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发帖数: 22479 | 1 现存的早于四库全书版本的隋书里,都没有记载圆周率的部分
宋朝两部刻本,元朝大德九路刻本,都是残缺不全,缺少卷十六,这是记载圆周率的唯
一一处地方。
李淳风在评注九章算术时,一直把22/7当作密率,根本不知道355/113的密率存在。要
知道隋书里的那段本来就是李淳风所写。
之后南宋数学家秦九昭把3.16当作圆周率,明朝的朱载堉计算的圆周率=√2/0.45,无
论是哪一个,比355/113的密率都差得很远,说这些人没看过隋书,可能吗?
圆周率实际上是戴震这个造假专家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添加了那段话,祖冲之根本就没
有算过什么圆周率!
查阅了明代汲古阁本十七史中的《隋书》,卷十六并不缺,那段有关祖冲之的话是有的
,那么清代的戴震造假之说显然并不成立。至于古代数学家不知道密律,很可能是在实
际应用中,并不需要密率那么精细的数据——如果处处都用密率,那就没有必要再出一
个约率了。
“戴震这个造假专家”这种话明显带有个人情绪,并非学术讨论应有的态度。
c.f. 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清朝人戴震伪造的?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 Sky.6t
2014年7月11日 (五) 12:58 (UTC)
早稻田大学的所谓汲古阁版本隋书是一四库全书版本为蓝本的伪造古书[编辑]
这本所谓的汲古阁版本隋书是日本人1905年从大清国购入,而四库全书的编纂是1775年。
这本汲古阁版本隋书是伪造的古书!
戴震伪造的地方远不止这一处!刘徽的所谓割圆术全部都是戴震伪造出来的![编辑]
还有祖暅的球体积公式!
戴震在算经十书以及各种古书中造假的地方比比皆是!
戴震的目的就是要伪造古人比欧洲人先进多的假象!
有人又提出了九章算术音义、玉海、革象新书三本书为证据,但这三本书现存的版本都
是经过戴震之手的四库全书版[编辑]
经过戴震之手编纂、篡改的地方绝对不只是一处!
如果赵友钦算出了圆周率=3.141592,为什么无人引用?[编辑]
在《革象新书》第五卷「乾象周髀 」中记载了赵友钦对于圆周率的研究。他的研究特
点是,他分析了历代圆周率的近似值,并提出了外圆内接正四边形起算圆周率的方法,
由圆内接正方形算起,逐次由四边求八边,八边求十六边,求到16384边,获得近似值
为3.141592,验证了祖冲之π值估计的正确性。
如果赵友钦已经算出3.141592的圆周率,为什么朱载堉不知道? 秦九昭也不知道,从
宋末元初到清朝四库全书编纂之前,没有一个人知道、引用过赵友钦的这个精准的圆周
率?
而且这个《革象新书》现存版本只有四库全书版本,而负责编纂这部分的又恰恰是戴震!
现在存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那本所谓的汲古阁版本隋书是假冒的。[编辑]
这本书是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日本人集资从大清国购入。
距离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
这本汲古阁版隋书是清朝人根据四库全书版本重新翻刻的伪古书,打着汲古阁的名义,
只是为了卖个好价钱而已。
日本人没有仔细鉴定,只是简单根据本书的自我介绍(它说自己是汲古阁)而盲目地认
定它是真品。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给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发邮件,要求他们认真鉴定本书的真伪,不要
盲目相信印记。
如果刘徽真的把圆周率推到3.1416,为什么后人没有一个知道?
