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 发帖数: 1329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6 12:34:11 2015, 美东)
相信人性向善;相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1971年8月17日的早晨,帕罗奥多(Palo Alto)警方拜访了九位年轻人。在邻里瞩目之
下,九人因违反刑法第211条和第459条(武装抢劫及入室盗窃),被捕,被搜查,被拷
上手铐,被塞进一辆警车车厢。车队将他们带至帕罗奥多警局,在那里立案,录指纹,
羁押,蒙眼。最终,他们被移交到斯坦福县监狱(Stanford County Prison)——暨斯
坦福大学心理学系。
他们是社会心理学史上最具争议的研究之一——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志愿参与者 。
这项研究的对象为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体和精神健康病史,以
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事先都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实验中,他们通过扔
硬币被随机分为囚犯和看守。根据实验进展,研究最初的二十四小时内,在几乎没有得
到指令的情况下,看守们便开始对囚犯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囚犯变得逆来顺受,
丧失自我感,没有只言片语的反抗。实验中出现的行为如此极端,导致本计划持续两周
的实验,在仅仅六天之后便被终止。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的场景。这部新上映的电影源于这项极其著名却又广受误解
的研究,是一部剧情片,而非纪录片。由参演过《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的比
利·克鲁德普(Billy Crudup)担纲,饰演首席研究员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2015年7月17日上映。图片来源:SPENCER SHWETZ,SUNDANCE INSTITUTE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不到十年之前,米尔格拉姆服从性研究(Milgram obedience study
)表明,一经权威人士鼓舞,普通人便乐于以他们认为痛苦或者可能致命的电流电击同
伴。在很多人看来,斯坦福实验强调了这些发现,显示如果赋予了过多的权力,普通人
能够多么轻而易举地变成残忍的压迫者。时值四十五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回顾这项研究
,来说明阿布格莱布(Abu Ghraib)看守的所作所为以及美国滥觞的警察暴力何以会出
现。斯坦福监狱实验时常被引用,以此证明我们体内隐含的原始暴力冲动;据说这项实
验表明,只要稍许推动,我们便都会变成暴君。
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正教训并没有那么清楚鲜明。从实验伊始,种种歧义便令研
究扑朔迷离。即使如其所示,普通人隐藏着丑陋的内在,这项研究还是证明了环境能够
塑造我们行为。这项研究,究竟指明人性的不可信赖,抑或是认为问题全怪糟糕的系统
?仅仅针对监狱这个具体范畴,还是能够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斯坦福监狱实验到底真
正揭示了什么?
这项实验的吸引力与其简洁的设置不无关系:囚犯、看守、假监狱,再加一些基本规则
。然而,现实中,斯坦福县监狱是一个被严重操控的环境,看守和囚犯的行为方式,很
大程度上早已注定,取决于他们所扮演角色。为了理解该实验的涵义,你必须看到:这
个实验并非建立在一片空白之上;最初,实验目的就是体验在残酷监狱中的工作和生活。
甫一开始,看守的优势便被津巴多确立。研究结束不久,在他向斯坦福同事进行的陈述
中,他描述了囚犯抵达监狱的程序:被扒光,搜查,“除虱”,随后发一套印有号码的
长袍做统一囚服——津巴多管这叫做“连衣裙”,脚踝上拷着沉重的螺栓枷锁,蹬着松
松垮垮的橡胶拖鞋,再戴一顶女士尼龙袜制成的帽子。“真正的男囚犯不穿连衣裙,”
津巴多解释,“但我们了解到,真正的男囚犯的确会感到屈辱,雄风不再。我们想,通
过让男囚犯不穿内衣钻进连衣裙,就可以快速地产生类似效果。”袜帽是用来代替囚犯
所须的剃光头发。看守则身着卡其色制服,装备口哨、警棍,以及光可照人的太阳镜,
灵感源于电影《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中的监狱看守。
通常,看守维护监狱运行时不会时时刻刻收到具体指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看守能够
完全自主:津巴多自己就参与实验,扮演监狱主管。(狱中的“典狱长”也是一位研究
者。)参与实验之前,囚犯和看守都了解不得使用身体暴力,而囚犯和看守之间的冲突
时不时失去控制,违反了他们参与实验前就知晓的禁令。当“主管”和“典狱长”对这
些事件视而不见时,向看守发出的信息再清楚不过:一切都好,尽管继续。参与者知道
有人盯着这一切,毫无反馈则被解读为默许。这种被人观看的感觉或许鼓励了他们的表
演欲。一名叫戴夫·埃谢尔曼(Dave Eshelman)的研究对象回忆自己如何“有意识地
创造出”看守的人格。“我在高中和大学参加过各种戏剧排练。我非常熟悉这样的事:
登台之前,换上另一副人格,” 埃谢尔曼说道。事实上,他补充道,“其实,我算是
在那开展了自己的实验,这么说吧,我想看看在他们喊‘住手’之前,我能把这套推进
到哪里?而这些人又能承受何等的虐待?”
