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JobHunting版 - 那些在体制内的博士们,会遇到哪些尴尬境遇......
进入JobHu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i
发帖数: 1
1
01
前几天,我接到隔壁实验一位博士师弟的电话,他去年毕业后进入了公务员体制内。
用他自己的话说,想从市级以下的基层干起,多积累些基层的实践经验,自认为凭借“
博士学历+基层阅历”的双层优势,今后的发展前途肯定是康庄大道。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很残酷。
毕业近一年,他的仕途和生活并不如意,所在单位的科长对他也并不满意。
由于知道我在读博和博士后进站之前,曾经在体制内呆过多年,于是他就想和我谈谈,
指引下步该如何盘算。
我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看法,而是给他谈起体制内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例子:
有一年,一个地级市的正处级单位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招来了一位博士。同时,又从
外单位调来一个专科生(工作很多年,三十多岁的样子),还接纳了一位部队的军转干
部。
本以为博士最受欢迎,可谁知,所有的科长争相挑选后面两位,即使有的科里缺人手,
那位博士直到最后也没人愿意要。无奈之下,处里只能安排他在一个边缘化的科室,负
责收发文件的日常事务。
其实,这种现象在体制内并不是个例。这位博士师弟说,他自己的境遇也差不多。
02
为何博士在体制内,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不受待见?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与单位领导的聊天,我总结了四点原因。
一是年龄偏大及其带来的众多附属问题。
除去神童级别,博士毕业一般已经28岁,这还是建立在硕博连读无缝衔接和论文进展顺
利的理想情况下。
我所接触的29、30岁毕业的博士不在少数,最大的甚至有33岁。进入体制内,年龄偏大
也带来一系列附属问题。
在精力体力方面,30多岁的博士肯定比不过21、22岁的本科生,或者24、25岁的硕士生。
不要以为体制的岗位都是“一杯茶、一包烟、一份报纸看半天”的悠闲工作,两办、组
织部等部门都是出了名的996甚至于007。
我在体制内的时候,公办室放了一张行军床,加班太晚了就将睡下,第二天起来继续干
活儿。没有一个好体格,你是支撑不下来的。
在可塑性方面,虽然我也见到过很多情商、智商双高的博士生,但不得不说,越早接触
社会的人,往往待人处事会做的更好。
博士们在象牙塔中呆了10年有余,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方式早已定型,而学校
科研环境又和体制内环境相去甚远,所以,许多博士一时难以适应体制内的环境和程序
,这也造成一些领导对博士“智商高、情商低”“学历高、能力低”甚至于“假清高”
的错误印象。
相比来说,三十来岁的专科生,混社会近20年了,办事能力要高得多。假如来了一个突
发群众事件,他看一遍群众递来的材料,问几句话,就能想出这个事情的几种可能;再
跟群众去实地看看,以此做出研判,就这样妥善处理了一个事件,这就是群众工作和抓
具体落实。
对于军转干部,他们经历过多年的部队磨练,政治上更加可靠,执行力上也有保证,更
易获得信任感。
在个人问题方面,不少博士毕业后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尤其是女博士,基本工作1
~2年就要进入到结婚生娃的阶段。
无论是谈情说爱组建家庭,还是结婚生娃休产假,还是哺乳喂奶带娃,重心肯定会向家
庭方面转移,无法全力投入工作。
要知道,体制内也是有绩效考核的,虽然不如企业执行那么严格,但一个科室的工作量
在那里摆着,你不做,别人就得多做,整得领导和同志都怨声载道。
而刚毕业的本科和硕士精力旺盛,又没有家庭牵挂,短时间内也不会结婚生子。即是与
博士同龄的本科生、专科生,大部分早已经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家庭生活基本进入正
轨。
所以,很多科室领导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干脆从源头上就杜绝,宁愿选
一个低学历的人,也不要博士。
二是学历只代表知识,而不代表执行能力。
国家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程,领导人更是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即政治能
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
落实能力。
我想,对于基层工作而言,博士刚毕业时唯一可能具备的是“政治能力”,也就是讲政
治、一片赤诚之心。
地级市正处级及以下单位显然不是决策层,而是执行层,对于五年规划、宏伟蓝图设计
根本谈不上,整体来说就是负责某方面、某环节的具体落实。
体制内的职责主要是管理、组织和协调,也有人总结成“办文、办会、办事”。
绝大部分工作并不需要除Word、Excel、PowerPoint之外的专业技能,写领导讲话稿,
不需要你去知网查文献,准备年终考核,也不需要你会过柱子。大多数都是一个大专生
就能干的活儿,你是博士、硕士、本科生,根本没有太大区别。
领导要的是“能落实、会干事、别搞砸”的人,这才是重中之重。
学历只是加分项,而非决定项。诚然,写文章、发论文、做视频之类工作需要高素质人
才,但那是在“能落实、会干事、别搞砸”基础上的锦上添花。
三是可利用的人脉资源严重欠缺。
什么叫体制内的人脉?要满足三个条件:
在体制内、在同一地区、同一系统最佳。
可刚毕业的博士,唯一可以依靠的人脉就是同学和导师。
但遗憾的是,不管你读的清北还是其他985/211,不管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同学,假
如他们毕业后没有进入体制内,或者即便进入体制内,不在同一个省或者同一个系统,
这个所谓“人脉”作用几乎等于零。
体制积累人脉,最优先的就是和你同批入职的公务员,另外还有各种培训班、递进班、
中青班、党校的同学。
这也是不少大专生都比博士混得好的原因:同样的年龄,和他同一批进来的都当市、县
领导了,而你的同学还在试用期,人脉的影响力能够一样吗?
四是对直接领导构成潜在的威胁。
这也是最难以启齿但又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博士在学历上往往要比直接领导高出许多,并且在组织部门和更高一级领导那边挂了号
,那么在工作单位里,自然就成为直属领导潜在的挑战者,让其如芒在背。
一位正科级的科长,不知道熬了多少年才到这个位置,而引进的博士转正就是主任科员
,也是正科级,科长心理能平衡吗?
所以,科长们或多或少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心里就给贴个“有学历没能力”“心高气傲
”之类的标签。
其实,这是“帕金森定律”的现实体现,也叫“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
业病”,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
其实,在行政管理机构早已形成了一条普遍的潜在规律:
大专毕业的领导,觉得高中生比本科生强,硕士生就是垃圾。
本科毕业的领导,觉得大专生最好用,本科生还得调教,硕士生就是垃圾,博士更是废
人。
硕士毕业的领导,觉得高中生就是文盲,大专生啥都不懂,部分本科生还值得挽救一下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基础太不扎实了。博士就是那回事,也就多灌几篇论文而已。
博士毕业的领导,觉得学历还是有用,但是只有专业还不够,又学了MPA和MBA,水平还
是比一般博士更高一些。
细细品来,这其中也有一些“文人相轻”的味道。
03
博士进入体制内,特别是进入层级较低的单位,一定要学会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而
不是拿自己的劣势去和别人竞争。
那么,博士的优势在哪里?
一是学历高带来的稀缺性及受关注度。
虽然学历贬值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上也不缺博士,但在一个地级市的处级单位,乃至在
整个地级市党政机关系统内,博士并不多,这是大的背景。
博士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表面稀缺”带来的优势转化为上升的胜势。
比如,要利用专业优势,结合本市和本单位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写报告、参阅给
单位一把手、市领导。
再比如,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学校的一些资源引入地方,比如你的导师是长江学者
,就可以邀请他担任市顾问。
这就是作为一个博士凸显优势、凸显差异化的方式,从“干活”向“谋事”转变,从而
实现降维打击。
二是所谓的“边缘化”不是真正的“边缘化”。
 