九章算术注解里,刘徽留下一大段关于如何使用割圆法求解圆周率的过程,最后推导出
圆周率=3927/1250=3.1416。
但是在本书所有的注解里,刘徽自己却一再指出老的圆周率“径一周三”不精确,应该
用157/50=3.14为准,但后面又被李淳风大加抨击,指出这个圆周率不准,圆周率应该
用22/7来计算。完全无视刘徽还有一个更精准的圆周率,更进一步,李淳风居然还不知
道刘徽怎么推导圆周率的,前后矛盾至此。
从刘徽之后近两千年里,不仅无人知道祖冲之的那个圆周率,也没有人知道、引用过刘
徽的这个3.1416的圆周率。
而这段话又只是四库全书版本的九章算术里有记载,很明显,这同样是戴震的手笔。
还有祖冲之儿子祖暅的球体积公式,一样是戴震伪造的。
在九章算术注解里,戴震假借李淳风之口,大段描述祖暅如何求出球体积,最后得出结
论。
如果这段话属实,那么李纯风应该知道,球体积的最接近公式应该用外接正方体的11/
21计算,但是这个公式,从祖冲之、祖暅之后,从未有人知道、引用过。
古人所知道的球体积公式都是用外接正方体的9/16计算,依据很可笑,因为民间传说“
黄金方寸重一斤,金丸径寸重九两”,刘徽自己说“未曾验也”,但他自己却一再使用
这个公式,李淳风、王孝通也同样,后世所有的数学家都在用这个9/16的公式,却不知
道所谓祖暅推导出的球体积公式。
而这段记载又是只见于四库全书版本的算经十书,他的编纂者是戴震。 |
d******a 发帖数: 32122 | 2 你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那就是假设李淳风之类必须知道祖冲之的计算和实际最接近,刘徽次之
这个假设不成立。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存的早于四库全书版本的隋书里,都没有记载圆周率的部分 : 宋朝两部刻本,元朝大德九路刻本,都是残缺不全,缺少卷十六,这是记载圆周率的唯 : 一一处地方。 : 李淳风在评注九章算术时,一直把22/7当作密率,根本不知道355/113的密率存在。要 : 知道隋书里的那段本来就是李淳风所写。 : 之后南宋数学家秦九昭把3.16当作圆周率,明朝的朱载堉计算的圆周率=√2/0.45,无 : 论是哪一个,比355/113的密率都差得很远,说这些人没看过隋书,可能吗? : 圆周率实际上是戴震这个造假专家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添加了那段话,祖冲之根本就没 : 有算过什么圆周率! : 查阅了明代汲古阁本十七史中的《隋书》,卷十六并不缺,那段有关祖冲之的话是有的
|
P****R 发帖数: 22479 | 3 zt:
汉代以前,圆周率一直采用“径一周三”。这一数值很不精确。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
,汉代一些学者开始探求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值。
从新莽嘉量可得出西汉末刘歆所采用的圆周率为3.1547,东汉末的张衡则采用π=≈3.
1623,三国时期吴人王蕃得出π=3.1556的数值。但他们求圆周率,都是以经验为基础
,没有科学的论证。
魏晋之际,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他用这一方法分割到圆内接正192边
形时,得出π值等于3.14124,后来又求得圆内接正3072边形,得出π值等于3.1416。
祖冲之并不满足于刘徽的结果,他希望求得更精确的圆周率值。要推算更精确的圆周率
值,刘徽的“割圆术”是个很好的方法,祖冲之要采用刘徽的方法去超越刘徽的结果,
工作量极其巨大:要从圆内接正6边形、12边形、24边形,一直算到12288边形和24576边
形,要分别算出它们的边长和面积。
这中间要进行系列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涉及的运算步骤有一百多步,有效数字
高达十七八位。而在当时,人们还不会用纸和笔进行列式演算,所有这些计算都是通过
布列算筹而得以完成的。可以想像这在当时是需要何等的精心和超人的毅力,祖冲之经
过艰巨的运算,终于求得了比刘徽的结果精确度更高的圆周率值。他计算出圆周率的准
确值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从而首次把圆周率值准确推算到了小数点后7位。
他还明确指出了圆周率的上限和下限,准确说明了圆周率的取值范围,实际上确定了其
结果的误差范围。祖冲之的结果是在当时世界数学史上最先进的成就,直到15世纪,阿
拉伯数学家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F·韦达才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值。
祖冲之还给出了两个用分数形式表示的圆周率近似值:约率π=22/7;密率π=355/113。
密率是分子分母都在1000以内的分数形式的圆周率最佳近似值。该数值的分数表现形式
直到16世纪才被德国人V·奥托和菏兰人A·安托尼兹重新发现,在西方数学史上,π=
355/113常被称为“安托尼兹率”。鉴于密率是祖冲之在世界上最先提出来的,日本著
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曾建议把“密率”称作“祖率”。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
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
,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
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
,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冪,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
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隋书·律历上》
-----
隋书是唐朝魏征、长孙无忌主编,多人参与编写,其中的天文、律历志是唐朝天文学、
数学家李淳风所写,但李淳风自己明显不知道355/113这个密率的存在。
唐李淳风等对刘徽注本九章算术作了一些解释,原有刘注意义十分明确的不再补注,盈
不足、方程二章就没有他们的注释。九章算术所有与圆面积有关的问题,都取圆周率三
计算,刘徽注以为应取五十分之一百五十七,李淳风等补注认为可以用七分之二十二计
算,这是对的。但七分之二十二是祖冲之的所谓「约率」,而李淳风等引用此率,称它
为「密率」。后世人误认七分之二十二为「密率」的很多,这是李注的谬种流传。
----------------------------
李批评刘徽的注解,认为刘徽所计算的157/50的圆周率不准确,真正的密率应该是22/7
,完全不知道祖冲之355/113的密率,由此可见,隋书中的那一段,根本不是李淳风所写
