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Fi版 - 是不是X3比E17更好用呢
相关主题
有熟悉FIIO E7的吗森海HD 650好还是 Denon AH-D2000好
最近耳塞买太多了 自我检讨一下 希望不要让我看到deal了。。。。。请推荐个耳机
尝试出一个akg q701 blackUSB 耳放求推荐
求HD650耳放推荐 为啥E17 需要和E9一起?想给HD598配个DAC+portable audio card
fiio e17 + 708R 推hd650靠谱吗?刚入了 AT-M50 纠结 fiio e6 e7 17 谢谢!!
谁来点评一下O2+ODAC和Schiit Modi+Magni (or Vali)想入E17 + E9
有了q701还需要HD650吗?FIIO E17, Musiland US 03, 还是淘宝DIY的DAC?
Hifiman EF2AFiio E10/E17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聲道话题: 音響话题: 音場话题: 器材话题: x3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i
发帖数: 5690
1
看到一些REVIEW说X3更好:
The basic design of X3’s DAC and amp section come from E17 Alpen. But FiiO
pumps the voltage up a little more on the X3 so the overall SQ is actually b
etter than E17, most noticeably in overall dynamic and cleanness of the soun
d, given that X3 doesn’t have to deal with any possibility of USB noise, ji
tters, or ground loop.
而且用X3不是更简便。那样直接买一个X3代替iPHONE得了,也不用带着E17了。
i***r
发帖数: 536
2
你拿iphone+E17和X3比,基本上无脑入X3.
这个版的人对X3不感兴趣,是因为X3还是低水平,根本谈不上发烧级别。
y****i
发帖数: 5690
3
这班上都是发烧友?没看出来啊。很多是对家庭影院感兴趣的吧。
发烧友是不是基本就是不停的烧器材,然后很少讨论音乐本身?
我肯定不会成为发烧友,希望折腾基本器材到经济可以承受,效果比较中档的水平,然
后就不折腾了。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拿iphone+E17和X3比,基本上无脑入X3.
: 这个版的人对X3不感兴趣,是因为X3还是低水平,根本谈不上发烧级别。

y****i
发帖数: 5690
4
能说说为啥X3明显高么?是因为IPHONE+E17走的不是数字到E17, 信号已经不好了? 等于
只有AMP而没有DAC? X3则有DAC+AMP?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拿iphone+E17和X3比,基本上无脑入X3.
: 这个版的人对X3不感兴趣,是因为X3还是低水平,根本谈不上发烧级别。

i***r
发帖数: 536
5
本来就不好的声音,你用放大机去放大,不是就更不好了吗?
hifi版讨论音像的多,不等于这里没有发烧友。

等于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能说说为啥X3明显高么?是因为IPHONE+E17走的不是数字到E17, 信号已经不好了? 等于
: 只有AMP而没有DAC? X3则有DAC+AMP?

t********s
发帖数: 1534
6
发烧友当然可以讨论音乐,只是既然是在音响版,自然讨论音响多一些。
烧器材对于欣赏音乐当然是好的。我发现最近升级了线材之后听Achiv出的Pinnock版勃
兰登堡协奏曲,通透性大大提高。以前很多旋律线听不清楚,现在都听得很清楚了。这
对欣赏音乐当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班上都是发烧友?没看出来啊。很多是对家庭影院感兴趣的吧。
: 发烧友是不是基本就是不停的烧器材,然后很少讨论音乐本身?
: 我肯定不会成为发烧友,希望折腾基本器材到经济可以承受,效果比较中档的水平,然
: 后就不折腾了。

y****i
发帖数: 5690
7
IPHONE里面为啥就是不好的声音? 一样可以放LOSSLESS的品质可以和CD COMPARABLE的
音源吧。只是因为没有数字输出,已经比较糟糕的解码了,所以比较差?而X3这方面明
显强,你说的是这个意思么?
如果是PC,USB数字输出到不错的DAC+AMP,则应该是可以达到和CD机类似的效果? 前面
考古看到一些讨论分析CD和电脑里面数字音源的比较,有这个意思。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就不好的声音,你用放大机去放大,不是就更不好了吗?
: hifi版讨论音像的多,不等于这里没有发烧友。
:
: 等于

y****i
发帖数: 5690
8
嗯 那个是肯定的。不过个人肯定资金有限,精力也有限,我是肯定发烧不起来的。能提
高到啥程度,比之前好一些,以后慢慢再说。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发烧友当然可以讨论音乐,只是既然是在音响版,自然讨论音响多一些。
: 烧器材对于欣赏音乐当然是好的。我发现最近升级了线材之后听Achiv出的Pinnock版勃
: 兰登堡协奏曲,通透性大大提高。以前很多旋律线听不清楚,现在都听得很清楚了。这
: 对欣赏音乐当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D**********s
发帖数: 3139
9
输出功率就不一样,先不说这吃的是白面还是棒子面,iphone这饽饽个头儿就小的可怜
了。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IPHONE里面为啥就是不好的声音? 一样可以放LOSSLESS的品质可以和CD COMPARABLE的
: 音源吧。只是因为没有数字输出,已经比较糟糕的解码了,所以比较差?而X3这方面明
: 显强,你说的是这个意思么?
: 如果是PC,USB数字输出到不错的DAC+AMP,则应该是可以达到和CD机类似的效果? 前面
: 考古看到一些讨论分析CD和电脑里面数字音源的比较,有这个意思。

D**********s
发帖数: 3139
10
温水煮青蛙确实是最容易接受的过程

能提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嗯 那个是肯定的。不过个人肯定资金有限,精力也有限,我是肯定发烧不起来的。能提
: 高到啥程度,比之前好一些,以后慢慢再说。

相关主题
谁来点评一下O2+ODAC和Schiit Modi+Magni (or Vali)森海HD 650好还是 Denon AH-D2000好
有了q701还需要HD650吗?请推荐个耳机
Hifiman EF2AUSB 耳放求推荐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y****i
发帖数: 5690
11
有的青蛙比较快,不到发烧级别,就已经熟了,啊哈哈。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温水煮青蛙确实是最容易接受的过程
:
: 能提

y****i
发帖数: 5690
12
但是,必须也得承认,iPHONe也便捷性上是强多了。
X3或者其他更高级的DAP,需要好的音源都能另外比较MANUAL的搜寻和倒腾。iPHONE的一
些APP可以很快捷方便的ACCESS到还不错的音源了。
不过也许像前面说的,对IPHONE,iPOD来说,这个对音效有一定要求的反而是NICHE MAR
KET,他们才不CARE。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输出功率就不一样,先不说这吃的是白面还是棒子面,iphone这饽饽个头儿就小的可怜
: 了。

y****i
发帖数: 5690
13
抱着实验的心态,我下了X3。
回头收到了E17+E09K,X3一起回头比较下各种模式到底能不能听出多大区别来,再决定
留啥退啥。实践了才知道啥适合自己嘛。
目前也就能接受这个档位的花销了。
希望不会越听越想高级货。

的一
MAR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必须也得承认,iPHONe也便捷性上是强多了。
: X3或者其他更高级的DAP,需要好的音源都能另外比较MANUAL的搜寻和倒腾。iPHONE的一
: 些APP可以很快捷方便的ACCESS到还不错的音源了。
: 不过也许像前面说的,对IPHONE,iPOD来说,这个对音效有一定要求的反而是NICHE MAR
: KET,他们才不CARE。

t********s
发帖数: 1534
14
你用这两个推HD650???
这肯定比用iphone直推好,但是650估计也只发挥出2,3成功力。所以我觉得你应该退掉
HD650,然后花1/4左右的价格买一个便宜点的耳机。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抱着实验的心态,我下了X3。
: 回头收到了E17+E09K,X3一起回头比较下各种模式到底能不能听出多大区别来,再决定
: 留啥退啥。实践了才知道啥适合自己嘛。
: 目前也就能接受这个档位的花销了。
: 希望不会越听越想高级货。
:
: 的一
: MAR

s*****n
发帖数: 10890
15
iphone 5开始已经不能Line out了。
s*****n
发帖数: 10890
16
你有试过?确定只有2,3成?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用这两个推HD650???
: 这肯定比用iphone直推好,但是650估计也只发挥出2,3成功力。所以我觉得你应该退掉
: HD650,然后花1/4左右的价格买一个便宜点的耳机。

t********s
发帖数: 1534
17
我没试过,我只是基于对一般便携DAC耳机口推力的经验。你了解这几个器材吗?能推
出HD650八成以上功力?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试过?确定只有2,3成?
s*****n
发帖数: 10890
18
不了解。我也很期待。不过我不觉得差别会那么大。我理解这是个人感受的问题。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试过,我只是基于对一般便携DAC耳机口推力的经验。你了解这几个器材吗?能推
: 出HD650八成以上功力?

