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1 发帖数: 2971 | 1 药家鑫杀人案将于近日宣判,这名撞伤人后又用刀将伤者捅死的年轻大学生,引发
了中国舆论关于法律和人道主义的复杂争论。药家鑫该不该被判极刑,司法判决已被一
层层法律之外的东西裹住。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依法治国的真正启蒙运动,法治虽已倡导很久,但它的尺度在很
长时间由行政当局把握。互联网带来了公众对司法过程的围观和意见表达,司法公正受
到空前的舆论推动,何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药家鑫案这类“网络关注大案”不断
修正、积累全社会的认识。
作为外部并不专业的力量,舆论的压力曾对司法判决产生过正面及反面的效果,但
总体看,舆论压力带来的正面推动是主流。让舆论长期围在法院四周对巩固中国的司法
公正是好事,不能因为出现一些负面效果,就试图让舆论走开。
然而舆论要不断成熟,反思、总结曾经造成的每一次误导。这样的例子是有的,比
如张金柱死刑案受到大量争议,佘祥林蹲了11年冤狱,舆论也是主要推手。
必须承认中国司法公正的基础并不牢固,社会有着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司法判决
的广泛猜测,尽管事实未必就是这样。舆论既极大限制了这样的操作空间,又容易以自
己的声势和不专业形成“民意骚扰”,法院面临的考验是,它要在舆论的监督下,拒绝
舆论本身有时会“有些粗暴”的干涉。
这将是中国司法和舆论之间漫长的互动过程,如果互动得好,司法将变得更廉洁,
更专心致志,也必然更加公正。如果互动得不好,舆论就会变得傲慢,试图控制一切,
那些组成舆论的细小单元,就成了一方面被有形或无形的力量控制,一方面又要控制别
人的“广大群众”。
舆论的质量,关键还在于司法部门的质量,让舆论本身理性并自我约束是很难的,
它的理性,有一部分要靠司法部门来提供。司法接受监督,但要敢于拒绝舆论的过分要
求,敢于说实话,独立判决,舆论一时不理解,但它的反思会逐渐形成,它会慢慢找到
监督和干涉之间的边界。
更何况,舆论并不等于民意,即使是民意,它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也远不及法律,稳
定的民意可以对法律的演进产生影响,但针对具体案例的民意,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样的话我们再也不能说了。
谁都有可能犯错误,甚至法律也有漏洞,但法律的尊严与它是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
绝对关系,当前维护法律的尊严对中国社会比什么都重要。药家鑫案的讨论已经足够多
了,让我们现在共同来看法院怎么判,当最终判决出来后,持不同意见的人也应对它给
予尊重,而不是继续制造舆论,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 | c******t 发帖数: 1017 | | l******t 发帖数: 55733 | 3 这事我早说了,死缓。这么个SB事搞这么大后面有大黑手。和李刚那是一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