此外,还有一些微妙因素影响了这个实验。一般认为,研究对象都是普通人,他们也的
确被一系列测试判定为身心健康、 “普通平常”。然而,这其实是一个自我筛选的群
体,他们被报纸广告吸引而来,而广告寻找的是愿意参与“一项针对监狱生活的心理学
研究”的志愿者。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托马斯·卡纳汉(Thomas
Carnahan)和山姆·麦克法兰(Sam McFarland)探究是否广告措辞本身造就了差别。
他们先重登原始广告,再另行发布一条删去了“监狱生活”这个词的广告。结果发现,
两个广告征召的参与者在一系列心理测试中取得了不同的分数。那些认为自己是来参加
监狱生活研究的志愿者,在攻击性、独裁主义、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度,
以及社会支配倾向等指标上明显高出一筹,而在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方面则得分较低。
而且,即使在那个自我筛选的样本中,个人行为模式也大有不同。这项研究成功与否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群体身份作出的反应,放弃个人身份,成为顺从的“囚犯”或暴
虐的“看守”。然而,事实上,参与者能够对监狱环境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某些看守
变得格外残忍,有些则保留了仁慈。很多本该顺服的囚犯进行了反抗。一名叫做理查德
·雅可(Richard Yacco)的囚犯,回忆曾经“拒不服从一名看守的命令,宁愿关禁闭
。作为囚犯,我们达成共识——大家意识到可以团结起来,消极抵抗,制造事端。”
从这些细节中浮出的实验不再像张清晰的照片,更接近模糊的水彩。某些看守和囚犯行
事令人吃惊,也是因为其所处环境“鼓励”——甚至是“要求”——这种行为而使然。
津巴多自己始终对监狱实验的细节和性质开诚布公:他彻底解释过最初研究设置。在一
份仅仅描述实验大体框架的早期评论中,他指出,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看守变得暴虐
,滥用权力。”(那也就是一共四个人。)那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传说——就像心理
学实验的《蝇王》——究竟是怎样变得与真相分道扬镳,相去甚远?
部分应当归咎于津巴多早期对实验的评述。1971年10月,研究刚完成不久,实验方法和
结果的严谨分析尚未发表,津巴多被要求在国会对监狱改革作证。他的证言颇具戏剧性
,尽管他清楚地阐释了实验如何运行,却也让听众容易忽视真实的实验环境是何等高压
。他描述研究是“试图理解成为囚犯或者监狱看守会导致何种心理。”然而,他还强调
,参与研究的学生是“一代人中的佼佼者,”谈及,并未向看守下达任何具体指令,看
守自主制定“自己的规则,以维护法律、秩序,以及尊严。”在解释结论时他说,“大
多数”参与者发现,“很难清楚地区分自己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为期六天的
研究显示:“这项囚禁体验,让人将一生所学——尽管短暂——但确实弃之如敝屐;人
性价值被摒弃,自我认知受到挑战,人性中最丑陋、最底层、最病态的一面浮出水面。
”在描述另一项相关研究对监狱生活的启迪时,他评论道,“单单只是向人们分配标签
,管有些人叫囚犯,另一些人叫看守,就足以引发病态的行为。”
后来,津巴多将实验录像带交给NBC电视台,NBC在1971年11月26日为此做了一个专题节
目。1973年4月号的《时代杂志》发表相关文章。多方报道以各种方式重申,环境相对
轻微的改变,就能将最出类拔萃、最光彩照人的一群人变成残暴的野兽或者丧失自我的
奴隶。当津巴多在1973年的一期《国际犯罪学与刑侦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nd Penology)上发表关于此研究的正式论文时,对于此事件的观点已
经成形固化,在国民意识中根深蒂固,以至于1975年一篇批评该实验方法的评论文章发
表时,人们对之充耳不闻。
四十年后,津巴多依然没有回避公众关注。他担任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的顾问,
在电影中完全照搬原始实验细节,直接从实验记录出发撰写剧本,仅做出了极少的戏剧
性改编。从很多方面来看,这部电影都是对这项研究的批判:克鲁德普饰演的津巴多是
一名狂热的研究者,跨越了合适的界限,试图在他观察的学生中制造出非常具体的实验
结果。电影制作者甚至强调了该实验设计有多么不可靠,并安插角色来指出津巴多并非
一个公正的观察者。电影突出了一场真实对话:一位心理学家问津巴多,是否有一个“
独立变量”。实验结束不久,向斯坦福同僚描述这项研究时,津巴多想起那次谈话:“
令我惊讶的是,我当时真的对他火冒三丈,”他回忆道,“我下属人马的安全、监狱的
稳定性岌岌可危,我却不得不和这些多愁善感的、软弱无能的,整天考虑平等啦、学术
啦这样的笨蛋虚与委蛇,关心什么独立变量这样荒谬的东西。他问我的下一个问题是康