y****i
发帖数: 5690
19
270的HD650卖掉也不能退掉啊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用这两个推HD650???
: 这肯定比用iphone直推好,但是650估计也只发挥出2,3成功力。所以我觉得你应该退掉
: HD650,然后花1/4左右的价格买一个便宜点的耳机。

i***r
发帖数: 536
20
I think this is a very good suggestion:)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退掉HD650,然后花1/4左右的价格买一个便宜点的耳机。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试过,我只是基于对一般便携DAC耳机口推力的经验。你了解这几个器材吗?能推
: 出HD650八成以上功力?

相关主题
想给HD598配个DAC+portable audio cardFIIO E17, Musiland US 03, 还是淘宝DIY的DAC?
刚入了 AT-M50 纠结 fiio e6 e7 17 谢谢!!Fiio E10/E17
想入E17 + E9fiio amp 100以内,给大电阻耳机用,哪个合适?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y****i
发帖数: 5690
21
嗯 我也看了不少REVIEW,E17+E09K推HD650应该是ACCEPTABLE的了,
在同等价位里面。 不能和DAC1之类的比吧。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了解。我也很期待。不过我不觉得差别会那么大。我理解这是个人感受的问题。
t********s
发帖数: 1534
22
我2005年的时候搭配HD600系统,整个系统搭配参考了不少,但是基本上从来没有考虑
过使用USB供电的amp和dac,试过的没理想的。部分原因是那时候USB供电的amp和dac还
不是很多。
最后搭配的系统用的是森海国内代理推荐的胆石混合耳放hp2000,前端搭配马兰士cd17
mk3,但是
和当时一些更好的耳放比,感觉只推出了六七成。后来试过Linn wakonda和Classik的
耳机输出,说是里面也有dedidated耳放电路,但是感觉还不如HP2000推的好。我印象
里一直认为HD600要能完全推好,在前端和耳放上的投资非常的大。
不过可能这几年技术进步很快,大大缩小了这个投资,也有可能。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了解。我也很期待。不过我不觉得差别会那么大。我理解这是个人感受的问题。
y****i
发帖数: 5690
23
E09K应该不是USB供电的吧。E17一般要搭配E09K才能推得动300欧。虽然E17 SPEC 的上
限是300. 我理解,也就是说300,非常之勉强的意思。
明年如果有团购的话,我肯定会买。目前先用着这套吧。

cd17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2005年的时候搭配HD600系统,整个系统搭配参考了不少,但是基本上从来没有考虑
: 过使用USB供电的amp和dac,试过的没理想的。部分原因是那时候USB供电的amp和dac还
: 不是很多。
: 最后搭配的系统用的是森海国内代理推荐的胆石混合耳放hp2000,前端搭配马兰士cd17
: mk3,但是
: 和当时一些更好的耳放比,感觉只推出了六七成。后来试过Linn wakonda和Classik的
: 耳机输出,说是里面也有dedidated耳放电路,但是感觉还不如HP2000推的好。我印象
: 里一直认为HD600要能完全推好,在前端和耳放上的投资非常的大。
: 不过可能这几年技术进步很快,大大缩小了这个投资,也有可能。

t********s
发帖数: 1534
24
恩,enjoy music是最重要的。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能感受到乐趣。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E09K应该不是USB供电的吧。E17一般要搭配E09K才能推得动300欧。虽然E17 SPEC 的上
: 限是300. 我理解,也就是说300,非常之勉强的意思。
: 明年如果有团购的话,我肯定会买。目前先用着这套吧。
:
: cd17

i****6
发帖数: 112
25
能否展开说说二三成、六七成、九十成分别能/不能听出来什么?
新手想知道烧到几成就差不多了

cd17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2005年的时候搭配HD600系统,整个系统搭配参考了不少,但是基本上从来没有考虑
: 过使用USB供电的amp和dac,试过的没理想的。部分原因是那时候USB供电的amp和dac还
: 不是很多。
: 最后搭配的系统用的是森海国内代理推荐的胆石混合耳放hp2000,前端搭配马兰士cd17
: mk3,但是
: 和当时一些更好的耳放比,感觉只推出了六七成。后来试过Linn wakonda和Classik的
: 耳机输出,说是里面也有dedidated耳放电路,但是感觉还不如HP2000推的好。我印象
: 里一直认为HD600要能完全推好,在前端和耳放上的投资非常的大。
: 不过可能这几年技术进步很快,大大缩小了这个投资,也有可能。

D**********s
发帖数: 3139
26
你根本没有理解比喻

的一
MAR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必须也得承认,iPHONe也便捷性上是强多了。
: X3或者其他更高级的DAP,需要好的音源都能另外比较MANUAL的搜寻和倒腾。iPHONE的一
: 些APP可以很快捷方便的ACCESS到还不错的音源了。
: 不过也许像前面说的,对IPHONE,iPOD来说,这个对音效有一定要求的反而是NICHE MAR
: KET,他们才不CARE。

t******k
发帖数: 5617
27
上午问你ipod classic和X3的问题,没看到回答,再重新问一次,两个差的很多么?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I think this is a very good suggestion:)
:
: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退掉HD650,然后花1/4左右的价格买一个便宜点的耳机。

t********s
发帖数: 1534
28
我自己的一点经验。
两三成的时候感觉声音比较虚,有气无力,声场狭小,低音基本就是拉风箱声音,除了
听到嗡嗡的声音外听不到别的。
五六成的声音扎实了很多,能有一种声音包裹住周围空间的感觉。高中低频段的音色都
亮了起来,有了生气和活力。低音的旋律线条开始清楚。
七八成的时候细节会变得清楚,比如钢琴的音色中会有更多的泛音,能清晰的听到。声
场会变得更大。音乐的透明性更好,也就是每一种乐器的声音都基本可以听到,你专注
在一种乐曲上,可以听到它整个旋律的走向。
再往上我觉得基本就是音源的改进带来的耳机的改进了。
我一般比较喜欢使用古典音乐的回放效果来看音响的效果。比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这种小规模的室内ensemble,乐器不太多,七八个声部,去imslp上去下载一
份谱子,然后专注于一种乐器,一边听一边跟着谱子走,看看这个乐器的旋律能不能从
头到尾听出来,是否会莫名其妙消失在别的乐器的声音里。如果你能看着谱子听到每一
种乐器的旋律,那你的音响就是非常非常好的了。这种方法叫tune-dem。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否展开说说二三成、六七成、九十成分别能/不能听出来什么?
: 新手想知道烧到几成就差不多了
:
: cd17

D**********s
发帖数: 3139
29
这分辨乐器还跟谱真的就是扯。。。这种标准etymotic的助听器都能大胜hd800了。解
析力只是很小一个方面。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自己的一点经验。
: 两三成的时候感觉声音比较虚,有气无力,声场狭小,低音基本就是拉风箱声音,除了
: 听到嗡嗡的声音外听不到别的。
: 五六成的声音扎实了很多,能有一种声音包裹住周围空间的感觉。高中低频段的音色都
: 亮了起来,有了生气和活力。低音的旋律线条开始清楚。
: 七八成的时候细节会变得清楚,比如钢琴的音色中会有更多的泛音,能清晰的听到。声
: 场会变得更大。音乐的透明性更好,也就是每一种乐器的声音都基本可以听到,你专注
: 在一种乐曲上,可以听到它整个旋律的走向。
: 再往上我觉得基本就是音源的改进带来的耳机的改进了。
: 我一般比较喜欢使用古典音乐的回放效果来看音响的效果。比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t********s
发帖数: 1534
30
那是你自己的看法。在Linn community里这是广泛认可的鉴别音响的方法,也是简单可
行不会动辄就拿一堆玄乎术语糊弄人的办法。
你自己孤陋寡闻,不代表别人是在扯,ok?
http://docs.linn.co.uk/wiki/index.php/FAQ_-_Tune_Dem
难不成你要告诉我Linn一直坚持的鉴别音响原则是在扯?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分辨乐器还跟谱真的就是扯。。。这种标准etymotic的助听器都能大胜hd800了。解
: 析力只是很小一个方面。

