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余华: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
相关主题
今天看了一本叫《呐喊》的书,觉得很好很共鸣三、当年人们从鲁迅那里学到了什么?(摘)
读鲁迅小说从大家对近代史的态度想到了鲁迅的《药》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深刻吗?鲁迅先生越来越悲伤和悲惨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回国见同学鲁迅和胡兰成,文学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文学性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忽然明白我为什么喜欢看同性恋小说了
一句话评鲁迅继续人在旅途还是换个主题?
梁实秋 《关于鲁迅》转中国小说很少有那种震撼人心的
梁实秋,李敖等谈鲁迅 zz[抗战杯] 俺们社区基层的抗战纪念演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鲁迅话题: 作家话题: 易卜生话题: 孔乙己话题: 作品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二00六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井然有序的哥本哈根机场的候机厅里,准备转机前往奥斯
陆。身旁不同国家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小声说话,我的目光穿越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停
留在窗外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飞机的尾翼上。我被尾翼上一个巨大的头像所吸引,我知道
自己过会儿就要乘坐这架飞机前往奥斯陆。为了消磨时光,我心里反复思忖:飞机尾翼
上的头像是谁?
我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身体一动不动。我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的头发有点蓬松有点长
,他的鼻子上架着一付老式的圆型眼镜。
开始登机了,我起身走向登机口。然后我坐到挪威航空公司航班临窗的座位上,继续想
着尾翼上巨大的头像。我总觉得曾经见过他,可他究竟是谁?
就在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的剎那间,我的思维豁然开朗,我想起来他是谁了。同样的
头像就在一本中文版的《培尔?金特》(PeerGynt),他是易卜生。看着窗外下面的哥
本哈根逐渐远去,我不由笑了起来,心想这个世界上有过很多伟大的作家,可是能在天
上飞来飞去的作家恐怕只有易卜生了。
我降落在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的奥斯陆,绵绵细雨笼罩着奥斯陆的大街,印有易卜
生头像的彩旗飘扬在大街两旁,仿佛两行头像的列队,很多个易卜生从远到近,在雨中
注视着我,让我感到他圆型镜片后面的目光似乎意味深长。我在奥斯陆的第一次用餐,
就在易卜生生前经常光顾的一家餐馆里。餐馆散发着我在欧洲已经熟悉的古老格调,高
高的屋顶上有着精美的绘画,中间有着圆型柱子。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餐馆进门处
摆放着一只小圆桌,桌上放着一顶黑色礼帽,旁边是一杯刚刚喝光的啤酒,玻璃杯上残
留着啤酒的泡沫。一把拉开的椅子旁放着一支拐杖。这一切象征着易卜生正在用餐。
此后的三天里,我没有再次走入这家餐馆。可是我早出晚归之时,就会经过这家餐馆。
每次我都会驻足端详一下里面属于易卜生的小圆桌,黑色礼帽和拐杖总是在那里,椅子
总是被拉开。我发现了有关易卜生纪念活动里的一个小小细节,早晨我经过时,小圆桌
上的玻璃杯里斟满啤酒;晚上我回来时,酒杯空了,玻璃杯上沾着一点啤酒泡沫。于是
,我拥有了美好的错觉,一百年前逝世的易卜生,每天都在象征性地看着一位中国作家
的早出晚归,象征性地思忖:「这个中国人写过什么作品?」
我想起了我们的鲁迅。易卜生的名字最早以中文的形式出现,是在鲁迅的《文化偏至论
》和《摩罗诗力说》里。这是两篇用文言文叙述的文章,发表在一九0八年的《河南》
月刊上,易卜生去世将近两年了。一九二三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著
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在演讲里说:「走了以后怎样?易卜生并无解答;而
且他已经死了。即使不死,他也不负责解答的责任。」然后鲁迅以一个读者的身分给予
解答:娜拉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鲁迅认为,妇女
要摆脱任人摆布的地位必须获得与男人平等的经济权。鲁迅在此用他冷嘲热讽的语调说
道:「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
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要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
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
他发议论。」
挪威航空公司飞机尾翼上巨大的易卜生头像,以及这样的头像缩小后又飘扬在奥斯陆的
大街上,让我感受到了易卜生在挪威的特殊地位。当然这位伟大的作家在世界的很多地
方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可是我隐约有这样的感觉,「易卜生」在挪威不只是一个代表了
几部不朽之作的作家的名字,「易卜生」在挪威可能是一个词汇了,一个已经超出文学
和人物范畴的重要词汇。
就像我小时候的「鲁迅」,我所说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鲁迅」。那时的「鲁迅」不
再是一个作家的名字,而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词汇,一个包含了政治和革命内容的
重要词汇。于是,我在奥斯陆大学演讲时,讲起了我和鲁迅的故事。
文革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只是在语文课本里尚存一丝文学的气息。可是我们从小学
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诗
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一
个诗人名叫毛泽东。
我想,鲁迅应该是过去那个时代里最具批判精神的作家。一九四九年共产党获得政权以
后,新社会开始了,同时需要对此前的旧社会进行无情的鞭挞,于是鲁迅那些极具社会
批判意义的作品成为了共产党手中挥舞的鞭子。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万恶的旧社会是一
个「吃人」的社会,其证据就是来自于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虚构作品
中一个疯子「吃人」的呓语被当时的政治需求演绎成了真实的社会现状。语文课本里鲁
迅的其他作品《孔乙己》、《祝福》和《药》等等,无一例外地被解读成了揭露旧社会
罪恶的范本。当然,毛泽东对鲁迅的欣赏至关重要,让其名声在后来的新社会里飞黄腾
达,享受到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位一九三六
年去世的作家,其影响力在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革时代达到了顶峰,仅次于毛泽东。可
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时候几乎每篇文章,无论是出现在报纸上广播里,还是
出现在街头的大字报上,都会在毛泽东的语录之后,引用鲁迅的话。人民群众的批判文
章里要用鲁迅的话,地富反坏右交代自己罪行的材料里也要用鲁迅的话。「毛主席教导
我们」和「鲁迅先生说」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政治口头禅。
有趣的是,文革时期「先生」这个词汇也被打倒了,是属于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坏东
西。鲁迅破例享受了这个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待遇,当时全中国只有鲁迅一个人是先
生,其他人都是同志,要不就是阶级敌人。
这时候的「鲁迅」,已经不再是那位生前饱受争议的作家,他曾经遭受到的疾风暴雨般
的攻击早已烟消云散,仿佛雨过天晴一样,这时候的「鲁迅」光辉灿烂了。「鲁迅」已
经从一个作家变成了一个词汇,一个代表着永远正确和永远革命的词汇。
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
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我觉得鲁迅的作品沉闷、灰暗和无聊透顶。除了我在写批判
文章时需要引用鲁迅的话,其他时候鲁迅的作品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不知所云。也就是说
,鲁迅作为一个词汇时,对我是有用的;可是作为一个作家的时候,让我深感无聊。因
此,我小学和中学的往事里没有鲁迅的作品,只有「鲁迅」这个词汇。
在我的文革岁月里,我曾经充分利用过「鲁迅」这个强大的词汇。我成长的经历里除了
革命和贫穷,就是无休无止的争论。争论是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奢侈品,是贫困生活里
的精神食粮。
我小学时和一位同学有过一个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近?这位同学认为是早晨和
傍晚,因为那时候的太阳看上去最大。我认为是中午,因为中午的时候最热。我们两个
人不知疲惫地开始了马拉松式的争论,每天见面时,都是陈述自己的理由,然后驳斥对
方的观点。这样的废话说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以后,我们开始寻求其他人的支持。他拉着
我去找他的姐姐,他姐姐听完了我们两方的理由后,马上站到了他的立场上。这个当时
还没有发育的女孩一边踢着毽子一边说:「太阳当然是早晨和傍晚离地球最近。」
我不甘失败,拉着他去找我的哥哥。我哥哥自然要维护自己的弟弟,他向我的同学挥了
两下拳头,威胁他:「你再敢说早晨和傍晚最近,小心老子揍你。」
我对哥哥的回答方式深感失望,我需要的是真理,不是武力。我们两个又去找了其他年
龄大一些的孩子,有支持他的,也有赞成我的,始终难分胜负。我们之间的争论长达一
年时间,小镇上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都被我们拉出来当过几次裁判,连他们都开始厌烦了
,只要看到我们两个争吵地走向他们,他们就会吼叫:「滚开!」
我们只好将唾沫横飞的争论局限在两个人的范围里。后来他有了新的发现,开始攻击我
的「热」理论,他说如果用热作为标准的话,那么太阳是不是夏天离地球近,冬天离地
球远?我反驳他的「视觉」理论,如果用看上去大小作为标准,那么太阳在雨天是不是
就小的没有了?
我们继续争论不休,直到有一天我搬出了鲁迅,一下子就把他打垮了。我在情急之中突
然编造了鲁迅的话,我冲着他喊叫:「鲁迅先生说过,太阳中午的时候离地球最近!」
他哑口无言地看了我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鲁迅先生真的说过这话?」「当然说过
,」我虽然心里发虚,嘴上仍然强硬,「难道你不相信鲁迅先生的话?」
「不是的,」他慌张地摆了摆手,「你以前为什么不说呢?」我一不作二不休,继续胡
编乱造:「以前我不知道,是今天早晨在广播里听到的。」
他悲伤地低下了头,嘴里喃喃地说道:「鲁迅先生也这么说,肯定是你对了,我错了。」
就这么简单,他不遗余力地捍卫了一年的太阳距离观点,在我虚构的鲁迅面前立刻土崩
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这是文革时代的特征
,不管是造反派之间或者红卫兵之间的争论,还是家庭妇女之间的吵架,最终的胜利者
都是拿出某一句毛泽东说过的话,然后一锤定音,结束争论和吵架。当时我本来是想编
造一句毛泽东的话,可是话到嘴边还是胆怯了,不由自主地把「毛主席教导我们」改成
了「鲁迅先生说」。日后即便被人揭露出来,被打倒了,成为小反革命分子,也会罪轻
一等。
进入初中以后,我和这位同学开始了另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我们讨论起了原子弹的威
力,他说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原子弹捆绑到一起爆炸的话,地球肯定会粉身碎骨似的毁
灭;我不同意,我说地球的表面会被摧毁,但是地球不会因此破碎,地球仍然会正常地
自转和公转。
我们从讨论的层面进入到了争论的层面,而且争论不断升级和扩大,两个人在学校里整
天声嘶力竭地辩论,然后像竞选似的,各自去拉拢其他男同学。有支持他的,也有支持
我的,当时初一年级里的男生们分成了地球毁灭和不毁灭两大阵营。时间一久,我们的
男同学们厌倦了这样的争论,只有我们两个人继续在争论里乐此不疲。男同学们为此给
予我们一个共同的绰号:「这两个地球。」
有一天我们打篮球的时候也争论起来,我们已经争论了几个月了,我们都觉得应该结束
这场争论了。我们就在篮球场上做出决定,去找化学老师,让她给出一个权威的答案。
我们一边争论一边走去,他忘记了手里抱着篮球,后面打球的几个同学急了,冲着我们
喊叫:「喂,喂,两个地球,把篮球还给我们。」
我们要去请教的化学老师是新来的,来自北方的一个城市,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我
们觉得她很洋气,因为她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像其他老师,课上课下都只会说本
地土话。我们在年级的教研室里找到了她,她耐心地听完我们各自的观点后,十分严肃
地说:「全世界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怎么可能把原子弹捆绑在一起爆炸?」没想到这
位洋气的化学老师给我们耗时几个月的争论来了一个釜底抽薪,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
两个人傻乎乎地走出了初中年级教研室,又傻乎乎地互相看了一会儿,然后同时骂了一
声:「他妈的!」
接下去我们继续争论,都是一副誓不罢休的模样。我终于再次被逼急了,故伎重演地喊
叫起来:「鲁迅先生说过,即使将全世界的原子弹绑在一起爆炸,也毁灭不了我们的地
球。」
「又是鲁迅先生说?」他满腹狐疑地看着我。
「你不相信?」我那时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难道我是在编造鲁迅先生护话?」
我坚定的神态让他退却了,他摇摇头说:「你不敢,谁也不敢编造鲁迅先生的话。」
「我当然不敢。」我心虚地说道。
他点点头说:「这『即使』确实很像是鲁迅先生的语气。」「什么叫很像?」我乘胜追
击,「这就是鲁迅先生的语气。」然后,我的这位同学垂头丧气地走去了。他可能百思
不得其解:鲁迅先生为何总是和他作对?不过几个月以后,我把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鲁迅是一九三六年去世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
炸的时间却是一九四五年。我胆战心惊了好几天以后,主动去向这位同学认错,我对他
说:「我上次说错了,鲁迅先生的原话里不是说原子弹,是说炸弹。他说,即使全世界
的炸弹绑在一起爆炸……」
