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发帖数: 6421 | 1 揭秘:毛泽东提出“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2010年11月03日 09:56:11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尹家民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红墙知情录》(全三册)作为《红墙见证录》的姊妹篇,以亲历者的口述,知情
者的笔录,平实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重大决策的幕后
故事,重大时刻的动人细节。
以下为《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节选。(孙琳)
1964年的一天,毛泽东站在巨幅中国地图前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
字?”周恩来回答道:“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毛泽东听罢,脱
口道:“那就叫它‘攀枝花’。”
毛泽东“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所谓“三线”,是毛泽东亲自划分的,他按战略地位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
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700
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
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
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按今天的区域来划分,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
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这又叫“大三线”地区。在全国的一、二线地区,按照地势
又划分出若干地方为本地区的“三线”,是为“小三线”地区。
1964年至1980年,“三线”建设历时17年,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市,国家累计
投资2052亿元人民币,先后安排1100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国国防实力增强、生产
力布局改善做出突出贡献。
毛泽东为何决意搞三线建设?关于三线建设中央决策时是否有过分歧?三线建设实
施中遇到多大的困难,以及取得了如何重大的成就,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周边国际环境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北面,随着中苏关系日
趋紧张,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也越来越大。东面,面对的是美国的战略包围(从韩国
、日本到台湾一线),而蒋介石集团也时刻准备反攻大陆。尤其是南面,自1961年开始
的美国侵越战争步步升级,后来一直发展到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构成对中国的
直接威胁。毛泽东不能不对此有所警惕。
当年,毛泽东对战争的可能性作了过高的估计,尽管他无法确认,到底是打得起来
,还是打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总是选择“有备无患”,他的逻辑是:“世界的事
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敌人就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他立足于打,
但希望不打。
有着浪漫主义诗人情怀的毛泽东,一直有个愿望,想骑马从黄河入海口沿黄河而上
,对整个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源头作考察。为了实现这个想法,1964年夏天,他到北戴
河一边工作一边休息时,特地带了一匹军马,有空便练习骑行。然而,1964年8月2日夜
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
进一步扩大。早在4月就已制定了扩大侵略越南战争的“37号作战方案”的美国,立即
抓住这一机会,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
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
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消息传来,毛泽东彻夜未眠,他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中国政
府在8月6日发表声明,对美国的侵略行径提出警告。毛泽东在当天审阅了这个声明稿。
形势的突然变化,使他不能不放弃沿黄河考察的计划。他在声明稿上批示:“汪东兴同
志阅后,即交江青阅。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总参谋部作战部起草了一个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
然袭击的报告。8月12日,毛泽东审阅并批准这个报告,要求精心研究,逐步实施。并
催问国务院是否已经组织了专案小组,开始了工作没有。
美国于8月上旬制造的北部湾事件,证实了毛泽东对时局的判断。他在中央书记处
讨论三线建设会议上两次讲话,提醒大家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不无
忧虑地说:“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
要抢时间迁至内地去,各省都要搬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要
搬家,而且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搬家。”与此同时,他还批评主管工业的负责人:“现