,而是后人添加进去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 那就是假设李淳风之类必须知道祖冲之的计算和实际最接近,刘徽次之 : 这个假设不成立。
|
P****R 发帖数: 22479 | 4 1430年,伊斯兰数学家Jamshid al-Kashi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14位。
而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号称在东京一家图书馆见过有一本1530年左右印刻的隋书,
其中有祖冲之圆周率的记载,但这家图书馆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根本不提,也没有影印
照片为证,这个证言的可信性等于零。
《南史·祖冲之传》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曾祖台之,晋侍中。祖昌,宋大匠卿。父朔之,奉朝
请。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
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
言之。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
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
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
改不成。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文惠太子在东宫,
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
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冲之解锺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
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于乐游苑造水碓
磨,武帝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着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
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子暅之。
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入神之妙,般、倕无以过也。当其诣
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
行,梁天监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位至太舟卿。
暅之子皓,志节慷慨,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善算历。大同中为江都令,后拜广
陵太守。
侯景陷台城,皓在城中,将见害,乃逃归江西。百姓感其遗惠,每相蔽匿。广陵人
来嶷乃说皓曰:“逆竖滔天,王室如毁,正是义夫发愤之秋,志士忘躯之日。府君荷恩
重世,又不为贼所容。今逃窜草间,知者非一,危亡之甚,累棋非喻。董绍先虽景之心
腹,轻而无谋,新克此州,人情不附,袭而杀之,此一壮士之任耳。今若纠率义勇,立
可得三二百人。意欲奉戴府君,剿除凶逆,远近义徒,自当投赴。如其克捷,可立桓、
文之勋;必天未悔祸,事生理外,百代之下,犹为梁室忠臣。若何?”皓曰:“仆所愿
也,死且甘心。”为要勇士耿光等百余人袭杀景兖州刺史董绍先,推前太子舍人萧勉为
刺史,结东魏为援。驰檄远近,将讨景。景大惧,即日率侯子鉴等攻之。城陷,皓见执
,被缚射之,箭遍体,然后车裂以徇。城中无少长,皆埋而射之。
---------------------
南齐书-祖冲之传,是南梁萧子显(487年--537年)所写,和祖冲之(429-500)几乎同
时代,整篇传记没有一个字提到圆周率,历法、指南车、千里船等等发明,都一字不漏
详细记载。
-------
朱载堉已经是明朝后期的人,依然不知道祖冲之的圆周率。
他自己计算的圆周率是:sqrt2/0.45=3.14269
隋书里如果真有祖冲之的密率,不至于这个博学多才的朱家后人一点不知道。
这个例子发生在乾嘉学派大儒钱大昕、阮元以及杰出数学家李锐身上。钱大昕先是从《
隋书律历志》,获知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的估计: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
,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率,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
盈数三(刻本作二,误)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
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
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幕、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
圆周径率,自刘徽、祖冲之以来,虽小有同异,大要皆径一周三一四而已。溉亭独创为
三一六之率,与诸家之说迥殊。余考秦九韶《数学九章》「环田三积术」,其求周以径
幂进位为实,开方为圆积,是九韶亦以三一六为圆率,与溉亭所创率正同,盖精思所到
,闇合古人也。江宁谈教谕秦,今之算学名家,曾作一丈径木板,以篾尺量其周,正得
三丈一尺六寸奇,以为溉李之说,至当不可易也。
-------------------
南宋数学家秦九昭认为圆周率=3.16,明朝数学、音律学家朱载堉认为圆周率=sqrt(2
)/0.45=3.1427
一直到清朝,还有数学家用测量的办法测量圆周率=3.16,直到这时,清朝数学家钱大
昕才第一次引用了隋书中的祖冲之圆周率!
--------------------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
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
《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
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
宋朝、元朝的刻本都是残缺不全,乾隆年间的武英殿刻本最全、最流行,篡改的时间就
是此时!
