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 发帖数: 318 | 1 2011年春节(大年三十)是星期二,要正常上班,真扫兴,不能像去年那样星
期天一早起来就看春节晚会了。这是来美国的第六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怀念中
国的春节,特别是童年时在农村度过的那些永生难忘的春节。
黑龙江的冬天真冷啊,早晨起床时赖在炕上不愿穿衣服,因为冰凉的衣裳穿在
刚从被窝里钻出来的热乎乎的身上,实在太痛苦了。多数情况下妈妈会在她起床后把我
的和弟弟的棉衣棉裤焐在她的被窝里,这样我们起床穿衣时就不那么冷了。但最好的还
是过年那几天,妈妈很早就会在屋里扒起两个大火盆,到我们起床时,屋里早已热乎乎
的了――已是浓浓的过年气氛啊。
其实,从离过年还有几个星期开始,这种气氛就开始了。进入腊月,家境好点
的就开始杀年猪。杀猪那天就像过节一样,一家人忙里忙外,脸上带着喜悦。那时讲究
的是谁家杀的猪“膘厚”,就是肥肉多。膘越厚,大人越觉得有面子;如果谁家杀的猪
都是瘦肉,大人们就会暗暗地唉声叹气,孩子们的情绪也会受影响。那时村子里有一个
名叫张宝堂的杀猪师父,五十多岁,瘦高个、黑红脸。我家不是每年都杀年猪,但只要
杀年猪,都是请他操办。他不但会杀猪,还擅长做各种杀猪菜,特别是灌血肠。杀一口
年猪,一般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到傍晚时,全家老小、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连同杀
猪师父一块,坐在炕上大吃一顿猪肉。现在想起来,那时的猪肉真香啊。
过了腊八,父母总会想尽办法给孩子们做几件新衣裳。其实,我家由于孩子多
,生活困难,童年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买现成的新衣裳的经历,最多也就是妈妈仔细盘算
之后买几块蓝色或者黑色的布,自己给我们做几件新棉袄、棉裤什么的。新衣裳做好后
是舍不得马上穿的,一定要等到过年。但是,从妈妈拿出做好的新衣裳让我们试的时刻
开始,就越来越急不可耐地等着过年了。
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妈妈就要忙着蒸粘豆包了;如此同时,爸爸会领着
我们打扫卫生。说是打扫卫生,其实主要就是用报纸糊墙和棚。在我家住的那个小村子
里,我父亲大概是唯一的读过书的成年人;因此村里订的唯一一份报纸(记得是人民日
报),最后就都存在了我们家。到年底,这些报纸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兄弟姐妹在父亲
的指挥下,有的负责抹浆糊、有的负责运送、有的负责往墙上或者棚上粘。我们一边干
活,一边大声朗诵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糊完了棚和墙,我们就可以开始一项新的游戏了
:由一个人先在满屋四壁的报纸中找出一句话(一般是某段文章的标题),然后其余的
人开始找,看谁先找到。有几句话,至今深植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小姐出的题目是:
基辛格确定四月访……。我们到处找啊找啊,最后,我总算找到了这句话。这其实不是
一个完整的标题,因为“访”字后面的字被别的报纸盖住了。几十年过去了,“基辛格
确定四月访”几个字每年都会有几次涌进我的脑海,我就想:后面会是几个什么字呢?