在沿海搞这么大,不搬家不行。你搞到二线也好嘛!为什么不可以搞到二线?四川、云
南、贵州是三线都可以搬去嘛!”经过毛泽东多次强调,迅速开展三线建设作为国家经
济建设重点成为大家的共识。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三人联名提议,国务院负责这项工作的专案小
组,由李富春等13人组成,李富春任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任副组长。毛泽东表示赞同
。同时,他们三人还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
袭击的报告》,报告说:
我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开了会,会议决定:……各有关方面,都必须按照主席
指示的“精心研究,逐步实施”的原则,尽快进行研究,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切
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2)第一线
,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后年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
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
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
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4)从明年
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
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6)今后,一切
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
个城市或点……
报告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六个字的三线选址原则,是周恩来于1964年1月
提出的核工业选址原则。林彪将“隐蔽”发展为“进洞”,并写进了中央文件。毛泽东
后来提出要“靠山近水扎大营”。
“三线”建设最初在高层有过分歧
“三线”建设最初在高层有过分歧
本来,因为“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经济困难局面,中央下决心进行调整
,毛泽东提出从1966年起再搞“三五”计划。“三五”计划本应在1963年开始进行。
在1962年1月召开了七千人大会之后,2月,中央又召开了讨论如何克服严重困难的
西楼会议。会上,急于扭转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的陈云,在会上特别强调:“增加农业生
产,解决吃、穿问题,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在目前是第一位的问题”。3月7
日,陈云在中央财经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又说:“要准备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伤
筋动骨’……痛痛快快地下来”。同样牵挂百姓疾苦的周恩来听了十分高兴,即兴插话
说:“可以写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
合平衡’。”与会者建议将陈云讲话作为中央文件发给全党,指导调整。刘少奇却趋起
了眉头,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显得心事重重。原来他是担心这个讲话毛泽东能否接受。
于是他亲自赴武汉向在那里的毛泽东汇报。毛泽东没有表示反对。刘少奇满面春风回到
北京,立即给秘书打电话说:“毛主席同意了,多好啊!”显然刘少奇并没有掌握毛泽
东的心思。其实毛泽东内心对这个讲话是不满意的,他以他惯常的“不反对”或不表态
,来保留内心的不满,以便寻找适当时机来表达他的真实想法。他的这种姿态常常引起
一些误解。
据深入研究三线建设的学者陈东林介绍说:1963年初,由李富春等人组成中央计划
领导小组向中央提出:“三五”计划的奋斗目标,应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邓小
平主持中央书记处同意了这个设想。他还提出:“三五”计划要建设五亿亩稳产高产农
田,第二步再搞五亿亩。并再次肯定说:“‘三五’期间就是要努力解决吃穿用问题。”
1964年4月下旬,国家计委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规
定基本任务是: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二、适当加强国防
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三、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用简单
的一句话说,就是一农业,二国防,三基础工业。农业投资提高到总投资额的20%,大
大高于前两个五年计划的7.1%和1.3%。
4月29日,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听取关于“初步设想”的汇报,周恩来也参
加。李富春最后提到:为了抓农业,国防和工业交通的一些项目没有安排上。这是由国
家捉襟见肘的财力制约的。负责国防的罗瑞卿表示理解说:只能够如此安排,将来不够
,另想办法解决。
邓小平最后总结说:工业还是首先为农业服务,为吃穿用服务,为兼顾国防服务。
方针提得好。农业问题,再有几年可以做到粮食不进口,以便腾出外汇进口一些新技术
,这对国家来说是很大的节约,可以促进自力更生。整个国家粮食情况究竟怎样,要把
问题摆出来,供大家讨论,这是真刀真枪。
确实,“大跃进”后饿死大批人的惨状刚刚过去两年,人们记忆犹新。当时刘少奇
看到下面送来的饿死人的报告,潸然泪下:“我当国家主席的时候,饿死了这么多人,
这在过去皇帝要下罪己诏、写进史书的啊!”
1964年的一天,毛泽东站在巨幅中国地图前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
字?”
