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 发帖数: 2086 | 1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844年,清政
府又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了《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由于在中美《望厦条约》
上,有12年期满再修约的条款,英法两国根据“利益均沾”条款,于1854年向广州两广
总督叶名琛提出修约要求。
之所以向叶名琛提出,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外交部门,对涉外事务的态度是能推多远
推多远,因此这种事情就落到了两广总督的头上。而叶名琛比皇帝更甚,对外国人的态
度是,无论普通商人还是代表国家的使节,一律拒绝接见。在吃到闭门羹后,英法两国
公使北上天津直接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再遭拒绝。两国于是决定使用武力,以达到其目
的。
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借口,1856年,英、法分别找到了借口,这就是著名的亚罗号事件和
马神甫事件。次年,英、法两国组成联军,攻陷广州,生擒叶名琛。1858年,英法联军
的舰队从广州北上,进逼天津。
一、致命的轻敌
战争的历史总是和地理高度相关,有些地方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注定成为战争双方
争夺的焦点。英法联军进逼天津,首当其冲的目标就是大沽口——在前后三年的时间中
,大沽口先后三次遭到英法联军的攻击。
大沽口位于天津海河入海口,是天津的海防屏障。之所以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入海口会
成为双方必争之地,有其必然的理由。因为进攻一方的战舰可以长驱直入溯河而上,防
守一方则能够在海口两岸布防,集中火力打击进入“瓶口”的敌人。
1858年5月,英法联军的舰队开到大沽口,舰船20余艘,官兵2600余人。当时大沽口的
南北两岸,清军共有4个炮台,142门大炮。兵力约有1万人。
凭借这样的条件,直隶总督谭廷襄信心满满,区区几个洋鬼子,能耐我何?看过谭廷襄
的奏折,咸丰皇帝也认为大沽口固若金汤——他担心的反倒是大沽口“太强”,如果开
战,不要把英法军队打得太惨,伤了和气。
谭廷襄很想先发制人,但咸丰皇帝告诫他,不许先开火,不能授人以口实。于是,谭廷
襄只好想出了在岸上向英法联军“示威”的方法,他让南北两岸的守军擦亮武器,打出
旗帜,面朝大海列队排开,列队足足十里长。
看着如此之盛的军容,谭廷襄不禁陶醉了。
但是,5月20日,英法联军的炮艇向两岸炮台驶来,并突然在“很远”的距离向炮台猛
烈开火,令清军猝不及防。清军没有想到,敌人的大炮居然能打这么远。不过,既然敌
人已经开炮,那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在谭廷襄的命令下,两岸炮火齐发,向英法炮
艇还击。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清军万斤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准确击中了敌舰,这一炮足
以击沉对方,但硝烟过后,清军发现,敌舰完全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粉碎,而是稍作
停顿又继续向自己开火,击中它的炮弹对它几乎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敌人炮火之猛烈大大出乎谭廷襄的意料,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十多年前,第一次鸦片战
争的时候,英法联军的火炮也很一般啊,怎么这一次会变得如此厉害?
