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副總設計師:誰折斷了國產大飛機翅膀?
相关主题
春秋航空董事长:只要政府批准我就敢在飞机上卖站票我去,原来是空客A380出了事儿,很严重啊
一中難擋 44家外航改標中國台灣那个日记写得不错,老将小将都可以看看
航空公司改名的事,都没人关心了。哈哈哈太空领域里的中国立足
嫌飛機廁所太小 陸客讓小孩在機艙大便zt中央社 台北16日電RIP A380
【技術討論貼】如何優雅地被航空公司拖下飛機? (转载)胎死腹中的共和国之鹰--下马机型: 强6
ARJ-21咋还不交货为涡扇8研制的新材料
我靠,shall bye too怒了:取消空客的订单央视“不经意”泄4代战机秘密 涡扇10亮相
訂購36架巨無霸人類首架太空戰斗機X-37B成功发射升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飛機话题: 不時话题: 我們话题: 運十话题: 記者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n
发帖数: 2232
1
核心提示:程不時:後來沒有錢了。後來前過專家一起論證,論證以後得了三條結論,
第一條結論工程不能停,成果不能丟,隊伍不能散,然後提出一個方案,要六千萬,就
把這個飛機繼續飛下去,然後第三架飛機已經裝配了60%把它裝好,然後再做一些補充
的工作,當時上海地方說這個型號已經交給中央了,這不是地方的型號,已經交給航空
工業部了,但是為了使他繼續下去,我預備承擔一半,上海預備承擔三千萬。那麼還有
三千萬又向國家要,因為早就是國家的了,上海已經是表示這樣的姿態,然後就跑到北
京要三千萬,沒有要來,航空部沒有給,沒有錢了。沒有任何文件,說這項工程停止。
因為這項工程開始是有文件的,1970年8月份,國家文件,上馬的文件有的,沒有一個
文件說它下馬,悄悄地就沒有了。
記者:那麼大的項目就因為三千萬嗎?
程不時:當時確實是卡在三千萬這兒就沒有了,那麼所以我始終認為,“運十”沒
有下馬的文件,“運十”是被擱置了,它被放起來了,放在架子上了,為什麼呢,要騰
出地方來裝美國飛機。
1985年3月31日,也就是運十下馬一個月後,上海航空公司的代表和美國麥道飛機
製造公司的代表在合作生產MD-82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協議書上簽字。從此,中國開始利
用美國技術,建立自己的民用航空工業。
【人物介紹】
程不時,飛機設計師,1930年出生於湖南,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26歲成為
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總體設計師,曾參與設計的機種有初教6和強5等,1971
起,負責我國第一架自行研製的大飛機運十的總體設計工作。
旁白:這是中國首架大飛機運十試飛時的紀錄片,正在給我們講解的是這架飛機的
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就在試飛後的第5個年頭,這架承載著中國人大飛機夢想的飛機卻
突然被擱置起來。讓程不時沒有想到的是,今年2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了大型飛
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並盡快開展工作。這意味著讓程不
時期盼已久的大飛機項目終於上馬了。
記者:您是什麼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的?
程不時:我是在中央廣播,中央電視台的第一台在新聞中間知道的。
記者:那你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程不時:我感到非常地興奮,這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確實是個戰略性的決策,它
不是一個戰術性的安排。
記者:但是您跟我們國家的大飛機設計、製造都有不解之緣,您沒有參與討論,沒
有參與決策嗎?
程不時:我沒有參與這個指南決策,但是37年來我一直在為大飛機呼籲、討論、寫
文章,基本上是這些事情。
業界所說的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也包括150座以上
的幹線客機,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目前世界僅有美國、
俄羅斯、法國等少數國家可以生產大飛機,中國的大型飛機則全部依賴國外進口。與飛
機設計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程不時一直堅持認為,中國也應該製造屬於自己的大飛機。
記者:記者:那今天我們也看到了航空業的飛速發展,但是我們也有疑問,有必要自己
造嗎?
