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4 发帖数: 787 | 1 多少美丽的传说与故事在时间的冲洗下黯然失色,又有多少爱情从海枯石烂演变为
水月镜花。这个时代,相信爱情、追求理想的人已经极为罕见。青春的逝去,理想的溃
败,物欲化的到来,让我们只剩下对物质的宗教式信仰。上帝说,要有敬畏。可惜,当
下的人们仅仅留有对金钱与权势的畏惧。然而偏偏还有人不甘于现实的沉沦与压力,写
下对青春的痛与爱的记忆,写下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些如雪的文字,把一颗敏感的内
心世界向我们展开,敞亮光明。
在北京,我结识了许多北漂的青年男女,他们(她们)为生活而奋斗,为理想而拼
搏,为栖身之所而努力。《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的作者闫瑞月即是
其中的一位。她身在北京,回首刚刚逝去的过往,用细微的笔触把个人的感受写将下来
,带着时代的体温,诉说着“关于青春、关于理想、关于疼痛”的内心隐秘。曾经推荐
她去天涯社区的散文天下论坛里连载部分内容,获得不少的认同。有缘与这样的文字相
遇,既表天意,亦关个人的兴趣。
文贵真诚,世界上有太多粉饰性的华丽篇章,尤其互联网兴起之后,无数的写手炮
制出无数的垃圾,直抵内心的文字越来越少,仿佛空谷足音,难得一见。《如果你知道
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并非以堆砌文字打造自己的书写空间,而是强调真诚、强
调自我。事实上,任何一个写作者只有发现“自我”、发现“个人”,才能说自己的话
,才能说自己的个人感受。正如作者所云:“我们唯有不断地打磨锻炼自己,变成一个
内心强大的人,去坦然面对现实所给的一切痛苦与不安,才能左右生活,主宰命运”。
好文章皆是从“自我”与“性情”里生长的。作者抛开虚伪的束缚,从个人的感受
出发,接通一个更为广大的人心世界。“不管曾经多么刻骨铭心的感情,摆在时间面前
,也不过都一样。也许后来的日子里会怀念,会想起,但终将过去。”没有沉湎于青春
的感伤之中,而是跳出肤浅的感伤,把个人的记忆汇聚为一个时代的纪念。并不是每一
个人都能够总结自己的一生,就是说,不是谁都能获得自然的赐予,在一颗饱满的泪水
中探寻生命的隐秘与青春的忧伤。
闫瑞月执着地追求“爱与梦想”,“爱与梦想”成为她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我
对这种信念不以为然,但却不能否定闫瑞月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每个人有
每个人的际遇。我不相信所谓的梦想,但却不能不让人家去相信世间还有梦想,只要作
者闫瑞月愿意相信,爱与梦想依然有用。纵然有爱的疼痛,纵然有碎心的纠缠,纵然有
青春的迷惘,《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里依然是对“爱”的执迷不悟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没走过这一段路,终究是人生的缺陷。
读闫瑞月的文字,隐约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它们属于白衣胜雪的那个年代,
譬如成长的忧伤和迷茫,譬如爱和梦想,譬如青春和疼痛。这样的爱与青春的记忆我能
够理解,能够领悟,毕竟我从其中走过。然而我更实际,能够宽容梦想,但不能允许自
己永远沉溺在梦一般的记忆中,我只能紧紧抓住现在,哪怕现在如何的艰难平凡。人必
须也只能在现在中走向未来。作者能够自信地说: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
路。我却不能。
青春已经死去,然而死去的青春才会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并时时召唤着我们的
心灵。闫瑞月所书写的“青春、理想、疼痛”复活了我内心深处的青春记忆,白衣胜雪
的年代我们都曾经历过,都曾抱有对爱、对青春、对未来的梦想。但现实的冷酷与绝境
中的枪声惊醒了梦中的我,从此千年暗室,独守一隅之地。人虽然活着,心已经死去。
“爱与梦想”离我远去,“青春与疼痛”离我远去,自己放逐自己,自己流浪自己,在
暗夜里自己的生命开始处于一种零度状态,永远地孤独飘泊,永远只能自己倾听自己的
声音。
散文近人情而非小说式的制作,散文崇尚自然,向往兴之所至,本质上说,散文是
业余的文学。那些专门以散文写作为生的人,大抵矫揉造作。作者闫瑞月并非专业的散
文作家,所以能够写出性情笔墨。她在有限的篇幅里,围绕着“青春、疼痛与爱”,融
入自身的经历与感悟,书写了内心深处的呼喊。对纯真的少年时代的缅怀,对理想与青
春的不倦追忆,仿佛如少年时期淡淡的酒,带着天真的冲动,虽然恬淡却自有清香,虽
然简单却无法复制,每每读来,它们依然感动我们,幼稚而完美。这样的文字是纯净而
晶莹的,像村前的小河一样美丽和让人留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