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平庸宰相喜欢空谈道德
相关主题
主要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也是抄的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转载)
鲁智深在水浒里是个什么水平?明宫揭秘:朱元璋为何爱纳二手孕妇为妃?
顺地没有死而朱元璋要奉元为正统是非常麻烦的古人称呼年龄都与头发有关 “弱冠”指男子行成人礼
中国食人史 (中编)古代科举六考皆夺魁的唯一牛人Zz
崇祯宫词和天启宫词爱新觉罗是赵宋之后裔 zz ?
我们正坐在火山口上 ――一个高级官员见证的晚清危局赵云拒娶国色美女樊氏的隐情 zz
说起资治通鉴来Re: 我的周公情结[原创]
中国古代有外族把女人送来和亲吗?梁启超评李鸿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鸿章话题: 翁师傅话题: 同书话题: 翁同话题: 苗沛霖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g
发帖数: 9656
1
光绪老师翁同龢祸国
标签: 李鸿章 雪珥 近代史 改革 分类: 李鸿章谈心 2011-06-09 07:33
【雪珥专栏《李鸿章谈心》】10
养成笔力可扛鼎
调和国家鼎鼐、协理天下阴阳,自古便是宰相之责,倘或宰相专注于文章辞藻,开口道
德、闭口心性,甚至将天下未治归咎于“道德不倡”,仿佛与已无关,这“庸相”二字
,估计便是逃不脱的考语了。
【雪珥公告】雪珥博客所有文字,可供任何非商业性质之博客、微博、论坛等任意转
载,但需注明出处。未经雪珥本人书面许可,任何报刊不得擅自转载,敬请自重。有关
出版事宜,雪珥目前并未授权任何人作为版权代理,相关出版机构请直接与雪珥本人联
络,以免相误。“雪珥传播”已经中国国家商标局注册在案,为维护雪珥及相关合作媒
体之合法权益,对任何侵犯雪珥商标权、著作权之行为,雪珥传播之法律团队将予以追
究。谢谢理解。雪珥信箱:s********[email protected] 。两本新书《大国海盗:浪尖上
的中华先锋》、《辛亥:计划外革命》正在各地书店上架,敬请关注。
养成笔力可扛鼎,
准备花时要索诗
此是帝师翁同龢集古人诗句所撰之联。首句“养成笔力可扛鼎”,本是唐宋旧章,多为
文人治国平天下之自况。殊不知,扛鼎之工,仅靠“笔力”远远不够,但古往今来,书
生自大,持一笔而欲扫天下者,不在少数,终致误国误民误己。
翁师傅即是其中之典型。
翁师傅与鸿章之最大区别,在于鸿章自来以裱糊匠自居,营营役役,如同西谚所谓“西
西弗”滚石上山一般,屡败屡战。而翁师傅则只动口、不动手,多说少干、甚或光说不
干,外面电闪雷鸣、甚或洪水滔天,他亦是两耳不闻,稳坐帐中,一笔在手,永远正确
,相沿成习,遂致空谈成风,国事艰难,连遭厄运,未尝不与此有关。
因公结怨
欲以一笔之力扛鼎救国者,往往急功近利,“笔力”与“心力”相左。笔下俾睨群雄,
内心实际虚弱不堪,不能容人,更难以容世。鸿章与翁师傅,同殿为臣,位列宰辅,本
当同舟共济,共赴时艰,亦因此而成天敌,缠斗一生。
翁师傅与鸿章之结怨,当溯至平“长毛”(太平军)之时。
其兄翁同书时任安徽巡抚,为鸿章家乡之父母官。初,同书守定远,“长毛”来攻,城
陷,文武官绅殉难甚众,同书本有守土之责,却弃城远遁,逃往寿州。此为其第一次溺
职。
同书转驻寿州,势穷力绌之余,乃招抚江北匪首苗沛霖,以为对抗“长毛”之奥援。为
绥靖地方,剿抚并用,以贼制贼,本无可厚非。不料同书识人乏术,误抚中山狼,养痈
贻患。苗沛霖专横跋扈,且反复无常,暗中与“长毛”之“英王”陈玉成相通。未几,
苗沛霖借口与寿州团练徐立壮、孙家泰等有嫌,竟举兵围攻寿州。徐立壮所部本为捻匪
(捻军)招抚而成,同书至此无奈,遂以“通捻”之罪名,杀徐立壮、孙家泰等以慰苗
沛霖。
不料苗沛霖并不罢兵,挥军攻寿州,杀戮甚众,而同书为了活命,仍申奏朝廷,称苗沛