复计划,这个蠢蛋!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这个实验中走得太远
。”
泛泛地说,这部电影重申了约翰·马克(John Mark)的观点,这名当年的看守回忆时
说道,津巴多对于实验中事件的诠释,过于先入为主,受自己预期的影响:“他希望能
够证明,大学生,具有中产阶级背景的人······仅仅因为被分配了角色,被赋予
了权力,就会自相残杀。根据我的经验,我所看到的,我所感受到的,这个看法真的过
头了。”
如果斯坦福监狱实验模拟出一个更加文明的环境,囚犯和看守能否展现出不同的行为?
2001年12月,斯蒂芬·莱谢尔(Stephen Reicher)和亚历山大·哈斯莱姆(Alexander
Haslam)这两位心理学家试图有所斩获。他们与BBC的纪录片部门一起合作,部分复原
了津巴多的实验环境,进行为期八天的研究。看守依然身着制服,有权稍加赏罚;囚犯
安置在三人牢房中,与斯坦福县监狱的陈设几乎别无二致。主要区别在于,这家监狱没
有预设的期望。在囚犯抵达前,看守们便被要求制定规则,他们仅仅被告知要让监狱平
稳运行。(这就是所谓的BBC监狱研究,它与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其他几方面也有所不同
,包括囚犯着装;而且,囚犯被告知,如果他们表现好,能够成为看守。可到第三天,
这个承诺取消了,角色被固定下来。)
BBC研究的最初几天,看守们显然并没有凝聚成一个集体。“几名看守对自己的权威本
身及行使都持谨慎态度,”研究者写道。另一方面,囚犯则产生了集体认同。与斯坦福
研究不同,心理学家要求所有参与者每天完成一份调查,衡量他自觉对他所在团体的归
属程度;调查表明,随着看守们进一步分裂,囚犯们团结得越发紧密。第四天,三名室
友决定碰碰运气。午餐时,一个人扔掉餐盘,要吃更好的食品,另一个要求吸烟,第三
个希望医治脚上的水疱。看守们一团乱麻;有个看守甚至递给吸烟者一根烟。莱谢尔和
哈斯莱姆写道,囚犯们返回牢房后,“高兴地手舞足蹈。”(“太他妈棒了,”一名囚
犯评论道。)很快,更多囚犯开始挑战看守。点名时他们公然违纪,抱怨食品,顶嘴。
第六天结束时,三名不服从的狱友爆发,占据看守的房间。“这时,”研究者写道,“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看守的统治难以为继,已然完蛋。”
综合来看,这两项研究并不能说明我们全都具有先天的禀赋,随时变成残忍的暴君或者
可怜的受害者。相反,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预期一致。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按照自己预期中“应当行事的方式”行事——尤其当这种预期源于
自上而下的灌输时。在斯坦福实验的设置中,似乎应当奉行符合偏见的硬派看守风格,
我们就努力适应角色。而BBC的研究者们告诉我们,不应该对社会流动性放弃希望,我
们便据此行事。
这种理解似乎削弱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力量。然而,实际上,这却令研究的意义更加尖
锐鲜明。就在六月初,传来了哈里发·布劳德(Kalief Browder)自杀的悲惨消息。布
劳德十六岁在布朗克斯(Bronx)被捕,被控偷窃一只背包;被捕后,他被囚禁在雷克
岛(Rikers)足足三年而没有得到审判。(最终,他的案件被驳回。)在雷克岛关押期
间,布劳德成为囚犯和看守双方都施暴的对象,其中有些行为被录影捕捉下来。或许有
人认为,监狱境况本就如此,因为人性本恶。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表明,极端行为源
于极端制度。监狱并非白板一块。从事监管工作的看守也的确经历了自我筛选,就像津
巴多的学生们自我筛选加入了监狱生活研究。正如津巴多的人马,从一开始,他们便被
各种预期狂轰滥炸,预先设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构成了他们的成见。斯坦福研究的
真正教训,并不是说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变成虐待狂和暴君,而是说特定的制度和环境导
致了这种行为——而且,或许,也能够改变那些行为。(编辑:游识猷)
来源:网络 编译来源 The New Yorker,The Real Lesson of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531/
*
英文版:
The New Yorker,The Real Lesson of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http://linkis.com/JjXh2 | x*****i 发帖数: 1329 | 2 "斯坦福研究的真正教训,并不是说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变成虐待狂和暴君,而是说特定
的制度和环境导
致了这种行为——而且,或许,也能够改变那些行为。"
"The lesson of Stanford isn’t that any random human being is capable of