相关主题
USB声卡还是USB DAC 耳放?最近耳塞买太多了 自我检讨一下 希望不要让我看到deal了。。。。。
说说Fiio E10尝试出一个akg q701 black
有熟悉FIIO E7的吗求HD650耳放推荐 为啥E17 需要和E9一起?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i***r
发帖数: 536
31
我没听过IPC,现在iphone我也从来不用来听音乐,没法回答你的问题。
不过这个版大多数人看不上iPhone iPod.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午问你ipod classic和X3的问题,没看到回答,再重新问一次,两个差的很多么?
D**********s
发帖数: 3139
32
信佛信上帝信啥的都有,得容得下别人觉得没道理啊,不能说信的人多了就是真理。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你自己的看法。在Linn community里这是广泛认可的鉴别音响的方法,也是简单可
: 行不会动辄就拿一堆玄乎术语糊弄人的办法。
: 你自己孤陋寡闻,不代表别人是在扯,ok?
: http://docs.linn.co.uk/wiki/index.php/FAQ_-_Tune_Dem
: 难不成你要告诉我Linn一直坚持的鉴别音响原则是在扯?

t********s
发帖数: 1534
33
你觉得没道理,那你给说点道理出来。别总是一副自己似乎知道很多但是偏不告诉你的
样子。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信佛信上帝信啥的都有,得容得下别人觉得没道理啊,不能说信的人多了就是真理。
D**********s
发帖数: 3139
34
你不用和我叫啥劲,我自己不知道,以前贴过别人的意见我觉得挺对。
以前这里有过一个宣扬偶极障板战胜一切的,也是偏颇的认为声场不错就无敌了,可是
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达到。
这已经贴了不下十次了。。。原文出自「音響AV聖經」(普洛文化出版)
這是我第四次重新審視「音響二十要」。第一次在「音響論壇」第40期,隔了不久又寫
了一次,算是補述的材料。第三次為了第七屆音響大展我們自己編的手冊,我又寫了一
次。這次,則是以純音響多聲道的角度來審視「音響二十要」。
雖然純音響的多聲道系統還未普及到每個音響迷家裡,但在AV多聲道鋪天蓋地普及的壓
力下,純音響多聲道普及的那天終究會到來。想想看,假若今天鍾情於二聲道的音響迷
慢慢凋零,習慣於AV多聲道的年輕一代成熟之後,純音響多聲道是否會水到渠成呢?一
定會!只不過,純音響多聲道全面普及的日子受限於軟體規格的統一。等到DVD Audio
或SACD軟體出現在一般唱片行架上的時候,就是純音響多聲道普及的開始。
為了加入多聲道的思維,前瞻未來;還為了想要保純「音響二十要」的原貌,讓以前未
讀過原文的讀者得以看到源頭,所以這次我打算把「音響二十要」原文保留不改寫,另
外再把多聲道的思維加於其後,這樣無論新舊讀者都能夠從二聲道進入多聲道;也能夠
完整的傳承二聲道的精義。
為什麼要寫「音響二十要」
自台灣有人開始寫音響器材的評論以來,有關音響器材表現的各種名詞、形容詞就一直
處於不夠精確的情況下;而且,許多名詞或形容詞也一直被評論員或讀者們誤解、誤用
,以致於產生許多不應該有的迷惑與矛盾。究其原因,中國人「差不多先生」的個性脫
離不了責任,國內國外土洋雜用的名詞也是原因之一;最後,評論人員本身及讀者未能
對器材評論中所用的名詞、形容詞深思也是幫兇。因此,許多評論甚至可說是玩弄文字
遊戲,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說得直接一點,許多評論文章距離應該有的精確、紮實境
界還有一段距離。
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項所苦,曾經寫了一篇「音響十要」的短文,當時祇是簡單
說明我評論器材的方向。事隔多年,我發現「音響十要」早已經無法滿足「精確」的要
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評論文章仍然會因偷懶而寫得不夠週全。因此腦中就蘊
釀著要重新為如何寫、看器材評論文章下個較詳細的分項。讓我自己、「音響論壇」的
評論員、以及讀者們都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唯有這樣,文字的傳達才能達到最低失真;
也唯有如此,器材評論的文章才能更紮實、精鍊,且言之有物。
或許,我的思考尚不夠週全,以下的二十分項可能仍有疏漏或值得再論之處。不過,多
年以來「音響二十要」已經成為台灣音響界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我希望新讀者在仔細閱讀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夠精確的培養出自己品評音響器材的基本
能力。這樣,也就不會被許多不精確、玩弄文字、模稜二可的評論所迷惑。
音響第一要:音質
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麼叫作聲音的品質?當您在
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
看、時不時髦。同樣的,當您在說一件音響器材音質好、壞的時候,您也不是在說它的
層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專指這件器材「耐不耐聽」!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腳一
樣。一件音質很好的器材,它表現在外的就是舒服、耐聽。您不必去探討它聽起來舒服
、耐聽的原因,那是專家們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斷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
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強,但是不耐久聽,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
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
或許我這麼說您還是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再舉實列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
,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很好。當您
在稱讚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很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
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很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
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
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
■在多聲道時代,由於錄音過程經過更多的混音編碼程序,重播過程也經過更多的關卡
,尤其多聲道編碼解碼的處理過程以及多聲道音量控制器品質的限制,其音質的表現幾
乎可以確定無法如二聲道時代那麼純與美。到底這是進化還是退化?從品味的觀點來看
,這有如從鋼筆進入原子筆時代,這是退化。不過,若從大眾化的觀點來看,則有如LP
時代進入CD時代,這是進化。為什麼?在LP時代,只有少數高手才能駕馭唱頭與唱臂唱
盤,大部份人無法享受到該有的LP美聲。CD時代雖然聲音的品質不如LP,但大部份的人
都可以享受到相當水準的聲音,這就是進化。同樣的,二聲道時代,懂得調音的人才可
以享受到很好的音場表現與層次深度定位感等等。多聲道時代,透過環繞混音的安排,
一般人都很容易得到身歷其境的環繞包圍感,以及不同於二聲道時代的豐富層次感與定
位感等。從這個角度看,這也是進化。
音響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聲音的顏色。在英文裡,音質(TONE QUALITY)與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
)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裡,音質與音色經常被混用、誤用。我們
時常會聽到: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
音色而言。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
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
有時,音色也可以用「高貴」、「美」等字眼來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過,
就像布料一般,布質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其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
在音響器材評論裡,音色就如同顏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顏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黃、
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說它是帶點憂懋的藍。總之,音響器材就如樂器一般,
幾乎脫離不了愈貴音色愈美的事實。一把二百萬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著金黃
色的光澤;而一把五千台幣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畫。雖然每個人觀點各異
,但是,「美」仍然有著一個大家承認的「共識」,您不能說一個朝天鼻者是「美的化
身」;同樣的您不能說一件冷藍音色的器材是美。這就是我們對音色之美的共識。
■與音質相同的是,多聲道時代的音色表現也會因為喇叭的數量更多而一定程度的降低
了音色的美感。假若多聲道系統想要表現出比二聲道時代更好的音色表現,那就必須大
幅提昇目前製造擴大機與喇叭的技術水準。還有,錄音師與混音師也要創出更能保持原
味的多聲道錄音方法。
音響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與控制力
這個項目很容易瞭解,但也很容易產生文字傳達上的誤解。怎麼說呢?大家都會說:這
對喇叭的高音太強、低音太少。這就是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佈。問題出於如果把從
20Hz到20KHz的頻寬祇以三段來分的話,那必然會產生「不夠精確」的混淆。到底您的
低音是指那裡呢?多低呢?為了讓形容的文字更精確,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頻寬加以
細分。照美國TAS與Stereophile的分法很簡單,他們把高、中、低每段再細分三小段,
也就是變成「較低的中頻、中頻、較高的中頻」分法。這種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
相當規律化。不過用在中國人身上就產生了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如「較低的中頻」我
們稱作「中低頻」還是「低中頻」?那麼較高的低頻呢?「高低頻」嗎?對於中國人而
言,老外這種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
音的稱呼,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
高頻等七段。這七段的名詞符合一般中國人的習慣稱呼,而且易記,不會混淆。
極低頻
從20Hz-40Hz這個八度我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祇有低音提琴、低
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
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
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於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
然樂器的基音沒有那麼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
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祇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
有往下的音。這就像您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
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振動就是泛音。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
。換句話說,小提琴與長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低頻
從40Hz-80Hz這段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
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
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
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
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中低頻
從80Hz-160Hz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響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
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尺吋有關。大
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
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呈凹陷狀態,而使
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祇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
。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
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頻
從160Hz-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的頻率我稱為中頻。這個頻段
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讀者們對樂器音域的最大
誤解也發生在此處。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一般人卻誤以為它很高;
不要以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頻的上限而已。
從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瞭解這段中頻在音響上是多麼重要了。祇要這段頻率凹陷,
聲音的表現馬上變瘦了。有時,這種瘦很容易被解釋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
的音響迷都處於中頻凹陷的情況而不自知。這個頻段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從二音路喇叭
的分頻點來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大多在 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說,
2500Hz以上由高音單体負責,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單体負責。這2500Hz約莫是1280Hz的
二倍,也就是說,為了怕中低音單体在中頻極限處生太大的分頻點失真,設計師們統統
把分頻點提高到中頻上限的二倍處,如此一來,最完美的中頻就可以由中低音單體發出。
如果這種說法無誤,高音單體做什麼用呢?如果您曾將耳朵貼近高音單體,您就聽到一
片「嘶嘶」的聲,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沒有高音單體發出嘶嘶的音,單用一個
中低音單體來唱音樂,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當然,如果是三音路設計的喇叭,這段中
頻絕大部份會被包含在中音單體中。
中高頻