我同学的眼睛立刻明亮了,他扬眉吐气地说:「炸弹怎么可以和原子弹比呢!」
「当然不能比,」为了蒙混过关,我只好承认他的观点是对的,「你说得对,如果世界
上的原子弹捆绑在一起爆炸的话,地球肯定被炸得粉身碎骨。」
我和这位同学从小学到初中的两次马拉松式的争论,最终结果是一比一。这个结果没有
意义,争论也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由此引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作为一个词汇的「鲁迅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实在是威力无穷。
我和鲁迅的故事还在演绎,接下去是我一个人的鲁迅了。我过去生活中有过一些疯狂的
经历,其中之一就是我曾经将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谱写成歌曲。
那时候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应该是一九七四年,文革进入了后期,生活在愈来愈深的
压抑里一成不变地继续着。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去打篮球,上化学课或者物理课时在操
场上游荡,无拘无束。然而课堂让我感到厌倦之后,我又开始厌倦操场了,我愁眉苦脸
不知道如何打发日子,无所事事的自由让我感到了无聊。这时候我发现了音乐,准确的
说法是我发现了简谱,于是在像数学课一样无聊的音乐课里,我获得了生活的乐趣,激
情回来了,我开始作曲了。
我并不是被音乐迷住了,而是被简谱迷住了。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我对它
们一无所知。不像我翻开那些语文和数学的课本时,我有能力去读懂里面正在说些什么
。可是那些简谱,我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我只知道那些革命歌曲一旦印刷下来就
是这副模样,稀奇古怪地躺在纸上,暗暗讲述着声音的故事。无知构成了神秘,神秘变
成了召唤,召唤勾引出了我创作的欲望。
我丝毫没有去学习这些简谱的想法,直接就是利用它们的形状开始了我的音乐写作,这
肯定是我一生里唯一的一次音乐写作。我第一次音乐写作的题材就是鲁迅的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我先将鲁迅的小说抄写在一本新的作业簿上,然后将简谱里的各种音符胡
乱写在文字的下面,我差不多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首歌,而且是一首无人能够演
奏,也无人有幸聆听的歌。
这项工程消耗了我很多天的热情,我把作业簿写满了,也把自己写累了。这时候我对音
乐的简谱仍然是一无所知,虽然我已经拥有了整整一本作业簿的音乐作品,可是我朝着
音乐的方向没有跨出半步,我不知道自己胡乱写上去的乐谱会出现什么样的声音,只是
觉得看上去很像是一首歌,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十分怀念那本早已遗失了的作业簿,怀念《狂人日记》这首世界上最长的歌曲,里面
混乱的简谱记载了胡乱的节拍和随心所欲的音符。也记载了我在文革后期的生活状态,
那是一种窒息的压抑、无聊的自由和空洞的话语相互交往的生活。为什么我会选择《狂
人日记》?我也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狂人日记》之后,我再也找不到更适合我作
曲的文学题材了。于是,我只好去对付那些数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式。接下去的日子里
,我又将数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式也谱写成了歌曲,写满了另外一本作业簿。同样是胡
乱的节拍和随心所欲的音符,如果演奏出来,我相信这将是这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声音
。地狱里可能有过,我曾经设想过那是什么样的声音?我当时的想象里立刻出现了鬼哭
狼嚎的声音。我也有过侥幸的想法,我也许偶尔瞎猫逮住了死耗子,阴差阳错地写下了
几个来自天堂的美妙乐句。
现在回首往事,似乎有了我为何选择《狂人日记》的答案:我当初谱曲的方法,可以说
是另外一个狂人的日记。
文革结束以后,我曾经十分好奇毛泽东对鲁迅的欣赏。我想,这两个人在心灵上可能有
一条秘密通道,虽然有着生死之隔,他们仍然能够迅速地互相抵达。毛泽东和鲁迅似乎
都有着坚强的心灵和永不安分的性格。毛泽东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毛泽东
也是硬骨头,他和当时比中国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抗衡时毫不示弱。而且这两个人在思想
深处都是彻底的和极端的,他们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
任何伟大的作家都需要伟大的读者,鲁迅拥有一个强大的读者毛泽东,这可能是鲁迅的
幸运,也可能是鲁迅的不幸。文革时期的「鲁迅」,从一个作家的名字变成了一个时髦
的政治词汇之后,他深刻和妙趣横生的作品也被教条主义的阅读所淹没。在那个时代里
,人人张口闭口都是「鲁迅先生说」,其亲热的语气好像当时所有的中国人都和鲁迅沾
亲带故似的,可是很少有人像毛泽东这样理解鲁迅。因此,文革时期的鲁迅虽然名声达
到顶峰,可是真正的读者却寥寥无几,「鲁迅先生说」只是一个时代在起哄而已。
文革之后,鲁迅不再是一个神圣的词汇,他回归于一个作家,也就回归于争议之中。很
多人继续推崇鲁迅,不少人开始贬低和攻击鲁迅。与鲁迅在世时遭受的攻击有所不同,
现在的攻击里添加了情色的配料,一些人津津乐道于隐私中的鲁迅,捕风捉影地研究起
了与鲁迅恋爱有关的四个女人;还有的人干脆臆想起来:鲁迅的床上功夫十分糟糕;鲁
迅的性心理十分变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起,鲁迅的商业价值也被不断地开发出来,鲁迅笔下的人物和地
名被纷纷用作餐饮业和旅游业,甚至KTV和夜总会里都有鲁迅笔下地名命名的包厢,官
员和商人搂着小姐在这样的包厢里歌舞升平。
还有人直接拿鲁迅本人作为广告代言人。武汉有一家专卖臭豆腐的小店,在店门口耸立
起鲁迅叫卖臭豆腐的广告牌。广告上用的是一张鲁迅抽烟的经典照片,只是将鲁迅手上
的香烟换成了一串臭豆腐。
这家小店的老板骄傲地声称:他们是鲁迅先生的同乡,都是浙江绍兴人,制作这样的广
告是现在中国流行的做法,就是借用名人效应来招揽生意。
「鲁迅」在中国的命运,从一个作家的命运到一个词汇的命运,再从一个词汇的命运回
到一个作家的命运,其实也折射出中国的命运。中国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可以在
「鲁迅」里一叶见秋。
我在奥斯陆大学继续讲述我和鲁迅的故事。我告诉挪威的听众,我曾经无知地认为鲁迅
是一个糟糕的作家,他显赫的名声只是政治的产物。
一九八四年,我在中国南方一个县城的文化馆工作。当时我已经从事写作,我办公室外
面的过厅里有一张大桌子,桌下地上堆满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
鲁迅的著作。这些曾经是圣书的著作,时过境迁之后像废纸一样堆在一起,上面落满了
灰尘。鲁迅的著作堆在最外面,我进出办公室的时候,双脚时常会碰到它们,我低头看
看在地上灰溜溜的鲁迅著作,不由幸灾乐祸,心想这家伙终于过时了。有一次我经过时
,不小心被地上的鲁迅著作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我骂了一声:「他妈的,都过时
了,还要出来捉弄人。」
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刚好高中毕业。此后的十多年里,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可是
没有读过鲁迅作品中的一个字。后来我自己成为了一名作家,中国的批评家认为我是鲁
迅精神的继承者,我心里十分不悦,觉得他们是在贬低我的写作。
时光来到了一九九六年,一个机会让我重读了鲁迅的作品。一位导演打算将鲁迅的小说
改编成电影,请我为他策划一下如何改编,他会付给我一笔数目不错的策划费,当时我
刚好缺钱,就一口答应下来。然后我发现自己的书架上没有一册鲁迅的著作,只好去书
店买来《鲁迅小说集》。当天晚上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读
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我曾经谱写成歌曲的《狂人日记》,可是我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
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
看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另外一
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
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读到的第三篇小说。这篇小说在我小学到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重
复出现过,可是我真正阅读它的时候已经三十六岁了。读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给那
位导演打电话,希望他不要改编鲁迅的小说,我在电话里说:「不要糟蹋鲁迅了,这是
一位伟大的作家。」
第二天,我就去书店买来了文革以后出版的《鲁迅全集》。为此,我十分想念那些堆积
在文化馆桌子下面的鲁迅作品,那些在文革中出版的鲁迅作品,其版本有着更加深远的
意义。我当年从文化馆办公室进出时,移动的双脚时常被鲁迅的著作绊住,我觉得可能
是命运的暗示,暗示我这些布满灰尘的书页里隐藏着伟大的叙述。
从书店买来《鲁迅全集》后的一个多月里,我沉浸在鲁迅清晰和敏捷的叙述里。我后来
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
,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我想藉此机会再次谈论《孔乙己》,这是短篇小说中的典范。这部短篇小说开篇的叙述
貌似简单却是意味深长,鲁迅上来就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短衣帮的顾客都是靠在柜台
外面站着喝酒,穿长衫的顾客是在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上酒菜,坐下来慢慢地喝酒。
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穿长衫的人。鲁迅惜墨如金的开篇,一下子就让孔乙己与众不同
的社会身分突出在了叙述之中。
在《孔乙己》里尤其重要的是,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
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
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坎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
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坎上」,孔乙己摸出四
文大钱后,令人赞叹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
是用这手走来的。」
在我三十六岁的那个夜晚,鲁迅在我这里,终于从一个词汇回到了一个作家。回顾小学
到中学的岁月里,我被迫阅读鲁迅作品的情景时,我感慨万端,我觉得鲁迅是不属于孩
子们的,他属于成熟并且敏感的读者。同时我还觉得,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
,有时候需要时机。
文革结束以后,我阅读过很多其他作家的作品,有伟大的作品,也有平庸的作品,当我
阅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时,一旦感到无聊,我就会立刻放下这位作家的作品,让我没有
机会去讨厌这位作家。可是文革期间我无法放下鲁迅的作品,我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去阅
读,因此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
我告诉挪威的听众:当一个作家成为了一个词汇以后,其实是对这个作家的伤害。
我的演讲结束后,奥斯陆大学历史系的HaraldBeckman教授走过来说:「你小时候对鲁
迅的讨厌,和我小时候对易卜生的讨厌一模一样。」
wh
发帖数: 141625
2
以前读到过余华引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句子,寥寥几句点出作者的厉害之处,真是惺惺
惜惺惺,作家碰作家。
关于毛泽东和鲁迅的共鸣也很有道理:
“文革结束以后,我曾经十分好奇毛泽东对鲁迅的欣赏。我想,这两个人在心灵上可能有
一条秘密通道,虽然有着生死之隔,他们仍然能够迅速地互相抵达。毛泽东和鲁迅似乎
都有着坚强的心灵和永不安分的性格。毛泽东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毛泽东
也是硬骨头,他和当时比中国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抗衡时毫不示弱。而且这两个人在思想
深处都是彻底的和极端的,他们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
我感觉毛、鲁、尼采、希特勒可能有这个强硬、极端、叛逆的共性。希特勒对尼采的欣
赏也让尼采倒足了霉。鲁迅恰恰也喜欢尼采,引过那句王国维也引的独爱血写的文字。
不过有心理学家分析希特勒是懦弱,从没有亲手杀过人,从没去过集中营,从没签署过
一份处死文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精神世界里,但又神奇地把整个世界拖入疯狂。他根
本不会打仗,但神奇地连连打胜仗,对手还都比他强得多。一贯理性的德国人震惊得脑
子短路,从此昏头昏脑地被一个毫无理性的人牵着鼻子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二00六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井然有序的哥本哈根机场的候机厅里,准备转机前往奥斯
: 陆。身旁不同国家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小声说话,我的目光穿越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停
: 留在窗外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飞机的尾翼上。我被尾翼上一个巨大的头像所吸引,我知道
: 自己过会儿就要乘坐这架飞机前往奥斯陆。为了消磨时光,我心里反复思忖:飞机尾翼
: 上的头像是谁?
: 我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身体一动不动。我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的头发有点蓬松有点长
: ,他的鼻子上架着一付老式的圆型眼镜。
: 开始登机了,我起身走向登机口。然后我坐到挪威航空公司航班临窗的座位上,继续想
: 着尾翼上巨大的头像。我总觉得曾经见过他,可他究竟是谁?
: 就在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的剎那间,我的思维豁然开朗,我想起来他是谁了。同样的