周恩来回答道:“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
毛泽东听罢,脱口道:“那就叫它‘攀枝花’。”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月10日,国家计委领导小组向毛泽东汇报
“三五”计划“初步设想”。在那次会议上,时年71岁的毛泽东多次插话,明确提出“
第三个五年计划,原计划在二线打圈子,对基础的三线注意不够,现在要补上。”
当李富春说到基础工业、交通还比较薄弱时,毛泽东插话时打个比喻说:“两个拳
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
股就是基础工业。”基础工业中,他又十分强调钢铁工业的作用,关注的目光放在西南
三线中的攀枝花和西北三线中的酒泉。
汇报到关于逐年减少进口粮食、增加新技术进口的意见时,毛泽东深表赞同,但是
对邓小平集中投资搞四亿五千万亩高产稳产农田的主张,不以为然地说:“已有二亿四
千万亩了,再搞一亿六千万亩就是四亿亩,也很好嘛,不要套四亿五千万亩、五亿亩那
个框子。”
毛泽东当年对中国经济建设问题的确倾注了心血,薄一波曾回忆道:“在听汇报的
那些日子里,毛主席十分疲劳。有次听完汇报,他带着疲乏的神情,说他现在每天是‘
床上地下、地下床上’,起床就听汇报,穿插着处理工作,听完汇报就上床休息。情况
确实是这样。”当时,毛泽东经常是从早晨9点40分开始听汇报,一直到下午。下午处
理完党政事务后,到晚上19点10分继续听汇报,一直到22时10分才结束,然后研究这些
汇报材料,继续工作到深夜。
第二、三天继续汇报,毛泽东又对对外引进和投资农业发表看法说:“还是靠自力
更生,事情总是起变化的。(有人说)‘只要有利,向魔鬼借钱也可以。’我们不走这
条路。魔鬼不给我们贷款,很好;要贷给我们,我们也不要。”“工业上要从外国引进
一些,比如尖端技术,要搞一些,但不宣传。”“要像大寨那样,它也不借国家的钱,
也不向国家要东西。发展农业,要靠发扬陈家庄(在山东曲阜)、大寨的精神。”
显然,毛泽东的思路和“初步设想”指导思想有差别,但因为当时中国遭到封锁,
没有外援,所以是否应该贷款并不成为实际争论问题,总的看法还算是一致的。于是,
5月15日至6月17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之一,就是讨论“初步设想”。
5月18日,李富春在会上说明:还是把农业放在第一位,搞45亿亩高产稳产田;
一些重要铁路“或者安排不上,或者修不通”;小而全的国防工业体系仍然安排争取
1972年完成,不提前;毛泽东特别重视的酒泉、攀枝花钢铁基地也只安排为“要积极准
备条件”,暂不上马。
毛泽东显然对维持原计划安排不满意。5月27日,他找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
、李富春、彭真、罗瑞卿等人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他从存在着严重战争威胁的估计出发
,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
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他特别强调
应该在四川的攀枝花建立钢铁生产基地。
毛泽东说:大家如果不赞成,我就到成都、西昌开会。搞攀枝花没有钱,我把工资
拿出来。前一个时期,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基地,后来经过提醒,注意了,最近这
几年又忽视屁股和后方了。
刘少奇曾经讲:主席着重讲到了攀枝花,酒泉也提到了,但不是摆在第一位,第一
是攀枝花,其他方面少搞,重点搞攀枝花。邓小平也指出:酒泉和西南一样是大后方,
现在变了,也算是第二线。先搞攀枝花,只能打歼灭战,不能到处铺摊子。周恩来也主
张在加强三线建设的同时,兼顾战争准备和长期建设这两手。他说:“我们第三线是空
白架子,非要去建设不可……以后就是要逐步走平衡。”
毛泽东的态度迅速扭转了大家的认识。第二天,各人发言陆续表态。
李富春检查说:“还有两个战略布局问题我们在计划中注意不够,一个是工业布局
的纵深配备问题。现在是原子时代,我们整个工业的战略布局,必须要真正重视建设后
方,搞纵深配备,战略展开。可是我们在计划中间对西南的建设就注意不够。比如铁路
修建,成昆路没有安排,湘黔路只安排了一半。”
周恩来批评“初步设想”说:“这个计划一看就看得出来,不仅成昆铁路跟张家口
到白城子的铁路没有列上,就是拿整个运输力量跟整个生产量的对比来计算也能看出,
交通运输方面的安排是通不过的。这就是说,这个布局是不完全的。基础工业上不来,
怎么能够支援农业跟照顾国防呢?”