從1280Hz-2560Hz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
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
三角鐵等。請注意,小喇叭並不在此頻段域中。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例如弦樂群及
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請您特別留意。
高頻
從 2560Hz-5120Hz這段頻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
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
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
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
是一片嘶嘶聲。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
的基音,它祇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極高頻
從5120Hz-20000Hz這麼寬的頻段,我稱之為極高頻。各位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
出現的事實中,瞭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盡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
愈高處能量愈小,換句話說,高音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音
。從這裡,發生了一件困擾喇叭單體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兩全其美?什麼是「兩
全」?您有沒有想過,假若一個高音單體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不顧一切的設
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那麼同樣由這個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與中頻極
可能就會時常處於失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目
前市面上許多喇叭極高頻很清楚,卻容易流於刺耳的原因之一。
您還記不記得以前的Spen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設計,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單體、
高音單體、超高音單體三路。那個超高音單體負責13000Hz以上的頻率。我記得當時有
許多人都「不解」,為什麼SP-1有超高音單體,而聲音卻是那麼的柔呢?應該要很銳利
才對呀!現在我想您該瞭解了吧!SP-1設計著眼點在於使高音單體不會失真,而又能再
生極高頻。這就是SP-1聽起來很舒服,具有音樂性的原因之一。
在了解高、中、低頻段的分段法後,我們接著要討論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當然
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們說的:高音比較多、低音比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指「對低頻
段與高頻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頻鬆散,有些則具有彈性。我們會說後者有低頻的
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夠抓得住高頻,讓它不會飆得耳朵難受,我們說它高頻控制力佳。
請注意,各頻段量感的多寡並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壞,器材之間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
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壞就可以說是器材本身的優、劣。
■在二聲道時代,飽滿的中頻與向下延伸的低頻不容易獲得,因為二支喇叭中間難免有
空窗,無法完整的填充起來。而低頻除了喇叭低音單體要大或要多之外,還要有夠強的
擴大機來推。多聲道時代,由於工程師們早已瞭解二聲道時代中頻段與低頻段的缺陷,
所以特別增添了中聲道與超低音。增加中聲道的目的在於讓音場的空虛變得飽滿,同時
增加中頻的厚度。增加超低音的原因一方面要減輕擴大機的負擔(低頻是擴大機最費力
的地方),讓擴大機專心推好高頻段與中頻段,低頻段則專門交給主動式超低音負責;
另一方面也讓喇叭本身減少失真。這樣一來,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會更均勻,
控制力也會更好。
音響第四要:音場表現
「音場」到底是什麼?在美國,「Sound Field」與「Sound Stage」是二個名詞。「
Sound Field」泛指整個聲音充塞的空間;「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樂隊的排列(包
括寬、深、高、低)。在台灣,我們所謂的「音場」其實是指「Sound Stage」而言,
因為無論是「聲音的舞台」或「音台」都無法讓人望文生義。至於「Sound Field」,
我們早已用另外一個名詞代替,那就是「空間感」。因此,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
時,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樂團排列形狀。
由於受到頻率響應曲線分佈不均勻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間聲波反射條件的影響,有些音
場是內凹形的、有些是寬度大於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於寬度的。有些音場形狀就是四
四方方,沒有內凹的。這種聲音舞台不同形狀的再生,我稱為音場的形狀。最好的音場
形狀當然要與錄音時的原樣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值得注意之處:現場演奏時的錄音
,其樂團的排列是寬度大於深度的;但在錄音室中,往往為了音響效果,樂團的排列方
式會改變,通常縱深會拉長,尤其是打擊樂器會放得更遠一些。如此一來,就不是我們
在音樂廳中所見到的排列。 挑剔的讀者以及評論員們不可不察。
音場位置
除了「形狀」之外,音場還有「位置」的問題。這裡面包括音場的前、後、高、低。有
些器材會使整個音場向聆聽者逼近;有些則後退。有些音場聽起來會覺得浮在半空中;
有些則又像坐在音樂廳的二樓看舞台一般。會形成音場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擺位
與頻率響應的均勻與否皆為重大影響因素。一個理想的音場位置應該如何呢?低音提琴
、大提琴的聲音應從較低的地方出來,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錄音
時樂團有前低後高的排列時,音場內也要有前低後高的模樣出現。像銅管就極有可能位
置較高。
至於整個音場的高度?常您坐著時兩眼平視的高度應該是音場的略低高度。換句話說,
小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應在視線下。銅管至少要與小提琴等高或更
高。至於音場的前、後位置應該在那裡?應該在「喇叭前沿一線」開始往後延伸。當然
,這種最理想的音場位置不容易求得,因為它與聆聽軟體也有極大的關係。通常,從喇
叭後沿一線往後延伸比較容易求得,不過,不能「後縮」得太多。
音場的寬度
常常聽到發燒友誇口:「我的音場不只超出喇叭、寬抵二側牆,甚至破牆而出。」這句
話在外行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我聽來,則僅是有點誇張而已。我想許多音響迷
都有這種經驗,不必我再多費唇舌。一般而言,音場的寬度可以寬抵側牆。至於破牆而
出,那恐怕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夠看得到」音場在
那裡才算數,牆外的東西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裡。所以,我的音場寬度其實祇在
我的牆壁之內而已。
音場的深度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深度感」,現在我把它歸於音場的深度。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
,將它與層次感、定位感並列呢?因為層次與定位談的不是音場,而深度感卻仍屬音場
的範圍之中,所以,我將它改成「音場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稱之。與「音場的寬
度」一樣,許多人會說他家音場深度早已破牆而出,深到對街。這當然也僅是滿足自己
的形容詞而己。真正的「音場深度」指的是音場中最前一線樂器與最後一線樂器的距離
。換句話說,它極可能是指小提琴與大鼓、定音鼓之間的距離。「寬到隔鄰、深過對街
」這應該是包含在後面說的「空間感」中。有些器材或環境由於中低頻或低頻過多,因
此大鼓與定音鼓的位置會前衝,此時,音場的深度當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場的位
置向後縮,結果被誤以為音場的深度很好,那是錯誤的。我相信,您祇要把握住「小提
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間的距離」這句話就不會錯了。
■二聲道時代,音場的營造要靠喇叭的擺位取得,也就是說依賴喇叭與牆面之間不同距
離所產生的時間延遲來產生音場的幻覺,這是需要擺位技術與經驗才得以獲得的,有些
人可能終其一生也沒享受過真正實體感的音場。而在多聲道時代,由於音場講究的是現
場環繞包圍感,所以混音師在製作母帶時就已經事先設計好音場的表現,這種音場藉著
周圍堂音的創造,是把聆聽者包圍在裡面的音場。而不是二聲道時代,音場處於二喇叭
一線往後之間的空間。換句話說,二聲道時代,聆聽者與音場之間是有距離的,而非融
為一體。多聲道時代,聆聽者與音場之間沒有隔閡,聆聽者絕對融入音場中,有如我們
在音響效果很好的音樂廳中聆樂,音樂的親密感非常好。即使您的位置距離舞臺相當遠
,但音樂的聲音就好像在您前面不遠發出來的(音響效果不佳的音樂廳聲音距離聆聽者
很遠)。您沒聽過這樣的音樂廳吧?好可惜!我聽過,所以能夠體會多聲道這種具有現
場環繞包圍感的音場表現。
音響第五要: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
所謂聲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與一公斤鐵塊一般,鐵塊的密度當然要大得多。因此雖
然二者重量相同,不過鐵塊給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聲音密度大聽起來是什麼感受
呢?弦樂有黏滯感、管樂厚而飽滿、打擊樂器敲起來都會有空氣振動的感覺。所有的樂
器與人聲都應具有重量感。不過,大部份的音響迷都得不到很好的聲音密度與重量感。
這種感覺我推測與供電的充足及中頻段、低頻段的飽滿有關。
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好有什麼好處呢?讓樂器與人聲聽起來更穩更紮實更像真的。
■ 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取決於訊源與擴大機的好壞,在這方面,多聲道並沒有正面的
幫助。反而,由於要節省成本,多聲道擴大機與訊源的品質可能會不如二聲道擴大機。
如此一來,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自然就降低了。我想,等到多聲道成熟之後,擴大機與
訊源的品質一定會提昇,屆時應該會出現更好的聲音密度與重量感。
音響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幾乎是一個祇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名詞。有些器材聽起來澄澈無比,有些則像蒙
上一層霧般,祇要是有換機經驗的人一定就有這種感覺。透明感是「音響二十要」中很
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話,連帶也會影響對其餘各項的判定。最好的
透明感是柔和的,聽起來耳朵不會疲勞;較差的透明感像是傷眼的陽光,雖然看得清楚
,但很傷神。大部份的音響器材無法達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祇能單單表現清
楚而已。如果能夠達到「清楚又柔和」,那麼該件器材的價值恐怕也不低了。
■不可諱言,多聲道系統中音樂訊號由於經過更多的關卡,所以在「自然的透明感」方
面會被劣化,只不過聽多聲道系統的人,因為容易沈醉於多聲道音場的新鮮感以及中頻
、低頻的更佳表現,往往會忽略了透明感降低的事實。同樣的,多聲道透明感的提昇還
是要仰賴多聲道器材的提昇。
音響第七要:層次感
層次感很容易瞭解,它是指樂器由前往後一排排的間隔能否清楚再生。以電視而言,深
灰與黑能夠分辨出來的話就是有層次感。音響亦然,樂團的排列不會混在一起就是有好
的層次感。更甚者,我們要聽到樂器與樂器之間的空間,這樣才會有最好的層次感。
■在二聲道領域裡,層次感是相當不容易表現的項目,必須要先有實體感的音場之後才
會有良好的層次感。而在多聲道時代,由於音場在錄音時就已經決定大半了,我們很容
易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實體音場,所以連帶的也使得由前到後樂器的層次感更容易再生。
音響第八要:定位感
顧名思義,定位感就是將位置「定在那裡」。聚焦不準定位感就差,結像力不佳定位感
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會導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間中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不佳
(一般指高頻反射太強)也會導至定位不準。舉一個例子:夏天很熱時,柏油路上會冒
氣。此時如果您走在路上,就會覺得物體的影像會飄。這就像我們音場內樂器定位會飄
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鏡,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體表現。總之,定位感
不佳可能由許多原因造成,我們不管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要求的是樂器或人聲要浮凸
而清楚的「定」在那裡,不該動的時候就不要動,不該亂的時候就不能亂。
■ 多聲道的定位觀念因為音場的改變而必須做修正。由於聆聽者能夠融入音場內,所
以樂器的聲音也就有可能散落在聆聽者四周,而非二聲道時代,樂器聲音被約束在二喇
叭之間一線往後的空間裡。所以,在多聲道時代定位感會變得更生動有趣,而且更容易
取得。
音響第九要:活生感
所謂活生感可以說是暫態反應、速度感、強弱對比的另一面。它讓您聽起音樂來很活潑
,不會死氣沈沈的。這是音樂好聽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好像一個卓越的指揮家能把
音樂指揮得充滿生氣;而蹩腳的指揮往往將音樂弄得死氣沈沈的。這就是音樂的活生感。
■活生感源於優質的音響器材,無論是二聲道或多聲道皆然。不過,多聲道在這方面可
能會佔點便宜,因為各種聲音有可能圍繞包圍在聆聽者周圍;或者藉助環繞喇叭的幫助
而得到更好的堂音,這使得音樂的活生感增加許多。不過這方面並不是器材的因素,而
純粹是錄音的關係。但總的說來,在聽感上的確會有活生感提昇的感覺。
音響第十要:結像力與形體感
顧名思義,結像力就是將虛無飄渺的的音像凝結成實體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讓人
聲或樂器的形體展現出立體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歸入「形體感」中。後來我仔細
思考過,認為用結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現在將之改為結像力與形體感。結像
力好的音響器材會讓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體感。也就是我常說的音像輪廓的陰影更清楚。
■由於多了中聲道的幫助,多聲道系統的結像力會提昇許多,同樣的形體感也會更浮凸
,飽滿的音像在多聲道系統中很容易就獲得,尤其是人聲中頻部份。
音響第十一要:解析力
這個名詞最容最懂,玩過相機的人都知道鏡頭解析力好壞的差距;看電視的人也知道自
己的電視能把一片黑色的頭髮解析得絲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現。好的音響器材,即
使再細微、再複雜的東西都能清楚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解析力。
其實,細節多與暗部層次清楚也是解析力產生的結果,這就好像空間感也可合併入音場
來講一樣。但是解析力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細節再生與層次感。例如由前往後一排排的層