M********c
发帖数: 11672
3
这样说来,余华的作品是不是也和鲁迅的作品有些共通之处呢?
l*****l
发帖数: 5909
4
Both in Chinese.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样说来,余华的作品是不是也和鲁迅的作品有些共通之处呢?
a*o
发帖数: 25262
5
哈哈哈。。开始真正读书了。。可能你早已经读了,不过经常行为艺术。。
唉。。被骗了。。
M********c
发帖数: 11672
6
主题和写作手法~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Both in Chinese.
a*o
发帖数: 25262
7
看了这余华写的,他写作功力不够鲁迅厉害。。
鲁迅写的比较精,简和能够使毛泽东信服他说的,大家拜神一样拜毛,所以鲁迅是太上
君。。
余华还没有这个能力。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样说来,余华的作品是不是也和鲁迅的作品有些共通之处呢?
c********d
发帖数: 11593
8
……如果鲁迅对那一代的人曾产生过那样的影响,对于王朔骂鲁迅我都觉得太可以理解
了。
想当初准备高考时在现代文阅读上头被余秋雨的散文反复折腾了一个学期,我都受不了
,到现在也还是因此对余秋雨没任何的好感;想不到还有人被鲁迅的文折腾了十二年的
,而且折腾的程度更狠,没有因此生出对鲁迅的刻骨仇恨都是奇迹啊。真正说明余华是
心地纯粹的文学大家。
a*o
发帖数: 25262
9
大家读书的目的正在慢慢地见到太阳光。。哈哈哈。。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鲁迅对那一代的人曾产生过那样的影响,对于王朔骂鲁迅我都觉得太可以理解
: 了。
: 想当初准备高考时在现代文阅读上头被余秋雨的散文反复折腾了一个学期,我都受不了
: ,到现在也还是因此对余秋雨没任何的好感;想不到还有人被鲁迅的文折腾了十二年的
: ,而且折腾的程度更狠,没有因此生出对鲁迅的刻骨仇恨都是奇迹啊。真正说明余华是
: 心地纯粹的文学大家。