程不時:我們中國曾經具有過這個能力,但是我們放棄了這個能力,放棄了這個能
力以後,我們在國際航空會議上甚至於開到某些程度的時候,外國的主持人就宣布從現
在開始,中國的先生們請退出會場,因為我們現在要討論你們所不能掌握的東西,我們
沒有授權向你們講的東西。那麼這個等級制度是靠自己民族去開發,才有能力,才有機
會把自己的民族能力提高,不能等人家賜給,你不過成為人家的車間而已。
記者:能造出這樣的飛機來,對一個國家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程不時:我們到今天為止所買的飛機的錢如果是用百元的新鈔票摞起來的話,超過
了上海最高建築,經貿大廈,超過經貿大廈的十倍還不止,超過百倍還不止,我們的百
元大鈔的鈔票,買飛機的鈔票已經進入了太空。這麼長的一根金箍棒你把它截一部分下
來放到國內,它將帶動一大批企業的前進。你知道這也許是一個笑話,空客370沒有的
,360也沒有的,一下子跳到380,人家說為什麼跳到380,他說“8”這個字中國人比較
喜歡,他就瞄准了中國人來的,中國有這麼大的人口,很大的潛力,他就來攻克這個東
西。
記者:合作怎麼樣呢?就像我們的汽車工業一樣。
程不時:合作以後崩潰了,合作崩潰了,因為主要的自主權不在我們手裡。
記者: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有這個實力嗎,現在?
程不時:我想說這個20世紀80年代我們出現了“運十”,說明了什麼?我認為這是
在80年代造出“運十”飛機來,說明我們技術力量方面有蘊藏著極大的活力,只要我們
不自我約束,就是我們自己是千萬不能幹的,不要有這種約束的話,它能解放出做出很
大的活力來。
在遠離市區的上海飛機製造廠,有著種種傳聞的運十就停放在那裡,2004年7月的
一天,我們跟隨程不時,來到了這裡,雖然外表看上去,運十並沒有多大變化,但程不
時知道,停飛多年的運十,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空殼。
記者:現在好像飛機拆了很多東西?
程不時:現在駕駛艙裡頭看起來,基本上還是完整的。
記者:發動機沒有了。
程不時:發動機目前拿掉了,具體的設備也可能拿掉了一些,這些儀表開關都還在。
記者:現在看到這個樣子,不知道您心裡是怎樣的感覺?
程不時:很蒼涼,很雄勁。
記者:當年在那樣的條件下為什麼會上“運十”?
程不時:據我所了解,當時的情況是,是60年代總理出國到歐洲,我們中國沒有大
型客機給他用,他最初用了中國民航螺旋槳的飛機,噗通噗通飛到外國,到了外國一看
不是這個情況。那麼國外曾經有一些議論,媒體有一些人講,中國是一只沒有翅膀的鷹
,中國我承認你是鷹,但是沒有翅膀,中國還沒有進入噴氣時代,世界上已經通用了陳
毅元帥當時是外交部長,他也曾經講過,我不能坐自己的飛機出去,我好像在外國人面
前我的腰杆也不夠硬。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就要發展這個大型飛機。
記者:那麼當初你們怎麼給這個“運十”飛機定位呢?
程不時:我們真正的工作進程是由於國家的任務,國家的任務當時下來了,希望我
們設計一種供總理出國的專機,這種專機需要從中國出發直飛歐洲,中間中東不加油,
是一個遠程的飛機。
記者:有點等米下鍋的意思,現在事情過去了37年了,回頭來看能不能用歷史的眼
光來評價一下這個決策,我們自己造大飛機?
程不時: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而且是非常英明的決定。如果不是國家下達的任務,
像我這樣學習航空的,在東北飛機工廠擔任主管設計師,我設計了好幾種超音速的飛機
,我也不會到上海來了。
記者:對於基地的選址也有人產生疑問,為什麼選上海,為什麼不選西安,為什麼
不選沈陽?
