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
们往苏联人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
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回顾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过程,我们便会领会这一招的厉害。正
是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思想丧失了主导地位,在完全放弃正常的批评与反批评的大背
景下,种种歪理邪说畅行无阻,形形色色错误的乃至反动的货色泛滥成灾,导致了苏联
的蜕变和解体。
——诱使干部队伍蜕化变质。杜勒斯说:“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地促进
(苏联)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
为善举,而诚心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这是何等阴
险、毒辣的一招!我们知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便是决定的因素。正确的路线、
方针、政策要依靠干部发动和带领广大群众去实行,去贯彻。一旦干部队伍蜕化变质,
就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腐蚀剂、寄生虫,挖墙脚,蛀梁柱,使宏伟大厦毁于一旦。可
不慎乎!
——分裂、肢解对方的国家。撒切尔夫人说:“我们的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利用苏联
宪法上的漏洞。苏联宪法在形式上允许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只需凭着共和国最高苏维
埃的简单多数)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脱离苏联。”这一招果然灵验,在美国及其代理人的
唆使下,幅员广大、国力雄伟的苏联不复存在了,一些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联盟宣告
解体。这时为之兴高采烈的是帝国主义的首脑美国,因为地球上再也没有在实力上能够
与之抗衡的对手了。
——千方百计争夺青年一代。杜勒斯说:“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
青年身上,要让他们的精神道德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
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众所周知,青年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我
们的敌人清楚地懂得这一点,他们在这方面是不惜功本、不遗余力的,而且也确实取得
了成功,达到了目的。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不可谓不深刻。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里说的是:外因是
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很有道理的。党的十七
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谆谆告诫
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
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
拥有”。“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对于
这个暮鼓晨钟,我们应当时刻铭记,永志不忘。
《中华魂》2011年第1期
国际问题札记 一九四五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杜勒斯在众议院会议上谈瓦解苏联的目
的、任务和手段
历史总有说出真相的一天。60多年前的1945年,美国情报部门官员艾伦·杜勒斯当着美
国总统杜鲁门的面,在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
战争将要结束,一切都会有办法弄妥,都会安排好。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
,全部物质力量,把(苏联的)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他们的)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地改
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
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要在苏联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
军。
一场就其规模而言无与伦比的悲剧——一个最不屈的民族遭到毁灭的悲剧——将会一幕
接一幕地上演,他们的自我意识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比方说,我们将从文学和艺术
中逐渐抹去他们的社会存在,我们将训练那些艺术家,打消他们想表现或者研究那些发
生在人民群众深层的过程的兴趣。文学,戏剧,电影——一切都将表现和歌颂人类最卑
劣的情感。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往苏联人的意
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
崇拜。在(他们的)国家管理中,我们要制造混乱和无所适从……
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苏联)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
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
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无赖和无耻、欺骗和谎言、酗酒和吸毒、人防人赛过
惧怕野兽、羞耻之心的缺失、叛卖、民族主义和民族仇恨,首先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仇恨
——我们将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一切都神圣化,让它绽放出绚丽之花……
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
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办法,宣布
他们是社会渣滓。我们要把布尔什维主义的根挖出来,把他们的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
并加以清除。
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
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他们的精神道德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
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
国际问题札记
1991年11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在美国休斯敦的一次演讲中谈:“我们是怎样瓦解苏
联的”/记录人 前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谢·尤·巴甫洛夫
撒切尔说:
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我讲的不是军事威胁。从本质上讲,军事
上的威胁并不存在。我们这些国家装备精良,包括核武器。
我指的是经济上的威胁。借助计划政策,加上独特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刺激手段相结合
,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
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地运营,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
场。
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主要的手段是将其拖进军备竞赛。我们知道,苏联政府遵守苏联和其北约对手军备均等
的原则。结果,苏联装备花费占去了预算的15%,而我们这些国家是5%左右。这自然就
造成了苏联要紧缩在生产居民大众消费品上的投入。我们希望借此引发苏联居民大规模
的不满。我们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泄露”我们拥有武器的数量,有意夸大,以诱使苏
联加大军备投入。
我们的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利用苏联宪法上的漏洞。苏联宪法在形式上允许任何一个
加盟共和国(只需凭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简单多数)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脱离苏联。当
然,由于共产党和强力部门的凝聚作用,长时间这一权利实际上很难实现。但这一宪法
漏洞还是给实施我们的政策留下了未来的可能。
遗憾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苏联的政治形势长期保持十分稳定。后来我们(主要是
美国)出台了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建立反导弹防御体系。应当承认,当时大多数的专家
反对建设反导防御体系。理由是其投入巨大,且不太可靠。而苏联可以以更少(约1/5
到1/10)的投入即可以“矛”刺穿反导之“盾”。但不管怎样,我们提出发展反导防御
体系,目的是希望苏联同样建造类似高造价的系统。令我们十分惋惜的是,苏联政府没
有采取行动,只是限于发表政治抗议。
我们由此陷入了困境。不过,很快便得到情报,说苏联领袖逝世后,经我们帮助的人可
能继任,借助他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法。这是我的专家智囊的评估意见(我周围始终有一
支很专业的苏联问题智囊队伍,我也根据需要促进和吸引苏联境内对我们有用的人才出
国移民)。
这个人就是米·戈尔巴乔夫。我的智囊们对此人的评价是: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
其爱好虚荣。他与苏联政界大多数精英关系良好,因此,通过我们的帮助,他能够掌握
大权。
“人民阵线”(指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也就是戈尔巴乔夫执政的苏联后期,在
波罗地海等加盟共和国兴起的、以“求主权、谋独立”为旗号的民族政治势力组织)的
活动不需要太大的花费:主要是一些复印、印刷设备的开支和对骨干的资金支持。而支
持苏联矿工长时间罢工的花费要多得多。
专家智囊团中间围绕以下一个问题争论激烈、分歧很大:是否推举叶利钦作为“人民阵
线”的领袖,进而推选其进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接下来成为俄罗斯领导人(以和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抗)。智囊团多数人的意见是反对叶利钦的提名,考虑到他的
过去经历和个性特点。
不过,后来经过多次接触和约定,还是决定“推出”叶利钦。叶利钦费了很大的力气,
勉强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随即便通过了俄罗斯主权独立宣言。有人发问:俄罗
斯独立于谁?整个苏联当时不都是围绕俄罗斯为中心构成的吗?苏联的解体真正开始了
。
在1991年“8·19”事件期间,我们也给叶利钦以极大的支持。当时苏联上层少数人隔
离了戈尔巴乔夫,企图恢复维系苏联统一的制度。叶利钦的支持者坚持住了,并且掌握
了控制强力部门的绝大部分(虽然不是全部)实权。
其余所有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借机宣布自己的主权(当然,多数共和国在形式上并未排
除联盟地位)。
这样一来,事实上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了,不过在法律上苏联还存在。我负责任地告诉诸
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
[谢·尤·巴甫洛夫后来回忆说:我们从美国返回俄罗斯大约两周后,就听到了签署“
别洛韦日协议”的消息(指1991年12月8日由斯·舒什克维奇、鲍·叶利钦、列·克拉
夫丘克等人代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的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和建立独立国家联
合体的协定。考虑到背着苏联当局,讨论协议的秘密行动选择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
地区的别洛韦日森林,故称“别洛韦日协议”。协议签署后,叶利钦首先致电当时美国
总统布什,向其通报情况)。——编者注] | R****a 发帖数: 685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