刘少奇着重讲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他说:“昨天在主席那里谈的基本的一点,就
是搞四川这个第三线,现在要准备,要着手。现在不着手,耽误了时间,将来不利。”
他又说:“最近的确是有这样一个苗头,一放松大家就放手去干,这个苗头继续发展下
去,就又要发生过去基本建设战线过长等问题。”“酒泉似乎也可以慢一点”。
经过讨论,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把毛泽东的意见和“初步设想”结合起来,
在逐步解决吃穿用问题的同时,加强三线建设。邓小平说:“这次计划按农轻重、解决
吃穿用和两个拳头、一个屁股进行安排,是建设的完整方针。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
设,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打基础。”
但是,毛泽东仍然感到不满意。6月6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了两个问题。首先
,他更明确地提出三线建设的主张:“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
要打仗。”“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你们不搞攀枝
花,我就骑着毛驴去那里开会。”其次,他批评制定计划的方法说:“过去制定计划的
方法基本上是学苏联的,这是摇计算机的办法,不符合实际,行不通。这样计算,把老
天爷计算不进去,天灾来了,偏不给你那么多粮食,城市人口不增加那么多,别的就落
空。打仗计划不进去,国际援助也计划不进去。”他认为,在分配投资时,要重点考虑
基础工业、国防工业,然后才是农业。这和“初步设想”的投资次序是不同的。
毛泽东的深谋远虑和极大权威,使与会者很快统一了思想。从此,迅速展开三线建
设,加强战备的气氛日趋浓厚。
实施过程艰难而漫长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为统筹安排三线建设,国务
院专门成立了三线建设一个“小计委”,全面负责三线建设的规划工作。1965年2月26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西南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主要内容有:(一)凡
是在一个地区建设的各重大综合项目,都应采用大庆的集中领导、各方协作的办法,以
中央主管部为主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有关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部门协助进行。
成立攀枝花特区党委、工地指挥部,由冶金工业部统一领导;成立以重庆地区为中心的
配套建设指挥部,由主管机械工业部统一领导。(二)西南的中央直属建设项目,所有
建设的施工力量、技术力量、设备和材料,由各有关部统一安排,负责解决,并由国家
经委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所需的地方建筑材料、地方协作产品、粮食和副食品供应、临
时工以及其他问题,由有关省、市、自治区负责安排;(三)为了加强对整个西南建设
的领导,决定成立西南建设委员会。
西南三线的地域包括川、云、贵三省。许多重要项目摆在四川,少数摆在贵州。西
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中央各部门的建设项目,三省的建设项目,由三省各自
负责。
在1964年5月召开的那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了过去曾经出现过只发展沿
海,忽视发展内地工业;只强调建设内地,不注意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这样两种倾向
。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困难,不得不大幅度地压缩基本建设战线
,西南三线建设迟缓了。毛泽东在那次会议上指出:“攀枝花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
攀枝花建设不起来,睡不着觉。”广义而言,毛泽东这里说的攀枝花,实际上是整个西
南三线建设的代名词,而攀枝花钢铁基地是三线建设的重点。他讲话的精神实质,是要
求加快三线建设步伐。这次会议,对动员全党重视西南三线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党中
央对西南三线建设抓得很紧,又很慎重,先确定由李富春主持三线建设,以后周恩来总
理也亲自领导。1965年,周总理陪西哈努克亲王由重庆到武汉途中,要重庆市委书记鲁
大东在船上汇报西南三线建设情况和经验。周总理作了许多指示,其中特别讲到,三线
建设按物资作综合平衡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节省下的建设投资分成三份:一份留给建设
单位,一份给建筑单位,一份帮助农民搞“三不四要”(即:不占或尽量少占农民的良
田好地;不拆或少拆民房;不迁或少迁居民;不搞高标准非生产建设,坚持延安精神,
勤俭节约。要求搞农业用水;要求搞农业用电;要给农民留肥料(粪、尿);要给农民
留泔水喂猪),使农业增加生产。
1964年下半年,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由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兼
主任,程子华和阎秀峰任副主任。还专门成立了三线铁道建设总指挥部和铁道兵总指挥
部,李井泉任总指挥,吕正操、熊宇忠任副总指挥。后来,彭德怀也被派到西南,任三
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当时,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如彭真、贺龙、陈毅、李富春、谭震
