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zz一个中国人和哥大东亚系
相关主题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反对电子书朱政惠去世了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早期华大汉学史
周末昆曲小记【纳凉会】汉学家的故事:费正清,孔飞力,史景迁……
张爱玲晚年信件 夏志清早年八卦(ZZ)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夏志清张爱玲等,都是资产阶级小文人而已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夏志清已于12292013离世333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1947-1950)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何炳棣去世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丁龙话题: 卡本蒂埃话题: 哥伦比亚大学话题: 汉学话题: 汉学系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e*******c
发帖数: 2133
1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穷苦华人劳工丁龙110年前捐钱兴办汉学系的事情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系是一个
常识。但是,如果哪天有人贸然问一声“为什么”,得到的很可能是令人绝望的无解。
为此,我踏上了寻找答案的道路。按理说,这事情发生不过一百余年,这么近的史实求
证起来有何难呢?可惜的是,当时的丁龙默默无闻,他的一生也许就做了这么一件大事
,然后就云逸杳遁了。
丁龙捐款以后到哪儿去了呢?查遍相关文献,翻遍当时的报纸和档案,查找了纽
约市和周围几个州、县的人口登记和出生及死亡记录,询问了纽约警察局一百年前的户
籍记录,查找了美国和加拿大海关进出北美之中国旅客的所有登记,甚至连当时丁龙曾
经生活过的加州旧金山和奥克兰市的政府记录都曾查询过,但丁龙仍然隐藏在尘封的历
史中。最后,我查找到了一个多世纪前哥伦比亚大学两任校长和一个校董之间大约三年
间的通信,丁龙的故事才神奇而朦胧地浮出水面。
卑微华工的宏大心愿
1901年春夏之交,在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大事,其中一
件的主角是当时按照美国人的习惯被称为“猪仔”、来自中国广东的华工丁龙。这位贫
穷的华工为了宣扬彼时倍受屈辱的祖国的文明和文化,终生未婚,孜孜矻矻省吃俭用,
想将一生积蓄捐献给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恳请它开设一个汉学研究系。
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于1754年,由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所建,目的在于造就其殖民地
的统治者,没想到培养的却是自己的掘墓人——哥伦比亚大学前两届毕业生中的主要人
物恰恰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从起草宪法者到后来当上总统、财政部长的
,都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这群人后来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之父”。哥大最
早建在纽约华尔街附近,那个地方临近金融区和市政府,到今天仍然是纽约市政府所在
。后来学校扩大,它就向上城推移到了现在49街洛克菲勒中心附近;可是到了1897年,
有远见的校长发现那个地方又快成了市中心,决定学校还要继续北迁。
这样,哥伦比亚大学最终迁到了百老汇116街的今址。校区新建,百废待兴,那时
的哥伦比亚大学像是一个大工地,一派生机,热气腾腾。丁龙捐建汉学系的往事就发生
在这个时期。
有人捐钱,美国大学一般是乐于接受的,但这次却出现了意外。首先,这笔捐款
是有条件的,它开宗明义地提出要建立一个汉学系。其次,建汉学系要用多少钱,这个
卑微的华工根本没有概念。他自己没有正式上过学,他一生的积蓄是1.2万美元,这对
当时一般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而言也是巨款,但对要在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一个学术系科
来说,差得太远。第三个条件就更重要了:那时等级森严,名牌大学也并不是谁捐的钱
都收的。
为了用这笔捐款达成自己的心愿,丁龙历尽艰辛。幸运的是,当时他有一个敬重
他和深深赏识他的主人卡本蒂埃(1824-1918)将军。卡本蒂埃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校
友和大金主,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和女校的校董。为了实现自己仆人的这个愿望,卡
本蒂埃多次同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任校长斡旋,自己又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甚至捐献
出了自己在纽约的住房;建成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日,他本人也被拖累至濒临破产,
只得搬回纽约上州乡村的老家度过余生。这场持续多年的捐献史无前例甚至堪称悲壮。
事情还没有这样简单。即使有了富翁和杰出校友、校董的出面支持并追加补足了
建系的全部花销,当年哥伦比亚大学校方还是不愿意以丁龙这样一个无名之辈来命名和
设立一个系科。他们曾经想用当时清朝总理大臣李鸿章的名义(李当时刚刚访问过纽约