p******e
发帖数: 17163
10
长长长,三木瑞,普利斯
相关主题
一句话评鲁迅三、当年人们从鲁迅那里学到了什么?(摘)
梁实秋 《关于鲁迅》转从大家对近代史的态度想到了鲁迅的《药》
梁实秋,李敖等谈鲁迅 zz鲁迅先生越来越悲伤和悲惨了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a*o
发帖数: 25262
11
长的,无论领导人民,男女都喜欢的。。
太短了不好。
总不能老是三言两语吧,事情没那么简单就完了。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长长长,三木瑞,普利斯
c********d
发帖数: 11593
12
鲁迅喜欢尼采吗?
我只记得在《拿来主义》里他说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似乎是揶揄而不是
喜爱的口吻哪。

能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到过余华引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句子,寥寥几句点出作者的厉害之处,真是惺惺
: 惜惺惺,作家碰作家。
: 关于毛泽东和鲁迅的共鸣也很有道理:
: “文革结束以后,我曾经十分好奇毛泽东对鲁迅的欣赏。我想,这两个人在心灵上可能有
: 一条秘密通道,虽然有着生死之隔,他们仍然能够迅速地互相抵达。毛泽东和鲁迅似乎
: 都有着坚强的心灵和永不安分的性格。毛泽东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毛泽东
: 也是硬骨头,他和当时比中国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抗衡时毫不示弱。而且这两个人在思想
: 深处都是彻底的和极端的,他们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
: 我感觉毛、鲁、尼采、希特勒可能有这个强硬、极端、叛逆的共性。希特勒对尼采的欣
: 赏也让尼采倒足了霉。鲁迅恰恰也喜欢尼采,引过那句王国维也引的独爱血写的文字。

l*****l
发帖数: 5909
13
Sure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喜欢尼采吗?
: 我只记得在《拿来主义》里他说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似乎是揶揄而不是
: 喜爱的口吻哪。
:
: 能有

l*****l
发帖数: 5909
14
They write about chinese people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主题和写作手法~
d*********r
发帖数: 3195
15
同感。余华说鲁迅的东西灰暗晦涩,其实余华自己的,也不见得好阳光,尤其是后来的
兄弟,活生生把3个可爱的人物写的要么凄惨,要么变得无耻。余华的东西让人痛,鲁
迅却是用简短的文字就深刮至骨。
以上只是简单的印象。实际上《活着》我更喜欢电影版本。说姜武:“急了也能跑”。
哈哈!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样说来,余华的作品是不是也和鲁迅的作品有些共通之处呢?
h*****s
发帖数: 155
16

余华不是先讨厌他的导师吗? 这么健忘。过段时间不知道又有谁会躺枪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二00六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井然有序的哥本哈根机场的候机厅里,准备转机前往奥斯
: 陆。身旁不同国家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小声说话,我的目光穿越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停
: 留在窗外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飞机的尾翼上。我被尾翼上一个巨大的头像所吸引,我知道
: 自己过会儿就要乘坐这架飞机前往奥斯陆。为了消磨时光,我心里反复思忖:飞机尾翼
: 上的头像是谁?
: 我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身体一动不动。我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的头发有点蓬松有点长
: ,他的鼻子上架着一付老式的圆型眼镜。
: 开始登机了,我起身走向登机口。然后我坐到挪威航空公司航班临窗的座位上,继续想
: 着尾翼上巨大的头像。我总觉得曾经见过他,可他究竟是谁?
: 就在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的剎那间,我的思维豁然开朗,我想起来他是谁了。同样的

B**********y
发帖数: 3855
17
喜欢鲁迅的小说,但他那种编入语文课本里时常要求归纳中心思想,揣度第二,第三层
大意的戟文极其让我厌恶。
h*****s
发帖数: 155
18

搞错了。 那是余杰和余秋雨。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余华不是先讨厌他的导师吗? 这么健忘。过段时间不知道又有谁会躺枪了。

a*o
发帖数: 25262
19
嗯,假如是单纯文学角度来看,他的小说不错的。
可是被当作是洗脑的工具,只能只有一个洗脑者的解释,那就令大家反感了。
被冲刷过的要是看到你说鲁迅有第二个意思,那就。。极力嘶喊的时候了。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欢鲁迅的小说,但他那种编入语文课本里时常要求归纳中心思想,揣度第二,第三层
: 大意的戟文极其让我厌恶。

d*******g
发帖数: 8992
20
鲁迅的作品对于社会的观察,对于人性的解析,鞭辟入里。
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没有一定的阅读力和思考,是不容易看明白的
相关主题
鲁迅和胡兰成,文学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文学性中国小说很少有那种震撼人心的
忽然明白我为什么喜欢看同性恋小说了[抗战杯] 俺们社区基层的抗战纪念演出
继续人在旅途还是换个主题?为什么林夕总是能够挑动我们最柔软内心到崩溃(一)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a*o
发帖数: 25262
21
说的对,可能要经历过文革那样的生活阅历才能真正明白。。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的作品对于社会的观察,对于人性的解析,鞭辟入里。
: 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没有一定的阅读力和思考,是不容易看明白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没特别明显地觉得他们像。能想到的是都算比较含蓄吧,不直白表露作者意图、观点,
喜欢用叙事本身说话。鲁迅的曲笔更多一点,比如明明可怜孔乙己、范爱农、祥林嫂,
却反笔写不喜欢或不耐烦。突然想起来余华这篇也是曲笔,呵呵。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样说来,余华的作品是不是也和鲁迅的作品有些共通之处呢?
wh
发帖数: 141625
23
你在说谁?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开始真正读书了。。可能你早已经读了,不过经常行为艺术。。
: 唉。。被骗了。。

wh
发帖数: 141625
24
我觉得最多是烦、麻木、反感,不会恨。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鲁迅对那一代的人曾产生过那样的影响,对于王朔骂鲁迅我都觉得太可以理解
: 了。
: 想当初准备高考时在现代文阅读上头被余秋雨的散文反复折腾了一个学期,我都受不了
: ,到现在也还是因此对余秋雨没任何的好感;想不到还有人被鲁迅的文折腾了十二年的
: ,而且折腾的程度更狠,没有因此生出对鲁迅的刻骨仇恨都是奇迹啊。真正说明余华是
: 心地纯粹的文学大家。