仅仅两个小时,英法联军就攻陷了两岸炮台。谭廷襄逃走,向咸丰皇帝描述了英法联军
令人恐怖的战斗力。作为逃跑的败将,谭廷襄的结局是被革职充军。
而大清帝国为战败付出的代价,却是又一个屈辱的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该条约,
除了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明确了西方列强一
直要求的“外国公使驻京”这一条款。咸丰皇帝为此恼怒万分,“中国”皇帝哪能与外
国夷狄同住一城?他宁愿用全免进口税这一“恩惠”来取消公使驻京这条。于是他派人
南下照会英国公使额尔金重议公使驻京这一条。额尔金同意公使另驻其他地方,但条件
是一定得在北京换约。本来不愿让外国人到北京来的咸丰皇帝不得不同意北京换约,可
能他是想长痛不如短痛吧。
于是,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各率一支舰队,准备从大沽口溯白河(海河)
而上赴北京换约。清政府告知他们:大沽设防,须改道北塘。英、法舰队先到,不听改
道的告知,坚持要从大沽口北上。如此无理的要求,遭到了新任直隶总督恒福的断然拒
绝,于是联军舰队司令英国人贺布下令发动攻击。联军闯入海口,拆除障碍物,并炮击
南北两岸炮台。打法与一年前的第一次大沽口之战一模一样。
但是这一次,清军统帅换人了,是咸丰皇帝的表哥僧格林沁,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扎
萨克郡王。
僧格林沁贵为王爷,又是军队的高级将领,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咸丰三年(1853年
),太平军北伐,一路穿州过县,势不可挡。消息传来,北京城四处恐慌,百姓争相出
逃。僧格林沁统领满蒙八旗劲旅出京,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面对着百战百胜
的太平军,僧格林沁亲自带队冲锋,一战而胜,打得北伐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咸丰
皇帝因此赐予了僧格林沁“博多罗巴图鲁”的称号(“巴图鲁”意为“英雄”)。第二
年,他又在天津连镇大败北伐军,擒杀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咸丰皇帝
又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从此他被清王朝“倚为长城”。
蒙古男人彪悍的天性,让僧格林沁咽不下被西夷欺辱的这口气,他要打出清王朝的威风
来,打出成吉思汗子孙的气概来。他主动请缨督办大沽口防务,将原先不足的炮台增至
6座,共设60门大炮,派4000名清军驻守,并在天津以南15公里处的双港,修筑13座小
炮台,驻兵把守。
不明情况的英法联军,想和上次一样如法炮制,此时他们心中除了傲慢,再也没有别的
东西,他们原以为只要伸伸懒腰、摆摆手,就能轻松搞定清军。
这一边,僧格林沁却早已布下了陷阱。
首先,他设置了拦河铁链,并以敌方三艘舰艇驶过铁链作为开火的信号;在炮台沿岸荒
滩上竖起围墙,深挖壕沟,扎下锋利的竹签,以阻止敌人步兵登陆;为了使对方生轻敌
之心,僧格林沁要求所有炮台和围墙上不准一个士兵露头,所有火炮都用帘子遮掩,白
天不打旗,晚上绝更鼓。做好准备的僧格林沁,静待英法联军的到来。
一切都在僧格林沁的预料之中,6月25日,英法联军的舰队驶入海口时,两岸炮台一片
静谧,联军指挥官甚至认为清军已经弃守逃跑。然而,当第三艘舰船驶过刚刚被联军破
坏的拦河铁链时,突然炮声大作,清军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清军炮火持续不断,半日下来,英法联军参战舰艇几乎全部受损,旗舰更完全毁坏,旗
舰舰长拉桑上尉中弹阵亡,贺布也身受重伤。
英法联军并不甘心就这样失败,贺布下令全面登陆作战。然而这一次,似乎老天也站在
了清军这边,当联军开始登陆时,大海退潮了,从河道到炮台之间,露出了近500米的
泥滩,僧格林沁调集火器营的抬枪队和鸟枪队增援,向正在泥滩中摸爬的联军开火。登
陆的联军,最英勇的也不过刚刚冲到围墙边,滑膛枪内已塞满了泥浆,不能开火,只能
任人宰割。夜幕降临,联军坚持进攻了一段时间,终于放弃,丢下枪支和同伴的尸体,
大败而退。
这一仗,英法联军栽了个大跟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结果是:联军共13艘参战舰艇,