,在纽约家喻户晓);也想过用当时清朝驻美大使伍廷芳的名义来命名这个系;后来,
慈禧太后得悉消息后,捐赠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五千多卷善本书,学校又想用中
国皇家的名义来命名。令人钦佩的是,卡本蒂埃始终坚持用仆人丁龙来命名这个系科,
否则他就撤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妥协了,于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还能记着这位华工
的名字。
卡本蒂埃1850年前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其先祖来自欧洲。他出身微寒
但成绩优异,是律师和实业家,在开发美国西部的淘金热中,他以一己之力打造了今天
闻名西海岸的奥克兰市。他在当地修铁路、建海港、造大坝、筹建军队和市政府,并自
任市长。晚年,他把奥克兰市交还给了联邦政府后,退休回到纽约老家。
卡本蒂埃的名字,是我在寻找有关丁龙的历史的艰难探索中偶然发现的。因为发
现了他,丁龙捐款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汉学系的全程就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了。
主仆之间的承诺与情谊
其实,我最早听到丁龙的故事是在童年时期,它像一个美丽传说,支离破碎、断
断续续却颇为感人。没想到,数十年后,在梳理美国汉学史时,我发现它就发生在我求
学并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为了验证这段史实,我采访过学校最早的华人汉学教授、
102岁的王际真先生,也采访过荣休教授夏志清和其他前辈。可惜的是,这件事虽然过
去不过百年且人人皆知,但却几乎没有任何书面资料留存下来。在知道此事的一代人那
里,它是口传历史,而到了下一代人那里,它就只能流于民俗传说、罗曼史和无缘无据
的稗官野史了。
从前辈教授那里,我得知了有关丁龙的全部故事。但故事不是历史,我需要文件
和笔录的材料证实。于是,我到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试图查找文献和史料。很幸
运,我查找到了早期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一位前辈蒋彝的一份书面记录,算是公开出
版的一份资料,其中简单提到这件史实。蒋彝先生在东亚系任教时距此事发生尚不甚远
,他大约接触过一些知情者,他的记述应该是可信的。可惜,他的记述很简略,而且是
文学性描写,很难服人。
一个偶然的际遇,我因搜求其他资料,与东亚图书馆的一位东方学专家聊起此事
。她建议我到校史档案处和校史博物馆去碰碰运气。
档案馆没让我失望,我在那里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丁龙”名下,只有两页
纸的档案,一页的标示是“丁龙汉学讲座教授”,这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最高荣誉
,那时只有四位教授荣膺此位,此四人皆担任过系主任之职。在这个条目下,一行简短
介绍表明这一学衔部分由丁龙所捐,而整个教席却是在1901年由卡本蒂埃惠赠基金所建
。卡本蒂埃的这项捐助是为了纪念他的中国佣人丁龙而设的。另一页则是加利福尼亚州
旧金山市早年报道丁龙捐助一生积蓄感动其主故事的一份英文报纸的短文。
这些发现给我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特别是此事的另一个主角——卡本蒂埃浮出
了水面。我顺藤摸瓜调出了卡本蒂埃的文卷,哥伦比亚大学校史博物馆的副主任戴维·
希尔先生热心地帮我捧来了关于卡本蒂埃的所有历史资料,其中包括筹建哥伦比亚大学
东亚系期间卡本蒂埃和校长的全部通信以及所有关于筹建此系的未为人知的史料。我翻
阅着这满载沉重历史的亲笔书信和文件,不禁心潮起伏。
当时,最迫切的任务便是寻找有关卡本蒂埃的资料。历尽周折,我终于复原了卡
本蒂埃的身世以及他建造美国铁路大干线时雇佣中国劳工并选择丁龙做他管家的往事。
那时,加州正疯狂地虐待华工,但卡本蒂埃在自己的企业和家中雇佣了一批华工。在同
华人接触中,他发现了华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克己要强的优秀品质。丁龙就是被雇
佣的华工之一,他只受过一些起码的教育,略能读书写字,且谨遵孔夫子的教诲。大约
在19世纪50年代,他开始跟随卡本蒂埃,成了他的私人管家,为他做饭并打理日常事务
。卡本蒂埃日理万机,繁忙不堪,有时难免发脾气。一次,由于为一些烦琐的小事烦恼
,他解雇了丁龙并让他立即离开。次日清晨,他才意识到了自己失控所犯的错误。失去
了忠诚的仆人,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什么麻烦。但出乎意料的是,早晨开饭时,丁龙
竟奇迹般地出现了,并一如既往给他准备了早餐。卡本蒂埃深感悔愧,并立誓不再犯同
样的毛病。丁龙平静地原谅了主人,因为他知道卡本蒂埃本质上是个好人,孔夫子的教
导也使他深知忠诚的重要。丁龙的忠诚感动了卡本蒂埃,使他知道了在世界的东方,两
千多年前有个孔夫子。
1889年,卡本蒂埃离开加州返回纽约,丁龙跟随他来到了纽约。卡本蒂埃向丁龙
许愿,要为他做一件事,这时候,就出现了上文提到的一幕——丁龙提出要在哥伦比亚
建一个汉学系,并决定为此捐出自己全部1.2万美元的积蓄,因为在他看来,美国人不
了解中国和中华文明;他想以卑微之身为促进中美之间的互相了解做点事。
丁龙并不是知识分子,其实他对孔夫子也所知甚少。而卑微如他,却做出了富贵
如王公巨卿、博学如鸿儒太傅辈所难以望其项背的义举。他只是以中国人的个体形象在
海外挣扎,并以自己信奉的理想和道德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却在无形中感化了别人,
传播了中华文明。
诚心感动哥大校长
1901年6月8日,深受感动的卡本蒂埃写信给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50多年来,我是从喝威士忌和抽烟草的账单里一点一点地省出钱来。这笔钱随