会是“问中国”吗?不敢肯定,因为我知道基辛格陪同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问中国,
在此之前,他自己秘密访问中国一次,应该在1971年下半年,且是秘密访问,消息不会
提前登在人民日报上。1972年以后基辛格倒是多次访问中国,但具体时间都不记得;何
况,也有可能是“问苏联”,或者“问英国”什么的,但最大的可能还是“问中国”。
我计划下次回北京时,去首都图书馆,将这个谜团解开,以了却我对童年的一段追忆。
在离大年三十还有三、四天的时候,妈妈或者爸爸要带我们去一趟当地的供销
社买一些年货。说是年货,其实大概不外呼以下几样东西:一、两斤豆油,二、三斤糖
块、七、八斤冻梨(那种黑黑的皮,上面还有细细的白色斑点),几斤冻柿子,几斤青
苹果,两斤绵白糖……。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全家八口人,想想看,吃到每个人嘴里,
能有多少呢?然而,这些东西仍然成了我们几乎全部的、充满渴望的急切的企盼。这些
东西要等到年三十上午,由妈妈端出来。苹果和糖块是要分的,越小的孩子会分得越多
一点,但平均每个孩子也就不超过二十块糖,两、三个小苹果。这二十块糖是迟迟舍不
得吃的,过了初五、十五,大家会拿出来比一比看谁剩的多;记得有一年已经过了二月
二了,小姐的糖居然还没吃完,把我和弟弟羡慕死了。当然,这种时候小姐会分一点给
我们俩的。
除了上面这几样吃的东西,爸爸妈妈还会买两包蜡烛,一挂小鞭(小鞭炮)和
几张红纸。家里平时点煤油灯,只有过年时能点几天蜡烛。对联是不买的,因为那时大
哥二哥已经分别上高中和初中了,所以买红纸是为了自己写对联,以及做一个红灯笼。
说到灯笼,就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竖灯笼杆。中国东北农村有过年挂
灯笼的习俗,一般是先上山砍来一棵尽可能高、尽可能直的树,树干底部大约碗口粗,
树高一般十五米左右。抬回家来,将所有枝杈修理干净,在顶部垂直钉上一个将近一米
长的木条,木条的尽头栓上一个小铁环,再将一根有灯笼杆两倍长的绳子穿过小铁环,
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就可以竖灯笼杆了。竖灯笼杆是一份需要体力的工作,要先在院子
里冰冻的地上刨一个坑,把灯笼杆立起来放在坑里面,用土把坑填满,在浇上水,等水
和土都冻住了,灯笼杆也就竖起来了。在我童年的岁月里,先是跟着哥哥姐姐们竖,到
自己长大了,就带着弟弟竖,直到1979年我十六岁上大学。十六岁的少年远离家乡度过
了半年的大学生活,带着懵懂和自得回家过年。临近大年三十,在弟弟多次催促下,我
和他上山砍回了一棵灯笼杆,但抬回家以后,我就再也不想往下干了。弟弟很失望,自
己动手把枝杈修理干净了,钉上了木条,栓上了铁环,又自己把红灯笼也做好了,就眼
巴巴地等着我帮他竖。但我很不情愿,到处躲着他,他终于明白我已经对这个多年来所
热衷的游戏不感兴趣了,自己躲在屋角伤心地哭起来。唉……无知的少年啊。几十年以
后的今天,当时的一幕仍然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只是始终不大明白当时自己为什么
那样做。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屑于玩这些小把戏了?或者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
有自己的“身份”了?然而,我却深深地伤害了弟弟的心。当时,哥哥姐姐们都是大人
了,在他心中,我还和他一样是孩子,是可以领着他玩的小哥哥,而我却残忍地伤害了
这样一颗童心。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一早起来,第一件事是贴对联;吃过早饭,妈妈把大家叫
到一块,给孩子们分糖块和苹果,又把冻梨和冻柿子泡在水盆里化着,然后,给每人冲
一碗白糖水,叫我们几个小的好好玩,她就和爸爸开始准备晚饭了。在我很小的时候,
中国东北农村在冬天是吃两顿饭的;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大概因为粮食问题有所好转,
很多人家也吃三顿饭了,然而大年三十这天仍然是吃两顿饭,我想可能主要是因为这顿
晚饭质量高,吃得又早(一般下午两点左右),加上半夜里还有一顿年夜饭。那时不论
生活多么苦,大年三十晚上这顿饭总是很丰盛的:有猪肉、有鸡肉――这些在平常日子
是根本吃不到的。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人喝啤酒(不知道城市有没有),我爸爸总是不
知道从哪弄来一瓶散装的白酒,家里的成年男人都喝上几口。从早晨贴完对联到吃晚饭
这段时间,是感觉最幸福、最充满期待的一段时光。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虽然仍然说不
清其中的原因,但我想总归不外乎这几方面:衣兜里有二十多块甜甜的糖块,手绢里包
着好几个又甜又脆的苹果;晚饭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等着,吃晚饭前还要放小鞭;晚饭
后全家人要坐在一块包饺子,包完饺子后大家一边吃冻梨冻柿子,一边闲谈,或者在大
哥的带领下拉琴、唱歌。总之在这段时光里,一家人特别是爸爸妈妈脸上都带着笑容,