wh
发帖数: 141625
25
摘几段:
鲁迅,曾是一条挥舞的鞭子,一个强大的词汇。从词汇到作家,对鲁迅的认识,经历了
一个令人感慨万端的过程。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有时候需要时机。
文革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只是在语文课本里尚存一丝文学的气息。可是我们从小学
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诗
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一
个诗人名叫毛泽东。……“毛主席教导我们”和“鲁迅先生说”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政
治口头禅。
就这么简单,他不遗余力地捍卫了一年的太阳距离观点,在我虚构的鲁迅面前立刻土崩
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这是文革时代的特征
,不管是造反派之间或者红卫兵之间的争论,还是家庭妇女之间的吵架,最终的胜利者
都是拿出某一句毛泽东说过的话,然后一锤定音,结束争论和吵架。当时我本来是想编
造一句毛泽东的话,可是话到嘴边还是胆怯了,不由自主地把“毛主席教导我们”改成
了“鲁迅先生说”。日后即便被人揭露出来,被打倒了,成为小反革命分子,也会罪轻
一等。
文革结束以后,我曾经十分好奇毛泽东对鲁迅的欣赏。我想,这两个人在心灵上可能有
一条秘密通道,虽然有着生死之隔,他们仍然能够迅速地互相抵达。毛泽东和鲁迅似乎
都有着坚强的心灵和永不安分的性格。毛泽东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毛泽东
也是硬骨头,他和当时比中国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抗衡时毫不示弱。而且这两个人在思想
深处都是彻底的和极端的,他们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
时光来到了一九九六年,一个机会让我重读了鲁迅的作品。……当天晚上开始在灯下阅
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我曾经谱写成歌曲的《狂人日
记》,可是我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
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另外一
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
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读到的第三篇小说。这篇小说在我小学到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重
复出现过,可是我真正阅读它的时候已经三十六岁了。读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给那
位导演打电话,希望他不要改编鲁迅的小说,我在电话里说:“不要糟蹋鲁迅了,这是
一位伟大的作家。”
从书店买来《鲁迅全集》后的一个多月里,我沉浸在鲁迅清晰和敏捷的叙述里。我后来
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
,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在《孔乙己》里尤其重要的是,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
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
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坎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
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坎上”,孔乙己摸出四
文大钱后,令人赞叹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
是用这手走来的。”
在我三十六岁的那个夜晚,鲁迅在我这里,终于从一个词汇回到了一个作家。回顾小学
到中学的岁月里,我被迫阅读鲁迅作品的情景时,我感慨万端,我觉得鲁迅是不属于孩
子们的,他属于成熟并且敏感的读者。同时我还觉得,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
,有时候需要时机。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长长长,三木瑞,普利斯
wh
发帖数: 141625
26
抄一段以前的笔记,我觉得这俩情怀很像,东西方的思维差别也很明显,导致最后一个
疯掉,另一个从自我牺牲情怀转向复仇情怀:
Lu Xun—Nietzsche study has not been rare in China. Lu Xun in his early
essays extolled Nietzsche as his favorite “powerful and prominent
individualist”, but later condemned him as “lunatic” and his thought “
fin-de-ciècle poison”. This dramatic turn in a dramatic age, together with
the contrastive political labels attached to them, has encouraged many
scholars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Lu Xun in his early stage “
misinterpreted” Nietzsche, though it was a good misinterpretation to turn
an “evil” theory for the “few” into a good one for the “many.”
Recent studies, however, dig into the paradoxical depth of Lu Xun’s works
and see it politically correct, but intellectually simplified to pose Lu Xun
and Nietzsche, so-called “humanitarian” and “individualist”, at
opposite ends. As Stanley Rosen discerns the two voices of Zarathustra, i.e.
, the “exoteric”, humanitarian call to “enlighten” the public and the “
esoteric”, individualistic whisper to confess the self (Mask of
Enlightenmen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1995, Cambridge), so is the case
with Lu Xun’s characters. When seemingly promoting/misreading Nietzsche’s
individualism, Lu Xun perceived and appropriated his “double rhetoric”.
Liu Xiaofeng attempts to reveal the “real face” behind the “mask” (“
Nietzsche and theology”, Christian Cultural Review, 2000:13), while I argue
,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Lu Xun’s short story “Regret for the Past,”
that there is no “real face” whatsoever; the unsolvabl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 lies at the bottom of
their double rhetoric that forms the very beauty and validity of their art
to the contemporary readers.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喜欢尼采吗?
: 我只记得在《拿来主义》里他说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似乎是揶揄而不是
: 喜爱的口吻哪。
:
: 能有

wh
发帖数: 141625
27
他的前期作品更暴力啊,那个文革致疯的历史老师把历史上的酷刑一样样加在自己身上
,描写得很赤裸裸和黑色幽默。余华自己也说他从小目睹种种文革暴力,对他的写作影
响非常深。推荐一篇我喜欢的余华采访录: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6933_276073.html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感。余华说鲁迅的东西灰暗晦涩,其实余华自己的,也不见得好阳光,尤其是后来的
: 兄弟,活生生把3个可爱的人物写的要么凄惨,要么变得无耻。余华的东西让人痛,鲁
: 迅却是用简短的文字就深刮至骨。
: 以上只是简单的印象。实际上《活着》我更喜欢电影版本。说姜武:“急了也能跑”。
: 哈哈!

p******e
发帖数: 17163
28
Orz, not helping but nice try

了一个令人感慨万端的过程。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有时候需要时机。
学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
诗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
一个诗人名叫毛泽东。……“毛主席教导我们”和“鲁迅先生说”已经成为
当时人们的政治口头禅。
崩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这是文革时代的特
征,不管是造反派之间或者红卫兵之间的争论,还是家庭妇女之间的吵架,最终的胜利
者都是拿出某一句毛泽东说过的话,然后一锤定音,结束争论和吵架。当时我本来是想
编造一句毛泽东的话,可是话到嘴边还是胆怯了,不由自主地把“毛主席教导我们”改
成了“鲁迅先生说”。日后即便被人揭露出来,被打倒了,成为小反革命分子,也会罪
轻一等。
有一条秘密通道,虽然有着生死之隔,他们仍然能够迅速地互相抵达。毛泽东和鲁迅似
乎都有着坚强的心灵和永不安分的性格。毛泽东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毛泽
东也是硬骨头,他和当时比中国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抗衡时毫不示弱。而且这两个人在思
想深处都是彻底的和极端的,他们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
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我曾经谱写成歌
曲的《狂人日记》,可是我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
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一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
,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重复出现过,可是我真正阅读它的时候已经三十六岁了。读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给
那位导演打电话,希望他不要改编鲁迅的小说,我在电话里说:“不要糟蹋鲁迅了,这
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来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
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
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
了“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
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坎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
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坎上”,孔乙己摸出
四文大钱后,令人赞叹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
他是用这手走来的。”
学到中学的岁月里,我被迫阅读鲁迅作品的情景时,我感慨万端,我觉得鲁迅是不属于
孩子们的,他属于成熟并且敏感的读者。同时我还觉得,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
遇,有时候需要时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摘几段:
: 鲁迅,曾是一条挥舞的鞭子,一个强大的词汇。从词汇到作家,对鲁迅的认识,经历了
: 一个令人感慨万端的过程。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有时候需要时机。
: 文革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只是在语文课本里尚存一丝文学的气息。可是我们从小学
: 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诗
: 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一
: 个诗人名叫毛泽东。……“毛主席教导我们”和“鲁迅先生说”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政
: 治口头禅。
: 就这么简单,他不遗余力地捍卫了一年的太阳距离观点,在我虚构的鲁迅面前立刻土崩
: 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这是文革时代的特征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我也不爱看他的杂文。最喜欢故事新编,什么嫦娥天天吃乌鸦炸酱面,哈哈。
我被荼毒的是马克思,导致后来大学里读西方哲学史时其他人的书都能读,只有马克思
的书一个字都读不进去。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欢鲁迅的小说,但他那种编入语文课本里时常要求归纳中心思想,揣度第二,第三层
: 大意的戟文极其让我厌恶。

wh
发帖数: 141625
30
余杰和余秋雨都讨厌他们的导师?有什么文章?余杰对钱理群曾经非常推崇感激啊。不
知道余秋雨的导师。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错了。 那是余杰和余秋雨。

相关主题
马夹吐槽 - 这年头不懂装懂是搞定女孩子的秘技么? (转载)读鲁迅小说
挪威杀手居然打赢了控告政府的人权官司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深刻吗?
今天看了一本叫《呐喊》的书,觉得很好很共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回国见同学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31
咦,改变一贯态度了嘛,哈哈。鲁迅的文章肯定争议多啊,有理有据的争议都能接受,
但不要把文革式的大字报、贴标签、穷凶极恶的政治化评论当作有效的文学评论,那些
当然令人反感。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嗯,假如是单纯文学角度来看,他的小说不错的。
: 可是被当作是洗脑的工具,只能只有一个洗脑者的解释,那就令大家反感了。
: 被冲刷过的要是看到你说鲁迅有第二个意思,那就。。极力嘶喊的时候了。

wh
发帖数: 141625
32
从18k缩到3k了呢。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Orz, not helping but nice try
:
: 了一个令人感慨万端的过程。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有时候需要时机。
: 学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
: 诗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
: 一个诗人名叫毛泽东。……“毛主席教导我们”和“鲁迅先生说”已经成为
: 当时人们的政治口头禅。
: 崩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这是文革时代的特
: 征,不管是造反派之间或者红卫兵之间的争论,还是家庭妇女之间的吵架,最终的胜利
: 者都是拿出某一句毛泽东说过的话,然后一锤定音,结束争论和吵架。当时我本来是想

p******e
发帖数: 17163
33
最多1k可以接受

东的
只有
成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从18k缩到3k了呢。
a*o
发帖数: 25262
34
说啥的? 什么 1k, 18K, 3K 的?
礼金讨价还价?