descending into sadism and tyranny. It’s that certain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s demand those behaviors—and, perhaps, can change them."
【在 x*****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Parenting : 标 题: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zz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6 12:34:11 2015, 美东) : 相信人性向善;相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 :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 1971年8月17日的早晨,帕罗奥多(Palo Alto)警方拜访了九位年轻人。在邻里瞩目之 : 下,九人因违反刑法第211条和第459条(武装抢劫及入室盗窃),被捕,被搜查,被拷 : 上手铐,被塞进一辆警车车厢。车队将他们带至帕罗奥多警局,在那里立案,录指纹,
| x*****i 发帖数: 1329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6 12:34:11 2015, 美东)
相信人性向善;相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1971年8月17日的早晨,帕罗奥多(Palo Alto)警方拜访了九位年轻人。在邻里瞩目之
下,九人因违反刑法第211条和第459条(武装抢劫及入室盗窃),被捕,被搜查,被拷
上手铐,被塞进一辆警车车厢。车队将他们带至帕罗奥多警局,在那里立案,录指纹,
羁押,蒙眼。最终,他们被移交到斯坦福县监狱(Stanford County Prison)——暨斯
坦福大学心理学系。
他们是社会心理学史上最具争议的研究之一——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志愿参与者 。
这项研究的对象为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体和精神健康病史,以
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事先都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实验中,他们通过扔
硬币被随机分为囚犯和看守。根据实验进展,研究最初的二十四小时内,在几乎没有得
到指令的情况下,看守们便开始对囚犯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囚犯变得逆来顺受,
丧失自我感,没有只言片语的反抗。实验中出现的行为如此极端,导致本计划持续两周
的实验,在仅仅六天之后便被终止。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的场景。这部新上映的电影源于这项极其著名却又广受误解
的研究,是一部剧情片,而非纪录片。由参演过《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的比
利·克鲁德普(Billy Crudup)担纲,饰演首席研究员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2015年7月17日上映。图片来源:SPENCER SHWETZ,SUNDANCE INSTITUTE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不到十年之前,米尔格拉姆服从性研究(Milgram obedience study
)表明,一经权威人士鼓舞,普通人便乐于以他们认为痛苦或者可能致命的电流电击同
伴。在很多人看来,斯坦福实验强调了这些发现,显示如果赋予了过多的权力,普通人
能够多么轻而易举地变成残忍的压迫者。时值四十五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回顾这项研究
,来说明阿布格莱布(Abu Ghraib)看守的所作所为以及美国滥觞的警察暴力何以会出
现。斯坦福监狱实验时常被引用,以此证明我们体内隐含的原始暴力冲动;据说这项实
验表明,只要稍许推动,我们便都会变成暴君。
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正教训并没有那么清楚鲜明。从实验伊始,种种歧义便令研
究扑朔迷离。即使如其所示,普通人隐藏着丑陋的内在,这项研究还是证明了环境能够
塑造我们行为。这项研究,究竟指明人性的不可信赖,抑或是认为问题全怪糟糕的系统
?仅仅针对监狱这个具体范畴,还是能够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斯坦福监狱实验到底真
正揭示了什么?