此信奉上。我以诚悦之心情将此献予您去筹建一个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
并愿您以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为之命名。这笔捐赠是无条件的,唯一的条件是不必提及我
的名字。但是我还想保留今后再追加赠款的权利……”
1901年6月28日,丁龙也写信捐出了自己的积蓄。他在写给校长的信中标明“谨此
奉上一万二千美元现金支票作为对贵校中国学研究基金的捐款”,并在署名中写上了“
一个中国人”。(见右上图)
说到丁龙的个人品格,卡本蒂埃这样写道:“不错,他是一个异教徒,正像苏格
拉底、留克利希阿斯、艾皮克蒂塔也都是异教徒一样。……这是一个罕有的表里一致、
中庸有度、虑事周全、勇敢且仁慈的人;谨慎小心,克勤克俭。在天性和后天教育上,
他是孔夫子的信徒;在行为上,他像一个清教徒;在信仰上,他是一个佛教徒;但在性
格上,他则像一个基督徒。”
考虑到当时美国一般民众特别是居心险恶的政治家煽动反华仇华的时代背景,卡
本蒂埃如此褒赞丁龙,确实难能可贵。因为连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对是否应该接受这个
中国人的善款都有些忐忑,他曾经写信给卡本蒂埃质询丁龙的身份问题。
这激起了这位正直将军的义愤,他回复道:“丁龙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他不是
一个神话,而是真人真事。我可以这样说,在我有幸所遇之出身寒微却生性高贵具天生
的绅士性格的人中,如果真有那种天性善良、从不伤害别人的人,他就是一个。”
同样是在此信中,卡本蒂埃抨击了美国人蹂躏华人的暴行以及当时国会法案通过
的迫害华人的条款:“我并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子孙,更不是在帮残酷和落后
的中国辩护,其统治者的罪恶使得它在行进途中蹒跚踉跄、步履维艰。但现在看起来似
乎应该是我们去更多地了解和关注住在东亚及其周边岛屿上的那大约七亿人们的时候了
。”(1901年7月20日)
经过努力,丁龙和卡本蒂埃在哥伦比亚大学建汉学系的诚心感动了校长和当权者
,当年的学校毕业生典礼上,学校方面宣布了这一消息。而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
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美国绝大多数大学的汉学研究或东亚研究系都是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
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不同于学殖深厚的欧洲汉学(滥觞于文艺复兴),它
们大多偏重于实用目的。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不但是美国最早的汉学系之一,而且也
是完全按照注重古典文化精神和人文传统的欧洲模式创建的。这不仅得益于哥伦比亚大
学一以贯之的严谨办学作风以及尊重历史文化精神的优良传统,还得益于哥伦比亚大学
当局在创办东亚系时就得到了捐助人卡本蒂埃的慷慨捐助。正是因为“丁龙汉学讲座教
授”的资金足以力敌欧洲任何大学的酬金,使得它能够邀请到全世界最杰出的汉学家加
盟。
创系伊始,哥伦比亚大学就极为郑重其事,派出了哥伦比亚大学最优秀的教授去
欧洲搜罗人选,其中最直接参与其事的就是后来被奉为“当代文化人类学之父”的美国
文化人类学巨匠弗兰兹·博厄斯(FranzBoas)教授。哥大校长直接托付这位著名的思想
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慕尼黑为筹建汉学系遴选“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人选。博厄斯
和其他教授选中了世界汉学巨擘德国人夏德(此人后来为胡适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之一)
。此前,他们荐举了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吉尔斯来哥大做“中国与中国人”系列讲座,以
启动汉学系建系进程。系列讲座后来出版,代表了当时学界的最高水平。
此后的一百年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秉承传统,一直是西方汉学研究的重镇。
难能可贵的是,系主任富路特教授后来关于系史的著作,正式记述了这段传奇的建系历
程。
那么,丁龙后来究竟归于何处?200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庆祝建校250年的时候,
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寻找。我们找到了卡本蒂埃在纽约上州高文镇度晚年的老家。我惊
奇地查找到了那个小镇上有一条一百年前命名的“丁龙路”。一百年来,小镇上的人们
用这种别致的方式来铭记一位在美国做过贡献的东方人。
卡本蒂埃也有出色的后续表现。认识了丁龙,也就认识了他在遥远东方的祖国,
卡本蒂埃后来又捐款给丁龙家乡的岭南大学医学院,在岭南大学的校史记录上,我们今
天仍然能够看到早年捐款者卡本蒂埃的名字。
丁龙的故事乍看上去有些不可能、不可信和不可知。像是神话,却是现实。一个
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人的意志不死。丁龙以卑微之身做成了彪炳史册的大事。中国曾
经出过武训,我当年的调查报告曾经把丁龙比做“纽约的武训”。眼下的中国已远不是
一百年前的中国。中国有了经济能力,有了发言的权力,我们更要珍惜。不要怕自己渺
小,不要怕自己能力不够,更不要自我膨胀和盲目虚骄。瞄准高尚事业,有理想,敢于
把理想诉诸实践并且始终不放弃,你就是丁龙。
l*r
发帖数: 79569
2
恩,很好
好像在夏志清那篇文章里提到过?也可能就是这个。。。我又老糊涂了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s*******y
发帖数: 46535
3

