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q*****k 发帖数: 586 | 1 林彪的大脑像一台计算机,每天都在不停地高速运转。从他自己随手写的文字看,林彪每天所思所想有军国大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哲学、历史、马列主义理论,有穿衣、吃饭、出汗、着凉一类生活琐事,也有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思考。
林彪大量所思所得所言没有公之于众,只是被保存在档案里,或是写在一张张散纸上,或是记在书本里,或是写在卡片上。林彪每天在不停地思考,同时也在不停地写着心得笔记。这是林彪的习惯,有所得必有所记。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年文字会说话。”林彪就是天天用“烂笔头”,给后人留下许多“会说话”的“千年文字”。
叶群把林彪每天随手写的、闲聊说的、口述的文字称为“散记”,甚为重视,时常整理、追记。在叶群办公室有一个被称作“卡片柜”的木头柜子,是专门用来保存卡片资料的。其中,就有许多是经叶群整理后的“散记”卡片。叶群办公室还有一个小保险柜,里面有一个小笔记本,林彪与叶群聊天时所想所说,叶群就追记在这个本子里。
在林彪的“散记”里也有对毛泽东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林彪并不像在公开场合所说的那样,毛泽东什么都正确。
林彪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毛泽东,这个毛泽东不是完人。
一,理论上“使人迷糊”。
林彪在读过毛泽东《矛盾论》中的一段话“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之后写道:“指什么呢?有时是指总体,有时是指两成分,有时是互冲突。悟出,一指化合体,一指两成分,非同语异议,故使人迷糊了。”
林彪还写道:“没有单纯的过程,一切都是可再细分的,此点毛尚不了解。”
他在一张散纸上写道:“辩(证法)之基(本)规(律)为联(系),而非动、质、矛。斯毛(指斯大林、毛泽东)未如此了解,他(以)为矛(盾)为基(本规律)。”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林彪则认为:应该加上“感觉、概念、实验”。林彪写道,获得正确认识,不仅是和实践的关系,还有“和感觉、思维的关系”,“单只实践仍得不到(正确)认识的”。
可以看出,林彪并不完全赞同毛泽东的一些理论观点。
二,“自我崇拜”。
林彪在《学文化词典》一书“个人崇拜”词条旁边写道:“他自我崇拜,自己迷信,崇拜自己,功为己过为人。”
在林彪看来,毛泽东的“最大忧虑在表决时能占多数否”。
林彪认为毛泽东搞“小帮帮”。所以他说:“毛应该照顾他,使他没有小帮帮的必要,他就不小帮帮了。政治上对其每一创举与功绩公道主动的指出来,则他自无锋芒的必要。”
三,“忌才”。
林彪认为艾思奇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但是毛泽东却不重用他。对此林彪写道:“艾之不起,乃因一号(指毛泽东)怕他影响超过自己之诡计也。才之害,忌才,故大智必愚。”
在毛泽东之下,不露才能,不出头,这是林彪的要领。所谓“不建言、不批评、不报坏消息”的“三不主义”也是为了避免毛泽东的猜忌。
四,“捏造”。
林彪在《新华月报》的一张散页上写道:“他先为你捏造一个‘你的’意见,然后他来驳你的意见,并无,而捏造——老东的惯用手法,今后当注意他这一着。”
林彪时刻警惕陷入党内斗争旋涡。他深知,毛泽东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所以,他的选择不是对抗,而是被动自保。从“散记”中,可以看出林彪自保策略主要有三:
第一策是“拥”。
林彪在《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写道:“终生不犯错误之法,得个拥××的称号。”“仿斯之于列、恩之于马、蒋之于孙”,“人工的、有意识的、主动的、正面的、去作出拥的表示。”
“最迅速地响应他人每一新的倡议,因为他正迫切等待着别人的态度。”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彪“高举”“紧跟”是有私心的。
第二策是“顺”。
林彪与毛泽东打交道几十年,深知毛泽东对敢于违逆自己意见的人是从不留情的。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等人一个一个地倒台,使林彪懂得了“犯上者殊,用上者存”的道理。所以,他把“顺”“大顺”作为自保的“总诀”。林彪写道:“……有个永远不犯错误的办法,就是不提不同主张,永远不会出乱子,听命。”“自主事——唯胜是图(对下对事)。他主事——惟命是从。”“不为一号事先,动而辄随。”
林彪并不认为毛泽东的主张、决策多么正确,他说“同意,非同意其事,乃同意其人”。
第三策是“默”。
林彪把“默”“大智若愚”作为一条行为准则。他写道:“国有道则言、国无道则默。”“一个车只可一个司机。你先说,他不同意怎办?故宜后帮。”“你先说了东,他就偏说西,故当听他先说才可一致。”“莫性急、莫立即回答,迟几天无关系,等请示和商量后再回答,中宣部国庆节规定口号的教训不可重复。”
以上可以看出,林彪在毛泽东面前是非常谨小慎微的。 | m*******t 发帖数: 482 | | l*******e 发帖数: 3584 | | b*****n 发帖数: 2324 | 4 原创?哪里能看到更多?谢谢。林的这些记录出版了嘛?