林、薄一波等,都先后到西南三线建设现场实地考察和指导工作。由此可见,不仅是毛
泽东,整个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西南三线建设。
比如攀枝花钢铁厂厂址的选择,就是当时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为此,程子华与中
央有关部委、四川省委的负责同志一起,加上一百多名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用一个
多月的时间,遍历攀枝花、乐山、西昌等18个厂址实地考察,详细分析、比较各个厂址
的优缺点。最后选择了攀枝花、西昌和乐山三个厂址。又把三个厂址作了比较,根据科
学院负责地震工作一同志介绍,西昌有地震问题,历史上曾发生过十级地震。安宁河水
库渗水,用邛海水有与农业争水的矛盾。最后,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攀枝花和乐山两地。
当时,有的同志竭力主张在乐山建厂,理由是那里人多,土地平坦,接近工业城市。程
子华等同志则主张在攀枝花建厂。正好这时李富春、薄一波到攀枝花和乐山两地调查,
他们听取了双方不同意见的汇报,回京以后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和听到的各方意见加以
详细研究。1965年2月,李富春、薄一波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毛泽东
在听了汇报后指出:乐山地址虽宽,但无铁无煤,如何搞钢铁?这才最后决定在攀枝花
建钢铁厂。在攀枝花建厂的好处是:该地区铁矿丰富;又有较多的煤炭资源;钢铁辅助
材料基本齐全;金沙江从中穿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靠近成昆
铁路,便于同六盘水地区的煤矿连接起来;紧挨林区,便于木材供应;地处亚热带,农
业生产的条件很好;把工厂摆在高山脚下的坡地上,不占良田,便于建设起一个新的城
市。
攀枝花钢铁厂确定建设后,毛泽东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攀枝花钢铁厂建设起来
后,提不出铁,炼不出铁,后悔不后悔?”毛泽东自己回答说:“不后悔。”由此可以
看出毛泽东的决心。
然而,攀枝花地处川西南山区,交通不便,当时,去那里作调查都不容易。先从成
都坐飞机到西昌,再由西昌坐汽车到会理,停一天之后,又从会理坐汽车到金沙江的拉
鲊、鱼鲊过渡。金沙江的两岸都是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经过云南省的仁和镇,到金
沙江边的渡口,再由渡口坐船而下,一直到攀枝花山脚下的江边下船,爬十几里山坡,
才到攀枝花村。在这里了解了攀枝花矿山情况后,往西走上十几里山路到弄弄坪,进行
调查研究。回来时是乘船过金沙江,经渡口到仁和镇。金沙江水流湍急,漩涡很多,船
一旦卷进漩涡就很危险。早先到攀枝花时,一位工程师就因坐船遇到漩涡而牺牲。
三线建设委员会组织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的副部长们,各部的计划局长、基建
局长、设计院负责人,西南局书记阎秀峰、四川省委书记杨超、云南省委书记郭超及其
他有关局长到攀枝花现场进行调查研究,用三天时间察看了各厂矿的场址、铁路支线和
公路网的线路,用两天时间分别作自己的建设计划,再用三天时间开会,做出了冶金部
和各部的以钢铁为中心的综合平衡建设方案。各部门很快做出了初步设计。攀枝花周围
都是荒凉、贫穷山沟,村庄既小又稀少,文盲很多,而且每个村里都有麻风病人。据当
地人传说:鸡吃了麻风病人吐的痰,人再吃了这种鸡下的蛋,就会传染上麻风病。一传
十,十传百,人们恐惧起来,害怕在这里工作。卫生部很快派来一位局长,告诉大家:
解放前,麻风病是无法医治的,为避免传染,往往把麻风病人集中起来,关在房内用火
烧死。解放后,我国对麻风病已能医治,除病情十分严重的不能治好外,一般都能治愈
。现在麻风病院的负责人,多是治好的麻风病人,病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养鸡、吃鸡蛋
,没有人传染上麻风病。这种病只能直接传染,不能间接传染。全国除少数几个省外,
大多数省都有这种病。这样,才消除了大家的恐惧心理,安下心来工作。
1965年秋,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乘坐一辆吉普车,沿险峻的山路来到这开满攀
枝花的地方,审定钢铁厂的建设方案。并视察了大部分地方,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
他把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段君毅召到重庆,具体指示要充实兵器工业的一些重要工厂的
力量;派钱敏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加强三线建设的领导工作。接下来,数万
铁道兵奉命开进滇川交界的群山之中,拉开了修建成昆铁路的序幕。京、津、冀、鲁、
豫五地的1500辆汽车,满载着设备和物资,日夜兼程在滇川道上。10万建设大军从祖国
的四面八方云集金沙江安营扎寨,攀钢建设当时成了三线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党委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之现场广
大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和创造性劳动,西南三线建设的工作基本上达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
的要求。兴建起了攀枝花这样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常规武器配套计划提前完成了,还