美国这些学校里汉学做的最好的是哥大么?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e*******c
发帖数: 2133
4
princeton and harvard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 美国这些学校里汉学做的最好的是哥大么?

l****i
发帖数: 20439
5
真的是不可思议 令人赞叹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w***s
发帖数: 15642
6
了不起。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d**e
发帖数: 9591
7
###此帖已应当事人要求删除###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j******n
发帖数: 21641
8
夏志清都荣休啦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d***o
发帖数: 761
9
牛!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l*******c
发帖数: 316
10
不知为啥,我看得哭了。
相关主题
夏志清已于12292013离世朱政惠去世了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1947-1950)早期华大汉学史
何炳棣去世【纳凉会】汉学家的故事:费正清,孔飞力,史景迁……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g
发帖数: 30
11
哥大自己系里的介绍
http://www.columbia.edu/cu/ealac/history.html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c**c
发帖数: 2593
12
强大的内心,崇高的人格。很感人的一段历史。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m*******u
发帖数: 6052
13
赞一下
貌似今天哥大东亚系的人也不是都知道这段历史的
r********9
发帖数: 1116
14
不错。可惜最后一段话有点倒胃口,武训是个出卖自己尊严来做事的人,实在不足为训
,和丁龙更不可同日而语。
t*********m
发帖数: 360
15
宽容一点吧。连清庭都没有这么苛刻。