可以肯定,乾隆年间武英殿翻刻隋书时,添加进去了这么一段话。
-----------
355/113的圆周率,是欧洲数学家1570年左右发现,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朝末期的事。
Ptolemy (c. 150 AD) 3.1416
Zu Chongzhi (430-501 AD) 355/113
al-Khwarizmi (c. 800 ) 3.1416
al-Kashi (c. 1430) 14 places
Viète (1540-1603) 9 places
Roomen (1561-1615) 17 places
Van Ceulen (c. 1600) 35 places
--------------------------
1600年,欧洲人已经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35位数,355/113的密率也早出来了。
这才为乾隆时的武英殿刻本造假,提供了数据来源。
--------------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
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
《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
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
南宋嘉定刻本只存65卷(列传第三十),另一南宋刻本只存五卷(肯定没有卷十六),
元朝大德九路刻本只有十九至二十三,共计五卷,也没有卷十六。
现在的隋书都是以乾隆武英殿刻本翻印,这就是戴震篡改过的版本。
-----------------
《隋书》最早付梓应在宋天圣二年(1024年),天圣二年刊刻《隋书》时,纪传题魏征
撰,志题长孙无忌撰,以后各本多从此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则将全书题为魏征
撰。国家图书馆藏一部宋刻残本,共5卷,为李盛铎旧藏,李跋称之为南宋建阳所刻,
学界对此普遍认同,习称宋中字建本。卷八十五末有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可以视为
天圣二年刊刻《隋书》的佐证。然天圣本今已不传,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这部《隋书》为
宋刻递修本,全书存六十五卷:一至九、十三至十五、十九至二十六、三十二至七十六
,从所避宋讳看,应刊刻于南宋之初。学界习称小字本。此本为内阁大库散出之书,著
名藏书家傅增湘先生曾经眼于宝应刘翰臣家,原为蝴蝶装,傅氏称之“厚茧纸禙封,黄
绢为衣,尚是宋代宫装,惜虫蚀过甚,版心尽失,不可复治,爰命工重加装订,别选佳
纸为衣,而以蜕衣附焉。”后已改为线装。
---------------------------------------------------------------
上面帖子有个小失误。
南宋刻本有两种,一种只存五卷,肯定没有卷十六。
一种现存六十五卷(不是只有第六十五卷),全书共八十五卷,这本南宋刻本保留有1-
9卷,13-15卷,19-26卷,32-76卷。
关键的卷十六 律历上 还是没有。
由此可以看出,南宋的两种隋书刻本加上元大德九路的隋书刻本,都不存在卷十六。
由此也可以看出,祖冲之圆周率一段最早就是出现在武英殿-四库全书刻本里。
-----------------
隋书八十五卷 (唐)魏徵等撰 宋刻本 李盛铎 袁克文跋 国家图书馆
存五卷(二十四至二十五、八十三至八十五)
-----------------------------
南宋建阳刻本的隋书现存五卷,是24-25,83-85,没有卷十六。
-------------
有人提到汲古阁版本隋书,这本隋书是日本人1905年从大清国购入的所谓汲古阁版本隋
书,实际上是一本伪造的古书,是以四库全书版本为蓝本伪造。
这本隋书现存于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
P****R 发帖数: 22479 | 5 中国历史上的pi:
《周髀算经》:周三径一,即pi=3
汉朝,刘歆(约公元前50—公元23年),pi=3.1547
张衡(78-139),pi有几个近似值:pi = 730/232 = 3.1467,pi = 92/29 = 3.172413
,pi = 根号10 = 3.162
汉朝,蔡邕,pi = 3.125
魏晋,刘徽(3世纪),pi = 157/50 = 3.14,pi=3927/1250=3.1416
东晋与南北朝,何承天(370—447),pi = 3.1429或3.1432
三国,王蕃(228—259),pi= 142/45 = 3.155
!!!祖冲之(429—500),pi = 22/7,pi = 355/133,pi=3.141592
宋朝,秦九韶,pi = 根号10 = 3.162
明朝中叶,陈尽谟,pi = 3.1525
明朝,朱载堉,首创全世界通用的音律之十二平均律,pi = 3.1427
明朝,邢云路(明神宗年间),pi=3.1213,pi=3.126
明朝,方以智(1611—1671), pi = 52/17 = 3.0588,
明朝,程大位,被尊为算盘之神《算法统综》的作者,pi = 25/8 = 3.125
清朝,王元启(1714—1786),钱塘(康熙年间),pi = 根号10 = 3.162
清朝,顾长发,袁士龙,庄亨阳,pi = 3.125
注:我们说某某人用了某个数字作为圆周率,并不是说此人认定圆周率就是那个数字,
上面列举的数字有很多只是说某人曾经使用某个数作为圆周率而已。有的人在不同的场
合用的圆周率可能是不同的。
----------------
宋朝李籍的《九章算术音义》和王应麟的《玉海》、赵友钦《革象新书》也引了祖冲之
的圆周率
--------------------
有人提出这个证据,但分析一下就发现了问题,这三本书现存的版本都是戴震编纂的四
库全书版本,真实性如何,已经不言而喻了。 |
D*****i 发帖数: 8922 | 6 傻叉,隋书现存的早于清朝的刻本多了。
一、宋刻遞修本,现存六十五卷,校记中简称「宋小字本」。
二、另一种宋刻本,只存五卷,简称「宋中字本」。
三、元大德饶州路刻本,简称「元十行本」(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即据此影印)。
四、元至顺瑞州路刻明修本,简称「元九行本」。
五、明南京国子监本。