程不時:就是一個交通運輸問題,你作為一個集中的單位,你要運這些飛機的大部
件,你怎麼運?如果在內地的話,在歐洲怎麼運呢?歐洲幾個大國之間怎麼運,他特別
造了一個很大很大飛機,這個飛機可以把另外一架飛機放進去的飛機,像鯨魚一樣,叫
白鯨,一個大的專門飛機來運這些東西。你可以想象在我們內地,火車怎麼拉過去。
“708”工程啟動後,國家先後從各地調集了300多名航空技術人員,前往上海研製
運十,程不時就是其中一員。當時41歲的程不時正在沈陽,負責一架超音速的教練機的
總體設計工作,在接到調集任務後不久,他便匆匆地踏上前往上海的列車。
記者:為什麼會選中你?
程不時:他們覺得是工程上的需要,我們這裡需要人,就把我調來,我是不屬於上
海人,我沒有爭取到上海排隊,因為排隊要排很長,上海的各地,沒有參加排隊,但是
點名叫我來,是這樣的事情。我當時在沈陽我是負責中國一架超音速的教練機一個設計。
記者:也是第一架?
程不時:也是中國第一架超音速。至於說第一次為什麼設計第一架飛機就要我當總
體組組長,那是很偶然。
記者:你原來設計軍用飛機,現在設計了民用飛機了,軍轉民。你當時怎麼考慮?
程不時:首先第一我認為航空不是一個知識已經凝固的地方,我畢業以後,所碰到
的這些技術進步都是我在課堂裡面沒有碰到過的,我調到上海來以後,到幹這架民用飛
機,把我的注意力又轉向充實我民用機設計的要求上,不斷提高自己。我來的時候是當
總體設計組的副組長,正組長是一位工人,當時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四級工,但是這
個工人同志他知道他對飛機設計沒有發言權,所以所有的技術他不參加討論,他實際上
沒有貢獻。
記者:雖然是副的,實際上你是總設計師?
程不時:對,實際上我是總體設計組長。
來到上海後,程不時開始了他並不熟悉的民用飛機設計。1971年的中國,正值文化
大革命時期,在這樣一個特殊政治環境下,新啟動的大飛機研製項目面臨的困難可想而
知。
記者:這個過程是不是很艱難?
程不時:一方面是有大家相互磨合的問題。當然文化大革命中間有個別的知識分子
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中間那種政治性的,空頭政治性的影響,所以老是講空話、套話、
上崗這樣子。比如說我們在選擇方案的時候,有的飛機設計三台發動機,有的人提意見
是四台發動機,結果他有一個發言,他的發言說這發動機越多就越安全,我們這個飛機
是給毛主席設計出差用的,為了體現對毛主席盡忠,我們設計五台發動機,所以現在的
方案中間,我的發動機最多所以我對毛主席最忠。
記者:就完全脫離技術實際、科學實際?
程不時:達到政治上,這後來成為笑談,大家覺得,大家並沒有這樣子就取他的方
案,反而覺得他這是很不嚴謹的科學態度,中間還有很多干擾。所以我們在文化大革命
中間,一方面物質條件是很差的,我們在那個工廠的食堂裡面工作,有的地方是……
記者:怎麼會在食堂工作呢?
程不時:沒有辦公室。
記者:國家上台的一個項目?
程不時:國家上台的一個項目,但是跑到上海來,現成的辦公室沒有,就在工廠食
堂裡頭,開吃飯了,大家都收起來,收起來,圖紙收起來,然後吃完飯以後再攤出來。
還有的地方,有幾個組,有一個組放在我們在一個飛機修理工廠,小飛機經常,有兩種
進廠方式,一種是飛機飛過來修理,有一種是裝在箱子裡面運過來,一種飛進來,一種
爬進來,裝飛機的箱子,包裝箱,把包裝箱裡頭放兩個桌子,一個組就放進去了,就在
包裝箱裡頭工作,這有的時候是這樣子。文化大革命中間當時有一個口號,先生產後生
活,所以我們首先就是忘我的投入設計工作,生活的問題就往後推了,機場裡頭很多蚊
子叮,南方穿短褲,怎麼辦?用報紙把腿包起來,手包起來,然後在上邊畫圖。
十年後,也就是1980年9月,程不時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這項近乎神秘的研製工作

記者:為什麼是十年呢?