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参战官兵1200余人死伤过半。而在僧格林沁的指挥
下,清军仅32人伤亡,炮台轻微受损而已。
这是多少年来清军对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胜利。从皇帝到官员,都欢呼雀跃,这胜利
,足以令僧格林沁骄傲。
联军遭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两国决定增兵,打算直接进逼北京,以武力迫使清
朝皇帝道歉。1860年春,英法政府分别任命额尔金、葛罗为全权专使,率领新组成的英
法联军陆续开到中国。这支联军共有舰船200余艘,英军l.8万人,法军7000余人。6月
21日,联军到达香港。8月1日,联军舰队驶到天津北塘——这一次他们依旧选择了大沽
口,这是进攻北京最快最直接的线路。
此刻,站在大沽口炮台上踌躇满志的,还是那个僧格林沁——然而又不是那个谨慎备战
的僧格林沁了。当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力谏他增强炮台防守时,他不以为然,说:“洋兵
伎俩,我所深知,何足俱哉。”显然还陶醉在上一次的胜利中。
僧格林沁并不知道,这一次的“洋兵”和上一次的“洋兵”已经截然不同。上一次,英
法联军的目的其实是来换约,从武器装备、兵员素质和战斗心理,都不是英法联军的最
强阵容,仅仅是保护换约公使的“武装人员”。而这一次来的,才是真正的远征军。
8月21日凌晨,英法联军万余名步兵,集中全部火力突然向大沽北岸炮台猛烈轰击,清
军立刻予以还击。双方炮火都很猛烈,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夏尔·德米特勒西所著《中国战役日
志(1859-1861)》中这样写道:“不久,两个炮台中的几个火药库发生爆炸,中国大
炮的射击逐渐转慢。”——清军炮台的弹药库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刻爆炸,这恐怕将成为
永远的谜——英法联军抓住机会,在北岸炮台成功登陆,双方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肉搏战
。
守将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奋力抵抗,激战一天,守台将士全部阵亡。
北岸炮台失守后,僧格林沁认为南岸炮台“万难守御”,此前咸丰皇帝有特别交代:“
若稍有挫失,总须营兵退守津郡,设法迎头自北而南截剿,万不可身寄命于炮。”僧格
林沁遂命令南岸炮台守军和蒙古马队尽撤天津。
英法派出谈判代表英国领事巴夏礼,与直隶总督恒福交涉。巴夏礼用流利的中文威胁道
:“假如一小部分的海军就能把左岸的最大炮台都打得人仰马翻的话,那么当所有的军
舰都开火的时候,右岸的炮台岂不马上就要被夷为平地?”
恒福没有办法,在南岸炮台挂起免战白旗,把炮台和武器弹药拱手交给了英法联军,他
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希望保护北直隶的居民。第三次大沽口战役以清军失败而告终。
二、火器如儿戏
很多人将清军数次与外国侵略者作战的败因归结为武器的差距,这一点,西方人也是这
么认为的。在《翻译官手记》中,当时英法联军的随军翻译德里松这样回忆第三次大沽
口之战:“有一些人在我们攻占炮台前没能来得及逃跑,他们于是都聚集在一个角落里
,一动也不动地站着。他们把自己的武器都扔了出来,堆成一堆。我的天呀!那又是一
些什么样的武器啊!有一些是弯把子的火绳枪,样子古里古怪的,式样老透了,使用既
不方便,又没有杀伤力,其中大多数都涂上了一层红颜色;还有一些则是弓、弩、标枪
和几把坏刀。”
武器的差距显然给德里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发现了一个
有趣的细节,那就是清军的火枪上,“大多数都涂上了一层红颜色”。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辟邪的作用。在民间,红色还可以“破除妖法”,尤其是
用血涂抹的红色。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军舰直抵广州城下,开炮轰城。守军
副总司令湖南提督杨芳发现,英国军舰在舰身动荡之中发炮,仍能准确击中目标,于是
他肯定这是一种妖术,马上命人在广州城内收集了大量的猪血羊血和粪便等物,罗列在
城头。可是英军的“妖术”并未失效,杨芳被吓得心胆俱裂,狼狈逃出广州;