六、明北京国子监本。
七、明汲古阁本。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存的早于四库全书版本的隋书里,都没有记载圆周率的部分 : 宋朝两部刻本,元朝大德九路刻本,都是残缺不全,缺少卷十六,这是记载圆周率的唯 : 一一处地方。 : 李淳风在评注九章算术时,一直把22/7当作密率,根本不知道355/113的密率存在。要 : 知道隋书里的那段本来就是李淳风所写。 : 之后南宋数学家秦九昭把3.16当作圆周率,明朝的朱载堉计算的圆周率=√2/0.45,无 : 论是哪一个,比355/113的密率都差得很远,说这些人没看过隋书,可能吗? : 圆周率实际上是戴震这个造假专家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添加了那段话,祖冲之根本就没 : 有算过什么圆周率! : 查阅了明代汲古阁本十七史中的《隋书》,卷十六并不缺,那段有关祖冲之的话是有的
|
D*****i 发帖数: 8922 | |
d******a 发帖数: 32122 | 8 你的那些四库之前的版本,除了明代一个外,其他都没有祖冲之那一卷。明代那个是日
本人在清末买的,可能是清代的赝品。
--- 弯弯原住民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re
|
d*******y 发帖数: 2710 | 9 这个pi意义其实并不大,中国古代那么多圆形建筑
随便量量,都能准确到好几位
真正的损失是祖冲之的著作失传 |
y*j 发帖数: 3139 | 10 如果李淳风是作者的话,能够把数值费那么大劲写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至少应该印象深
刻。从中国历史上的圆周率的记载,基本上精度不超过小数点后两位,大概是测量的精
度。而且一般都是用分式来表达,这样这个用小数来表达,非常奇怪。
:你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那就是假设李淳风之类必须知道祖冲之的计算和实际最接近,刘徽次之
:这个假设不成立。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那些四库之前的版本,除了明代一个外,其他都没有祖冲之那一卷。明代那个是日 : 本人在清末买的,可能是清代的赝品。 : --- 弯弯原住民
|
|
|
P****R 发帖数: 22479 | 11 用小数来表达证明同西方接轨。
也就是知道西方已经对周圆率研究的程度。
【在 y*j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李淳风是作者的话,能够把数值费那么大劲写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至少应该印象深 : 刻。从中国历史上的圆周率的记载,基本上精度不超过小数点后两位,大概是测量的精 : 度。而且一般都是用分式来表达,这样这个用小数来表达,非常奇怪。 : : :你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 :那就是假设李淳风之类必须知道祖冲之的计算和实际最接近,刘徽次之 : :这个假设不成立。
|
v*******e 发帖数: 11604 | 12
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用小数来表达证明同西方接轨。 : 也就是知道西方已经对周圆率研究的程度。
|
k**u 发帖数: 10502 | 13 如果上面的历朝圆周率是真的话,说明中国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的方法,也没有什么传
承性,以致明清时期,竟然大幅度倒退,和西方是天差地别。 |
D*****i 发帖数: 8922 | 14 现存85卷齐全的明代及以前的隋书刻本,一只手数不过来。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那些四库之前的版本,除了明代一个外,其他都没有祖冲之那一卷。明代那个是日 : 本人在清末买的,可能是清代的赝品。 : --- 弯弯原住民
|
D*****i 发帖数: 8922 | 15 傻叉,十进制的小数计量方法,天朝是最早的,先秦就有。其他地方都是跟天朝学的。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用小数来表达证明同西方接轨。 : 也就是知道西方已经对周圆率研究的程度。
|
d******a 发帖数: 32122 | 16 简单是美
那个时代,3.1可能就够了。李淳风又不像你,知道圆周率真实值,因此知道祖冲之那
个更精确。看了那么长的数字,肯定将信将疑。
你看了原文没有,那个没有用小数表达。
【在 y*j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李淳风是作者的话,能够把数值费那么大劲写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至少应该印象深 : 刻。从中国历史上的圆周率的记载,基本上精度不超过小数点后两位,大概是测量的精 : 度。而且一般都是用分式来表达,这样这个用小数来表达,非常奇怪。 : : :你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 :那就是假设李淳风之类必须知道祖冲之的计算和实际最接近,刘徽次之 : :这个假设不成立。
|
b*******8 发帖数: 37364 | 17 何必去纠结细节?反正祖冲之最早七位,遥遥领先,爱国主义好教材,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就够了。谁愿意去认真Review古书里祖冲之的推导?如果得出反动结论,你到哪里
去发表? |
k**i 发帖数: 10191 | 18 再牛皮,缺乏合适的文化传承,也没有任何用处。看看那张历史图,谁能告诉我中国古
文从哪个朝代开始分句? |
P****R 发帖数: 22479 | 19 中国学者声称,祖冲之把割圆术运用到了极致,割圆割到24576边形,这个前提设的非
常可笑。
如果真要割到这么多边形,必须保证每一次割圆的边长都要达到足够多的精确度,现在
的计算机做开方运算不过是小菜一碟,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十位也是一瞬间的事,祖冲
之用算筹也能开方到这么高的精确度?这不是扯淡吗!