程不時:第一個原因就受到強烈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文化大革命干擾,包括很多思
維上、意念上不正確,以及一些政治運動,進行批鬥,對於技術人員的另眼相看。第二
個因為是首次中國建設,所以很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摸索,開始建設,包括跑道都是重
新翻修的。
記者:如果正常的話,或者嚴密計劃。
程不時:我認為這個十年可以作為一個已經有實踐結果的這麼一個歷史擺在這裡,
所以新的情況,我覺得可以跟他比較。
記者:當時定的時間是多少,有時間的限制嗎?
程不時:當時好像沒有,走著瞧,所以包括當時“四人幫”的領導的頭頭,就是下
面,其實也是一些工程兵,他們本人也不一定劃到“四人幫”,但是他接到上海市委,
上海當時的“四人幫”上海市委的指令,派到我們這裡來管理我們這樣的人,他的一句
,成了一句名言,“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他曾經表現過這樣的意見,我不
知道上級有沒有給他時間限制。
記者:你們的工作是秘密的還是公開的?
程不時:當時某種程度還帶有軍用的色彩,但實際上從改革開放以後,我們接待外
賓來看,並不是像軍用飛機那樣保密。因為當時我們在試飛的時候,美國已經介入到要
他的飛機到中國飛機工廠來進行總裝了,我們廠裡頭已經有美國人了,所以我們飛機一
試飛,美國人電話電報已經發到美國去了,所以我們收到最早賀信的電報是來自美國飛
機公司,我們自己的官方都沒有表態的,美國飛機公司已經看見了。
1980年9月26日,上海大場機場,身著便裝的試飛小組登上飛機,開始了運十的第
一次試飛。
記者:試飛當時的情形應該是非常熱烈吧。
程不時:實際上它也有一定風險的這麼一個活動,所以就不能花精力再去組織一些
群眾,哪些人打腰鼓,哪些人排隊呀什麼什麼。
記者:當時也沒有通知,也沒有什麼儀式。
程不時:就是一大群人熱情洋溢的在那裡站著,隊伍不成隊伍,腰鼓也沒有,旗幟
也沒有,不是一個精心組織的一個慶祝場合,而是大家很迫切的一個懸念,這個飛機要
飛好,或者怎麼樣。
記者:你緊張嗎?
程不時:當然緊張,惟一的儀式可能是從工廠裡頭年輕的女工中間挑了幾位身材比
較好的,臉上化了淡妝,捧著鮮花盆子,一個鮮花盆,當時因為是改革開放初期,大家
都還不習慣這種樣式,但是她們作為代表大家獻花的,站到跑道頭上,可能是惟一的帶
典禮性的布置。而且試飛人員也全部都沒穿制服,全部都是穿便裝起飛的,因為是內部
的一個試飛,當時沒想到飛得這麼好,飛得大家下面一片歡騰。
程不時:這裡頭也不知道誰是幹部,誰是技術人員,誰是工人,大家都會深深得記
著這一刻。中間有一位老工程師,他還是帶了一個瓶子,他是動了手術以後,這個瓶子
還沒摘掉,體內的液體還是接在那個瓶子上,然後人們說,你就休息吧,今天不要去了
,不行,因為我既然在第一線奮鬥了這麼久,今天試飛我一定要參加,他從手術刀下奪
下來的生命,他要獻給這架飛機,後來還回到生產線上。這個飛機飛到拉薩去的時候,
拉薩的高原機場有警衛,這個警衛一看這麼大的飛機下來,停下來以後飛機上下來幾個
人,警衛問這是什麼飛機,然後下來的幾個工程師就告訴他,這是中國研製的最大的飛
機,而且是惟一的第一次飛上祖國高原機場的國產的飛機,這個警衛聽了以後,馬上舉
槍敬禮,解放軍的最高禮節。
程不時清楚地記得,從1980年9月的首次試飛到1984年,運十總共飛行170多個小時
,先後到達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等國內主要城市,同時運十還是第一
架飛抵拉薩的國產飛機。
記者:當時是有意識選擇這些航線嗎?
