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e 发帖数: 1036 | 1 抵抗侵略的义勇军:
满洲抗日义勇军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满洲地区平民,警察和东北军部分官兵组成
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队等抗日武装的统称,满洲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满洲沦陷
初期以旧军队为基础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 人数最多时曾达五十万人,但在日军强大
兵力的进攻下,缺乏统一领导而又成分复杂的义勇军,于1933年即大部陷于瓦解。满洲
义勇军名义上是中国抗日武装,但国民政府怕公开支持满洲义勇军会给日本以开战口实
,所以拒绝承认其合法地位,仅给予口头道义上的支持。这些武装部队无统一领导和编
制,各自具有相当独立性;军费靠自筹;主要用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以游击战为主要
作战样式打击敌人。义勇军高举“誓死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的旗帜,在极端艰苦
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英勇的武装斗争。义勇军主动出击,部队迅速发展壮大,
是年夏秋达鼎盛时期,总人数约30万。1932年日本关东军调集数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双
方爆发大规模攻防战,退入苏联的义勇军4万余人根据苏联与国民政府达成的协议由苏
联将其缴械,押送至新疆,由于环境恶劣一万余人冻死在回国的路上。留下的则继续战
斗,坚持武装斗争。
义勇军各部來源包括: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辽宁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率先率领部分警察部
队抗击日军,后往辽西地区将民团和地方保安部队组成遼寧抗日義勇軍。
1931年10月初,曾任辽宁凤城县警察署署长的邓铁梅在该县建立民众自卫军。
1931年11月,北平的奉天社会名流组织的民众抗日救国会,将辽宁各地及热东、蒙边地
区的义勇军统一改称义勇军。
1932年1月31日李杜等在哈尔滨成立吉林自卫军。
1932年2月,奉天军营长王德林建立国民救国军。
1932年11月 奉天军将领马占山撤至海伦地区後吸收各抗日武装组成义勇军约5万人。
知名人士:黄显声(奉天人) 马占山(奉天人) 李杜(奉天人) 奉天:辽宁省旧称
PS:真正的抵抗日本侵略的军队——义勇军
保卫苏联的中国抗联:
中共抗日联军简称抗联,是苏联支持的武装。1935年中國共產黨遵照共產國際指示發表
八一宣言,隔年2月中共滿州省委依共產國際的指令,將所屬部隊聯合地方義勇軍籌組
东北抗日联军。1938年,共產國際下令解散滿州省委改由共產國際領導組建中共抗聯,
併提供相關武器軍餉,连级以上建制均按红军标准,设党代表(团级设政治委员)。蘇
日中立條約之後進入蘇聯遠東地區的部队被改編為國際紅軍特別獨立第八十八旅。抗联
是共产党奉蘇聯之命令所组建的武装力量,由于中共长征而失去联系延安并无和中共抗
联有直接联系和军事指挥,中共抗联是在苏联支持下扺抗日本,其高级将领皆由中国共
产党员担任。
《蘇日中立條約》,又稱日蘇中立條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指蘇
聯與大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互相保証戰事維持中立而於1941年4月13日
所簽訂的條約,由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與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在
莫斯科簽署,條約有效期爲五年的條約,於同年4月25日起生效。
條約共有四款,主要內容包括蘇日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對方之領土完整,
不予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
。蘇方同時承認滿洲國的獨立地位及領土完整,日方則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
黨表示全力支持。
抗日联军知名人士: 金日成(朝鲜主体思想创立者) 杨靖宇(河南人)
PS: 中国抗联开始于苏日交恶,终结于苏日中立条约签订。抗联是苏联控制,内地中国
人领导的保卫苏联的伪军。
多国混编的满洲国军:
根據1932年4月15日公布的陸海軍條令創設滿洲國軍,起初是將軍閥部隊與關東軍顧問
編制而成。主要任務為「維持國內治安與國境周邊、河川警備。
而根據1932年9月15日締結的《日滿議定書》,滿洲國之國防由滿洲國與日本共同負責
,以此承認關東軍之駐屯。此處的關東軍也就被宣稱為「作為滿洲國軍的關東軍支援部
隊」。滿洲國的防衛工作實質上由日本軍隊擔任。
满洲国军军官学校擁有許多日系學生(亦包含處於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與朝鮮人),第
一期入學生中擁有172名以上日系學生。 由於地理關係,校內擁有許多朝鮮學生,其中
許多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入韓國軍隊。如後來成為韓國總統的朴正熙與歷任國會議長
及國務總理等職的丁一權等,後來以政客身分活躍的人物。
知名人物:白善燁(韓國陸軍參挚傞L上將)、朴正熙(韓國總統)、丁一權(韓國總
理)
PS: 满洲国军是日本关东军直接管理,人员组成上由日本主导(包括日本朝鲜人,日
本台湾人),并不是伪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