刘徽用割圆术割到96边形,误差已经越来越大,小数点后四五位已经没办法保持准确,
把不精确的边长逐渐推导下去,能够得到一个精确的圆周率吗!? |
d******a 发帖数: 32122 | 20 没有充分的证据那段话是后人伪造的,就这样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学者声称,祖冲之把割圆术运用到了极致,割圆割到24576边形,这个前提设的非 : 常可笑。 : 如果真要割到这么多边形,必须保证每一次割圆的边长都要达到足够多的精确度,现在 : 的计算机做开方运算不过是小菜一碟,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十位也是一瞬间的事,祖冲 : 之用算筹也能开方到这么高的精确度?这不是扯淡吗! : 刘徽用割圆术割到96边形,误差已经越来越大,小数点后四五位已经没办法保持准确, : 把不精确的边长逐渐推导下去,能够得到一个精确的圆周率吗!?
|
|
|
g******t 发帖数: 18158 | 21 是不是用可描述可重复的合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很重要
在他之后数据因该越来越准确,而不是没有规律的上下漂移
否则他之前出过很多数据,他之后也出过很多数据,他的最准不说明什么
好比拿把散弹猎枪胡轮一枪,打出一大堆铁砂子
准其中一颗铁砂子打中了十环,不能说明开枪的人是神枪手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充分的证据那段话是后人伪造的,就这样
|
s**********e 发帖数: 33562 | 22 什么逻辑,又不是猪充值打了十枪。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是用可描述可重复的合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很重要 : 在他之后数据因该越来越准确,而不是没有规律的上下漂移 : 否则他之前出过很多数据,他之后也出过很多数据,他的最准不说明什么 : 好比拿把散弹猎枪胡轮一枪,打出一大堆铁砂子 : 准其中一颗铁砂子打中了十环,不能说明开枪的人是神枪手
|
y*j 发帖数: 3139 | 23 你这是硬拗,看看原文,李说那些刘徽之徒,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后祖冲之给出了
一个小数点后面七位的精确值,还给了上下限,根本就没有怀疑的口气。
:简单是美
:那个时代,3.1可能就够了。李淳风又不像你,知道圆周率真实值,因此知道祖冲之那
:个更精确。看了那么长的数字,肯定将信将疑。
:你看了原文没有,那个没有用小数表达。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充分的证据那段话是后人伪造的,就这样
|
D*****i 发帖数: 8922 | 24 现存好几部明朝或明以前的隋书刻本全本,已经证明一楼网文之“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清
朝编的”是谎言。喷子们还嘴硬个屁。
另外说有小数就是抄西方,更是暴露喷子们的愚蠢。我天朝在世界上第一个用十进制小
数。 |
D*****i 发帖数: 8922 | 25 给喷子们上课。你们今天傻了吧唧的认为是西方原创的好些东西,都是天朝先搞出来的。
比如十进制数的写法。天朝是第一个把数字往左边移动一位,就代表这个数字x10. 其
他什么古希腊古罗马都是一用一个字母代表,十和百就换字母。
分数的写法,天朝第一个把分子分母分成上下写。古希腊古罗马的分数写法,知道的人
都会感慨:尼玛,还有这么傻逼的搞法。 |
d******a 发帖数: 32122 | 26 这不废话嘛,当时的人而言,历法、指南车、千里船比圆周率有用得多
-----------
南齐书-祖冲之传,是南梁萧子显(487年--537年)所写,和祖冲之(429-500)几乎同
时代,整篇传记没有一个字提到圆周率,历法、指南车、千里船等等发明,都一字不漏
详细记载。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1430年,伊斯兰数学家Jamshid al-Kashi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14位。 : 而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号称在东京一家图书馆见过有一本1530年左右印刻的隋书, : 其中有祖冲之圆周率的记载,但这家图书馆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根本不提,也没有影印 : 照片为证,这个证言的可信性等于零。 : 《南史·祖冲之传》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曾祖台之,晋侍中。祖昌,宋大匠卿。父朔之,奉朝 : 请。 :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 : 军。 :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
|
a***e 发帖数: 27968 | 27 尼玛你得先证明李批刘的时间和修隋书时间的先后次序
而且后世拖李说事的多了去了
李这个人也是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的主
尼玛搞个历法用几年就废了但丫敢吹800年
一看就是满嘴火车的主
祖冲之倒是牛叉些,他的历法和后来的几个包括郭守敬的算是最准的几个。他父子俩搞
的那个球体积法,就戴够呛能整明白,更别提写下来。
: zt:
: 汉代以前,圆周率一直采用“径一周三”。这一数值很不精确。随着生产和科学
的发展
: ,汉代一些学者开始探求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值。
: 从新莽嘉量可得出西汉末刘歆所采用的圆周率为3.1547,东汉末的张衡则采用π
=≈3.
