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Globe前面一天去看了Revolutionary Road.我写评论一贯锋利尖刻,看了这电影
却刻薄不起来。
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有看了之后刻薄不起来的感觉。这电影说的理想主义夫妻梦想破
灭的故事,我怀疑很多的人怕会一不留神刻薄到自己。虽然七年之痒或者柴米油盐之烦
都稍嫌低估了它的主旨。主人公走过的生活轨迹,即使很多人坚信自己不会去走,却依
然会由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老生常谈而心有余悸,怕不小心就重蹈覆辙,到那
时候,该笑别人还是笑自己?
我的刻薄不起来倒未必和其他人的刻薄不起来一个原因。我坚信自己不会蹈入这等晨昏
俗事的生活,却依然不敢刻薄。因为我知道自己,正因为太害怕这种晨昏俗事,所以顽
固地想着要抱香枝上S,却也知道自己是一种另外的懦弱。因此看这种理想主义者出乖
露丑的电影,让我更加感到the grass may not be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却也
更加感到这人世浮生的凄凉脆薄。
很多时候人需要一些盲目的自信,否则何以为生?不要笑话说We thought we were
different, 如果主人公从来就相信We ar
a******e 发帖数: 6689
2
我来跟MM共鸣一下关于April的部分吧。
April的遭遇与英国导演Stephen Daldry于2002年拍摄的电影《时时刻刻》中的
Laura Brown (Julianne Moore) 几乎异曲同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April的心路历程
也许正反映了Laura走上绝路的原因。
很多人并不同情April,就是因为以她为代表的这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生活态度,
侵犯了大众的平凡堡垒。若在网络上,April也许会被称作“二文青年”(“文学青年
”+“文艺青年”)嘲笑一番,甚至可以对比顾长卫《立春》中王彩铃的遭遇延伸一下
如果她真的去了巴黎,境遇与孜孜不倦做着北京梦的王彩铃会有何不同。
有意思的是,《时时刻刻》中的Laura找到了出路,《立春》中的王彩铃也找到了
与生活妥协的方法,倒是April义无反顾的走上了绝路,如同伍尔芙,与命运殊死抗争
。而引致April终上绝路的家伙,竟然就是那个疯子数学家——他对世事的洞察何等精
辟,措辞何等犀利,而由此带来的伤害又是何等的致命!疯子的母亲,房地产经纪人吉
温斯太太(Kathy Bates)不停的为儿子的疯狂言语辩解,说“他有病,他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