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將層次感併入解析力,那就無法對單項
的名詞做明確的解釋。因此,我在此都儘可能分開來說,讀者們只要知道「音響二十要
」之間彼此都有難以分割的關係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如果細微的變化(低電平時)都能表現得很清楚,那麼這件器材的解析力當
然很好。既然有低電平時的解析力,那麼有沒有高電平時的解析力呢?當然有!在極端
爆棚時能將所有東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電平的解析力。
■ 以器材本身的解析力來論,一般多聲道擴大機的解析力可能會低於二聲道,優質多
聲道擴大機則另當別論。然而,若以樂音的資訊量來衡量,多聲道的音樂資訊量更多,
這是否代表著解析力更高呢?可能的答案是:擴大機本身的解析力可能會降低,但是多
聲道系統本身所提供的更多音樂資訊量創造了另類的高解析力感受,尤其在大音量下(
高電平時),由於多支喇叭的分工,使得聲音的解析力得到提昇,這是不爭的事實。
音響第十二要:速度感與暫態反應
其實,速度感就是暫態反應的結果,也是器材上升時間與回轉率的具體表現。老外通常
會將這項說成是暫態反應而不說速度感。不過,台灣習慣的用語是速度感。對於老中而
言,速度感要比暫態反應更容易了解。基本上,這二個名詞都是指器材各項反應的快慢
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釋了。
■多聲道時代的速度感與暫態反應並沒有因為喇叭變多了而有所提昇,這方面的表現仍
須仰賴器材本身的素質,與二聲道或多聲道並無直接關連。
音響第十三要: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
強弱對比也可以說是老外所說的動態對比,也就是大聲與小聲之間的對比。一般而言,
強弱對比也可以分為「對比強大」的強弱對比與「對比極小」的強弱對比。我們常說古
典音樂的動態很大就是指它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對比很大;而搖滾樂雖然大聲,但是它大
小聲的起伏並不大,所以我們說它雖然大聲,但是動態對比並不大。
什麼是對比極小的動態對比呢?也就是強弱很接近的細微對比。這種細微的強弱對比就
像水波蕩漾般,遠遠看好像不動,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細微的在波動。強弱對比用最滐
@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極大的強弱對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極小的強弱對比就是清風
吹拂下的湖水波動。
■與上一項一樣,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的表現與二聲道或多聲道無關,而是與器材本身
的優劣有絕對的關係。
音響第十四要: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
到底樂器的線條、形體要多大才算對?到底人聲要一縷如鍊?還是要豐潤有肉?這個問
題一直在困擾著音響迷。理想主義者認為應該按實際樂團大小比例縮小放入家中聆聽室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當鋼琴與小提琴在演奏奏鳴曲
時,鋼琴的形體不知道要超過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錄音時不增加小提琴
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鋼琴掩沒(現場音樂會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錄音時,錄音師
都會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來說到整個管弦樂團與小提琴做協奏演出時,如果
完全按比例縮小,那麼小提琴的音應該要細小得不能再細小,而不是我們在CD上所聽到
的那麼清楚、強勁。所以,正確的「樂器與人聲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縮小,而是
按照合理的音樂要作大小比例。樂器如此,人聲亦然。
其實,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縮小與否的問題,而是因為頻率響
應曲線扭曲所造成的誤解。例如您的房間在100Hz左右有嚴重峰值的話,定音鼓敲起來
一定會特別的大、特別有勁;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這才是真正錯誤的比例。所以,
在評寫「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時,應該特別注意頻率響應曲線扭曲所造成的影響。
■由於加了中聲道,低音又由主動式超低音負責,而主動式超低音又可調整音量,所以
多聲道系統可以得到更均衡的聲音表現。也因為聲音表現更均勻,連帶也使得樂器與人
聲的大小比例更正確。除非使用者調整設定的能力太差,導致了不正常的聲音失衡。
音響第十五要: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
「質感」這個名詞相當抽象,我們常說這傢俱的木頭質感很好、這套真皮沙發的質感很
好;或這個大理石的質感很好。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瞭解,所謂「質感」京是指該物
體「材質的本性」。不過,我們在此說的並不是音質的那個質感,而是樂器演奏、打擊
接觸那一剎那動作所發生的質感。因此,當我們在說:「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很好」,就
意謂著「它錄得很像小提琴」。當我們說:「鈸的敲擊質感很好」,也就是說「它敲起
來像真的」。反過來說,當我們認為「小提琴擦弦質感不夠」時說的就是「它不像真的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所謂質感也就是指「傳真度」。雷射唱盤剛推出
時,大家都覺得小提琴的聲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質感不像。
而前面提過的「形體感」則更容易瞭解,當我們聽單簧管吹奏時,我們說它的形體感真
好,那也是「傳真度」的一種。總之,質感與形體感皆是「傳真與否」的代名詞。至於
「空氣感」又是什麼呢?當我們在形容拉奏、敲擊鍵盤樂器時,我們用的是「某某樂器
的質感很好」。可是,當我們在形容管樂器時,我們通常不用「質感」二字,而用「空
氣感」,也就是說吹氣的感覺。說得更清楚些,「空氣感」是指聲波振動的感覺,而質
感大部分是「接觸」後剎那的感覺。當然,弦樂群除了拉奏時的擦弦質感外,它同時還
有弦樂空氣中產生的「空氣感」。
■樂器與人聲的質感與空氣感基本上也是取決於訊源、擴大機、喇叭等器材本身的優劣
,與二聲道或多聲道並沒有直接關係。二聲道器材的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不一定就
會勝過多聲道;當然多聲道也不必然會勝過二聲道。
音響十六要:細節再生
細節大概是泛指樂器的細節、堂音的細微再生與錄音空間中所有的雜音。一件音響器材
細節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經由AB Test 比較出來。為什麼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細節較多呢?
我想這與低失真、高訊噪比、高靈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關。細節少的器材聽起
來平板乏味:細節多的器材起來趣味盎然。一件優秀的音響器材,其細節的再生當然是
豐富無比的。
■毫無疑問,由於喇叭多了幾支,混音方式也改變了,所以我們所聽到的音樂資訊量更
多,這也是細節再生的一部份。另一部份的細節再生則取決於器材本身的優劣。不過這
二種細節加起來之後,多聲道還是優於二聲道,所以多聲道的細節再生要好過二聲道。
音響第十七要:空間感
我常常說,如果一套音響系統(包括器材與空間)能夠「使音場浮出來」,那麼它一定
也「可以看到」空間感。請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聽到」。真正表現好的音場與
空間感絕對是可以「看到」的,而非僅「聽到」而已。什麼是空間感?那就是錄音場所
的三度空間實體大小。要能夠將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絕佳的細節再生是絕對需要的,
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說,如果聽不到完整的堂音,那麼「空間感」也無
法完整的再生出來。
什麼又是「堂音」?堂音與「殘響」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誤認「堂音」就是「
殘響」。其實,這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殘響的英文是
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圍、環境或氣氛,後來被引申為音樂廳中的堂音
。從「氣氛」二字,我們就可瞭解它是指包圍在我們周圍的音樂細節。除了感性的意義
之外,Ambience另有一個理性的解釋,那是狹隘的指傳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換句話
說藉由第一次反射音與真接音的時間延遲,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廳空間的大小。因
此,如果我們無法在軟體中聽到堂音的話,我們便無法「看到」空間感?
「殘響」在一般的解釋中,當然也可以說是反射音。但是,殘響有一個更嚴苛的時間定
義,那就是指一個猝發音發生之後,聲音的能量衰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60dB)的時
間長度。換句話說,通常我們會說:「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真豐富、真美」,而應該說殘
響較長較短。反過來說,我們也不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太短」,而應該說:「
這個音樂廳的堂音真豐富、真自然」。
■多聲道由於藉著多支喇叭的分工來營造音樂廳的堂音、或流行音樂的環繞包圍感,因
此在空間感上的感覺好過二聲道,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二聲道時代,除非錄得特別優秀
的軟體,否則我們大多要加上想像力,才能得到理想的空間感。而在多聲道系統中,即
使一般的器材也能營造出很好的空間感,這是立足點的差距,而非調整功力的高低。
音響第十八要:整體平衡性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指揮在控制樂團一樣,應該求得一個整體的平衡性。這就好比一個樂
團中,人人皆是獨奏的高手,但是每一個人都想出鋒頭,不聽指揮的詮釋,如此一來雖
然個別演奏水準高,但是樂團的整體平衡性一定很差。這樣就不是一個好樂團。同理,
一件音響器材的前述十七項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無法把這十七項要素做一個精妙的
平衡,那麼也一定不耐久聽。此時,不管解析力再高、強弱對比再好也沒有用。關於這
項,我們無法用尺度去度量出來,要分辨整體平衡性就像多聽音樂會才能分辨樂團好壞
一般,祗有靠自己豐富的聆聽經驗來判斷了。
除此之外,整體平衡性說的還有高、中、低頻段的適當量感分配。例如我們所說的低頻
基礎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低頻基礎就是低頻段在整個音樂裡造成的穩固、穩定的狀
態。大部份的音樂迷都希望音樂是很厚實、豐潤的,而不希望高頻多過中頻、低頻,而
造成頭重腳輕的情況。這種合理的高、中、低頻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說旳整體平衡性。整
體平衡性好的器材聽起來就會耐聽,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音樂性。在此順帶一句,當
您在做喇叭擺位時,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體的平衡性。千萬不要為了音場表現,而犧牲
了雄厚的中頻與低頻。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離牆太遠時低頻會不足,那麼就應該
讓喇叭靠牆擺。
■前面說過,多聲道系統因為多了中聲道與主動式超低音,使得中頻更飽滿,低頻量感
以及延伸力、控制力都有更好的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整體的平衡性自然也變得更好
。換句話說,二聲道時代需要有夠好的器材以及調整功力,才能獲得比較好的整體平衡
性。而在多聲道時代,只要喇叭擺位以及擴大機的設定按照規矩來做,很容易就可以取
得良好的整體平衡性,尤其是低頻基礎雄厚紮實的平衡性。對於聆聽音樂而言,這是非
常重要的優點。
音響第十九要:器材個性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人一般,有著自己的個性。有些器材聽起來像紳士,有些像火爆浪子
;有些溫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熱情得像卡門。由於個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須
如婚姻大事一樣,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氣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讓您難以消受。反之,
二件溫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個性的認知絕對是必要的。
在此我必須鄭重的告訴讀者們,根據我長期試聽音響器材的經驗,我認為器材本身個性
上的差異要大過各器材之間真正品質的差異。也就是說,一般讀者們所認為的器材好壞
往往可能是不同個性搭配下所產生的個人好惡而已,真正器材的好壞往往被個性所掩蓋
。因此,深入了解器材的個性是有其絕對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個性當然也就無
法做合適的搭配。這樣一來,聲音要好聽就難了。
■無論是二聲道或多聲道,器材仍然具有自己的個性,並不會因為喇叭加多了、訊號經
過處理器編碼解碼而有所改變。
音響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薦
這「第二十要」是特別為評論員而寫的。一個負責任的音響器材評論員應該就他自己豐
富的經驗,向讀者推薦適合的搭配組合,否則,讀者枉費看了前十九要,卻因自己缺乏
其他器材的個性資料或搭配經驗,到頭來仍然不知該項被評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邊器
材。對於評論員而言,這是為德不卒。所以,當您寫完十九項要素之後,一定不要忘了
,為讀者推薦適合的搭配組合。
我再次強調,不當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壞影響更大。不僅是一般音響迷,就
是連音響評論員也經常會因為不當的搭配而誤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這是很遺憾的
事。其實,任何一位評論員只要聽得愈多,就愈不敢為一件器做黑與白、好與壞的二極
化評語。因為在這二極之間往往還存在著許多可能性。所以,聽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極
化的答案。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電影時最喜歡問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壞人
?為了減少犯錯的機會,評論員在聆聽器材時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後再將自己的
搭配推薦告訴讀者。
■多聲道與二聲道一樣,器材與器材之間的搭配依然很重要,尤其為了求得音質音色的
一致性,五支喇叭一定要講究一致性,也就是使用的單體、效率、箱體設計形式都要一
致或盡量接近,這樣才能獲得聲音的一致性。喇叭有了一致姓之後,才能夠追求與擴大
機的適當搭配。至於搭配的原則還是與二聲道一樣,講究互補相襯而非抵消相減。
結語
純音響多聲道的時代剛剛開始,未來會有什麼發展尚無定論,以上所寫有關多聲道思維
下的「音響二十要」是截至目前為止我所獲得的多聲道經驗。這些經驗並不單純來自純
音響多聲道,有些也是啟發自AV多聲道。到底純音響多聲道的喇叭擺位以及混音概念會
獨樹一幟、超脫於AV多聲道之外?還是慢慢會與AV多聲道合流?目前對這個問題下定論
還言之過早,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音響迷在嘗試聆聽純音響多聲道時,一定要
以二聲道為基礎,站在二聲道的基礎上發展,這樣既能夠得到二聲道的傳統傳承,又能
夠得到向上發展的立足點,最後才會有清楚的「多聲道音響二十要」思維。對於純音響
多聲道,我們無須抗拒,也不必拋棄二聲道,只需順勢而為,這樣才能以音樂的享受豐
富我們短暫的人生。不是嗎!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觉得没道理,那你给说点道理出来。别总是一副自己似乎知道很多但是偏不告诉你的
: 样子。