几近一个甲子之后,这种观念仍然深入人心,没有丝毫进步——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
北京,“刀枪不入”的义和团联合清军取得了所谓的廊坊大捷。战斗中,义和团员抱着
一罐罐的血和尿冲向敌军,因为“机枪是妖法,用血一泼就不响了”,结果当然可想而
知。
查阅清军的战史,可以发现,清军不是没有火枪大炮,而是从一开始就轻视火器。现代
火器是科技的产物,缺乏尊重科学的清朝,从上到下,对火器都视同儿戏,一方面瞧不
起它,一方面又不愿承认它的真实存在。
2010年1月的故宫,举办了一个清廷御用物品的展览。在武器和装备展厅,赫然陈列着
一支乾隆皇帝御用的步枪。从外观上看,这支枪的磨损非常之小,可见他的主人不太使
用它。而同室陈列的弓,却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武器绝对不是战争最重要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对待武器的态度。
乾隆皇帝有“十大武功”之称,其中包括两次平定准噶尔,两次抗击廓尔喀,都打得相
当精彩漂亮。可是仔细一研究,却发现在这些战争中,清军所遇到的所有对手,没有一
个是具有先进文明、拥有先进武器的,他们大都处于冷兵器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之王,阿拉伯名言就说:“马是战争的基石”。可见,在现代
火器取代冷兵器之前,拥有马的民族无疑具有巨大的战争优势。匈奴如是,突厥如是,
蒙古如是,满洲如是,这些以马起家的民族,对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满洲人就宣称:
“骑射乃满洲之本”,他们不愿意舍骑射而就火器,要他们放下尊驾,和汉人一样拿起
火枪,恐怕是很难的。
清朝先后有8支武装力量: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海军和新军。
在1860年时,主要的力量是八旗兵、绿营兵和湘军,其中,满八旗和蒙八旗就拒绝使用
火器,火器一般都是汉八旗掌管。游牧民族对火器似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心理。
这种傲慢的心理,和火器在中国的缓慢发展有关系。
从唐朝起,火器开始在中国出现,至宋元,发展到了一个顶峰,但是中国的火器,由于
其自身的弱点,准度差、射程近,准备时间长,战场适应性差,始终无法有效对付骑兵
,这便使得清朝的统治者对骑射有一种盲目的崇拜,而对火器则抱有轻视的态度。
1793年,当乾隆皇帝见到英国使团长马噶尔尼的左轮手枪表演时,就曾轻蔑地说,那是
奇技淫巧。当他看到这些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既不骑马,也不射箭的时候,也许骨子里
就有一种优越感,这种愚昧的优越感,正是失败的根源,有史为证:
马噶尔尼回国时,乾隆皇帝命他纵穿中国本土,从陆路南下,目的是使“英夷”震惊于
中国的富庶和强大,以吓阻他们的邪念。清政府还在沿途特地为英国使团举行了很多次
示威性的检阅,以显示武力。然而在马噶尔尼看来,穿着可笑的宽衣大袖的清军完全没
有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用的武器也是西方早已抛弃了的刀枪弓箭。当马噶尔尼要求
同行的一位清朝官员检阅一次英国使团的仪仗队时,这位官员傲然回答:“看也可,不
看也可,这种火器操法,没有什么稀罕。”马噶尔尼最后的结论是:“清政府的政策跟
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真可谓一语中
的。
话说回来,清朝军队的装备里其实不乏火器。清朝入关之前,曾吃过明朝大炮的大亏,
所以清朝也设有专门的红衣大炮队,当初康熙皇帝能打败葛尔丹,关键靠的也是红衣大
炮。只是中国火器越发展,它就越不适合骑兵的作战方式,这让马背上得天下的清朝,
对于火器,有一种天然的警惕和抵触心理。
1852年,太平军进攻湖南岳阳,在那里,他们从地下挖出了十七世纪吴三桂所埋藏的大
炮,立刻实力大增。清军无力招架,湖北重镇汉阳旋即失守。这些大炮,已经在地下埋
藏了二百年,却仍然能在对抗清军的时候发挥巨大作用,可见在这二百年中,清军对火
炮的轻视,以及其火器水平的停滞——可以说,明朝的火器,到了清朝,不但没有进步
,反而倒退了。
作为蒙古骑兵的统帅,僧格林沁想必也不会有多么重视大炮。然而残酷的战争,让他不