霖并非反叛,入城之后亦未杀害平民,且“沛霖过犹知改,请量加抚慰,责剿捻赎罪。
”不数日,同书再度上奏,称寿州被害及妇女殉节者不可胜计,请查明旌恤。前后两奏
自相矛盾,遂激起朝野质疑。
当同书招抚苗沛霖之前,曾上书朝廷,称苗逆必应诛剿,内有“身为封疆大吏,当为朝
廷存体制,兼为万古留纲常。今日不为忠言,毕生所学何事”等语,又云“誓为国家守
此疆域,保此残黎”,俨然刚正不屈,字挟风霜。及至苗沛霖攻破寿州,翁同书却于奏
折中力表苗沛霖之忠义,不特大相矛盾,亦且判若天渊,且全无引咎之词,廉耻丧尽,
恬不为怪。
军兴以来,督抚失守逃遁者皆获重谴,翁同书于定远、寿州两次失守,又酿成苗逆之祸
,岂宜逍遥法外?曾师(曾国藩)痛恨同书颠倒是非,荧惑圣听,败坏纲纪,乃拟上奏
弹劾,却因同书之父翁心存为(同治皇帝)之师,圣眷优渥,投鼠忌器,游移再三。
时鸿章于曾师幕府中伺候文墨,曾师遂命鸿章拟稿,鸿章添寥寥数语以塞翁氏一门之口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
圣鉴训示。”曾师称是。
弹章递上,朝廷果然下令将翁同书褫职逮问。王大臣会鞫之后,依律定为“大辟”(斩
首)。时同书之父翁心存病重,太后皇上终不忍,先暂释同书,伺候老父汤药,送终之
后,守孝百日仍入狱,再加恩改戍新疆。
此事于鸿章,无非公事公办而已,毫无偏私之心,不料却因之而与翁氏一门结下深仇。
及至翁同龢当政,时时处处伺机报复,几令鸿章不安于位。
掣肘北洋
甲午之前,翁同龢执掌中枢,为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但凡北洋水师有造船购械之举,
莫不多方阻挠,动辄以帑绌为言,十准一二。甚或私下指责鸿章昏愦,重价收购窳败之
船械而不察。掣肘之下,鸿章直如唐代之“使相”(唐时授予地方节度使“同平章事”
之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荣衔而已,并无宰相之实权),徒唤奈何。北洋之
船械更新,亦被耽搁,致令北洋除却战舰吨位之外,如船速、炮速等,均不如日本军。
朝鲜乱起,日人多方挑衅,鸿章深知北洋之底细,海军弱,器械单,尚无力与日本决裂
一战,且此时仍有外交回旋之余地。翁师傅亦深知此点,却昧心鼓噪,终致朝廷决心对
日决裂。翁师傅曾对其门生王伯恭坦言:“正好借此机会让他(鸿章)到战场上试试,
看他到底怎么样,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参阅本专栏《李二先生非汉奸》)
世人所言:“甲午之战,由翁同龢一人主之。”此言不虚。若说翁师傅公报私仇,为陷
鸿章于不利之地而主战,倒也未必。甲午主战,于翁师傅而言,根子里还是书生意气,
不知兵凶战危,急躁冒进,以为蕞尔日本终不在话下,既可助皇上大展神威,亦可助自
己立威朝堂。前敌自有鸿章,翁师傅黄雀在后,胜则揽功自矜,万一略有挫败,则鸿章
即是现成的替罪羔羊。此乃一番包赚不赔的算计,其心思之缜密,实在鸿章之上,绝不
料我军战败会如此之惨。
世人或有传言,谓战端开后,我水陆两军节节败退,鸿章与日使小村寿太郎谈妥,以银
百万换日本退兵。不料小村入京觐见时,翁师傅怂恿皇上力拒,谓日本小国何足惧,一
意主战。及至马关定约,割台湾、割辽东,赔军费二万万两,鸿章曾痛斥:“小钱不花
要花大钱,我亦无法。”世人因之感慨“自古大将尽忠报国,未有不尝为群小所忌者,
鸿章犹幸不为岳忠武第二也” 。
此一传言,并非事实,虽为鸿章辩解开脱,鸿章却不敢领情,更不敢自比为“岳忠武第
二”。战前鸿章力主战端不可轻开,乃是基于战力的衡量;及至两国宣战,鸿章身为前
敌主帅,自当奋勇向前,百计取胜,岂可私下与敌媾和;再至马关谈判,鸿章亦是奉旨
钦差,绝非私相授受。主和、督战、再主和,鸿章均是尽心尽力而为,毫无私心。鸿章
之痛恨日本,绝不亚于国人之下,故日后鸿章出访欧美,返程路经日本,绝不上岸,即
便换船,亦在两船间搁置跳板,宁冒险蹈海,誓不踏足倭土。
帝师之党
所谓“帝党”、“后党”,世人多以为皇上、太后各领一党,其实大谬不然。帝后本是