经历
从小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多1k可以接受
:
: 东的
: 只有
: 成为

p******e
发帖数: 17163
35
一只乌鸦屏幕上飞过

,经历
们从小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啥的? 什么 1k, 18K, 3K 的?
: 礼金讨价还价?
:
: 经历
: 从小

a*o
发帖数: 25262
36
原来大家对文革那么反感的。。不说不知道,还以为大家都认为文革是对的呢。。沉默
就是默认。
大家都是那么说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咦,改变一贯态度了嘛,哈哈。鲁迅的文章肯定争议多啊,有理有据的争议都能接受,
: 但不要把文革式的大字报、贴标签、穷凶极恶的政治化评论当作有效的文学评论,那些
: 当然令人反感。

m*******u
发帖数: 6052
37
为什么在鲁迅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总是乌鸦肉的炸酱面?
a*o
发帖数: 25262
38
原来是天上有多少只乌鸦。。
早点说,就不用误会了。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只乌鸦屏幕上飞过
:
: ,经历
: 们从小

m*******u
发帖数: 6052
39
居然是同好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从18k缩到3k了呢。
t******g
发帖数: 4044
40
余华觉得鲁迅很牛,只是需要阅历才能去理解他的作品。完。

经历
从小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多1k可以接受
:
: 东的
: 只有
: 成为

相关主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回国见同学梁实秋 《关于鲁迅》转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梁实秋,李敖等谈鲁迅 zz
一句话评鲁迅三、当年人们从鲁迅那里学到了什么?(摘)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z*****n
发帖数: 444
41
看了前两句就有想吐的感觉,如果把文章里的外国地名改成石家庄平顶山也能显得高端
,才叫牛逼。
c***x
发帖数: 1826
42

光看标题我也吓了一跳,读完之后才明白他的拧巴。
这一段深有同感,虽然早熟并且敏感的读者也可能很早就与鲁迅真正相遇:
“在我三十六岁的那个夜晚,鲁迅在我这里,终于从一个词汇回到了一个作家。回顾小学
到中学的岁月里,我被迫阅读鲁迅作品的情景时,我感慨万端,我觉得鲁迅是不属于孩
子们的,他属于成熟并且敏感的读者。同时我还觉得,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
,有时候需要时机。”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余华觉得鲁迅很牛,只是需要阅历才能去理解他的作品。完。
:
: 经历
: 从小

h*****n
发帖数: 1630
43
文无第一。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作品,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思维方式相似,有共鸣之处
。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多么高明或者比别人优越。
说不喜欢某人作品就表示别人没有生活阅历,没有阅读力和思考,这难道不是自以为是
吗?
鲁迅的文章,属于中国病急乱投医时代的产物,和当年的共产党一样,急于否定旧社会
的一切,按鲁迅的说法,他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摩中国人的。他们善于破坏大于建
设,善于指责大于指路,所以最终才有文革这种怪胎产物。
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就代表理解人性了吗?鲁迅和所谓的新思潮让中国社会变成更好的社
会了吗?没有嘛。偏激的思想象毒品,会让人上瘾,会让人质疑现实,但是却不能解决
任何问题。其存在的意义也就不过如此。
建设需要什么?建设需要中庸。西方人叫compromise,而不是我打倒你,你打倒我,看
顺眼的全盘照搬,看不顺眼的全砸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不理解这一点,就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浅薄化的表现之一。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的作品对于社会的观察,对于人性的解析,鞭辟入里。
: 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没有一定的阅读力和思考,是不容易看明白的

b******1
发帖数: 2270
44
n****l
发帖数: 6652
45
一个阿Q正传,他余华十辈子也写不出来,不是小看他。。。

能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读到过余华引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的句子,寥寥几句点出作者的厉害之处,真是惺惺
: 惜惺惺,作家碰作家。
: 关于毛泽东和鲁迅的共鸣也很有道理:
: “文革结束以后,我曾经十分好奇毛泽东对鲁迅的欣赏。我想,这两个人在心灵上可能有
: 一条秘密通道,虽然有着生死之隔,他们仍然能够迅速地互相抵达。毛泽东和鲁迅似乎
: 都有着坚强的心灵和永不安分的性格。毛泽东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其实毛泽东
: 也是硬骨头,他和当时比中国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抗衡时毫不示弱。而且这两个人在思想
: 深处都是彻底的和极端的,他们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
: 我感觉毛、鲁、尼采、希特勒可能有这个强硬、极端、叛逆的共性。希特勒对尼采的欣
: 赏也让尼采倒足了霉。鲁迅恰恰也喜欢尼采,引过那句王国维也引的独爱血写的文字。

u***n
发帖数: 10554
46
"鲁迅认为,妇女要摆脱任人摆布的地位必须获得与男人平等的经济权。"
anything wrong with this argument?
u***n
发帖数: 10554
47
是读了两小儿辨日的课文后继续讨论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摘几段:
: 鲁迅,曾是一条挥舞的鞭子,一个强大的词汇。从词汇到作家,对鲁迅的认识,经历了
: 一个令人感慨万端的过程。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有时候需要时机。
: 文革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只是在语文课本里尚存一丝文学的气息。可是我们从小学
: 到中学的课本里,只有两个人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还有毛泽东的诗
: 词。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只有一
: 个诗人名叫毛泽东。……“毛主席教导我们”和“鲁迅先生说”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政
: 治口头禅。
: 就这么简单,他不遗余力地捍卫了一年的太阳距离观点,在我虚构的鲁迅面前立刻土崩
: 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这是文革时代的特征

M********c
发帖数: 11672
48
上学时候谈不上喜欢或讨厌鲁迅的文。只是没感觉。分析背诵什么的,和其它课文没什
么区别,不特别多也不特别难。应付完考试就忘。后来过了许多年,某天手边正好有一
本鲁迅选集,又正好无所事事,就翻开看了。然后一口气读完。想想错过了这么多年,
也许是因为中学就接触到,实在太早了。留下了鲁迅文一般般到印象。那时候喜欢古文
,喜欢华丽词藻,喜欢外国文学,喜欢浪漫和戏剧冲突。欣赏不了批判现实。
c***n
发帖数: 196
49
鲁迅的文字,百读不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写长篇小说。
e*c
发帖数: 642
50
鲁迅小说里文字的精简深邃后无来者。他的杂文是那个
时代的产物,不生活在那个时代难以产生共鸣。比如我
曾读到某个后来小资们推崇的作家写的在北京胡同里吃
某家面条的文章,恬静文雅淡然,想鲁迅怎么会对这样
的人在杂文里破口大骂。后来突然意识到,那篇面条文
写于北京城破被小日本占领的时候。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嗯,假如是单纯文学角度来看,他的小说不错的。
: 可是被当作是洗脑的工具,只能只有一个洗脑者的解释,那就令大家反感了。
: 被冲刷过的要是看到你说鲁迅有第二个意思,那就。。极力嘶喊的时候了。

相关主题
从大家对近代史的态度想到了鲁迅的《药》忽然明白我为什么喜欢看同性恋小说了
鲁迅先生越来越悲伤和悲惨了继续人在旅途还是换个主题?
鲁迅和胡兰成,文学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文学性中国小说很少有那种震撼人心的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e*c
发帖数: 642
51
这是鲁迅伟大之处:他对自己也是批判的。设身处地,
一个小中产阶级看见一个拉拉杂杂窝窝囊囊的下层人士
第一反应当然是嫌弃。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特别明显地觉得他们像。能想到的是都算比较含蓄吧,不直白表露作者意图、观点,
: 喜欢用叙事本身说话。鲁迅的曲笔更多一点,比如明明可怜孔乙己、范爱农、祥林嫂,
: 却反笔写不喜欢或不耐烦。突然想起来余华这篇也是曲笔,呵呵。

t******g
发帖数: 4044
52
鲁迅写的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今天也很有共鸣呀,中学课本里还有么?
一句你也配姓赵,还能找出更精辟有力的语句么?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小说里文字的精简深邃后无来者。他的杂文是那个
: 时代的产物,不生活在那个时代难以产生共鸣。比如我
: 曾读到某个后来小资们推崇的作家写的在北京胡同里吃
: 某家面条的文章,恬静文雅淡然,想鲁迅怎么会对这样
: 的人在杂文里破口大骂。后来突然意识到,那篇面条文
: 写于北京城破被小日本占领的时候。

d**********h
发帖数: 2795
53
呵呵,这可能就是伟大作品的共同点:任何人(尽量多的人)都可以被其中的某点所点燃
显然,这一句点燃的是“愤青” :)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写的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今天也很有共鸣呀,中学课本里还有么?
: 一句你也配姓赵,还能找出更精辟有力的语句么?