完全没有了平日里因为缺吃少穿而常挂在脸上的愁苦。现在想起来,这一条也许是最重
要的。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做为外来户,我们一家不仅仅物质生活非常贫困,在精神上
,也时时感受到来自生产队长、富裕户、不怀好意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人物的敌意。在
那些日子里,父母为了让我们六个孩子都能把书读下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粮食
不够吃,爸爸不得不强装笑脸去找生产队长,请求生产队能给我们一点粮食救济。我不
止一次地看见生产队长恶狠狠地教训爸爸。记得有一年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爸爸找到
生产队长请求救济,队长立刻拉下脸来吼叫:“张老三,你要是再不让你家孩子回生产
队下地干活,饿死我也不管了。念书有啥用?都能中状元吗?我一天书没念,照样当队
长”。我们的童年是酸楚和困苦的,但真正酸楚和困苦的,是我们的父母。然而,不论
生活多么艰辛,过年这几天,爸爸妈妈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这笑容传递给我们,于
是卸去了我们心头时隐时现的恐惧与不安。因此,成年以后我逐渐懂得了:那些好吃的
好玩的东西固然重要,而精神和心灵上的放松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啊。
自从十六岁离开东北边陲那个小村子,就很少有机会再踏上那块亲爱的土地。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偏偏少年,早已步入人生的中年;然而对那块土地的牵挂与思念
,却与日俱增;尤其是童年过年时的历历情景,时时浮现眼前。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如
今分居天南地北世界各地;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早已不能与当年相比。然而,我却如此
深切地、与日俱增地怀念童年过年时的幸福时光。啊,我的艰辛而幸福的童年!我什么
时候能再一次体验你?我今生还有这样的机会吗?啊,我的亲爱的东北小山村!我的艰
辛而幸福的童年! |
m**********e 发帖数: 57 | 2 this is exactly what happened in my life. Thanks for sharing. |
t******7 发帖数: 318 | 3 Thank you, and happy New Year!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this is exactly what happened in my life. Thanks for sharing.
|
n******g 发帖数: 662 | 4 Wonderful memory and childhood!
俺的妈妈也是架火盆,把俺的棉衣棉裤烤地热烘烘的喊俺起床。 |
d***y 发帖数: 2567 | |
m***h 发帖数: 1245 | 6 Everything sounds so familiar!
My little sister also called me "Xiao Jie" when we were little, and we
forced her to change it to "er jie". :) |
b****r 发帖数: 17995 | |
B***r 发帖数: 79 | 8 怀念冻梨和粘豆包. 还有温暖的火炕.
还有过年时跟着秧歌队到处跑. |
Y**5 发帖数: 208 | |
t******7 发帖数: 318 | |
|
|
h****x 发帖数: 238 | |
e****n 发帖数: 4054 | |
T******t 发帖数: 420 | |
M****l 发帖数: 477 | 14 你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写这么又无聊又无趣的东西。
其实每个人都有童年,为什么就你写呢?
其他人为什么不写? 因为大家觉得那太无聊,又浪费时间! |
M****l 发帖数: 477 | 15 “自从十六岁离开东北边陲那个小村子,就很少有机会再踏上那块亲爱的土地。”
为什么?是因为你热爱那个小村子,所以30年不去那里? 究竟是热爱还是不热爱?我
看你是无病呻吟吧!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偏偏少年,早已步入人生的中年;然而对那块土地的牵挂与思念
,却与日俱增;尤其是童年过年时的历历情景,时时浮现眼前。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如
今分居天南地北世界各地;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早已不能与当年相比。然而,我却如此
深切地、与日俱增地怀念童年过年时的幸福时光。”
“啊,我的艰辛而幸福的童年!
我什么时候能再一次体验你?我今生还有这样的机会吗?”
“啊,我的亲爱的东北小山村!我的艰辛而幸福的童年!”