这项实验的吸引力与其简洁的设置不无关系:囚犯、看守、假监狱,再加一些基本规则
。然而,现实中,斯坦福县监狱是一个被严重操控的环境,看守和囚犯的行为方式,很
大程度上早已注定,取决于他们所扮演角色。为了理解该实验的涵义,你必须看到:这
个实验并非建立在一片空白之上;最初,实验目的就是体验在残酷监狱中的工作和生活。
甫一开始,看守的优势便被津巴多确立。研究结束不久,在他向斯坦福同事进行的陈述
中,他描述了囚犯抵达监狱的程序:被扒光,搜查,“除虱”,随后发一套印有号码的
长袍做统一囚服——津巴多管这叫做“连衣裙”,脚踝上拷着沉重的螺栓枷锁,蹬着松
松垮垮的橡胶拖鞋,再戴一顶女士尼龙袜制成的帽子。“真正的男囚犯不穿连衣裙,”
津巴多解释,“但我们了解到,真正的男囚犯的确会感到屈辱,雄风不再。我们想,通
过让男囚犯不穿内衣钻进连衣裙,就可以快速地产生类似效果。”袜帽是用来代替囚犯
所须的剃光头发。看守则身着卡其色制服,装备口哨、警棍,以及光可照人的太阳镜,
灵感源于电影《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中的监狱看守。
通常,看守维护监狱运行时不会时时刻刻收到具体指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看守能够
完全自主:津巴多自己就参与实验,扮演监狱主管。(狱中的“典狱长”也是一位研究
者。)参与实验之前,囚犯和看守都了解不得使用身体暴力,而囚犯和看守之间的冲突
时不时失去控制,违反了他们参与实验前就知晓的禁令。当“主管”和“典狱长”对这
些事件视而不见时,向看守发出的信息再清楚不过:一切都好,尽管继续。参与者知道
有人盯着这一切,毫无反馈则被解读为默许。这种被人观看的感觉或许鼓励了他们的表
演欲。一名叫戴夫·埃谢尔曼(Dave Eshelman)的研究对象回忆自己如何“有意识地
创造出”看守的人格。“我在高中和大学参加过各种戏剧排练。我非常熟悉这样的事:
登台之前,换上另一副人格,” 埃谢尔曼说道。事实上,他补充道,“其实,我算是
在那开展了自己的实验,这么说吧,我想看看在他们喊‘住手’之前,我能把这套推进
到哪里?而这些人又能承受何等的虐待?”
此外,还有一些微妙因素影响了这个实验。一般认为,研究对象都是普通人,他们也的
确被一系列测试判定为身心健康、 “普通平常”。然而,这其实是一个自我筛选的群
体,他们被报纸广告吸引而来,而广告寻找的是愿意参与“一项针对监狱生活的心理学
研究”的志愿者。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托马斯·卡纳汉(Thomas
Carnahan)和山姆·麦克法兰(Sam McFarland)探究是否广告措辞本身造就了差别。
他们先重登原始广告,再另行发布一条删去了“监狱生活”这个词的广告。结果发现,
两个广告征召的参与者在一系列心理测试中取得了不同的分数。那些认为自己是来参加
监狱生活研究的志愿者,在攻击性、独裁主义、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度,
以及社会支配倾向等指标上明显高出一筹,而在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方面则得分较低。
而且,即使在那个自我筛选的样本中,个人行为模式也大有不同。这项研究成功与否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群体身份作出的反应,放弃个人身份,成为顺从的“囚犯”或暴
虐的“看守”。然而,事实上,参与者能够对监狱环境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某些看守
变得格外残忍,有些则保留了仁慈。很多本该顺服的囚犯进行了反抗。一名叫做理查德
·雅可(Richard Yacco)的囚犯,回忆曾经“拒不服从一名看守的命令,宁愿关禁闭
。作为囚犯,我们达成共识——大家意识到可以团结起来,消极抵抗,制造事端。”
从这些细节中浮出的实验不再像张清晰的照片,更接近模糊的水彩。某些看守和囚犯行
事令人吃惊,也是因为其所处环境“鼓励”——甚至是“要求”——这种行为而使然。
津巴多自己始终对监狱实验的细节和性质开诚布公:他彻底解释过最初研究设置。在一
份仅仅描述实验大体框架的早期评论中,他指出,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看守变得暴虐
,滥用权力。”(那也就是一共四个人。)那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传说——就像心理
学实验的《蝇王》——究竟是怎样变得与真相分道扬镳,相去甚远?
