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d*******p 发帖数: 1 | 1 徐志摩印象之印象
前段时间读过梁遇春当年忆徐志摩的文章,名为《吻火》。短短的三四段文字,描画的
是个不一般的印象。丝毫没有提及徐志摩的诗,却直写他银灰色的眼神。原文是说银灰
色的眸子的,但言下之意乃是形容他惊奇眼神之中所现的神秘,还有似古希腊文化般久
远的无穷情调,因此我想梁遇春所记得的其实是透过眼睛而看到的心神。后半部分实在
写得完美,先抄在这里:
“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
他说道:“Kissing the fire”。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人世的经验好
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
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
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
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
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
人生的神奇。”
想来梁遇春或许与徐志摩并不熟络。却可以通过侧面的观察看到了其浓浓人生烟雾中闪
亮的部分。对于梁遇春,这样的人生态度,不也正是他自身的写照吗?而对于徐志摩,
能在匆匆的旅途中用自己心中的火映照到另一个相似的灵魂,也该是可慰籍的事了。
这两天读起林徽因的文章。林徽因与梁遇春几乎是同龄了,只长了两岁。文集的第一篇
便是悼念徐志摩的。与梁遇春的照片似的片断回忆不同,林徽因的悼文是将哀恸的心和
脑海里四面涌上来的所有对这个好友的回忆,欣赏,以及永不能再相见的绝望,一字一
字滴血的写出。
面对死别这不可逆的事实,任何凡人都颤栗着哀怨自身的无能为力。林徽因将她在这窒
息般的痛苦中的挣扎写出来。似乎是讲述给还活着的友人读者听的,可是何尝不是想说
与徐志摩本人。
此时的林徽因,应该是二十七岁左右,风华正茂的年纪。直面死亡的残酷。除了悲伤,
她还必须要经受对生命的短促,对隔绝的无助,以及人生之无常的痛苦的思考。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呼
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
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着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
若不是真的在这苦难的泥沼里挣扎过,断写不出这样切身的感受。也必须佩服她在没有
宗教的帮助的情况下审视自己内心的清醒和勇气,甚至不加上任何的自怜自伤。当然她
或许也意识到心底里需要什么来依托,来支持着她在这苦痛中继续。这大概是为什么她
会想到徐志摩曾对她说的“完全诗意的信仰”。真的,有那样一个信仰是让人宽慰和羡
慕的。林徽因不会躲去迷信或者宗教的大伞之下来缓和这些痛苦,可她应该是向往这样
一种诗意的信仰的。一种可以让灵魂依托的超越了俗身的存在。
必须坦白,在读此文之前,我对徐志摩的印象仅限于他的《再别康桥》,还有就是前面
梁遇春的忆文。而林徽因此文,近距离地描绘出徐志摩在她眼中心中的样子。如果说《
吻火》是惊鸿一瞥,那么《悼志摩》就是林徽因将记忆中的各个印象,用她心中的痛细
细地穿缀起,织成一个跳脱如在眼前又恍惚只在画中的人。
四年之后的同一天,林徽因发表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这一次,林徽因索性直接
对徐志摩以第二人称讲述了。回忆的话说得多了,就会觉得第三人称的言语是那么乏力
。从心里发出的话,就盼着能面对面心对心地倾吐。就算是倾吐之后是“难堪的永远静
寂”。仅此一点,我可以想见这四年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想念,或者说是对徐志摩在某个
阶段的某种印象的想念,是愈加浓深了。另一点,就是她一定是再将徐志摩留下的诗文
反复重新读过,当然是以决然不同的心境来读。因此几乎是又认识了他一遍,或者是凭
自己想象的色彩将原本或许有些模糊的形象再塑造来过。
四年之后的林徽因,依旧没有找到可以让她心灵平静的途径。她拼尽全力地思索,要击
退死的残酷,却发现那种可怕的无助不只是笼罩着隔绝的另一边。
“此刻我几乎找不出一句话来说,因为,真的,我只是个完全的糊涂;感到生和死一样
的不可解,不可懂。”
可是她也没有就此消沉。于是她将自己的困惑和泪水收起,细说徐志摩的诗。很显然的
,她要为他挡开四处射来的弓箭。她也要他知道,那些他从前的努力,仍旧在某些人的
心里被欣赏和传唱。那些他所秉承的“完全诗意的信仰”,她也体会在心。
“我认为我们这写诗的动机既如前边所说那么简单愚诚;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的
接触到生活上的锋芒,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
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
,读诗者的反应一定有一大半也和我们这写诗的一样诚实天真,仅想在我们句子中间由
音乐性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憬;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
搭起一座浮桥,把我们的灵感,给他们生活添些新鲜;把我们的痛苦伤心再揉成他们自
己忧郁的安慰!”
还有什么,可以更好地慰籍和纪念刻骨铭心却匆匆而逝的灵魂呢?
---引文摘自梁遇春《春醪集》和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