“啊啊啊”的,真正是在无病呻吟! |
c**********8 发帖数: 26 | 16 So touching! Thanks for sharing. |
g******3 发帖数: 115 | 17 我是80初,也是在东北农村长大
跟lz的年代可能有点不同,
但是lz说的很多事情跟我是一样的,比如糊墙,找字,
我家在90年前是住的两间小泥土房的。炕头的墙上还要贴两张年画的。。。
不过我们那时候糊墙的报纸都是集市上买来的了。。。
另外不同的是,我妈会把我和弟弟的棉袄放在褥子底下(贴着炕)热,
另外,比lz幸运一点的是,再怎么拮据,俺妈都保证了俺每年过年都有套新衣服穿,
俺经常会提前好几个月就在脑子里勾画这那套新衣服。。。
还用蜡笔画过。。。
年三十那天把新衣服穿上,兜里揣着花生瓜子,糖,出去跟别家孩子比,没新衣服穿的
小孩子挺可怜的,这时妈会说他们大人不会过日子,看不惯,当然有的人家确实多灾多
难真穷的,妈会比较同情,有时还会留在家里吃顿饭。。。
再一点不同就是,俺八九岁之后(90年以后吧),家里可以买一丝袋子的冻梨了,
还会买一箱子苹果,有果光,有黄元帅(苹果的品种),再后来还有桔子,大鸭梨,桔
子在俺们那是比苹果高级的,
猪据说在我一两岁的时候养过一次,但是照顾不过来,就没再养过,
但每年邻居或亲戚家杀猪,都会给俺家送一大碗来,还有血肠,
当然,自己家还要买上个几百块钱的猪肉,一般能吃差不多整个正月,
那时的猪肉真的好吃,跟美国的猪肉真不一样,美国的猪肉我觉得有股怪味道,
俺妈一般会在年三十早晨做排骨炖黄瓜干(我们叫黄瓜qián子),就着米饭,和弟弟
俩人能吃一大盘,
爸从来不怎么吃,好像也没兴趣一样,应该是舍不得,妈是天生不吃肉,吃了会吐,包
饺子都要单独包素馅儿的。。。过年煮肉之后,都会恶心上一阵子,但鸡肉猪肉会变着
样的给我和弟弟做,比邻居家做的都精致好吃,,,想想这两年我还经常对妈不满这个
不满那个的,真惭愧,把以前妈的辛苦妈的好都给忘记了。。。
小时候妈的原则是,平时再怎么算计怎么拮据,过年都要像模像样的。。。
可惜,好几年没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的80/90后有几个能有这种感受?
|
t******7 发帖数: 318 | 18 谢谢你。你说的这些听起来那么熟悉,真的很想念那些日子。
【在 g******3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80初,也是在东北农村长大 : 跟lz的年代可能有点不同, : 但是lz说的很多事情跟我是一样的,比如糊墙,找字, : 我家在90年前是住的两间小泥土房的。炕头的墙上还要贴两张年画的。。。 : 不过我们那时候糊墙的报纸都是集市上买来的了。。。 : 另外不同的是,我妈会把我和弟弟的棉袄放在褥子底下(贴着炕)热, : 另外,比lz幸运一点的是,再怎么拮据,俺妈都保证了俺每年过年都有套新衣服穿, : 俺经常会提前好几个月就在脑子里勾画这那套新衣服。。。 : 还用蜡笔画过。。。 : 年三十那天把新衣服穿上,兜里揣着花生瓜子,糖,出去跟别家孩子比,没新衣服穿的
|
r********n 发帖数: 409 | 19 虽然我不是东北人。但楼主文章里的很多童年往事能引起共鸣。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又
回到了多年前的春节。 |
l*****u 发帖数: 441 | |
|
|
m*****e 发帖数: 1187 | |
y*******e 发帖数: 133 | 22 这文章好!新年好!
【在 t******7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你。你说的这些听起来那么熟悉,真的很想念那些日子。
|
m*****g 发帖数: 624 | |
m*****e 发帖数: 1187 | 24 你这典型属于没童年的那种人。
【在 M****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写这么又无聊又无趣的东西。 : 其实每个人都有童年,为什么就你写呢? : 其他人为什么不写? 因为大家觉得那太无聊,又浪费时间!
|
p**********0 发帖数: 101 | 25 跟LZ一样的经历79年16岁入大学,只是在南方 |
s*********8 发帖数: 11 | |
j****s 发帖数: 881 | 27 也许楼主的父母在楼主上学后离开了小村子,到城市子女那里住了呢。我也很想小时候
那个小村子,但是爷爷奶奶去世后就再没回去过,因为父母不住在那里。出国后每次回
国都很匆忙,小村子只是在梦里了。
思念
【在 M****l 的大作中提到】 : “自从十六岁离开东北边陲那个小村子,就很少有机会再踏上那块亲爱的土地。” : 为什么?是因为你热爱那个小村子,所以30年不去那里? 究竟是热爱还是不热爱?我 : 看你是无病呻吟吧! :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偏偏少年,早已步入人生的中年;然而对那块土地的牵挂与思念 : ,却与日俱增;尤其是童年过年时的历历情景,时时浮现眼前。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如 : 今分居天南地北世界各地;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早已不能与当年相比。然而,我却如此 : 深切地、与日俱增地怀念童年过年时的幸福时光。” : “啊,我的艰辛而幸福的童年! : 我什么时候能再一次体验你?我今生还有这样的机会吗?” : “啊,我的亲爱的东北小山村!我的艰辛而幸福的童年!”
|
l*****u 发帖数: 441 | 28 又看了一遍,真的可以当课文了,建议给教研室寄去~~~ |
C********h 发帖数: 2374 | 29 很有乡情的感觉
【在 t******7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你。你说的这些听起来那么熟悉,真的很想念那些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