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JobHunting版 - 没有基金就不能当教授博导?
相关主题
说说我的一次面试经历及如何对付不友好的同胞面试官的到底现在还有没有不忙不累的编程工作了??感觉到处都是agile (转载)
求助。编程语言很多,各种对应的IDE也很多,整体感觉变化很快
初入job market小结Fresh CS Master求内推 -- LeetCode已刷5遍 + LintCode一遍
回国当老师还是留美做程序员?请教几个电面题
我的面试经历 (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发包子问h1b签证问题啦,谢谢
练了这么久coding 突然觉得伤感不看答案一个月内刷完leetcode的确实很厉害
工业界需要的技能多呀刷完leetcode的人真不多
为啥老中技术好和能混的是两类人?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文话题: 基金话题: 科研话题: 教授话题: 博导
进入JobHu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i
发帖数: 1
1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看最近媒体在极力推崇“90后教授博导”,又观身边不少“青椒”在为职称焦头烂额、
缺什么急什么——有人说教学工作量不够,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或班导师,有人说外语
还没过,有人说差基金项目,有人说论文还差一篇,……这刺激老文产生联想和怪想:
高校评职称非得十八般武艺样样具备、样样精通么?像“90后教授博导”那样,仅凭论
文就直接当教授和博导不行吗?是否会更好?
别的暂且不论,仅就与科研相关的基金和论文而言,老文认为,无论是评教授还是评博
导,都可仅看论文不看基金,这样会更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更有利于教育和科学本
身的发展。当然,基金毕竟是白花花的银子,人见人爱,校长们在老师们卡脖子的关键
环节适当提点要求,也可理解。
首先看评教授。教授的基本职责是教学和科研,因此评教授必须有科研要求,这是毋庸
置疑的。但做科研必须要拿基金吗?未必。爱因斯坦早期没有得到任何基金支持,但这
并不妨碍他做出改变历史、影响世界的研究成果,他也是仅靠论文获得同行认可、奠定
学术地位。当然,做科研也不一定必须发论文,但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可
以独立成为一把衡量学术贡献和水平的尺子,而做科研如果不发论文,则必须为同行和
评委提供另一种尺子。基金项目再多再大,从来没有被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同行作为学术
贡献和水平的判据。所以,在教授的科研职责中,可以没有基金要求。从基金和论文的
关系看,现在的国家基金项目,大多靠论文争取,也主要以发表论文作为结题依据——
科学基金支持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但问题是否发现或解决的依据主要还是看论文——
说明论文是基金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引出问题:同样发表论文,发表同样论文,
一个花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钱,一个没拿过任何公共经费,或者,一个花钱多,一个花钱
少,哪个更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不拿经费做科研,这样的“雷锋”竟然活不了,少拿
经费做科研,这样的“雷锋”竟然活不长,这样的评价体系有违社会的价值观。也许有
人会说,拿到基金,本身就是科学思想和学术水平得到同行认可的体现。这话有一定道
理,但要建立在基金评审绝对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也常听说,拿到大钱更容易做出好科
学。但统计显示,总体看,大项目的创新性和投入产出比不如小项目。纵观科学史,新
领域大多由拿小钱或不拿钱的人开创。有人说,靠钱能解决的问题是最简单的问题——
因为只要挣钱或投钱就行了。钱可能制约科研规模和科研条件,但与科学本身无关。科
学问题如果靠钱能解决,那么评教授看基金才是合理的。
再来看评博导。许多大学按基金项目和经费多少审核博导资格、分配博士生招生指标。
前不久听一位“青椒”说,一所大学的博士生招生指标按200万/个分配(工科),这基
本上把年轻老师挡在了博导门外,而某个大牛教授当年如果进帐经费1000万,则可获5
个指标,该大牛可把这5个指标自主分配给手下的年轻人。这位“青椒”本来想跳槽到
该大学,但一了解该政策后,放弃了跳槽念头。他说他想独立工作,不愿寄人篱下受别
人管制,但这样又可能一辈子带不了博士生,当老师的没有学生带,那多悲惨啊!是的
,这种评博导的做法比评教授看基金更没道理,因为它相当于钱多多生、钱少少生、无
钱不生的生儿育女政策,这样的政策在任何社会应该都是不允许的。从“优生优育”角
度看,应该让年轻人多生,但以钱多少分配“生育”指标的政策恰恰是不让年轻人生而
让老同志拼命生或让老同志有法子卡住年轻人必须帮他生。观现实,能拿钱并不意味着
能搞科研,更不意味着能培养人才,能拿大钱的,又有几个还在科研和人才培养第一线
?相对而言,拿基金是为眼前的苟且,写论文是追求诗和远方;看基金让人感觉在鼓励
获取,看论文多少有点儿在激励产出。所以,无论是评教授还是评博导,最好是少谈点
基金、多谈点论文,如果两者都要谈的话。高校在引进“90后”新人时能做到只看论文
不看基金甚至不看其它一切,慷慨给教授和博导,老文坚信,这些新人的成长和发展将
很快证明,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适用于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1 (共1页)
进入JobHunt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王垠:赞用下半身思考的女人 (转载)我的面试经历 (坏事也可以变好事)
烙印不看技术水平看帮派练了这么久coding 突然觉得伤感
老中最危险10大心态 (转载)工业界需要的技能多呀
大家不看programming pearl了?为啥老中技术好和能混的是两类人?
说说我的一次面试经历及如何对付不友好的同胞面试官的到底现在还有没有不忙不累的编程工作了??感觉到处都是agile (转载)
求助。编程语言很多,各种对应的IDE也很多,整体感觉变化很快
初入job market小结Fresh CS Master求内推 -- LeetCode已刷5遍 + LintCode一遍
回国当老师还是留美做程序员?请教几个电面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文话题: 基金话题: 科研话题: 教授话题: 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