: 1623,三国时期吴人王蕃得出π=3.1556的数值。但他们求圆周率,都是以经验
为基础
: ,没有科学的论证。
: 魏晋之际,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他用这一方法分割到圆内接正
192边
: 形时,得出π值等于3.14124,后来又求得圆内接正3072边形,得出π值等于3.
1416。
: 祖冲之并不满足于刘徽的结果,他希望求得更精确的圆周率值。要推算更精确的
圆周率
: 值,刘徽的“割圆术”是个很好的方法,祖冲之要采用刘徽的方法去超越刘徽的
结果,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学者声称,祖冲之把割圆术运用到了极致,割圆割到24576边形,这个前提设的非 : 常可笑。 : 如果真要割到这么多边形,必须保证每一次割圆的边长都要达到足够多的精确度,现在 : 的计算机做开方运算不过是小菜一碟,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十位也是一瞬间的事,祖冲 : 之用算筹也能开方到这么高的精确度?这不是扯淡吗! : 刘徽用割圆术割到96边形,误差已经越来越大,小数点后四五位已经没办法保持准确, : 把不精确的边长逐渐推导下去,能够得到一个精确的圆周率吗!?
|
P****R 发帖数: 22479 | 28 祖冲之还是一个蹩脚的历法家,根本不准。
中国农历是汤若望这个德国人建立的。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尼玛你得先证明李批刘的时间和修隋书时间的先后次序 : 而且后世拖李说事的多了去了 : 李这个人也是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的主 : 尼玛搞个历法用几年就废了但丫敢吹800年 : 一看就是满嘴火车的主 : 祖冲之倒是牛叉些,他的历法和后来的几个包括郭守敬的算是最准的几个。他父子俩搞 : 的那个球体积法,就戴够呛能整明白,更别提写下来。 : : : zt: : : 汉代以前,圆周率一直采用“径一周三”。这一数值很不精确。随着生产和科学
|
d******a 发帖数: 32122 | 29 已转joke版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祖冲之还是一个蹩脚的历法家,根本不准。 : 中国农历是汤若望这个德国人建立的。
|
d******a 发帖数: 32122 | 30
大刀王五给joke版带来了欢乐
theme_pic
lxylxy
2017-09-28 18:40 2楼
哈哈哈,大刀王八不顾屁眼子红肿,天天坚持裸奔裸舞取悦买买提众将军
回复
theme_pic
machineman
2017-09-28 18:57 3楼
90% of ze's posts are direct copy pasted.
i really believe ze is the prototype of all these copy and pasted non-
organics.
回复
theme_pic
shychild
2017-09-28 19:38 4楼
都是老汤家的人,分不清很正常。
回复
theme_pic
sangelvshi
2017-09-28 19:38 5楼
不是汤若望么,怎么牡丹亭都出来了?