博士被安排去文印室,做收发文的工作,真的是吃亏、埋没人才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所有的重要文件你都阅览一遍,知道最近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负责上传下达,从一把手到最边缘的职工,你都会认识,慢慢积累自己的人脉;
给各位领导传阅文件,通过经常接触,你才知道不同领导的不同脾气。
博士刚来就想去最中心的工作岗位,你有人家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快速识人、避开大坑、
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能力吗?
还是那句话,以刚走出校门的社会阅历去重要部门“挑大梁”,非常不合适,容易出事。
三是磨练心性才能担当大任。
博士在基层单位工作,千万别把学历当回事,更不能时不时地拿出来说事。
因为,学历在人才引进、选调进单位那一刻起,它的作用已经用完了,在工作中你还单
单沉浸以往,而没有快速适应现阶段工作的话,只会徒增手高眼低的话柄了。
人人都知道,博士生学历起点高、接受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只是暂时欠缺社会阅历而
已。
领导把你放在偏一点的部门,好好认识清楚人情世故,慢慢开展工作,这既是磨练心性
,也是对新人的一种保护。
领导最喜欢放低姿态的博士,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大家看得到接地气,再以后博士的学
历才会发挥作用。
当博士学历下次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是你被提拔的时候了!
简而言之,还是《孟子·告子下》的名句总结的透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以此,与那些正在体制内打拼,以及打算进入体制的博士生们共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
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
m*****n
发帖数: 1
2
混的不好的是三本博士
靠刷个学历,然后考公务员
自以为是铁饭碗, 可是没有专业优势, 干着也不顺心
甚至还不如干专业工作的同学发展好
平民百姓的娃, 还没有专业优势, 很难出头的

【在 w******i 的大作中提到】
: 01
: 前几天,我接到隔壁实验一位博士师弟的电话,他去年毕业后进入了公务员体制内。
: 用他自己的话说,想从市级以下的基层干起,多积累些基层的实践经验,自认为凭借“
: 博士学历+基层阅历”的双层优势,今后的发展前途肯定是康庄大道。
: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很残酷。
: 毕业近一年,他的仕途和生活并不如意,所在单位的科长对他也并不满意。
: 由于知道我在读博和博士后进站之前,曾经在体制内呆过多年,于是他就想和我谈谈,
: 指引下步该如何盘算。
: 我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看法,而是给他谈起体制内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例子:
: 有一年,一个地级市的正处级单位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招来了一位博士。同时,又从

m****5
发帖数: 78
3
re
1 (共1页)
进入JobHunting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