【在 r********9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可惜最后一段话有点倒胃口,武训是个出卖自己尊严来做事的人,实在不足为训
: ,和丁龙更不可同日而语。

wh
发帖数: 141625
16
这人实在。也多亏那位主人。美国有单独的汉学系吗?好像都并在东亚系里?别连自己
的学问也搞不过外国人,要加油啊……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wh
发帖数: 141625
17
berkeley和哥大差不多吗?哥大记得个lydia liu挺有名,不知道是否受教于夏志清。
夏志清的有名弟子李欧梵去哈佛带出一大批学生,再加上宇文所通,感觉他们的文学实
力很强。princeton搞思想历史牛?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princeton and harvard
B****n
发帖数: 11290
18
王海龍這本書東亞系的不少人都讀過

【在 m*******u 的大作中提到】
: 赞一下
: 貌似今天哥大东亚系的人也不是都知道这段历史的

D3
发帖数: 1949
19
强赞一个,这就是人格的力量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e*******c
发帖数: 2133
20
李欧梵原来是夏的学生啊。今儿还读了他的睇色。戒,还纳闷一正经做学问的研究三级
片干嘛,原来是本行啊。王德威也是哈佛的啊,也是夏的学生。
做非文艺研究的,哈佛就知道柯连伟,裴宜理。普林创系元老不是牟复礼吗,他退休之
后就是余英时了,现在余先生也荣休已久。话说真是岁月如梭,78年刚改革开放,放外
国人进来参观访问,余先生当时还是访问团的核心人物,汉学界的生力军,裴宜理还是
兢兢业业写毕业论文地哈佛博士生,能去趟中国也兴奋不已,现在余先生退休好久了,
裴宜理也当上了燕京学社社长,成为了汉学界的生力军。倒是代代薪火相传,就是感慨
下岁月之流逝,人物之变化。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berkeley和哥大差不多吗?哥大记得个lydia liu挺有名,不知道是否受教于夏志清。
: 夏志清的有名弟子李欧梵去哈佛带出一大批学生,再加上宇文所通,感觉他们的文学实
: 力很强。princeton搞思想历史牛?

相关主题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333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r****e
发帖数: 3373
21
岭南大学可惜了。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哥大与现代中国" author:王海龙
: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
: 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
: 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 上个世纪末,考稽梳理西方汉学旧事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撩开了美国汉学尘封的一
: 角,查找出了一百年前一个卑微的赴美华工丁龙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之间的因缘。此
: 事时隔久远且缺乏正规记录,我只能利用口述证言、一鳞半爪的史料、私人记录、信件
: 和未经公开的校史文件、会议记录、美国郡县史及镇志考稽、电话、信访等,尽量还原
: 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当时的发生地只是一件人人知之但却语焉不详的飘渺往事,如
: 果没有当时那段筚路蓝缕的挖掘和抢救还原历程,它也许永远就只能流于传说了。

r****e
发帖数: 3373
22
同学那是柯伟林。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李欧梵原来是夏的学生啊。今儿还读了他的睇色。戒,还纳闷一正经做学问的研究三级
: 片干嘛,原来是本行啊。王德威也是哈佛的啊,也是夏的学生。
: 做非文艺研究的,哈佛就知道柯连伟,裴宜理。普林创系元老不是牟复礼吗,他退休之
: 后就是余英时了,现在余先生也荣休已久。话说真是岁月如梭,78年刚改革开放,放外
: 国人进来参观访问,余先生当时还是访问团的核心人物,汉学界的生力军,裴宜理还是
: 兢兢业业写毕业论文地哈佛博士生,能去趟中国也兴奋不已,现在余先生退休好久了,
: 裴宜理也当上了燕京学社社长,成为了汉学界的生力军。倒是代代薪火相传,就是感慨
: 下岁月之流逝,人物之变化。