不过汤若望确实很牛,其实农历很复杂,就算现在,估计也不能完全的把农历算好吧。
如果公历没事还继续加闰秒的话,我看早晚有一天,农历的未来百年的某个闰月还要变。
不知道古代钦天监是不是每年向全国官员分发日历,以便让大家知道何时庆祝新年。农
历的一个好处是,骗人不容易,初一的朔日一定不能看见月亮,十五月亮要圆,夏至一
定得影子最短,冬至日照最短,还有钱塘潮之类的自然校验,错了大家都看得见。
回复
theme_pic
ne5234
2017-09-28 20:09 6楼
汤氏三杰,汤显祖,汤若望,汤恩伯。,
变。
回复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祖冲之还是一个蹩脚的历法家,根本不准。 : 中国农历是汤若望这个德国人建立的。
|
|
|
s*****V 发帖数: 21731 | 31 他这个文章里面,把别的版本缺失第十六卷讨论的很清楚,但是元大德饶州路刻本十行
本是85卷完整的,偏偏不提,明显很不老实。这个刻本的善本,台湾国家图书馆就有好
几本。如果之前的版本第十六卷都没有,戴震才有可能伪造。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那些四库之前的版本,除了明代一个外,其他都没有祖冲之那一卷。明代那个是日 : 本人在清末买的,可能是清代的赝品。 : --- 弯弯原住民
|
P****R 发帖数: 22479 | 32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
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
《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
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
南宋嘉定刻本只存65卷(列传第三十),另一南宋刻本只存五卷(肯定没有卷十六),
元朝大德九路刻本只有十九至二十三,共计五卷,也没有卷十六。
现在的隋书都是以乾隆武英殿刻本翻印,这就是戴震篡改过的版本。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这个文章里面,把别的版本缺失第十六卷讨论的很清楚,但是元大德饶州路刻本十行 : 本是85卷完整的,偏偏不提,明显很不老实。这个刻本的善本,台湾国家图书馆就有好 : 几本。如果之前的版本第十六卷都没有,戴震才有可能伪造。
|
s*****V 发帖数: 21731 | 33 这是台湾学者的文章,专门打脸
http://www.lib.thu.edu.tw/newsletter/81-200806/PG07.2.htm
(一)元大德間饒州路儒學刊本
此刻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傅增湘《雙鑑樓善本書目》、劉承幹《嘉業堂善本書影
》著錄。此刻為元大德年間九路儒學刻十七史中之一[14]。其中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以版心上之刻字推定為「瑞州路」所刊,其言云:
此本雖無序跋,以版心字推之,則瑞州路刊本也。其曰路學者,瑞州儒學也;浮學者,
浮梁縣學也;饒學者,饒州學也;堯即饒之省文;番泮者,鄱陽學也;餘干者,餘干學
也;樂平者,樂平州學也,故又曰平州。元初饒州、樂平、浮梁、餘干皆為州,仍隸瑞
州路,至元十四年,始升饒州為路,以鄱陽浮梁樂平餘干德興安仁屬之。隋書刊於大德
乙巳,故仍隸瑞州,忠定褰L薌皆書院名。[15]
但李清志先生在〈修訂本館善本書目解說--史、子部〉一文引《元史地理志》卷14為證
據,認為應改為「饒州路儒學」[16],今國家圖書館所藏之元刊本亦據其說改之。
又,各路儒學之書版,明初入南京國子監,正德、嘉靖年間遞有修補,以國家圖書館所
藏為例,有饒州路儒學刊明印本一部及明南監修補本三部、殘本三部。分述版本特徵於
下:
1.編號01524
85卷48冊。為饒州路儒學刊明印本。版匡高22.2公分,寬16.4公分。卷末有「天聖二年
敕付崇文院校勘雕造」題名5行。每半葉10行,行22字。版心小黑口,上記字數及「番
泮」、「堯學」、「路學」、「初奄書院」、「堯學刊」、「饒學」、「樂平」、「褰
埂ⅰ鸽p溪」、「餘干學」、「忠定」、「浮學」、「長薌」、「饒州學」、「平州
」等字樣,下記刻工姓名或單記名。此帙楮背間有洪武年號,係以洪武年間戶口錢糧公
牘紙印[17]。其卷42至44凡3卷則係鈔配。卷22末有康熙辛亥趙棻玉觀款,書前有陸心
源手書題記三則。
2.編號01529
殘存35卷,版心所記校刊者多同前書。
3.編號01525、01526、01527、01528
四部版式與前一部相同,其中01526號共20冊,有明代正德十年及嘉靖八、九、十年修
補版;01527號共30冊,有正德十年補版,版口修補年代被剜或以墨塗抹,間有未盡者
;01525號共20冊,版口補刊有三葉年代被剜,其餘修補同01527號。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 : 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 : 《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 : 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 --------------------------------------------- : 南宋嘉定刻本只存65卷(列传第三十),另一南宋刻本只存五卷(肯定没有卷十六), : 元朝大德九路刻本只有十九至二十三,共计五卷,也没有卷十六。 : 现在的隋书都是以乾隆武英殿刻本翻印,这就是戴震篡改过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