程不時:有意識選擇東南西北各種不同的地理條件。哈爾濱是嚴寒,但是我們沒有
想到在昆明碰到了四十年沒有遇到的大雪,真正的嚴寒是在昆明碰到的,飛烏魯木齊要
經過秦嶺,經過青海湖,這些都是中國地理上很有特色的地區。沿長江而上一直飛到金
沙江,從長江口飛到金沙江,然後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這個被稱為是地球上最靠近太
陽的地方。
記者:西藏好像飛了不止一次?
程不時:不止一次,我們是在春節期間飛西藏,國務院值班室國務副總理,我們向
國務副總理匯報的時候,國務總理一看到這個飛機的照片大吃一驚,怎麼這麼大一架飛
機,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這麼大一架飛機,後來正好遭遇雪災,西藏有很多東西運不進去
,他說你飛機既然已經飛西藏,就把救災物資運進去,結果我們救災又飛了六次,每天
起落,每天起落,以至於成都機場的一些老飛行員都很奇怪,說這個試飛的飛機怎麼就
像我們航班的飛機一樣執行任務。
記者:實際上當時已經用上了?
程不時:就是救災用上了。
記者:中間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程不時: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七次飛抵起降難度較大的拉薩貢嘎機場成了運十最為輝煌的一段歷史,但是沒有想
到的是這竟成為運十證明自己的最後機會。此後,不久運十便停止飛行,悄無聲息地停
放在遠離市郊的上海飛機製造廠。
記者:後來怎麼就下馬了?
程不時:後來沒有錢了。後來前過專家一起論證,論證以後得了三條結論,第一條
結論工程不能停,成果不能丟,隊伍不能散,然後提出一個方案,要六千萬,就把這個
飛機繼續飛下去,然後第三架飛機已經裝配了60%把它裝好,然後再做一些補充的工作
,當時上海地方說這個型號已經交給中央了,這不是地方的型號,已經交給航空工業部
了,但是為了使他繼續下去,我預備承擔一半,上海預備承擔三千萬。那麼還有三千萬
又向國家要,因為早就是國家的了,上海已經是表示這樣的姿態,然後就跑到北京要三
千萬,沒有要來,航空部沒有給,沒有錢了。沒有任何文件,說這項工程停止。因為這
項工程開始是有文件的,1970年8 月份,國家文件,上馬的文件有的,沒有一個文件說
它下馬,悄悄地就沒有了。
記者:那麼大的項目就因為三千萬嗎?
程不時:當時確實是卡在三千萬這兒就沒有了,那麼所以我始終認為,“運十”沒
有下馬的文件,“運十”是被擱置了,它被放起來了,放在架子上了,為什麼呢,要騰
出地方來裝美國飛機。
1985年3月31日,也就是運十下馬一個月後,上海航空公司的代表和美國麥道飛機
製造公司的代表在合作生產MD-82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協議書上簽字。從此,中國開始利
用美國技術,建立自己的民用航空工業。
記者:但是從我們的立場來考慮,我已經有飛機了,我自己研製出來的。
程不時:這是因為當時在80年代,我們在航空界有兩種不同的觀念,這兩種觀念實
際上是衝突的。
記者:什麼觀念?
程不時:一種觀念認為中國為什麼要發展自己的技術,是為了跟國際合作,國際合
作是目的,發展自己的技術是手段。你不是已經搞出“運十”來了嗎,不是已經飛行了
嗎,飛行你就獲得了美國的麥道公司的青睞,麥道公司確實表了這個態,說你如果沒有
“運十”我不能跟你合作,我不會把飛機交你去裝。“運十”成為跟麥道談判的一個籌
碼,這個籌碼已經達到目的了,已經達到我跟美國合作的目的了。
運十下馬後,中美合作的“麥道項目”延續了將近十年。然而就在1997年,波音公
司併購了麥道公司,這起併購事件直接導致中國大飛機研製工作的徹底停滯。一時間,
關於中國發展大飛機是依靠國際合作還是自力更生的爭論再度升溫。
記者:那當初以我們的技術實力來說,你們決定走研製的道路,心裡有數嗎?
程不時:我是中國第一架自行設計飛機的總體設計者,我當時是總體組組長,當時
我們帶領我們設計的叫做徐生壽,他是從美國回來的一個工程師,原來清華大學畢業的
,他提出一種理念,這種理念被我接受。
記者:什麼理念?