D**********s
发帖数: 3139
35
我来简化一下第一要音质,其实就是优美。其他的素质都应该排在声音优美吸引人的后
面。
至于什么解析力,声场都是后话,很多单声道的老alnico再没解析也优美。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用和我叫啥劲,我自己不知道,以前贴过别人的意见我觉得挺对。
: 以前这里有过一个宣扬偶极障板战胜一切的,也是偏颇的认为声场不错就无敌了,可是
: 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达到。
: 这已经贴了不下十次了。。。原文出自「音響AV聖經」(普洛文化出版)
: 這是我第四次重新審視「音響二十要」。第一次在「音響論壇」第40期,隔了不久又寫
: 了一次,算是補述的材料。第三次為了第七屆音響大展我們自己編的手冊,我又寫了一
: 次。這次,則是以純音響多聲道的角度來審視「音響二十要」。
: 雖然純音響的多聲道系統還未普及到每個音響迷家裡,但在AV多聲道鋪天蓋地普及的壓
: 力下,純音響多聲道普及的那天終究會到來。想想看,假若今天鍾情於二聲道的音響迷
: 慢慢凋零,習慣於AV多聲道的年輕一代成熟之後,純音響多聲道是否會水到渠成呢?一

t******k
发帖数: 5617
36
哦,好吧。。。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听过IPC,现在iphone我也从来不用来听音乐,没法回答你的问题。
: 不过这个版大多数人看不上iPhone iPod.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t********s
发帖数: 1534
37
这篇文章就属于我说的,认出一堆神乎其神的名词和比喻但是完全看不出什么意思。
比如我随手挑的这段: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人一般,有著自己的個性。有些器材聽起來像紳士,有些像火爆浪子
;有些溫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熱情得像卡門。由於個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須
如婚姻大事一樣,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氣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讓您難以消受。反之,
二件溫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個性的認知絕對是必要的。
我认为这对鉴别音响,误导胜过引导。没有什么意义。最后听来听去,只好说三个字:
都不错。
D**********s
发帖数: 3139
38
笔者确实靠笔杆子捧器材挣钱,但是如果不能从这篇文章中汲取养分,那也不能赖笔者
藏得太深。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文章就属于我说的,认出一堆神乎其神的名词和比喻但是完全看不出什么意思。
: 比如我随手挑的这段:
: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人一般,有著自己的個性。有些器材聽起來像紳士,有些像火爆浪子
: ;有些溫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熱情得像卡門。由於個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須
: 如婚姻大事一樣,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氣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讓您難以消受。反之,
: 二件溫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個性的認知絕對是必要的。
: 我认为这对鉴别音响,误导胜过引导。没有什么意义。最后听来听去,只好说三个字:
: 都不错。