得不倚仗大炮的威力,因为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要想“以陆制海”,光凭几杆鸟枪是
万万不能的。
在被派驻到大沽之际,僧格林沁首先装备的,就是紧急从京局和通州局购置的铜铁大炮
。南北6座炮台上,共安装有大小火炮60门,包括2门5000斤、2门1.2万斤、9门1万斤的
铜炮,和从西方进口的23门铁炮。
但大炮和大炮,是不同的。
虽说此时清军和英法联军双方的火器,从材料上来看,还在同一量级,均为青铜和黄铜
所制,都还没有脱离沿用自17世纪的前装滑膛炮系统,使用的也都是黑火药。然而,在
其后的技术层面,英法联军的火器和火药的质量却是清军无法企及的。英军的火炮已经
大规模采用车床切削,内膛精度和气密性大大提高。在黑火药制造方面,英国在火药提
纯、粉碎等工艺上早已采用机械生产,炮弹最重达68磅,不但射程远,而且便于储藏。
大沽口炮台是老式的开放式炮台,防护差。清廷自行制造的大炮有的虽重达万斤,但和
康熙时代相比,技术毫无进步,使用的炮弹也是老式的铁球弹,射程近(多数不到1公
里),威力小,射速慢,命中率低。而英法联军的军舰每艘都装有数十门甚至上百门火
炮,在数量上占有压倒优势。其有效射程超过2公里,可在炮台射程外从容发炮。更要
命的是,清军的铁球弹就算打中敌舰,不过就是在其船身上钻个洞,很难击沉对方,这
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清军的万斤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准确击中敌舰,却不
能带给敌舰任何致命的伤害的原因。而联军用的是开花弹,落地后会剧烈爆炸,没有头
部防护的清军士兵因此死伤惨众,而且心理上受到巨大震憾。
骑兵的溃败
大沽口炮台失守后,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和步兵,从天津撤防退至通州。随后,咸丰
皇帝派出代表与英法联军和谈。联军提出的赔偿要求等各项条件,清政府基本准备全部
答应,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后来一个连“条件”都算不上的要求,却导致谈判最终破裂
。
英法谈判代表巴夏礼提出,两国公使要向清朝皇帝当面递交国书,而且“立而不跪”—
—问题就出在这跪还是不跪上。汉朝以前,中国的君主和大臣都是平地而“坐”,面对
面促膝交谈的。在刘邦当上了皇帝之后,儒家为其制订了一整套的礼法,从此以后,皇
帝才高高在上,臣子面见皇帝必须双膝着地,三跪九叩。刘邦还因此大呼过瘾,说没想
到当皇帝这么痛快。从此这一套沿用下来,两千多年再没更改。中国自古以中国自居,
清政府也不例外。其他国家的使节来访,都是“朝贡”,哪有不跪之理?虽说已经吃过
了西夷大炮的苦头,但对外面世界的茫然无知和盲目自大,使得清朝皇帝仍然如井底之
蛙。巴夏礼的这一要求令咸丰皇帝勃然大怒,宁可和联军决一死战,并要求决战时机“
宜早不宜迟,趁秋冬之令,用我所长,制彼所短”。同时,咸丰皇帝更授意僧格林沁拘
留了英法人员巴夏礼等39人作为人质,关押到圆明园。
在接到咸丰皇帝“督兵开仗”的朱谕后,僧格林沁便在通州一带加紧部署防务。他在给
皇帝的奏折中表示“自当奋力截击”,严阵以待,准备迎击联军的进攻。
当时,僧格林沁在通州一带的军事部署是:由他统率马、步兵1.7万人,驻扎在张家湾
至八里桥一线,扼守通州至京师广渠门的大道,其余诸将各领人马分别驻扎在张家湾、
八里桥等地,誓死保卫京师。僧格林沁的总兵力接近3万人,其中蒙古马队近1万人。此
外,还有副都统胜保率5000人驻守齐化门(今朝阳门)以东至定福庄一带,作为后备部
队。
9月18日,英法联军先头部队自天津北犯。中午,联军逼近张家湾附近,并向张家湾的
清军驻地发炮攻击。僧格林沁率领守军早已严阵以待,并遵前旨“倘该夷一过张家湾寸
步,即督兵迎击,痛加剿戮”奋勇杀敌,但是清军杀伤联军众多,却依然失利。僧格林
沁奏报说:“至该夷于午刻马步各队进前扑犯,经我兵枪炮齐施,毙贼无数。正分拨马
队抄击,该夷火箭数百支齐发,马匹惊骇回奔,冲动步队,以致不能成列,纷纷后退。
”从这一报告可知,清军不可谓不勇敢,令其失败的原因是对方用火炮令马匹受惊而乱
所致结果。僧格林沁率部退至八里桥。
八里桥,又称为永通桥,位于通惠河上,因为距离通州老城西门八里而得名,是由通州
入北京城的咽喉要地。这里是北京东边的门户,地势平坦,对骑兵的冲锋很有利。僧格
林沁退守八里桥后,将全军分设南、东、西三路,以截击敌军。其中,近1万名满、蒙
骑兵部署在八里桥一带防守。可以想象,如果数以万计的骑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敌人