程不時:理念就是說“博采眾長,為我所用”。日本的飛機設計師他在二次世界大
戰中設計出“零十”飛機,“零十”飛機性能表現很好,包括珍珠港偷襲飛機起了很大
作用。後來外國人在雜誌上發表文章,說這“零十”飛機實際上是抄外國的,不知道是
抄哪架飛機的。結果一個戰敗國國家的飛機設計師非常感到受侮辱,出來宣布,說我不
是抄任何一架飛機的,我是集中了很多飛機的優勢做出我自己的創作,這是我的創作,
這不是我抄的。國家戰敗了,他本人還保持這樣的尊嚴,而我們本國抄襲的一種文化,
很深地傳播地很廣,以至於我們寫航空總結的時候,在昆明開會,要我去開會,結果我
有事不能開會,他們有一個草稿給我看,我一看這草稿,我一看氣壞了,他把我,第一
架子飛機是我設計的,接連三架飛機又都是我設計的,他就說這架飛機是抄誰的,都是
誰的,他要把所有的飛機都講成是抄的人家的,他感到就是占了便宜,我站的層次高了
,你看這個飛機是抄他的,所以我這個飛機就是好的。我後來寫了一篇很嚴厲的信去批
評他,我說你怎麼連一個戰敗國的飛機設計師尊嚴都沒有。
記者:仿制跟研製這個界限我們怎麼區別?
程不時:有人說你把那個圖一比,那兩個圖差不多嗎,我說拿這個圖比一比,我心
裡想我不好告訴他,我說把你的圖跟一張猿人的圖比一比,這不也差不多嘛,你把任何
一架飛機比一比,你把空克的飛機跟你這個飛機比一比,不也差不多,我承認我確實沒
有怪誕到那個程度,一下子裝出兩個垂尾出來,或者搞一個鳳凰式的翅膀,我沒有搞出
這樣的東西。我是一個常規的設計,但是這個常規的設計是我的組合,是中國的組合。
我很贊成小平同志一個講話,叫做“摸著石頭過河”,我體會這個新形勢是什麼,就是
有橋你過橋,沒有橋你坐船,橋也沒有,船也沒有,怎麼樣,摸著你也要過河,總的是
要過河,總的是發展是硬道理。但是我們有些仿制論者提出來是沒有外國人拉著你的手
,你千萬別下水,你一下水你不知道水裡有螞蟥什麼東西的,那可不得了,是這樣一種
概念,這種概念是一種停滯的觀點,不是發展的觀點。有的人因為波音707,707加1就
是708,就認為708是707加1的結果,你把707拿來以後你就變成自己的了。
記者:707、708完全是一個巧合?
程不時:是一個巧合。708所以美國大使館下結論以後,美國波音公司也來了,波
音公司總裁來了以後,他看到我,他跟我講,就說“幹得不錯。”後來跟我們說,你們
畢業了,我們不過比你早畢業幾年。這時候已經到了同一個層次了,已經進入他的俱樂
部了。
然而隨著運十的下馬,中國進入大飛機俱樂部的夢想也隨之破滅。時隔20年,國家
發展大飛機的計劃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2年後,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大型
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如果不出意外,中國將在2020年前擁有自己製造的大飛機。
程不時:我們現在得到的數字就是前期研製的費用是五百到六百億的人民幣,我不
知道您怎麼解讀這個數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標準,用這樣的數字能研製出什麼樣的飛
機?
程不時:關於經費的計劃的問題,我沒有參加討論。所以我不知道這個數字的來源
,但是據我所知,當時“運十”研製的經費,當時的歷史年代,那樣的研製方法,確實
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花費大約是五億左右。
記者:這跟“運十”相比肯定是一百倍,是大錢,我們能橫向比嗎,我們跟波音公
司比?跟歐盟比?跟俄羅斯比?
