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帝王是谁?抹黑贬低他的,竟是他最亲的人!zz
相关主题
玄武门之变真正原因:李建成声望日隆,李世民继位无望开府的制度注定要互相残杀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真相大揭秘(转载)隋唐英雄传外真实的李世民
中国历史上最悲剧的十位太子李世民应该被同情还是被痛骂?
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照样当皇帝秦琼为什么不跟随随李世民一起参加玄武门兵变?(转载)
“玄武门事件”如果不发生谁必死玄武门之变两位战神没出手却被李世民评价为国之纯臣zz
[合集] ZT玄武门之变之太子之争李密为什么突然就衰败了?
[合集] zt bluefleet的链接 玄武门之变古代娘子军的故事
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序幕贪官的5毛又出来反对雍正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世民话题: 唐高祖话题: 李渊话题: 中国话题: 唐太宗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i
发帖数: 174
1
唐高祖李渊作为皇上的时间并不长,连头带尾也不到九年。但若没有这九年打下的底子
,那时候没有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的说法,也就是若没有武德时期将近两个五年计划奠
定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后来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就算唐太宗李世民真的有可圈可点彪
炳史册的伟大功绩,托起他丰功伟业的辉煌形象的,也是他的前辈,他的父皇。
当年占据长安之后,李唐王朝之所以没有成为偏安西北一隅的小朝廷,除了李世民兄弟
等人的东征西战南讨北伐,关键还在于身为皇帝的李渊的决策英明,措施果断以及用人
得当。
在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乱之后,身为皇帝的唐高祖李渊一反隋炀帝随心所欲任意征敛的
暴虐,开始拨乱反正励精图治,着力于恢复并发展各项制度,重新颁布均田制和租庸调
法,促进生产;赋役方面也是轻徭薄赋,安定人心,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人民安居
乐业修养生息,这样使唐朝初年就开始有了人口增加,经济有了初步繁荣的景象,和隋
末天下大乱的情况相比已经有了好转,也就开始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隋为无道,主骄于上,臣谄于下,上下蔽蒙,至身死匹夫手,宁不痛哉!我今不然,
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程能付事,以佐不逮,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这是李渊对
自己的一段评价,应该说他对他自己的评价还是比较符合事实,比较公平的,他接受了
前隋的经验教训以后,谁能干什么就交给谁去做,从积极的方面吸取了前朝失败的教训。
《剑桥中国隋唐史》有一段话这么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
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统治的时期很短
,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
隋炀帝,他后面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
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
“掩盖”而且“精心”,还是被他自己的“接班人”,这中间肯定是有原因的,具体说
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对自己父皇的不满究竟缘何而起、缘何而生,为什么孜孜
念念始终无法释怀,按道理中国是比较讲究天纲人伦的,所谓父贤子孝,但李世民这种
做法,显然是违背了已经成为传统的这一切,显得和正常应该表现的格格不入。父子之
间骨肉相联,就算皇家无亲情,但李世民的表现是不是也太过分了呢?
唐高祖对一点是深信不疑的,自己这一辈子是坐定坐稳皇位了,儿子们要争要抢就让他
们去闹好了,只要别太出格,他认为自己总会有办法摆平他们兄弟间的不和。他是这么
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除了朝中那些非他点头表态不可的大事,他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太
子、秦王、还有齐王之间抹抹稀泥、搞搞平衡,其他的事情差不多就都交给了他的老朋
友,前面说过的老宰相裴寂,自己只顾抓紧时间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也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太子之位时,唐高祖习惯性的支持嫡长
子李建成。结果,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成为唐太宗后,自然要竭尽所能维护自己继
位的正统性、权威性。抹黑父亲,篡改历史,也就成为他在位时期的重要工作了。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贪官的5毛又出来反对雍正了“玄武门事件”如果不发生谁必死
看历史某些有趣的片断[合集] ZT玄武门之变之太子之争
李建成当皇帝能超越李世民吗[合集] zt bluefleet的链接 玄武门之变
接班这事说几点常识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序幕
玄武门之变真正原因:李建成声望日隆,李世民继位无望开府的制度注定要互相残杀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真相大揭秘(转载)隋唐英雄传外真实的李世民
中国历史上最悲剧的十位太子李世民应该被同情还是被痛骂?
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照样当皇帝秦琼为什么不跟随随李世民一起参加玄武门兵变?(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世民话题: 唐高祖话题: 李渊话题: 中国话题: 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