y********8
发帖数: 3587
54
为狂人日记谱曲太逗了。
d**********h
发帖数: 2795
55
我可以说:您“显然”不了解中国近代史,哈哈,虽然“中国知识分子”在你眼里也是
如此“显然”。。。
gcd近代史里的一个重点是论述自身的必然性,里面重点阐述了为什么君主立宪和资产
阶级革命不被当时的中国所选择。不是中国人不选择温和改良,好商好良,而是选择了
那条路的中国人被当时的中国
和国际客观给淘汰了
美国的协商成功是个特例,前面的英法俄大革命哪个不是血流成河。(其中英国算温和
的,德国不是很了解)
再看后面的拉丁美洲革命,革到现在还是殖民地。百年孤独的作者在诺奖的发言,基本
就是无力抗争之后的苦苦哀求“老爷太太,leave us alone吧”
转回来说,gcd的论述也不一定就是百分百正确,但是至少说明他论述的这个问题本身
没那么简单,没那么“显然”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文无第一。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作品,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思维方式相似,有共鸣之处
: 。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多么高明或者比别人优越。
: 说不喜欢某人作品就表示别人没有生活阅历,没有阅读力和思考,这难道不是自以为是
: 吗?
: 鲁迅的文章,属于中国病急乱投医时代的产物,和当年的共产党一样,急于否定旧社会
: 的一切,按鲁迅的说法,他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摩中国人的。他们善于破坏大于建
: 设,善于指责大于指路,所以最终才有文革这种怪胎产物。
: 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就代表理解人性了吗?鲁迅和所谓的新思潮让中国社会变成更好的社
: 会了吗?没有嘛。偏激的思想象毒品,会让人上瘾,会让人质疑现实,但是却不能解决
: 任何问题。其存在的意义也就不过如此。

B****n
发帖数: 11290
56
很有意思的文章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二00六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井然有序的哥本哈根机场的候机厅里,准备转机前往奥斯
: 陆。身旁不同国家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小声说话,我的目光穿越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停
: 留在窗外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飞机的尾翼上。我被尾翼上一个巨大的头像所吸引,我知道
: 自己过会儿就要乘坐这架飞机前往奥斯陆。为了消磨时光,我心里反复思忖:飞机尾翼
: 上的头像是谁?
: 我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身体一动不动。我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的头发有点蓬松有点长
: ,他的鼻子上架着一付老式的圆型眼镜。
: 开始登机了,我起身走向登机口。然后我坐到挪威航空公司航班临窗的座位上,继续想
: 着尾翼上巨大的头像。我总觉得曾经见过他,可他究竟是谁?
: 就在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的剎那间,我的思维豁然开朗,我想起来他是谁了。同样的

a*o
发帖数: 25262
57
这么有意思的文章,评价只有几个字,就不够意思了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有意思的文章
B****n
发帖数: 11290
58
我這屬於拋磚引玉的回貼 果然把你這玉引出來了
你不給個包子就不夠意思了巴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有意思的文章,评价只有几个字,就不够意思了吧。。
wh
发帖数: 141625
59
这是他在奥斯陆大学做的演讲。我最先看到的原文是从鲁迅那段开始的。这个更长的版
本从易卜生引出鲁迅,我觉得更完整,就转了个全乎的。不看开头的话可以从第九段的
鲁迅读起。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前两句就有想吐的感觉,如果把文章里的外国地名改成石家庄平顶山也能显得高端
: ,才叫牛逼。

wh
发帖数: 141625
60
没错,鲁迅要说的就是这个观点。后一句说冷嘲热讽,是说他嘲讽不爱谈钱的高尚君子。
不过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后不让许广平出去找工作,许一度很失望。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认为,妇女要摆脱任人摆布的地位必须获得与男人平等的经济权。"
: anything wrong with this argument?

相关主题
[抗战杯] 俺们社区基层的抗战纪念演出挪威杀手居然打赢了控告政府的人权官司
为什么林夕总是能够挑动我们最柔软内心到崩溃(一)今天看了一本叫《呐喊》的书,觉得很好很共鸣
马夹吐槽 - 这年头不懂装懂是搞定女孩子的秘技么? (转载)读鲁迅小说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61
原文没说,可能是读了课文,也可能是小孩自己观察所得?也说不定有虚拟成分。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读了两小儿辨日的课文后继续讨论吗?
u***n
发帖数: 10554
62
he wanted to control his new wife. that's it.

子。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鲁迅要说的就是这个观点。后一句说冷嘲热讽,是说他嘲讽不爱谈钱的高尚君子。
: 不过鲁迅和许广平结婚后不让许广平出去找工作,许一度很失望。

wh
发帖数: 141625
63
我读《故乡》时也没感觉,或者说感觉沉闷。前两年听这里的现代文学课,正好读这篇
,看到久别的闰土“脸上却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慢慢收拾思绪后变得恭敬
,分明地叫了一声“老爷!””,一下子觉得人心隔离之可悲,眼泪都出来了。马上码
了个帖: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593377.html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学时候谈不上喜欢或讨厌鲁迅的文。只是没感觉。分析背诵什么的,和其它课文没什
: 么区别,不特别多也不特别难。应付完考试就忘。后来过了许多年,某天手边正好有一
: 本鲁迅选集,又正好无所事事,就翻开看了。然后一口气读完。想想错过了这么多年,
: 也许是因为中学就接触到,实在太早了。留下了鲁迅文一般般到印象。那时候喜欢古文
: ,喜欢华丽词藻,喜欢外国文学,喜欢浪漫和戏剧冲突。欣赏不了批判现实。

wh
发帖数: 141625
64
疲于打笔仗。他说过想写长生殿和另一个长篇,后来终究没精力写。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的文字,百读不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写长篇小说。
wh
发帖数: 141625
65
周作人?同感鲁迅和这类90年代后受到推崇的美文作家有本质的不同,愤青偏左,文青
偏右,道德/政治观又和审美观/文风紧紧相连。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小说里文字的精简深邃后无来者。他的杂文是那个
: 时代的产物,不生活在那个时代难以产生共鸣。比如我
: 曾读到某个后来小资们推崇的作家写的在北京胡同里吃
: 某家面条的文章,恬静文雅淡然,想鲁迅怎么会对这样
: 的人在杂文里破口大骂。后来突然意识到,那篇面条文
: 写于北京城破被小日本占领的时候。

wh
发帖数: 141625
66
他的确批自己最狠。不过我觉得他在小说里有时是借别人的视角写,比如从店小二的小
孩视角看孔乙己,不是真的说他自己嫌弃孔乙己。范爱农则是明显的自况。祥林嫂也是
,记得上课时特意强调文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反正他的总体文风比较冷,不像其
他五四左翼作家一样把底层人写得怎么穷病可怜,自己怎么同情悲痛,滥情的文章容易
庸俗和cheap。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鲁迅伟大之处:他对自己也是批判的。设身处地,
: 一个小中产阶级看见一个拉拉杂杂窝窝囊囊的下层人士
: 第一反应当然是嫌弃。

wh
发帖数: 141625
67
鲁迅在台湾什么时候解禁的?不知道现在的台湾语文课本里有没有鲁迅的文章。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有意思的文章
wh
发帖数: 141625
68
所以他自己也说他是旧社会的人,要肩起铁门放生年轻人,自己死在铁门下。可也连累
身边的人。朱安守一辈子活寡。他妈也未必开心。对了,他发表的文章全是白话(除了
早期在日本写的几篇和后来的整理国故篇及一些诗),但日记全是文言,代表public和
private的两面……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he wanted to control his new wife. that's it.
:
: 子。

wh
发帖数: 141625
69
握手!我就很爱吃炸酱面……

【在 m*******u 的大作中提到】
: 居然是同好啊!
B****n
发帖数: 11290
70
很早巴 我小時候讀過魯迅的阿Q正傳 也看過一點他的吶喊
所以雖然知道他的書被禁過 但不知何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在台湾什么时候解禁的?不知道现在的台湾语文课本里有没有鲁迅的文章。
相关主题
读鲁迅小说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深刻吗?一句话评鲁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回国见同学梁实秋 《关于鲁迅》转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a*****6
发帖数: 250
71
有些作品真的不能年龄太小的时候读
wh
发帖数: 141625
72
哦。是不是没进过中小学课本?其实故事新编可以进中学课本,像墨子非攻那些,既有
历史背景,又好玩,呵呵。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早巴 我小時候讀過魯迅的阿Q正傳 也看過一點他的吶喊
: 所以雖然知道他的書被禁過 但不知何時

i***h
发帖数: 12655
73
鲁迅前几年的走下神坛可以说是被中国傻逼的语文教育给黑了
但是伟大的文章,终究不会被歪曲淹没
自胡适举起白话文的大旗,是鲁迅在创作上证明了现代中文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正
如莎士比亚之于英语,歌德之于德语,仰之弥高。
嘲笑鲁迅傻逼的,最终只证明自己的傻逼。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没进过中小学课本?其实故事新编可以进中学课本,像墨子非攻那些,既有
: 历史背景,又好玩,呵呵。

c***x
发帖数: 1826
74

也可能被点燃的是“辛酸的理解,无奈的同情”。
参见我们都“认识”的一个ID,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孔乙己》。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这可能就是伟大作品的共同点:任何人(尽量多的人)都可以被其中的某点所点燃
: 显然,这一句点燃的是“愤青” :)

