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8 发帖数: 202 | 1 緬仁安羌揭碑 悼遠征英魂
特派記者許惠敏緬甸仁安羌13日電
January 14, 2013 06:00 AM | 7490 次 | 0 | 12 | |
關注抗戰史實的華人、名將之後,從兩岸三地及美國等地前往仁安羌,參加仁安羌大捷
紀念碑揭幕式。(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團長劉放吾次子劉偉民(圖)等四兄妹完成父親遺願,為喪命沙場的子弟兵建碑安魂。(
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93歲的李玉昆(左)從江西轉了三趟飛機到仰光。他說,很高興能在有生之年再回到仁安
羌,弔祭70年前犧牲的同袍。(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抗日海外戰場唯一紀念碑。(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是抗日海外戰場唯一紀念碑。(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仁安羌大捷戰場501高地的紀念碑前,來自各地的與會者為壯烈犧牲的中國遠征軍默哀
。(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參與仁安羌戰役的老兵李玉昆(右二),和劉偉民(右一)、劉偉華及孫伯泉夫婦(左二、
左一),在仁安羌大捷紀念碑前獻上花籃,吊唁亡靈。(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抗日戰爭歷史專家在仁安羌紀念碑塔上,配合地圖,解說當年113團如何突破日軍包夾
,協助英軍撤退。(特派記者許惠敏/攝影)
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家屬提供)
70年前的中國遠征軍以不足一團的兵力,擊潰日軍33師團,解救在緬甸仁安羌被圍困的
英軍、美傳教士及記者7500餘人,當時領軍的113團團長劉放吾的後代、參與此役的倖
存老兵李玉昆、抗戰名將後代、關心中國抗戰史的兩岸專家學者60餘人,13日中午一起
站上70年前抗日關鍵一戰仁安羌大捷死傷最慘烈的501高地,一起見證「仁安羌大捷紀
念碑塔」的揭幕。
「建碑除了了卻家父劉放吾將軍生前的心願,更重要的,讓父親帶出去戰死沙場的200
多位子弟兵,得以長眠安息。」劉放吾次子劉偉民在揭幕式上代表大家,向現場唯一參
與仁安羌大捷的李玉昆及參與此役的113團800多壯士致敬。
13日的揭幕儀式宣讀祭文、祭奠忠魂、獻花、默哀,依次進行,美國駐緬使館、中華民
國國防部部長高華柱都送花圈至揭幕儀式現場。儀式莊嚴隆重,最後並由抗戰史專家在
碑塔上,配合地圖,向嘉賓講解仁安羌戰役當時激戰情況、援救英軍的部署和脫困路線
。儀式結束後,所有參與嘉賓流連紀念碑,追思巡禮。
在洛杉磯經商有成的劉偉民為還原仁安羌史實,全球奔走數十年,建立紀念碑算是完成
先父最後一個心願,這是中國遠征軍70年來在緬甸所建造的第一座紀念碑。
劉偉民說,父親在世的時候沒聽他提戰功,卻常對他們兄妹們說,當年帶出去的湖南子
弟兵卻永遠再無法把他們帶回來。看不到妻兒,見不到爹娘,年輕的生命為民族戰死沙
場,甚至屍骨無存,「父親提及此事,都會感慨而唏噓。」
更令劉家耿耿於懷的是,二戰之後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墓地和墓碑都被剷平,以致中國
在二戰中用鮮血建成的功勳遺跡也被抹去;反觀英國在仰光建有國家公墓;即便戰敗國
日本,也在戰後透過各種途徑,在全緬甸日軍曾經作過戰的地方,修建大量的慰靈紀念
碑。
但客死他鄉的中國遠征軍,卻魂歸無處。不只是完成先父遺願,劉偉民希望「紀念碑揭
幕之後,讓大家永遠記得這一段歷史!」
放下政治意識形態,兩岸軍界與抗戰名將之後,一同紀念入緬作戰70周年,並重溫70年
前國軍救英軍的這段佳話。
當年戰事的倖存老兵、93歲的李玉昆,從江西轉了三趟飛機,才到仰光,話不多卻十分
精神。他說,很高興能在有生之年再回到仁安羌,弔祭70年前犧牲的同袍。
來自兩岸三地及美國60多人12日陸續抵達仰光,並搭乘包機抵達距仁安羌最近的緬甸古
都葡甘機場。除了來自馬里蘭州的劉放吾長女劉偉華、次子劉偉民,13日親臨現場見證
揭碑儀式的還有周恩來姪女周秉德、抗日時領導救國文藝活動的郭沫若之女郭平英、淞
滬會戰時率800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後遇刺身亡的謝晉元將軍之子謝繼元、中國遠征軍
第一次入緬作戰時壯烈犧牲的第200師師長戴安瀾之子戴澄東等十多位抗戰名將後代。
台灣方面有國防部駐泰辦事處武官霍霈上校、退役中將陳興國、前空軍官校校長陳盛文
中將等八位將官及中國遠征軍杜聿明中將之女杜致廉與會。
霍霈稱,身為黃埔一分子,能重回歷史現場回顧國軍萬里馳援盟軍的這段70年前佳話,
要特別感謝劉偉民對父親的一片孝心。
曾任中國第九、十屆政協委員的周秉德致辭前,先向先烈亡靈深深三鞠躬,她說,國共
一在正面戰場一在敵後戰場,一齊為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而劉放吾是國際抗日
戰場上以寡敵眾打敗日軍代表人物之一。她說,紀念碑揭幕讓她想到抗日70多年後,日
本軍國主義仍蠢蠢欲動,染指釣島。「全民族抗日,兩岸應攜手合作!」
二戰中國戰區委員長蔣中正之孫蔣孝嚴為紀念碑題字,蔣孝嚴辦公室主任詹清池說,仁
安羌大捷埋下抗日勝利的種子,這場以寡敵眾的勝仗鼓舞了中國青年從軍的熱潮,他很
敬佩劉偉民排除萬難建紀念碑記下這段歷史,「我們有責任教育下一代,歷史不能忘記
。」 | l*****8 发帖数: 20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