部分应当归咎于津巴多早期对实验的评述。1971年10月,研究刚完成不久,实验方法和
结果的严谨分析尚未发表,津巴多被要求在国会对监狱改革作证。他的证言颇具戏剧性
,尽管他清楚地阐释了实验如何运行,却也让听众容易忽视真实的实验环境是何等高压
。他描述研究是“试图理解成为囚犯或者监狱看守会导致何种心理。”然而,他还强调
,参与研究的学生是“一代人中的佼佼者,”谈及,并未向看守下达任何具体指令,看
守自主制定“自己的规则,以维护法律、秩序,以及尊严。”在解释结论时他说,“大
多数”参与者发现,“很难清楚地区分自己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为期六天的
研究显示:“这项囚禁体验,让人将一生所学——尽管短暂——但确实弃之如敝屐;人
性价值被摒弃,自我认知受到挑战,人性中最丑陋、最底层、最病态的一面浮出水面。
”在描述另一项相关研究对监狱生活的启迪时,他评论道,“单单只是向人们分配标签
,管有些人叫囚犯,另一些人叫看守,就足以引发病态的行为。”
后来,津巴多将实验录像带交给NBC电视台,NBC在1971年11月26日为此做了一个专题节
目。1973年4月号的《时代杂志》发表相关文章。多方报道以各种方式重申,环境相对
轻微的改变,就能将最出类拔萃、最光彩照人的一群人变成残暴的野兽或者丧失自我的
奴隶。当津巴多在1973年的一期《国际犯罪学与刑侦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nd Penology)上发表关于此研究的正式论文时,对于此事件的观点已
经成形固化,在国民意识中根深蒂固,以至于1975年一篇批评该实验方法的评论文章发
表时,人们对之充耳不闻。
四十年后,津巴多依然没有回避公众关注。他担任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的顾问,
在电影中完全照搬原始实验细节,直接从实验记录出发撰写剧本,仅做出了极少的戏剧
性改编。从很多方面来看,这部电影都是对这项研究的批判:克鲁德普饰演的津巴多是
一名狂热的研究者,跨越了合适的界限,试图在他观察的学生中制造出非常具体的实验
结果。电影制作者甚至强调了该实验设计有多么不可靠,并安插角色来指出津巴多并非
一个公正的观察者。电影突出了一场真实对话:一位心理学家问津巴多,是否有一个“
独立变量”。实验结束不久,向斯坦福同僚描述这项研究时,津巴多想起那次谈话:“
令我惊讶的是,我当时真的对他火冒三丈,”他回忆道,“我下属人马的安全、监狱的
稳定性岌岌可危,我却不得不和这些多愁善感的、软弱无能的,整天考虑平等啦、学术
啦这样的笨蛋虚与委蛇,关心什么独立变量这样荒谬的东西。他问我的下一个问题是康
复计划,这个蠢蛋!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这个实验中走得太远
。”
泛泛地说,这部电影重申了约翰·马克(John Mark)的观点,这名当年的看守回忆时
说道,津巴多对于实验中事件的诠释,过于先入为主,受自己预期的影响:“他希望能
够证明,大学生,具有中产阶级背景的人······仅仅因为被分配了角色,被赋予
了权力,就会自相残杀。根据我的经验,我所看到的,我所感受到的,这个看法真的过
头了。”
如果斯坦福监狱实验模拟出一个更加文明的环境,囚犯和看守能否展现出不同的行为?