有许多其他重要厂矿。现在这些厂转为军民结合,正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当然,限于当时的认识,对一旦发生战争的飞机轰炸估计过高,因而把一些工
厂建在山沟,车间的完整生产过程也分散建设了,造成不能实行生产线的机械化、电气
化,多花了投资,也多浪费了设备和材料。
大批英雄的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满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
主义的热情,迅速奔赴艰苦的大三线。上海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担负了支持大三线建设
的重任,国家先后向上海下达了三百多个搬迁项目,其中大部分是国防军工、基础工业
和短线产品,迁移方式主要是迁厂、调人、建新厂。
我国的三线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64年至1968年;另一个阶段为
1969年至1973年:1964年至1968年,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地区,采取沿海地区支援
内地建设的方法,在将一部分工厂、工程迁到内地的同时,对内地新建项目的建设由沿
海地区抽调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来支援。在1964年到1968年间,我国西南三线建设取
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先后开始修筑贯通西南的川黔、成昆、贵昆、湘黔等几条重要
铁路;新建、扩建了攀枝花、包头、酒泉等大型钢铁基地和为国防服务10个迁建、续建
项目;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建设了一批为国防服务的石油、机械、电力项目。这就
使得西南“三线”战略大后方基地已初具规模。
1969年至1973年间的三线建设,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给大三线的建设增加
了很多困难,有些项目的建设工期被拖得很长,有些项目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但是,当
年的三线建设者,扎根山沟,艰苦创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为三线建设“献完青春
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他们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建设,经历了物质条件匮乏
的漫长岁月,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包括一大批国家重要的钢铁、常规兵器、航空
、航天、能源、电子、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工业基地终于在大三线建成,三线建设
给内地的一些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内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攀枝花、六盘水
、十堰、西昌等,过去是荒山野岭,现在成了著名的以钢铁、煤炭、汽车和有色金属为
主导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文革”结束后,有些三线建设项目仍在继续完成。
三线建设也造就了不少人才。如“文革”期间分配到刘家峡水电站劳动的胡锦涛、
分配到湖北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作的王兆国,还有后来担任重要工作的一大批干部
,就是在三线建设的大熔炉中锤炼出来的优秀人才。 |
x***u 发帖数: 6421 | |
t*******y 发帖数: 21396 | 3 三线建设是低水平重复,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所以邓艾接班后就
逐步让三线工厂都破产,工人都下岗了。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少奇和小平的目光短浅看来是有年头的。
|
K***a 发帖数: 497 | 4 非常怀疑三线建设的实用性,想想当年,美国仁川登陆后,一个月不到就把朝鲜人赶到
了鸭绿江边........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揭秘:毛泽东提出“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 2010年11月03日 09:56:11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尹家民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红墙知情录》(全三册)作为《红墙见证录》的姊妹篇,以亲历者的口述,知情 : 者的笔录,平实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重大决策的幕后 : 故事,重大时刻的动人细节。 : 以下为《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节选。(孙琳) : 1964年的一天,毛泽东站在巨幅中国地图前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 : 字?”周恩来回答道:“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毛泽东听罢,脱 : 口道:“那就叫它‘攀枝花’。”
|
s**********e 发帖数: 33562 | 5 三线工厂都破产,工人都下岗?