彪每天所思所想有军国大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哲学、历史、马列主义理论,
有穿衣、吃饭、出汗、着凉一类生活琐事,也有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思考。
,或是记在书本里,或是写在卡片上。林彪每天在不停地思考,同时也在不停地写着心
得笔记。这是林彪的习惯,有所得必有所记。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年
文字会说话。”林彪就是天天用“烂笔头”,给后人留下许多“会说话”的“千年文字
”。
理、追记。在叶群办公室有一个被称作“卡片柜”的木头柜子,是专门用来保存卡片资
料的。其中,就有许多是经叶群整理后的“散记”卡片。叶群办公室还有一个小保险柜
,里面有一个小笔记本,林彪与叶群聊天时所想所说,叶群就追记在这个本子里。
说的那样,毛泽东什么都正确。
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之后写道:“指什么呢?有时是指总体,有时是指
两成分,有时是互冲突。悟出,一指化合体,一指两成分,非同语异议,故使人迷糊了
。”
(指斯大林、毛泽东)未如此了解,他(以)为矛(盾)为基(本规律)。”
、概念、实验”。林彪写道,获得正确认识,不仅是和实践的关系,还有“和感觉、思
维的关系”,“单只实践仍得不到(正确)认识的”。
【在 q*****k 的大作中提到】 : 林彪的大脑像一台计算机,每天都在不停地高速运转。从他自己随手写的文字看,林彪每天所思所想有军国大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哲学、历史、马列主义理论,有穿衣、吃饭、出汗、着凉一类生活琐事,也有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思考。 : 林彪大量所思所得所言没有公之于众,只是被保存在档案里,或是写在一张张散纸上,或是记在书本里,或是写在卡片上。林彪每天在不停地思考,同时也在不停地写着心得笔记。这是林彪的习惯,有所得必有所记。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年文字会说话。”林彪就是天天用“烂笔头”,给后人留下许多“会说话”的“千年文字”。 : 叶群把林彪每天随手写的、闲聊说的、口述的文字称为“散记”,甚为重视,时常整理、追记。在叶群办公室有一个被称作“卡片柜”的木头柜子,是专门用来保存卡片资料的。其中,就有许多是经叶群整理后的“散记”卡片。叶群办公室还有一个小保险柜,里面有一个小笔记本,林彪与叶群聊天时所想所说,叶群就追记在这个本子里。 : 在林彪的“散记”里也有对毛泽东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林彪并不像在公开场合所说的那样,毛泽东什么都正确。 : 林彪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毛泽东,这个毛泽东不是完人。 : 一,理论上“使人迷糊”。 : 林彪在读过毛泽东《矛盾论》中的一段话“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之后写道:“指什么呢?有时是指总体,有时是指两成分,有时是互冲突。悟出,一指化合体,一指两成分,非同语异议,故使人迷糊了。” : 林彪还写道:“没有单纯的过程,一切都是可再细分的,此点毛尚不了解。” : 他在一张散纸上写道:“辩(证法)之基(本)规(律)为联(系),而非动、质、矛。斯毛(指斯大林、毛泽东)未如此了解,他(以)为矛(盾)为基(本规律)。” :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林彪则认为:应该加上“感觉、概念、实验”。林彪写道,获得正确认识,不仅是和实践的关系,还有“和感觉、思维的关系”,“单只实践仍得不到(正确)认识的”。
| D******n 发帖数: 2965 | 5 我觉得大家看此贴都很认真,活学活用。
林总最后一条不是说“默”吗?我觉得此版有”道“才回你帖的。大概没回的是不同意
吧。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时冷贴才是好东西,热贴却是垃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