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x********a 发帖数: 17 | 1 姑且不讨论“红学”是不是“学”的问题(虽然我个人是坚决认为不是),但我依然认
为,所谓的社会科学是一种“学”,虽然不能说是科学,但可以叫“学科”——如果这
里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做研究的话。
所以要谈“科学的方法”,在我看来,所谓“科学的方法”,如果运用在社科类学
科上,无非是两个,一个是逻辑,一个是常识。
常识就不谈了,那是另外可做的一篇文章,单纯谈谈逻辑吧。
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一般都强调原始资料或者无污染样本的获得,并
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内在逻辑,依据常识,最后去达成结论。
“索隐”有没有逻辑性?
没有。
一个逻辑过程是否合理,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可证伪性”,也就是说,只要
有一个反例的出现,整个结论就不成立。
这最基础的一点,在“索隐”过程中完全无法成立。
索隐派的祖师爷大概是乾隆皇帝,金口玉言,说“此乃明珠家事耳”,但他本人也
不会蠢到去要求所有人接受这个观点。
为什么?
因为不可证伪。
只要举出任何一个书里有,而明珠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就足以推翻这个结论,比
如,简单的“明珠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叫贾宝玉”,复杂点的,“明珠家的门和贾府的门
设计得不一样”。
乾隆有没有办法反驳?
我觉得没有,当然,他可以下一道圣旨,说“凡不承认《红楼梦》为明珠家事者,
斩”。
不过这个和逻辑还是没啥关系的,因为他还可以另下一道圣旨,说“凡谈论逻辑者
,斩”。
蔡元培的“索隐”我没看过,刘心武的“秦学”倒是看了一点,大意好像是秦可卿
是胤礽的女儿,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论证这个发现,而这个论证过程,在我看来,充满
了奇思妙想或者说胡思乱想,这本书如果有价值,那就是来当作“不合逻辑”的案例集
锦。
不过,最简单的判断,还是谈是否“可证伪”:
如果说秦可卿是胤礽的女儿,我们能否举出一个反例来推翻这个结论呢?
那可太多了,比如说:乾隆说了,此乃明珠家事,所以,秦可卿不会是胤礽的女儿。
当然,这一点很荒唐,但这个荒唐到不在于是乾隆说了啥,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有其
他的猜想。
是的,就是“猜想”,仅仅只是“猜想”。
无法论证,不可证伪,概而言之——瞎猜。
你能猜,我也能猜,反正是“六经注我”,即便区区在下,明天也可以写一篇文章
,标题为《红楼梦的作者就是乾隆本人》。
很难吗?我觉得不难,时间地点有重叠,人物可以牵攀,史料可以似是而非,对应
关系可以无限引申......
重点在于,红楼梦只是一部小说,符合“猜想”的,我可以说这是作者设下的关节
,不符合“猜想”的,自然就是“狡猾之笔”了。
作者反正死了嘛。
索隐的手法,其实一点也不稀奇,别人看《红楼梦》,是看小说,索隐家呢,则是
先去找一段历史(按鲁迅的说法,是宫闱秘事),然后,拿这段历史,到《红楼梦》里
去找对应。
作为一部讲大家族兴衰史的小说,考虑到中国贵族有太多的共通性,这样的对应或
者相似,实在是太容易找了。
明清两代,这么多皇帝,这么多大臣,往“差不多”三个字去找,别说找一个,找
十个,我估计也不难。
所以,对了,所谓《红楼梦的作者就是乾隆本人》,不妨改成《国事家事红楼事,
事事都是XX的事》
其中的XX,是可以有无限代入的可能的,至于是乾隆,是崇祯,是吴三桂还是鳌拜
,随便吧。
说不好,过个两百年,出现一个伟大的索隐者,终于考证出,《红楼梦》其实是叙
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经历的。
这才叫皆大欢喜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