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3 发帖数: 1651 | 1 江青鲜为人知的一面:她年轻时为人很和蔼善良
导读:对于十年文革来说江青的罪与过是不可逃脱的,但作为一名女人,特别是一
名曾经美丽漂亮的女人,江青年轻时的魅力是无法忽略的,毕竟她也曾经善良过,进步
过,仅凭她能从大上海跑到延安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她当时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而韩桂馨
,这名江青在延安生活时的直接见证人,其近日在权延赤所著的《红墙深处》中表述出
了江青鲜为人知的一面……
记得那是1947年10月3日,我在山西临县三角镇双塔村第一次见到江青。那时她还
不叫“四人帮”,她只是毛泽东的夫人。
走进院子,我便听到一个稚嫩的童音在唱戏,是京剧“打渔杀家”中萧桂英的唱段
。到窗口望望,只见一个脸蛋圆圆的小姑娘,头上包一块花头巾,腰间系一根麻绳子,
手里抓一根木棍作船舵,边舞边唱。她前边立一位头上盘髻的女人,击掌作拍,不时指
点示范。孩子发现了我,停住嘴不再唱。于是,我喊了声“报告”。
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江青和李讷,并且知道了江青会唱戏。
那时,江青还年轻,对我态度也和蔼。问过我的简况,便拍着依偎膝前的李讷说:
“小韩阿姨,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真像拖了块豆腐似的。前段形势紧,整天行军打
仗,只好送后方来。现在形势好些了,主席也想女儿,我接她回去。她爱闹扁桃腺炎、
爱发烧。阿姨,你要多爱惜着点。”我说:“您放心吧,我会尽最大努力的。”
李讷从小过动荡的艰苦生活,而且一直生活在革命队伍的集体环境中,所以不认生
,很快便和我熟悉了,亲热了。江青显然很满意,解开当作枕头的包袱,送我几件衣物
,有夹克航空装、列宁装,裤子和一双红皮鞋。我不肯要,她不依,一定要我收下,并
且让我试穿。我从未穿过这种衣服,穿上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江青得意地围绕我转着,
上下打量:“很合身么!这些衣服我平时都舍不得穿,我要送给你,一定要送给你。李
讷也交给你,我相信你会带好她。”
于是,我不好再拒绝了。同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感觉,似乎惶惑:以江
青这样身份的人,办事怎么也带了某种社会上常见的习气?但那时,我主要还是从正面
理解,看作是她对我的关心,对我表示的热情。
“来吧,现在让我给你理理头发。”江青将一块毛巾围在我脖子上,用剪刀替我理
发,一边给我解释什么样的头型理什么样的头发好。讲着讲着就讲到了上海,讲到城里
姑娘的打扮,讲到舞台和电影演员的现代生活。于是,我又知道了她曾是上海有名的女
演员。对于我这个17岁的农村姑娘来说,她讲的一切我都感到那么神秘、新鲜。特别是
当她把镜子拿我面前问:“怎么样,是不是漂亮多了?完全成一个城里姑娘了。”我朝
镜子里瞟一眼,脸立刻红了。我承认,她确实会打扮。尽管她有些爱显示,喜欢表现自
己。
进城前,一些女同志还是愿意叫她梳剪头发的,她有时也替警卫人员理发,她自己
当然更突出些。她皮肤白皙、头发又浓又黑,梳成两条大辫子,然后盘成一个髻。喜欢
穿蓝旗袍或列宁装,有时也穿军装,剪裁很合适。军帽稍稍仰起在脑后,走路举止都露
着当过女演员的痕迹。接触多了,我发现她争强好胜,不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去
河西,她一路讲述转战陕北的故事,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她说:“在延安,女同志很
多,那时环境安定么。后来都撤退了,只剩我自己。危险了么,天天行军打仗,毛主席
不过黄河,我也决不过黄河。现在形势好转了,缓和了,女同志又渐渐多了。那时可是
危险的呀,三支队一百多人,屁股后面天天牵着胡宗南的军队,有时牵四五个旅,有时
十几个旅。我是不怕的……”
当时,毛泽东正在农村搞调查。我在黄河边的南河底村见到了毛泽东。虽然我在延
安也见过毛主席几次,但这次见面我仍然惊讶得目瞪口呆。生活中的毛泽东与公众场合
出现的毛泽东是多么不同呵!
“娃娃,我的大娃娃,好娃娃!”毛泽东这样喊着,毫不在意身边有那么多工作人
员。抱起李讷亲着,拍打着后背,拍一下喊一声:“大娃娃,乖娃娃,爸爸真想你哟!”
李讷就喊:“小爸爸,乖爸爸,我天天想小爸爸。”她给“小爸爸”表演一段“打
渔杀家”。我看到毛泽东眼圈红了,湿漉漉的。
晚饭,毛泽东一家三口在一个饭桌上吃。那时河西由于胡宗南的20万人马烧杀抢掠
,又吃又毁,粮食极端困难。毛泽东和大家一样天天吃咸水煮黑豆。这天晚饭是吃用黑
豆压扁的“钱钱饭”,李讷吃得还挺香。她忽然问:“爸爸,为啥吃饭那么香,拉屎那
么臭呀?”
大家都笑了,江青说:“吃饭怎么说起拉屎了?多脏多恶心哪,不要说了,吃完饭
再说。”毛泽东却不在意,说问得好,并且给李讷详细解释了食品营养和人体消化、吸
收以及排泄的道理。
毛泽东对女儿的疼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饭后他对我说:“阿姨,以后你就带李
讷吃大食堂吧。”我有些发怔。大食堂一天两餐咸水煮黑豆,连皮都不去,大人吃了还
光放屁拉不出屎,肚子胀得难受,一个小女孩子怎么受得了?卫士组组长李银桥望望江
青,江青大概不好出面说话,但是眼神已把意思表明。李银桥就劝道:“孩子才六岁,
还是跟妈妈一起吃吧。”毛泽东把手臂弯着,大手由里向外一挥:“陕北老乡的娃娃吃
黑豆一样长得壮,你不要说了。”
只此一句,大家全闭了嘴。以后我发现,毛泽东说定了的事,轻易不允许别人再反
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