e*******c
发帖数: 2133
23
下回直接称柯比好了 :)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学那是柯伟林。
l*r
发帖数: 79569
24
第一个想到的柯姓名人是柯云路和柯镇恶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下回直接称柯比好了 :)
r****e
发帖数: 3373
25
我很多很多年不follow了,他除了那本中德关系的书后来又出什么了?人打过交道,巨
聪明。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下回直接称柯比好了 :)
b*s
发帖数: 82482
26
柯察金,大财迷

第一个想到的柯姓名人是柯云路和柯镇恶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个想到的柯姓名人是柯云路和柯镇恶
e*******c
发帖数: 2133
27
人长的也精神,做演讲也好,难怪当年fas的院长。确实很精明的人物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很多很多年不follow了,他除了那本中德关系的书后来又出什么了?人打过交道,巨
: 聪明。

r****e
发帖数: 3373
28
哈哈。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柯察金,大财迷
:
: 第一个想到的柯姓名人是柯云路和柯镇恶

r****e
发帖数: 3373
29
是啊是啊。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人长的也精神,做演讲也好,难怪当年fas的院长。确实很精明的人物
r********9
发帖数: 1116
30

就是满清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才造就武训这样毫无人格尊严的"义士"。
要把武训扔到重义轻生的战国时代,他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别提被当局表彰了。。
今天中国人的精神已经够萎靡人格已经够卑下了,不正本清源,砥砺士节,反要彰扬这
种奴性不成?

【在 t*********m 的大作中提到】
: 宽容一点吧。连清庭都没有这么苛刻。
相关主题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
莫言获奖是不是应该也感谢一下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周末昆曲小记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反对电子书张爱玲晚年信件 夏志清早年八卦(ZZ)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g********n
发帖数: 209
31
没有谁的钱是干净的。 战国的义士还被三皇五帝骂死呢,最起码被红卫兵吗死。 渴望
读书的小朋友当然渴望干净的铜板,可是没有啊。
r********9
发帖数: 1116
32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武训怎么做,是武训的问题,当时社会的的问题。
我们怎么评价武训,反映了我们的问题。如果武训在今天被吹捧(是的,前段时间很多
名流在吹捧被批判了五十多年的老电影武训传),说明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也和前清一
样的扭曲。如果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种病梅之美,这个国家的精神是没有洁净的可能的。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谁的钱是干净的。 战国的义士还被三皇五帝骂死呢,最起码被红卫兵吗死。 渴望
: 读书的小朋友当然渴望干净的铜板,可是没有啊。

g********n
发帖数: 209
33
按流行说法,视角不同。从弱势人群看,武和丁没有区别。至于文人玩的道德规范的游
戏,一人一个玩法而已。
但是,简单明了地定义中国人的确有必要。
c****i
发帖数: 7933
34
我估計夏志清讀不懂劉禾的書。至於李歐梵,哈佛畢業趕上好時候了。以他的水平現在
博士畢業未必找得到tenure track的教職。
此外最牛的很多不在美國各東亞系,而是在歷史系。前者著重文化文學,後者是史學。
普林斯頓曾經是什麼都牛,現在牛人死了或者退休了,已經大不如前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berkeley和哥大差不多吗?哥大记得个lydia liu挺有名,不知道是否受教于夏志清。
: 夏志清的有名弟子李欧梵去哈佛带出一大批学生,再加上宇文所通,感觉他们的文学实
: 力很强。princeton搞思想历史牛?