毛轮造起谣来还真是不眨眼啊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三线建设是低水平重复,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所以邓艾接班后就 : 逐步让三线工厂都破产,工人都下岗了。
|
A****0 发帖数: 12393 | 6 呼吁智商
反语是一种修辞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三线工厂都破产,工人都下岗? : 毛轮造起谣来还真是不眨眼啊
|
m*******e 发帖数: 21667 | 7 我觉得虎肉你得多培养几个马甲了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三线工厂都破产,工人都下岗? : 毛轮造起谣来还真是不眨眼啊
|
w****2 发帖数: 12072 | 8 三线工厂不靠海,空降的话人数很少。
应该比较的是,如果蒋介石在二三十年代搞了三线建设,那抗战中就能自己制造坦克火
炮了。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怀疑三线建设的实用性,想想当年,美国仁川登陆后,一个月不到就把朝鲜人赶到 : 了鸭绿江边........
|
g********e 发帖数: 6425 | 9 邓轮拿岸英比金二,你把三线建设和朝鲜的纵深比,异曲同工啊。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怀疑三线建设的实用性,想想当年,美国仁川登陆后,一个月不到就把朝鲜人赶到 : 了鸭绿江边........
|
K***a 发帖数: 497 | 10 文章中不是写了700公里?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邓轮拿岸英比金二,你把三线建设和朝鲜的纵深比,异曲同工啊。
|
|
|
c***c 发帖数: 21374 | |
P**********y 发帖数: 397 | 12 我就是从小在三线长大的
现在效益还行 工资比地方企业要高
也促进了西部省份的工业进步
不许老将乱造谣
当然也有垮掉的厂 90年代比较多 现在好多了 |
b*****e 发帖数: 5476 | 13 鸭绿江离海岸线多少公里?呵呵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章中不是写了700公里?
|
A****0 发帖数: 12393 | 14 很多三线厂是当地地税大户
很多城市是因为有了三线厂而诞生的
邓轮无耻
老将无良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从小在三线长大的 : 现在效益还行 工资比地方企业要高 : 也促进了西部省份的工业进步 : 不许老将乱造谣 : 当然也有垮掉的厂 90年代比较多 现在好多了
|
n*******n 发帖数: 7628 | 15 十堰、攀枝花、酒泉、西昌、六盘水、绵阳。。。。。。
【在 A****0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三线厂是当地地税大户 : 很多城市是因为有了三线厂而诞生的 : 邓轮无耻 : 老将无良
|
n*******n 发帖数: 7628 | 16 其中的佼佼者如: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钢铁集团,金川有色冶金基地,酒泉航天中心
,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六盘水工业基地,渭北煤炭基地,成昆、
襄渝、川黔、阳安、青藏(西格段)等铁路干线,贵州、汉中航空工业基地,川西核工
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造船基地,四川、江汉、长庆、中原等油气田,重庆、豫西、鄂西
、湘西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
炉厂等制造基地,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代表
性的企业和科研力量,后来都被称为西部的“脊柱”。
三线厂的几大特色-----------
1、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每天早上6点半喇叭里开始吹起床号,然后转
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伴着新闻人们开始吃早饭,开始骑着自行车奔向车间
和学校,最后大喇叭以《运动员进行曲》或《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结束广播。早中晚各
广播一次。
2、露天电影,暖和的天气里每周1--2场,下午小娃儿们就开始占位子了,没占到
好位子的还可以看银幕的反面。后来有电视了,露天电影就消失了,不是家家都有电视
机的时候,就在露天放投影电视。
3、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每家都有几辆自行车,上班时由自行车汇成壮观的长
龙,三线厂5--6岁的小孩都会骑自行车,那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车技都很高。