l*****w
发帖数: 344
75
余华为什么模仿德州红脖的文风
a*****e
发帖数: 1543
76
拜托,各位不耐烦鲁迅的童鞋,中学里没有阅历,难道还不会比较吗?明显鲁迅比杨朔
、魏巍以及其他很多我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作家高明不知道多少了好不好?
BTW,我也最喜欢故事新编,小时候还模仿写了一些小故事,现在当然已不知所终。
M********c
发帖数: 11672
77
鲁迅写的都是现实的悲苦麻木,用精炼的写实字句刺痛人心。因为他心里也刺痛,所以
要把自己的感觉用这些文章表达出来。文里郁沉许多让人无奈的愤懑。想来如果一个人
总是这种心情,身体应该不会好。貌似我跑题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读《故乡》时也没感觉,或者说感觉沉闷。前两年听这里的现代文学课,正好读这篇
: ,看到久别的闰土“脸上却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慢慢收拾思绪后变得恭敬
: ,分明地叫了一声“老爷!””,一下子觉得人心隔离之可悲,眼泪都出来了。马上码
: 了个帖: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593377.html

d*******g
发帖数: 8992
78
给你经历啥都没用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对,可能要经历过文革那样的生活阅历才能真正明白。。
s*l
发帖数: 9421
79
没有跑题,你说的很好。鲁迅首先是一个十分深刻的人,对社会和文化现象具有超强洞
察力,他的与众不同的视角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他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但
毕竟又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文人,这让他的作品显得有力度并夹杂着无奈的自嘲与愤怒。
第三,鲁迅是一个幽默感强烈的人,所以他的许多故事又带着黑色幽默的色彩。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写的都是现实的悲苦麻木,用精炼的写实字句刺痛人心。因为他心里也刺痛,所以
: 要把自己的感觉用这些文章表达出来。文里郁沉许多让人无奈的愤懑。想来如果一个人
: 总是这种心情,身体应该不会好。貌似我跑题了~

M********c
发帖数: 11672
80
嗯,有些文比较幽默,还有荒诞。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跑题,你说的很好。鲁迅首先是一个十分深刻的人,对社会和文化现象具有超强洞
: 察力,他的与众不同的视角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他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但
: 毕竟又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文人,这让他的作品显得有力度并夹杂着无奈的自嘲与愤怒。
: 第三,鲁迅是一个幽默感强烈的人,所以他的许多故事又带着黑色幽默的色彩。

相关主题
梁实秋,李敖等谈鲁迅 zz鲁迅先生越来越悲伤和悲惨了
三、当年人们从鲁迅那里学到了什么?(摘)鲁迅和胡兰成,文学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文学性
从大家对近代史的态度想到了鲁迅的《药》忽然明白我为什么喜欢看同性恋小说了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81
写了些谁呀?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拜托,各位不耐烦鲁迅的童鞋,中学里没有阅历,难道还不会比较吗?明显鲁迅比杨朔
: 、魏巍以及其他很多我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作家高明不知道多少了好不好?
: BTW,我也最喜欢故事新编,小时候还模仿写了一些小故事,现在当然已不知所终。

wh
发帖数: 141625
82
我上回写萧红时也这么想。我一个文学老师和萧红一样都写了一篇手,老师写得开朗达
观,为人积极温暖;萧红的调子凄冷悲观,从性格而言很消极,但作为文字,感染力真
比前者强……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鲁迅写的都是现实的悲苦麻木,用精炼的写实字句刺痛人心。因为他心里也刺痛,所以
: 要把自己的感觉用这些文章表达出来。文里郁沉许多让人无奈的愤懑。想来如果一个人
: 总是这种心情,身体应该不会好。貌似我跑题了~

wh
发帖数: 141625
83
你上次在auo的帖子里也说起鲁迅的文章没有建设性的东西,没有对现实开出一个有效
的药方,没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大学的一个文学老师正好认为,文学的意义在于表现,
而不是给社会开药方,不是去倡导某个主义、结论什么的;说作家一开药方,作品就变
得可笑。我很同意哎,文学不是政治或其他宣传,太直白的通常不是好文学……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跑题,你说的很好。鲁迅首先是一个十分深刻的人,对社会和文化现象具有超强洞
: 察力,他的与众不同的视角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他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但
: 毕竟又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文人,这让他的作品显得有力度并夹杂着无奈的自嘲与愤怒。
: 第三,鲁迅是一个幽默感强烈的人,所以他的许多故事又带着黑色幽默的色彩。

h********i
发帖数: 123
84
喜欢故乡和祝福,闰土和祥林嫂的形象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非常感人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二00六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井然有序的哥本哈根机场的候机厅里,准备转机前往奥斯
: 陆。身旁不同国家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小声说话,我的目光穿越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停
: 留在窗外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飞机的尾翼上。我被尾翼上一个巨大的头像所吸引,我知道
: 自己过会儿就要乘坐这架飞机前往奥斯陆。为了消磨时光,我心里反复思忖:飞机尾翼
: 上的头像是谁?
: 我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身体一动不动。我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的头发有点蓬松有点长
: ,他的鼻子上架着一付老式的圆型眼镜。
: 开始登机了,我起身走向登机口。然后我坐到挪威航空公司航班临窗的座位上,继续想
: 着尾翼上巨大的头像。我总觉得曾经见过他,可他究竟是谁?
: 就在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的剎那间,我的思维豁然开朗,我想起来他是谁了。同样的

l**********0
发帖数: 1086
85
余华有点在华丽中见粗俗,在柔美下又见血腥的复合式暴力美学。兄弟第二部太鬼扯了
。。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感。余华说鲁迅的东西灰暗晦涩,其实余华自己的,也不见得好阳光,尤其是后来的
: 兄弟,活生生把3个可爱的人物写的要么凄惨,要么变得无耻。余华的东西让人痛,鲁
: 迅却是用简短的文字就深刮至骨。
: 以上只是简单的印象。实际上《活着》我更喜欢电影版本。说姜武:“急了也能跑”。
: 哈哈!

h**k
发帖数: 3368
86
话说公知们里面就不能出一个鲁迅?同样是批判现行制度和社会,公知们怎么不学学鲁
迅?
wh
发帖数: 141625
87
除了兄弟,还有丰乳肥臀、张炜的刺猬歌……前半部都比后半部写得好,后半部写到当
代都光怪陆离,魔幻怪诞到有点无聊的地步。感觉是当代大家都比较迷惘,感情还没沉
淀,作家写起来没谱……

【在 l**********0 的大作中提到】
: 余华有点在华丽中见粗俗,在柔美下又见血腥的复合式暴力美学。兄弟第二部太鬼扯了
: 。。

wh
发帖数: 141625
88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欢故乡和祝福,闰土和祥林嫂的形象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非常感人
wh
发帖数: 141625
89
年轻的公知们私心比较重。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话说公知们里面就不能出一个鲁迅?同样是批判现行制度和社会,公知们怎么不学学鲁
: 迅?

f*****n
发帖数: 12752
90
鲁迅视民众如弟如子,爱之深,责之切。公知视屁民如粪土,只在骗人冲锋或是和政府
作对的时候扯扯民众的大旗,只不过是为了自己上位。一为公一为私,怎好相比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话说公知们里面就不能出一个鲁迅?同样是批判现行制度和社会,公知们怎么不学学鲁
: 迅?

相关主题
继续人在旅途还是换个主题?为什么林夕总是能够挑动我们最柔软内心到崩溃(一)
中国小说很少有那种震撼人心的马夹吐槽 - 这年头不懂装懂是搞定女孩子的秘技么? (转载)
[抗战杯] 俺们社区基层的抗战纪念演出挪威杀手居然打赢了控告政府的人权官司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f*****n
发帖数: 12752
91
现下所谓批判制度批判现实的,有出于治病救人的,很少,有暗恨自己不能获利的,不
少,还有一帮自以为高明脱俗看热闹不嫌大抬杠不嫌烦的
这最后一类基本上和支持民主党的华人分类差不多:要么真坏,要么真傻,要么又傻又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抗战杯] 俺们社区基层的抗战纪念演出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为什么林夕总是能够挑动我们最柔软内心到崩溃(一)一句话评鲁迅
马夹吐槽 - 这年头不懂装懂是搞定女孩子的秘技么? (转载)梁实秋 《关于鲁迅》转
挪威杀手居然打赢了控告政府的人权官司梁实秋,李敖等谈鲁迅 zz
今天看了一本叫《呐喊》的书,觉得很好很共鸣三、当年人们从鲁迅那里学到了什么?(摘)
读鲁迅小说从大家对近代史的态度想到了鲁迅的《药》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深刻吗?鲁迅先生越来越悲伤和悲惨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回国见同学鲁迅和胡兰成,文学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文学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鲁迅话题: 作家话题: 易卜生话题: 孔乙己话题: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