e*******c
发帖数: 2133
35
正在读牟复礼的回忆录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估計夏志清讀不懂劉禾的書。至於李歐梵,哈佛畢業趕上好時候了。以他的水平現在
: 博士畢業未必找得到tenure track的教職。
: 此外最牛的很多不在美國各東亞系,而是在歷史系。前者著重文化文學,後者是史學。
: 普林斯頓曾經是什麼都牛,現在牛人死了或者退休了,已經大不如前了。

c****i
发帖数: 7933
36
可惜沒寫完。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在读牟复礼的回忆录
m***i
发帖数: 4637
37
也感觉近一二十海外汉学式微了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估計夏志清讀不懂劉禾的書。至於李歐梵,哈佛畢業趕上好時候了。以他的水平現在
: 博士畢業未必找得到tenure track的教職。
: 此外最牛的很多不在美國各東亞系,而是在歷史系。前者著重文化文學,後者是史學。
: 普林斯頓曾經是什麼都牛,現在牛人死了或者退休了,已經大不如前了。

c****i
发帖数: 7933
38
谈不上式微,后浪推前浪而已。
国人受儒家和武侠影响,总觉得前辈学者都是特牛的,其实要打破这个迷思。很多前辈
无非是钻空子,别人没搞过,自己第一个。那个年代随便套一个欧美理论放在汉学研究
里就能成名,技术含量不高。
而且海外的前辈学者大多家境宽裕,跟国民党高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衣食无忧的
读书环境是现在人无法享受的,他们反正美国混不下去回台湾就能进国立大学当领导。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感觉近一二十海外汉学式微了
wh
发帖数: 141625
39
我去查了一下,好像李欧梵王德威都不是夏志清的直系弟子,我看李欧梵的早期评论和
夏志清一个论调,就以为是了,哈哈。李欧梵是哈佛毕业的,没在哥大待过。王德威是
wisconsin毕业的,在哥大、哈佛都教过,和夏志清算是同事。这几个人的确都很像一
个路子,都是学院派而又富有感性和灵性。夏志清的哥哥夏济安是最早在美国搞中国现
代文学的,可惜早逝。裴宜理做得好吗?史学不熟。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李欧梵原来是夏的学生啊。今儿还读了他的睇色。戒,还纳闷一正经做学问的研究三级
: 片干嘛,原来是本行啊。王德威也是哈佛的啊,也是夏的学生。
: 做非文艺研究的,哈佛就知道柯连伟,裴宜理。普林创系元老不是牟复礼吗,他退休之
: 后就是余英时了,现在余先生也荣休已久。话说真是岁月如梭,78年刚改革开放,放外
: 国人进来参观访问,余先生当时还是访问团的核心人物,汉学界的生力军,裴宜理还是
: 兢兢业业写毕业论文地哈佛博士生,能去趟中国也兴奋不已,现在余先生退休好久了,
: 裴宜理也当上了燕京学社社长,成为了汉学界的生力军。倒是代代薪火相传,就是感慨
: 下岁月之流逝,人物之变化。

wh
发帖数: 141625
40
我莫名其妙记得个烂柯山……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个想到的柯姓名人是柯云路和柯镇恶
相关主题
张爱玲晚年信件 夏志清早年八卦(ZZ)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1947-1950)
夏志清张爱玲等,都是资产阶级小文人而已何炳棣去世
夏志清已于12292013离世朱政惠去世了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s
发帖数: 15642
41
柯岩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莫名其妙记得个烂柯山……
wh
发帖数: 141625
42
老一辈在理论方面不如现在的人,但常常觉得不理论的文章更合乎文学的宗旨啊,哈哈
,现在理论多而复杂但常常绕圈,有时感觉就是混口饭吃,不是对文学本身有什么建设
意义了。当然这么说也绝对。我自己的感觉是夏济安、夏志清那一辈没有很强的理论造
诣,写东西靠直觉多,常偏颇但有趣可爱。李欧梵已经比较进入西方学术规范了;刘禾
更是。夏志清李欧梵都是从国内/台湾的英文系出国后转攻中文的,受西学影响大。夏
以前搞william blake,声称不看中文书的。在国外为生存不得不搞中文。
史学知道得少。金安平水平如何?史景迁的史学功力是不是比宇文所通的文学功力稍逊
一筹啊,常听人推崇后者。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估計夏志清讀不懂劉禾的書。至於李歐梵,哈佛畢業趕上好時候了。以他的水平現在
: 博士畢業未必找得到tenure track的教職。
: 此外最牛的很多不在美國各東亞系,而是在歷史系。前者著重文化文學,後者是史學。
: 普林斯頓曾經是什麼都牛,現在牛人死了或者退休了,已經大不如前了。