程不時:我覺得很可觀的一筆錢,也表現出了一個很大的決心,甚至這筆錢,我曾
經遇到我們國家銀行界的一位老總,他到歐洲去,曾經去看過空客的生產基地,他的印
象看完以後,我們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要幹的,真正的就是這樣的事情。當然我們國家也
出現過用幾億條襯衫去換一架飛機,有的人還覺得心安理得,那既然我們做襯衣厲害,
就像我剛才講的,有的人說草鞋草帽行,我們就打多一些草鞋草帽,就生產個幾千條褲
子,幾千萬條褲子,就換一架飛機,我們就長期這樣幹下去吧,也有的人有這樣的理論
在論壇中間出現。但是這位銀行家看了以後,中國真正應該幹的事情是這樣的事情。
記者:我們不懷疑我們能造出大飛機,“運十”就是一個例子,但是我們能造出什
麼樣的飛機呢?我們能造出主流飛機,有競爭力的飛機嗎?
程不時:有人說外國的飛機安全一點,中國飛機不安全。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嚇唬人
的說法。我們“運十”是什麼飛機,有人說外國飛機可能飛得快一點,中國飛機飛得慢
一點,對吧。外國飛機飛得高一點,中國飛機飛得低一點,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運
十”飛機比所有的世界的主流一流飛機一樣快,跟前一陣子飛到中國來的A380,這個飛
機還沒有下線,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是最新的飛機,我們飛得跟它一樣快,飛得高度
跟它一樣高。
這是上海市區的一棟普通的住宅樓,程不時的家就在這裡。在不足30平方米的房間
裡,擺放著大量的書籍和飛機模型,房間裡最為顯眼的當屬這張運十的照片。為了讓更
多的人了解運十的歷史,77歲的程不時還開設博客,回答網友的種種疑問。
記者:運十飛機的技術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程不時:我認為有很多值得繼承的地方,而且繼承有很大的好處。首先,在飛機的
總體布局上,這個二十幾年來,世界上沒有大的變化。我今天說要從 “運十”的基礎
上發展,也是出於這種心態。就是今天仍然會出來一批人,說這篇歷史翻過去了,我們
要來,我們重新來,人之初、性本善,我重新幹,可是你怎麼向後代交代,我們再過二
三十年,出來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後幾代的人,他們覺得歷史上會很奇怪,為什麼會這些
爺爺們,幹的東西就要被他扔掉,然後這些爺爺們要重新幹起,到底什麼原因,你能講
得清楚嗎?
記者:但是客觀上來說,“運十”也就是說大飛機的研製我們已經停了二十幾年了,現
在重起爐灶,我們還有這個實力嗎,或者說什麼時候能恢復到當時在世界上研製的那種
位置?
程不時:可是你要知道“運十”研製的時候,我們中國是停了五千年沒有幹過大飛
機,這開天辟地第一次我們也幹成了,也就幹成了,五千年沒有幹成,現在停了26年為
什麼就幹不成。
記者:您的意思是在“運十”的基礎上……
程不時:發展了話是多快好省的。
記者:但是今天起點不一樣了,“運十”的起點會不會顯得低了?
程不時:所以並不是“運十”按原樣的複原,也不是說“運十”今天這樣飛就完了
,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可以繼承的特別是他的總體布局這部分,要用它,不用它的話,
你重搞一套還是它,就是說你出不了它這個範圍,因為它已經選的最好了,如果你硬要
是說我就偏不用它,我看你怎麼樣。另外就是自討苦吃。
運十停飛後,程不時仍舊留在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工作,繼續擔任副總設計師,但
此時他的飛機設計事業已從昔日的巔峰步入低谷。和程不時一樣,當年的飛機技術人員
大多數都有類似的遭遇。
記者:下馬之後,你們這一批技術人員他們怎麼安置呢?