,足以从视觉上令对方胆寒。
清军利用八里桥周围的灌木丛林,构筑了土垒和战壕,准备和敌军在此决一死战。当时
,僧格林沁在奏折中曾向朝廷立下誓言:“奴才等现在督带官兵退八里桥以扼赴京道路
。奴才等赶紧再振军心,倘该夷由通(州)上犯,奴才等惟有与之以死相拼。”
自从受封蒙古扎萨克郡王以来,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
咸丰皇帝倚为“大清长城”。英法联军则是以步兵为主,少量的骑兵也只是印度兵,不
足为虑。
以骑克步,是游牧民族的强项,阿尔泰一系的游牧民族,从匈奴、突厥开始,到蒙古、
满洲,几乎屡试不爽。这份属于游牧民族的荣誉,已经保持了上千年,为了荣誉,满、
蒙骑兵将露出他们最彪悍的本性。
9月21日,保卫北京的决战在八里桥拉开了帷幕。清朝最精锐的满、蒙骑兵,在这里向
英法联军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但是他们对面的英法联军却面无表情,没有一个人回头,也没有一个人后退,甚至连最
胆小的人,也没有皱一下眉头——联军的信心来自何处?当然是他们手中的武器。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军的主要单兵武器是前膛燧发火枪,精度差,射速慢
。而在20年后,英法联军使用的武器,已经基本是后膛枪和后膛炮,有效射程超过400
米,无论枪械性能,射击精度、速度还是威力,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相比,都已是天壤
之别。但是,对此,清廷却一无所知。
就在僧格林沁的骑兵冲到离英法联军不足几百米的地方,突然间对面枪声大作,一排排
整齐的枪声,有节奏地响起,如同狮子般的怒吼。吼声中,无数夺命的子弹呼啸而来,
这些子弹比弓箭具有强大得多的穿透力,满蒙武士身上厚重的皮甲完全成为摆设,疼痛
使他们从马上摔落下来,受惊的战马又将马蹄践踏在他们身上。更不幸的是,巨大的爆
炸声在四周响起,地面上腾起很多沙土形成的土柱——这是榴弹炮,每一颗榴弹炮都会
向四面八方射出无数的弹片,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满、蒙骑兵被迫
后退,虽然一部分骑兵已经冲至离敌人四五十米的地方,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倒下了——
敌人的火力太强,以致冷兵器时代最常见的近身肉搏战,根本就无法实现。
满、蒙骑兵的荣誉,此刻被践踏得一干二净。历史没有宿命,骑兵的末日已经来临。
骑兵,是陆军中乘马执行任务的部队。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
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
1415年,在英法百年战争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国5000多名长弓兵,击溃了3.6万名法
国士兵,这其中包括1.1万名法国重装骑士,和1.8万名徒步骑士。这一战,在世界步兵
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步兵取代骑兵,成为陆军主战兵种的开始。
在中世纪的战争中,身披甲胄的勇敢骑士是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对于撕破敌人的防线,
提高军队的士气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用甲胄护身,当时的箭是无法刺破盔甲的,因此
骑士可以在“箭雨”中勇敢地向前冲。
但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国军队使用的弓箭却不是一般的弓箭,它叫威尔士长弓,这种弓
箭比普通的箭射得远,射程大概是普通箭的2到3倍,并且威力比普通的箭要大得多,在
很远的距离就可以将甲胄甚至头盔穿透,置人于死地。于是勇敢的法国骑士们还没接近
敌军阵地便中箭身亡了,失去指挥官的士兵们还没开战便仓皇而逃。英军凭借强大的远
程武器,以步兵击溃了法国由大批骑士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这场战役告诉世人,只要
手中握有的长程武器,射程足够远,穿透力足够强,步兵就可以战胜骑兵。
而不断发展的火炮对骑兵来说简直是噩梦,战场上火炮巨大的爆炸声和产生的冲击波,