wh
发帖数: 141625
43
不过汉学在国外总是小学,中文对很多老外来说太难,古文就更难了。文字不过关,就
很难搞深。东亚系历史系很多课都用英文上课、看的作品是英文译文。另外感觉这里的
汉学界和国内的文学历史学界挺隔膜,有时互相不入眼。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谈不上式微,后浪推前浪而已。
: 国人受儒家和武侠影响,总觉得前辈学者都是特牛的,其实要打破这个迷思。很多前辈
: 无非是钻空子,别人没搞过,自己第一个。那个年代随便套一个欧美理论放在汉学研究
: 里就能成名,技术含量不高。
: 而且海外的前辈学者大多家境宽裕,跟国民党高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衣食无忧的
: 读书环境是现在人无法享受的,他们反正美国混不下去回台湾就能进国立大学当领导。

wh
发帖数: 141625
44
小柯……小柯前一阵在北京搞了个戏曲的话剧,很想看,我回头去网上查查有没有。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柯岩
e*******c
发帖数: 2133
45
夏济安当年翻译的西敏大寺还是非常之nb的。比林琴南版本好。兄弟都做文学的,在纽
约的还知道董鼎山,董乐山,这两天董鼎山90大寿,报纸都做报道呢。处女座文人,
不错,哈哈。
裴做的不错啊,把革命带回中国历史(bring revolution back)反响挺大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去查了一下,好像李欧梵王德威都不是夏志清的直系弟子,我看李欧梵的早期评论和
: 夏志清一个论调,就以为是了,哈哈。李欧梵是哈佛毕业的,没在哥大待过。王德威是
: wisconsin毕业的,在哥大、哈佛都教过,和夏志清算是同事。这几个人的确都很像一
: 个路子,都是学院派而又富有感性和灵性。夏志清的哥哥夏济安是最早在美国搞中国现
: 代文学的,可惜早逝。裴宜理做得好吗?史学不熟。

wh
发帖数: 141625
46
林琴南古文优雅啊,哈哈。夏济安夏志清现代文学。夏济安挺出名的一篇评论是赵氏孤
儿,说是典型中国式的社会责任心,没有西方个人式的心理感情发展。夏志清和李欧梵
早期作品都贯穿这个中西隔离的观点;李欧梵后来缓和,写上海香港台湾都是探索中西
融合的例子。
对,我刚刚还想起这兄弟俩,感觉不是文学文化专业,董鼎山写的是新闻报道式。查了
查,他俩在国内都是圣约翰大学外文系毕业,董鼎山去哥大念图书馆专业,后来做图书
馆和报纸编辑。他在国内八九十年代很红,推介新书很快很有视角。董乐山基本在国内
搞翻译了。哪里的报纸报道董鼎山90大寿,国内的?牟复礼看的感觉如何?三联出了谁
的一套革命史三本精装,说是必读。
对了还有个柯灵。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夏济安当年翻译的西敏大寺还是非常之nb的。比林琴南版本好。兄弟都做文学的,在纽
: 约的还知道董鼎山,董乐山,这两天董鼎山90大寿,报纸都做报道呢。处女座文人,
: 不错,哈哈。
: 裴做的不错啊,把革命带回中国历史(bring revolution back)反响挺大的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夏志清张爱玲等,都是资产阶级小文人而已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夏志清已于12292013离世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1947-1950)
莫言获奖是不是应该也感谢一下瑞典汉学家马悦然何炳棣去世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反对电子书朱政惠去世了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早期华大汉学史
周末昆曲小记【纳凉会】汉学家的故事:费正清,孔飞力,史景迁……
张爱玲晚年信件 夏志清早年八卦(ZZ)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丁龙话题: 卡本蒂埃话题: 哥伦比亚大学话题: 汉学话题: 汉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