t********s
发帖数: 1534
39
养分是有,但是对于实际鉴别音响,我觉得没太大的可行性。
就拿声场来说,在高档的音响器材里,听音环境没有什么问题,摆放合适恰当,通过A-
B对比你能说A的声场比B宽了2米,所以A更好?那我还偏认为窄一点的声场是更忠实于
现场演奏呢。
再说音色,你说A音响的音色和B音响的音色不太一样,那我说A的钢琴音色像雅马哈,B
像斯坦威,两个也都不错。
用这个文章里的术语,你可以鉴别有声场和没声场,音色很好和音色暴烂,只能鉴别有
和没有,鉴别不出差别有多少,多大。
Tune dem是Linn一直用来设计音响的准则,也是全世界的Linn dealer演示产品时候通
用的鉴别音响的方法。Tune dem并不是只看中解析力。如果你都不能follow tune,那
说明声场有问题,定位不清晰。
他们的网站上也说:
Many people immediately dismiss this as being the obviously too simplistic
to provide meaningful results. But, in actual practice, this is an all-
encompassing technique that more clearly brings out the differences in hi-fi
systems than any other method of evaluation that we have ever used.
我相信Linn的工程师很清楚你那篇文章里说的办法。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笔者确实靠笔杆子捧器材挣钱,但是如果不能从这篇文章中汲取养分,那也不能赖笔者
: 藏得太深。

