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Language experiment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t
发帖数: 31659
1
https://www.pnas.org/content/104/19/7780.full
表面上看,语言文字是用来交换想法,意见...之工具。实际上乃是用以形成想法,意
见...之材料。
可否用水泥造出飞机?
s*********t
发帖数: 1
2
不错。 语言是逻辑的框架。
自从《道德经》25章发明“道”概念,
汉语,已经是哲学“道”的语言。
“道”哲学是其他大多数语言没有的。
汉人和其他民族,有这个很明显的语言逻辑的不同。
c*******v
发帖数: 2599
3
这个问题叔本华讲过。
下面这个翻译很扯。凑合着看吧。
https://www.guishuji.cc/sanwen/9021/497686.html
我们对中国的汉字很不以为然;但是,既然文字的任务就是借用视觉符号,在人们的理
性头脑里引发概念,那么,首先把只是指示了某一概念的听觉符号的符号展现给人们的
眼睛,而那一听觉(发音)符号却首先是这一概念的承载物,那就是明显拐了一个大弯
。我们的文字因而就成了一种符号的符号。这样,我们就会提出疑问:听觉符号比起视
觉符号究竟具有什么优势,以致可以让我们放着从眼睛到理性的一条直路不走,而另绕
这样一个大弯:亦即让视觉符号只有在经过听觉符号的中介以后才能向读者的头脑发话
。实际上,让视觉符号直接承载概念,而并非只是标示其发音——就像中国人所做的那
样——明显是更为简单的做法。事实的确是这样,因为视觉比听觉更能够察觉细微、多
样的差别;并且,视觉可以允许多个印象同时并存,但听觉特性却由于唯独只存在于时
间而无法具备同样的能力。解答上述疑问的理由或许是下面这些:1)由于天性使然,
我们首先采用的是听觉符号,表达的也首要是我们的情绪;在这之后才一并表达我们的
思想。因此,我们就先有了为耳朵而设的语言,在这之前我们甚至不曾想到要设计出一
种为视觉而设的语言。在以后的时间里,在有必要设计出后者时,人们发现回头从听觉
语言着手比另外设计,或者另外再学习一种全新的,甚至是全然不同的视觉语言更便捷
和更省事,尤其是人们很快就发现不计其数的字词其实也就还原为那么一些音素。因此
,借助这些音素就可以轻而易举表达出这些字词。2)虽然视觉比听觉能够把握和鉴别
更多不同的变化,但是,要造成这些变化,而又没有类似可以为耳朵造成变化的相应工
具,则是不可以的。并且,我们肯定不能以造成和变换听觉符号那样的速度——这是因
为灵活舌头的作用——造成和变换视觉符号。聋哑人所用的有欠完美的手语就是这一方
面的明证。所以,从一开始,这就使我们的听觉成了运用语言和以此方式运用理性的基
本官能。所以,归根到底,只是外在的和偶然的原因,而不是源自语言的任务本质的原
因,造成了这种例外情形:直接的方式并非最好的方式。因此,如果我们抽象、纯粹理
论性和先验地考察语言文字,那中国人的处理方式是真正对头的;我们也只能责怪中国
人学究气多了一些,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现实处境可供另一种选择。与此同时,经验也
让我们看到了中文所具备的一大优势,亦即在以中文字表达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懂得
中文:我们人人都可以以自己的语言阅读中文字;正如我们的那些数目字代表了泛泛的
数目概念一样,中文字也代表了所有概念。那些代数符号甚至代表了抽象的量的概念。
所以,正如一个曾五次到过中国的茶叶商告诉我的,在整个印度洋地区,中文字成为了
公用的交际工具。来自各个不同国家的商人都能以此互相交流和理解,虽然这些人并没
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我的这位英国朋友甚至肯定地认为:因为中文字具有这样的功能,
将来终有一天中文字会传遍整个世界。J.F.戴维斯在《中国人》一书里的一段描述也与
此看法完全吻合。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 语言是逻辑的框架。
: 自从《道德经》25章发明“道”概念,
: 汉语,已经是哲学“道”的语言。
: “道”哲学是其他大多数语言没有的。
: 汉人和其他民族,有这个很明显的语言逻辑的不同。

T*******x
发帖数: 8565
4
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差别,好处坏处,值得研究。

【在 c*******v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问题叔本华讲过。
: 下面这个翻译很扯。凑合着看吧。
: https://www.guishuji.cc/sanwen/9021/497686.html
: 我们对中国的汉字很不以为然;但是,既然文字的任务就是借用视觉符号,在人们的理
: 性头脑里引发概念,那么,首先把只是指示了某一概念的听觉符号的符号展现给人们的
: 眼睛,而那一听觉(发音)符号却首先是这一概念的承载物,那就是明显拐了一个大弯
: 。我们的文字因而就成了一种符号的符号。这样,我们就会提出疑问:听觉符号比起视
: 觉符号究竟具有什么优势,以致可以让我们放着从眼睛到理性的一条直路不走,而另绕
: 这样一个大弯:亦即让视觉符号只有在经过听觉符号的中介以后才能向读者的头脑发话
: 。实际上,让视觉符号直接承载概念,而并非只是标示其发音——就像中国人所做的那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