4、四川话、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应有尽有,农转非的普通话都说
得十分流利。
5、半军事化管理,那里最早时车间主任叫连长、工段长叫排长、小组长叫班长,
很长一段时间是军管会的军代表是厂里的老大,任何事情是军代表说话才着数,军管会
主任是一言九鼎。
6、三线厂人们的粮票与人民币一样在市场里流通,粮票可以换鸡蛋、蔬菜、水果
、当然也可以换回老母鸡。
7、三线厂的小孩过得都很快乐,男孩都会滚铁环、掺陀螺、打弹弓,赢烟盒,女
孩都会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
8、三线厂的小孩都会游泳,一般三线厂在选址时就考虑到水源问题,都是沿河而
建,厂区一般都有条十分干净清澈的小河,夏天的河里就是三线厂小孩的天然游泳场,
小孩们无师自通,从狗刨开始学会了游泳。
9、三线厂的小男孩一定不会把稻苗认成韭菜,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地瓜
什么样藤子下长的是红薯,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什么时候向日葵熟了,因为基本上
都去挖过农民的红薯、地瓜吃,去掰过农民的玉米、向日葵。
10、三线厂的小孩胸前都挂得有一把家门的钥匙,因为家里除了上班的父母就是小
孩自己了,学校不会像现在这样天天补课,下课了就自己打开家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1随着九十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大部分三线厂经历了改革合并重组,也有很多三
线厂迁入就近的城市,三线厂原来的闭塞性被打破。
【在 A****0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三线厂是当地地税大户 : 很多城市是因为有了三线厂而诞生的 : 邓轮无耻 : 老将无良
|
g*******g 发帖数: 9753 | 17 三线建设那是相当的苦,不过国家给的待遇很不错,不是白奉献的
前版副上海老姜的老爹,不就是去了贵州三线么,月薪79块,在70年代绝对是先富了 |
t******t 发帖数: 15246 | 18 可以看出两类领导人的区别:
1.老毛喜欢布大局,走群众路线,把星星之火烧向苍茫大地。
2.少奇和小平,更注重现实问题,要解决眼前问题。
其实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第一条路线搞过火了,就是可能出现目标和实力脱节。 第二
条路线搞久了,就走上了两极分化的道路。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线建设那是相当的苦,不过国家给的待遇很不错,不是白奉献的 : 前版副上海老姜的老爹,不就是去了贵州三线么,月薪79块,在70年代绝对是先富了
|
g*******g 发帖数: 9753 | 19 要说大局观,老毛确实是中国几百年来头一人
不过也许是他过于自信了,或者是过于高估了人类的力量与觉悟,有的大棋下的到现在
还让人看不懂,比如超英赶美、中苏决裂、放虎(达赖)归山等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看出两类领导人的区别: : 1.老毛喜欢布大局,走群众路线,把星星之火烧向苍茫大地。 : 2.少奇和小平,更注重现实问题,要解决眼前问题。 : 其实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第一条路线搞过火了,就是可能出现目标和实力脱节。 第二 : 条路线搞久了,就走上了两极分化的道路。
|
n*****t 发帖数: 22014 | |
t***y 发帖数: 22 | 21 十大特色全部符合,还记得小学偷红薯被农民兄弟逮到。附近还有一个军转民的冰箱厂
,据说几万人都在山洞里。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其中的佼佼者如: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钢铁集团,金川有色冶金基地,酒泉航天中心 : ,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六盘水工业基地,渭北煤炭基地,成昆、 : 襄渝、川黔、阳安、青藏(西格段)等铁路干线,贵州、汉中航空工业基地,川西核工 : 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造船基地,四川、江汉、长庆、中原等油气田,重庆、豫西、鄂西 : 、湘西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 : 炉厂等制造基地,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代表 : 性的企业和科研力量,后来都被称为西部的“脊柱”。 : 三线厂的几大特色----------- : 1、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每天早上6点半喇叭里开始吹起床号,然后转 : 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伴着新闻人们开始吃早饭,开始骑着自行车奔向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