是战马最害怕的,受到惊吓的战马会四处横冲直撞,从而使骑兵无法有效发起冲锋。凭
借火器的不断发展,在18世纪中叶,欧洲的步兵已经全面压倒骑兵。
当西方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不断在更新进步的时候,中国却停步不前,比较僧格林沁
和几百年前他祖先成吉思汗的骑兵就会发现,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在战术上,他们之间都
没有太大的差异。
然而僧格林沁恐怕对这些并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或者说,他别无选择,只能以死相拼
。
倾泻而下的炮弹来自法军第二旅,这些炮弹给清军造成了重大伤亡。然而,僧格林沁并
未退却,他亲临前线,指挥蒙古马队穿插于联军的南路与西路之间,试图分割敌军的阵
势。德·巴赞古在《远征中国和交趾支那》一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僧格林沁:“他骑
着马站在前面,挥舞着黄旗表示挑战。”但由于胜保败退,僧格林沁分割敌人阵势的计
划未能实现。
满、蒙骑兵一批批冲上去,又一批批倒下。他们虽然足够的英勇,足够的不怕死,足够
的人多,但是他们却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只能成为对方火力屠杀的对象,这种悲惨甚
至让联军方面都认为,他们死得很英勇,但是死得并不机智——后人甚至戏称他们这种
冒死冲锋的方式为“添油战术”。
这场战役,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只是行将结束时,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画面。德里
松在《翻译官手记》中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八里桥的桥头,站着一个高大的蒙
古兵,他手里举着帅旗,仍旧不断向各个方向示意。当桥头全部都是尸体时,只剩下他
独自一人了,他仍然在摇动帅旗,传达最后一项命令,任凭四围的炮火如何轰隆,他也
巍然不动,毫不退缩。他的无比英勇博得了联军指挥官的赞叹,有几个士兵甚至冲上去
想俘虏他,不料此时一发炮弹正好打中了他,他悲壮地倒了下去,大旗也向一旁倒下,
但那只手仍然紧紧抓在旗杆之上,痉挛着……”
八里桥一战,僧格林沁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而参战的6000名英法联军仅仅损失了12个
人。法国历史学家吉拉尔是八里桥之战的亲历者,他后来在《法兰西和中国》一书中写
道:“八里桥之役,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他们宁愿一步不退,勇敢
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八里桥战役后第二天,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完全丧失了防御能力的北京,任由英法
联军长驱直入。但是联军没有直接进城,而是去了西郊的圆明园。当初被僧格林沁关押
在圆明园的39名人质,先后被释放了19名,其他20名则已在狱中死去。英国人为了报复
,要给清朝皇帝“永久性的教训”,于是,他们点燃了罪恶之火,让这座万园之园为清
帝国的战败付出最直接的代价。
这一天,是150年前的1860年10月18日。 |
g*****g 发帖数: 3623 | |
w**********k 发帖数: 6250 | 3 可惜了圆明园了
现在的天朝应该永远进行这些耻辱教育
黄种人总有一天要向白种人复仇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844年,清政 : 府又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了《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由于在中美《望厦条约》 : 上,有12年期满再修约的条款,英法两国根据“利益均沾”条款,于1854年向广州两广 : 总督叶名琛提出修约要求。 : 之所以向叶名琛提出,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外交部门,对涉外事务的态度是能推多远 : 推多远,因此这种事情就落到了两广总督的头上。而叶名琛比皇帝更甚,对外国人的态 : 度是,无论普通商人还是代表国家的使节,一律拒绝接见。在吃到闭门羹后,英法两国 : 公使北上天津直接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再遭拒绝。两国于是决定使用武力,以达到其目 : 的。 : 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借口,1856年,英、法分别找到了借口,这就是著名的亚罗号事件和