程不時:技術人員大家都結束個人的工作,其中包括有一些實在沒有事了,他們就
只好去編上海的交通手册,你到哪裡去要坐幾路公共汽車,就是編這個手册,編完手册
還沒有發行的渠道,就是派他們到大街上去賣,就是飛機設計人員跑到大街上賣上海交
通手册,這是一部分人。另外當然還有一些年輕的,單獨的科技任務,但是科技任務沒
有一個型號在那兒牽引的話,都是支離破碎的,不堪一擊的,我不幹“運十”以後,我
也寫了很多文章,我也做了很多計算,我編了計算機的程序,都是小打小鬧。
記者:但是沒有自己主導的產品,脈斷了。
程不時:小打小鬧呀,如果是長江流域沒有這麼一條脈路的話,那麼多小支流在那
兒,你能繁榮得起來嗎,你能肥沃得起來嗎?所以這是一條民族精力宣洩的大道。
記者:但是不用有不用的理由啊,他們對“運十”的評價。
程不時:我沒聽到正式評價,我只聽到世界的評價,因為國內沒有正式在報紙上發
起討論,特別是中央《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當時都沒有報道,各個省市自治區都報
道了,國際上有很多的反映。
在國內航空界,程不時曾是位赫赫有名的飛機設計師,除了運十外,他參與設計的
機種有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一、初教六和戰鬥機強五等。從21歲開始接觸飛機設
計的他,已經有56年的飛機設計經歷。
記者:說說你對航空的感情,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程不時:因為我在小學跟中學時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日本飛機的轟炸我一直
在逃難,所以我曾經躲在日本飛機來了,我就在那個田間的小溝裡面,溝上面鋪了一些
簡單的樹枝作為一個甬道,躲在裡面,然後從那個甬道稀疏的樹枝裡頭看出去,可以看
到日本飛機,可以看到日本飛機猖狂到什麼程度呢,飛得很低很低,飛到我可以看見飛
機駕駛員的帽子,那時候很清楚的,他們很猖狂的很低空的飛行,炸彈爆炸,然後再爆
炸。
程不時:當時我就說,我將來長大了一定要為祖國設計飛機。
1947年,17歲的程不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航空工程系,這是中國第一個航空工
程系,但在當時中國航空工業尚未起步的情況下,航空專業學生的前途並不被人看好。
程不時:我們一到清華,系主任來接待新生的時候,他很坦率的告訴大家,你們最好轉
系,因為讀這個系的話,畢業以後找工作很困難,提出這個問題來,所以確實有一些同
學就轉系了,還有一些同學動員我轉系。沒有想到,到我畢業的時候,中國航空工業正
式建設起來了,所以正好是成立的第一年。剛開始是在航空飛機的外延,就是建廠、生
產管理這些方面到第五年,進入到它的核心,就是飛機設計。
記者:那時候多大?
程不時:26歲。
記者:26歲會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程不時:26歲,一方面因為年輕的人,只有我們這些人,比我們再老的就沒有了,
再老的,我們是解放,我五一年離開清華大學,第一個這個。第二是這個,我在前一陣
子的工作中間,在外圍的工作中間,可能也表現出一些特點出來,好比說設計工廠的時
候,我好像比別人領會得也快一些,幹得也好一些。
記者:這麼些年,自己就沒有後悔過,選擇這麼一個行當?
程不時:這無法後悔了,一方面當然當時是用豪情壯志來參加的,另一方面已經進
入到這個領域以後,而且我很熱愛這麼一個事業。
記者:從你的言談當中,我覺得你是一個很耿直的人,如果是你在很多方面如果變
通一下,可以有一個更好的選擇,為什麼非要堅持自己的設計國產的飛機,有什麼樣的
情結?
程不時:人間正道是滄桑,我覺得這是正道。(來源:央視網)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人類首架太空戰斗機X-37B成功发射升空【技術討論貼】如何優雅地被航空公司拖下飛機? (转载)
直7为什么下马,我来给一帮毛轮扫扫盲ARJ-21咋还不交货
印度拟斥资 60亿美元 与俄同开发第5代战机T-50我靠,shall bye too怒了:取消空客的订单
喝酒了, 喝酒了, 小破猫说四代是真的了訂購36架巨無霸
春秋航空董事长:只要政府批准我就敢在飞机上卖站票我去,原来是空客A380出了事儿,很严重啊
一中難擋 44家外航改標中國台灣那个日记写得不错,老将小将都可以看看
航空公司改名的事,都没人关心了。哈哈哈太空领域里的中国立足
嫌飛機廁所太小 陸客讓小孩在機艙大便zt中央社 台北16日電RIP A380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飛機话题: 不時话题: 我們话题: 運十话题: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