2001年12月,斯蒂芬·莱谢尔(Stephen Reicher)和亚历山大·哈斯莱姆(Alexander
Haslam)这两位心理学家试图有所斩获。他们与BBC的纪录片部门一起合作,部分复原
了津巴多的实验环境,进行为期八天的研究。看守依然身着制服,有权稍加赏罚;囚犯
安置在三人牢房中,与斯坦福县监狱的陈设几乎别无二致。主要区别在于,这家监狱没
有预设的期望。在囚犯抵达前,看守们便被要求制定规则,他们仅仅被告知要让监狱平
稳运行。(这就是所谓的BBC监狱研究,它与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其他几方面也有所不同
,包括囚犯着装;而且,囚犯被告知,如果他们表现好,能够成为看守。可到第三天,
这个承诺取消了,角色被固定下来。)
BBC研究的最初几天,看守们显然并没有凝聚成一个集体。“几名看守对自己的权威本
身及行使都持谨慎态度,”研究者写道。另一方面,囚犯则产生了集体认同。与斯坦福
研究不同,心理学家要求所有参与者每天完成一份调查,衡量他自觉对他所在团体的归
属程度;调查表明,随着看守们进一步分裂,囚犯们团结得越发紧密。第四天,三名室
友决定碰碰运气。午餐时,一个人扔掉餐盘,要吃更好的食品,另一个要求吸烟,第三
个希望医治脚上的水疱。看守们一团乱麻;有个看守甚至递给吸烟者一根烟。莱谢尔和
哈斯莱姆写道,囚犯们返回牢房后,“高兴地手舞足蹈。”(“太他妈棒了,”一名囚
犯评论道。)很快,更多囚犯开始挑战看守。点名时他们公然违纪,抱怨食品,顶嘴。
第六天结束时,三名不服从的狱友爆发,占据看守的房间。“这时,”研究者写道,“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看守的统治难以为继,已然完蛋。”
综合来看,这两项研究并不能说明我们全都具有先天的禀赋,随时变成残忍的暴君或者
可怜的受害者。相反,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预期一致。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按照自己预期中“应当行事的方式”行事——尤其当这种预期源于
自上而下的灌输时。在斯坦福实验的设置中,似乎应当奉行符合偏见的硬派看守风格,
我们就努力适应角色。而BBC的研究者们告诉我们,不应该对社会流动性放弃希望,我
们便据此行事。
这种理解似乎削弱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力量。然而,实际上,这却令研究的意义更加尖
锐鲜明。就在六月初,传来了哈里发·布劳德(Kalief Browder)自杀的悲惨消息。布
劳德十六岁在布朗克斯(Bronx)被捕,被控偷窃一只背包;被捕后,他被囚禁在雷克
岛(Rikers)足足三年而没有得到审判。(最终,他的案件被驳回。)在雷克岛关押期
间,布劳德成为囚犯和看守双方都施暴的对象,其中有些行为被录影捕捉下来。或许有
人认为,监狱境况本就如此,因为人性本恶。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表明,极端行为源
于极端制度。监狱并非白板一块。从事监管工作的看守也的确经历了自我筛选,就像津
巴多的学生们自我筛选加入了监狱生活研究。正如津巴多的人马,从一开始,他们便被
各种预期狂轰滥炸,预先设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构成了他们的成见。斯坦福研究的
真正教训,并不是说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变成虐待狂和暴君,而是说特定的制度和环境导
致了这种行为——而且,或许,也能够改变那些行为。(编辑:游识猷)
来源:网络 编译来源 The New Yorker,The Real Lesson of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531/
*
英文版:
The New Yorker,The Real Lesson of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http://linkis.com/JjXh2 | x*****i 发帖数: 1329 | 4 "斯坦福研究的真正教训,并不是说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变成虐待狂和暴君,而是说特定
的制度和环境导
致了这种行为——而且,或许,也能够改变那些行为。"
"The lesson of Stanford isn’t that any random human being is capable of
descending into sadism and tyranny. It’s that certain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s demand those behaviors—and, perhaps, can change them."
【在 x*****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Parenting : 标 题: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zz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6 12:34:11 2015, 美东) : 相信人性向善;相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 : 每个人都可以变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启示录 : 1971年8月17日的早晨,帕罗奥多(Palo Alto)警方拜访了九位年轻人。在邻里瞩目之 : 下,九人因违反刑法第211条和第459条(武装抢劫及入室盗窃),被捕,被搜查,被拷 : 上手铐,被塞进一辆警车车厢。车队将他们带至帕罗奥多警局,在那里立案,录指纹,
| N****1 发帖数: 1117 | 5 好article.
我去fishing 版了。大家慢慢聊尼采,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我没空和陌生人撕逼。
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