一体,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岂能自相攻伐,两败俱伤。“帝党”、“后党”,其实是
帝、后身边近臣暗结之党,争权夺利,帝、后并不知情,更不参与。鸿章为官,但知办
事,特立独行,既非“帝党”、亦非“后党”。
“帝党”实乃“帝师之党”也,多为“清流”人物,其核心即帝师翁同龢,文廷式、张
謇为其股肱。
翁师傅其人,据云自小即长于察言观色,行事处世圆滑。其总角之好潘祖荫评价说:“
吾与彼皆同时贵公子,总角之交,对我犹用巧妙,他可知矣。将来必以巧妙败,君姑验
之。”
翁师傅惯用“巧妙”,于康有为之事尤甚。翁师傅窥知皇上对康有为欣赏有加,遂具折
力保,谓“康有为之才实胜臣十倍”,及至发现康某人之桀骜狂妄,恐将来累及自身,
便又加“人之心术,能否初终异辙,臣亦未敢深知”等语,以为退路。
至于翁师傅之用人,潘祖荫说:“叔平(翁同龢字)实无知人之才,而欲博公卿好士之
名,实亦愚不可及。” 翁之股肱文廷式、张謇,均为同龢主持科考时,竭力搜拔而得
。此二人乃文学之士,昧于世务,却精于权谋。文廷式走的乃“后宫路线”,其与珍妃
之兄为密友,遂以此为捷径,上达天听。张謇则以同乡之故,得同龢赏识。张謇与鸿章
可算旧识,其曾赴朝鲜,与日本军有所接触。当时鸿章尚以为璞玉可以雕琢,此人可用
。不料其热衷虚名,回国后拜入翁师傅门下,遂为状元。张謇堪称“知日”,甲午之争
初起,本当助鸿章平息朝中虚骄之气,不料其为博虚名,不惜鼓噪一战。此真正是 “
名流误国”,王照曾以为:“甲午之役,翁同龢延揽清流之浅躁书生文廷式、志锐等,
蒙蔽圣聪,多方掣李鸿章之肘”,其中还遗漏了张謇。
“名流误国”绝非甲午一战。戊戌之后,德国借口山东教案,强占胶州湾,翁师傅与张
荫桓奉旨交涉。翁一味与德国人纠缠于口舌之间,张荫桓虽洞察俄国在期间或会图谋渔
翁之利,提议应及早告知俄方中国将自主处理对德纠纷,岂料翁师傅认为不妥,终至于
德俄从容联手,一出双簧,唱去了胶州湾,也唱去了旅顺港。
当国如同当家,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需身体力行,所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至于
宰辅之位,尤需实干之人。调和国家鼎鼐、协理天下阴阳,自古便是宰相之责,倘或宰
相专注于文章辞藻,开口道德、闭口心性,甚至将天下未治归咎于“道德不倡”,仿佛
与已无关,这“庸相”二字,估计便是逃不脱的考语了。
新政伊始,恭亲王等即倡“实事求是”,然吾中华泱泱五千年,早已养就空谈之虚骄浮
躁,居宰辅之位者如翁同龢之流犹甚。多说空话、少干实事,他人动手、自己动口,实
已成为立足官场之不二法门。如鸿章等所谓变革派,自然处处受气,既要挑担,又要背
锅,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梁启超评李鸿章崇祯宫词和天启宫词
打倒李鸿章的文章没有一个比这个高明的我们正坐在火山口上 ――一个高级官员见证的晚清危局
1896:李鸿章的凋谢(zhuan)说起资治通鉴来
大家谈谈李鸿章中国古代有外族把女人送来和亲吗?
主要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也是抄的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转载)
鲁智深在水浒里是个什么水平?明宫揭秘:朱元璋为何爱纳二手孕妇为妃?
顺地没有死而朱元璋要奉元为正统是非常麻烦的古人称呼年龄都与头发有关 “弱冠”指男子行成人礼
中国食人史 (中编)古代科举六考皆夺魁的唯一牛人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鸿章话题: 翁师傅话题: 同书话题: 翁同话题: 苗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