|
C********w 发帖数: 1724 | 4 元朝和清朝,就是中华民族整体性衰落的开始。
拥有先进文明的汉族被野蛮蒙昧的蒙古人统治,整个中国
的文明倒退了几百年。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844年,清政 : 府又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了《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由于在中美《望厦条约》 : 上,有12年期满再修约的条款,英法两国根据“利益均沾”条款,于1854年向广州两广 : 总督叶名琛提出修约要求。 : 之所以向叶名琛提出,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外交部门,对涉外事务的态度是能推多远 : 推多远,因此这种事情就落到了两广总督的头上。而叶名琛比皇帝更甚,对外国人的态 : 度是,无论普通商人还是代表国家的使节,一律拒绝接见。在吃到闭门羹后,英法两国 : 公使北上天津直接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再遭拒绝。两国于是决定使用武力,以达到其目 : 的。 : 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借口,1856年,英、法分别找到了借口,这就是著名的亚罗号事件和
|
z******0 发帖数: 1014 | 5 做梦吧, 中国pussy文人阉党一日不除干净,泥就是在做白日梦
【在 w**********k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惜了圆明园了 : 现在的天朝应该永远进行这些耻辱教育 : 黄种人总有一天要向白种人复仇
|
v***0 发帖数: 5096 | 6 艾未未张丽华算不算?
【在 z******0 的大作中提到】 : 做梦吧, 中国pussy文人阉党一日不除干净,泥就是在做白日梦
|
m**l 发帖数: 11854 | 7 鸡巴帝国
。
400
【在 a*****c 的大作中提到】 :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844年,清政 : 府又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了《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由于在中美《望厦条约》 : 上,有12年期满再修约的条款,英法两国根据“利益均沾”条款,于1854年向广州两广 : 总督叶名琛提出修约要求。 : 之所以向叶名琛提出,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外交部门,对涉外事务的态度是能推多远 : 推多远,因此这种事情就落到了两广总督的头上。而叶名琛比皇帝更甚,对外国人的态 : 度是,无论普通商人还是代表国家的使节,一律拒绝接见。在吃到闭门羹后,英法两国 : 公使北上天津直接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再遭拒绝。两国于是决定使用武力,以达到其目 : 的。 : 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借口,1856年,英、法分别找到了借口,这就是著名的亚罗号事件和
|
k******2 发帖数: 1396 | 8 1942年新加坡8万英国军队向山下的3万日军投降,算是扳回一局。
【在 w**********k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惜了圆明园了 : 现在的天朝应该永远进行这些耻辱教育 : 黄种人总有一天要向白种人复仇
|
s**l 发帖数: 11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