D**********s
发帖数: 3139
40
音响二十要顺序已经排好了,我跳出来无非是说一下几十年没有利益纠葛的这部分音响
界的共识,这不是个别阅读理解就能翻案的。
既然linn对于你那么重要,这里也没人有贬低的意思,就不用矫枉过正了。

A-
,B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养分是有,但是对于实际鉴别音响,我觉得没太大的可行性。
: 就拿声场来说,在高档的音响器材里,听音环境没有什么问题,摆放合适恰当,通过A-
: B对比你能说A的声场比B宽了2米,所以A更好?那我还偏认为窄一点的声场是更忠实于
: 现场演奏呢。
: 再说音色,你说A音响的音色和B音响的音色不太一样,那我说A的钢琴音色像雅马哈,B
: 像斯坦威,两个也都不错。
: 用这个文章里的术语,你可以鉴别有声场和没声场,音色很好和音色暴烂,只能鉴别有
: 和没有,鉴别不出差别有多少,多大。
: Tune dem是Linn一直用来设计音响的准则,也是全世界的Linn dealer演示产品时候通
: 用的鉴别音响的方法。Tune dem并不是只看中解析力。如果你都不能follow tune,那

相关主题
求HD650耳放推荐 为啥E17 需要和E9一起?有了q701还需要HD650吗?
fiio e17 + 708R 推hd650靠谱吗?Hifiman EF2A
谁来点评一下O2+ODAC和Schiit Modi+Magni (or Vali)森海HD 650好还是 Denon AH-D2000好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t********s
发帖数: 1534
41
我并没有说Linn的方法不能被批评,只是也很遗憾也没有看到更好的办法而已。
有没有利益纠葛和鉴别音响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关系。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否认”If it
sounds better, then it is better"。如果你都听不见sound,那肯定不会好。
如果能给我更好的办法去鉴别,我当然愿意一试。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音响二十要顺序已经排好了,我跳出来无非是说一下几十年没有利益纠葛的这部分音响
: 界的共识,这不是个别阅读理解就能翻案的。
: 既然linn对于你那么重要,这里也没人有贬低的意思,就不用矫枉过正了。
:
: A-
: ,B

j*********r
发帖数: 24733
42
你发文的时候没看到版标么?呵呵。
欢迎来到HiFi版
为音乐而音响...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班上都是发烧友?没看出来啊。很多是对家庭影院感兴趣的吧。
: 发烧友是不是基本就是不停的烧器材,然后很少讨论音乐本身?
: 我肯定不会成为发烧友,希望折腾基本器材到经济可以承受,效果比较中档的水平,然
: 后就不折腾了。

j********n
发帖数: 792
43
不是这样的,我来这之前到处问啊,我要配卡拉0k,家庭影院,到处朋友说去mit hifi
问吧。我相信版上烧友也有,像我和楼主这样跑来问问题也有,开始真没想想版上的宗
旨。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发文的时候没看到版标么?呵呵。
: 欢迎来到HiFi版
: 为音乐而音响...

j********n
发帖数: 792
44
赞一下贴文,很受启发。就是繁体看得费劲。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用和我叫啥劲,我自己不知道,以前贴过别人的意见我觉得挺对。
: 以前这里有过一个宣扬偶极障板战胜一切的,也是偏颇的认为声场不错就无敌了,可是
: 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达到。
: 这已经贴了不下十次了。。。原文出自「音響AV聖經」(普洛文化出版)
: 這是我第四次重新審視「音響二十要」。第一次在「音響論壇」第40期,隔了不久又寫
: 了一次,算是補述的材料。第三次為了第七屆音響大展我們自己編的手冊,我又寫了一
: 次。這次,則是以純音響多聲道的角度來審視「音響二十要」。
: 雖然純音響的多聲道系統還未普及到每個音響迷家裡,但在AV多聲道鋪天蓋地普及的壓
: 力下,純音響多聲道普及的那天終究會到來。想想看,假若今天鍾情於二聲道的音響迷
: 慢慢凋零,習慣於AV多聲道的年輕一代成熟之後,純音響多聲道是否會水到渠成呢?一

k*****n
发帖数: 9823
45
大家对Acceptable的理解不同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嗯 我也看了不少REVIEW,E17+E09K推HD650应该是ACCEPTABLE的了,
: 在同等价位里面。 不能和DAC1之类的比吧。

j*********r
发帖数: 24733
46
不是这个意思,我的point是说没有音乐,器材就是一堆废柴,版上其实讨论过很多音
乐的,今年好像少点,但是我是觉得LS对发烧友的讲法很有偏见。
另外感兴趣的话其实可以搜下jwalk的贴,他去年有个每周一碟的系列推荐他喜欢的各
种音乐,另外他的器材。。。啧啧,让人流口水啊。

hifi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这样的,我来这之前到处问啊,我要配卡拉0k,家庭影院,到处朋友说去mit hifi
: 问吧。我相信版上烧友也有,像我和楼主这样跑来问问题也有,开始真没想想版上的宗
: 旨。

y****i
发帖数: 5690
47
你也没看懂我在说啥呀

【在 D**********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根本没有理解比喻
:
: 的一
: MAR

y****i
发帖数: 5690
48
哈哈 版标有人看的么?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发文的时候没看到版标么?呵呵。
: 欢迎来到HiFi版
: 为音乐而音响...

y****i
发帖数: 5690
49

hifi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这样的,我来这之前到处问啊,我要配卡拉0k,家庭影院,到处朋友说去mit hifi
: 问吧。我相信版上烧友也有,像我和楼主这样跑来问问题也有,开始真没想想版上的宗
: 旨。

y****i
发帖数: 5690
50
这话说对了。
既然新手来问问题,如果愿意提供帮助的话,是不是也可以不必都用自己的比较发烧的
ACCEPTABLE的标准去要求呢?别人的需求可能不是发烧级别的,那就给出那个级别的推
荐的建议,也挺好的。
发烧不发烧的,耳朵精准不精准的,应该都可以欣赏享受音乐。即使对器材音质有要求
,也可以慢慢来。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对Acceptable的理解不同
相关主题
请推荐个耳机刚入了 AT-M50 纠结 fiio e6 e7 17 谢谢!!
USB 耳放求推荐想入E17 + E9
想给HD598配个DAC+portable audio cardFIIO E17, Musiland US 03, 还是淘宝DIY的DAC?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j*********r
发帖数: 24733
51
至少我看啊,哪个版都是如此。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 版标有人看的么?
y****i
发帖数: 5690
52
我是觉得有时候有些发烧友的态度就是一副特瞧不起低级器材的感觉。很多英文FORUM上
面也有很多人做测评REVIEW,评价的态度听客观的,差是差,但是也有它的市场存在和
需求,没觉得那么傲慢的感觉。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这个意思,我的point是说没有音乐,器材就是一堆废柴,版上其实讨论过很多音
: 乐的,今年好像少点,但是我是觉得LS对发烧友的讲法很有偏见。
: 另外感兴趣的话其实可以搜下jwalk的贴,他去年有个每周一碟的系列推荐他喜欢的各
: 种音乐,另外他的器材。。。啧啧,让人流口水啊。
:
: hifi

y****i
发帖数: 5690
53
估计来的可能有两种,看版标的,不看版标的。哈哈。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至少我看啊,哪个版都是如此。
j*********r
发帖数: 24733
54
我真没看见版上哪位烧友是一副特瞧不起低级器材的态度,对bose/beats除外。当年大
牛dota对$30的HD681都写了长篇大论的文章, 对$99的FS51/BS41等等讨论更是热火朝天。

FORUM上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觉得有时候有些发烧友的态度就是一副特瞧不起低级器材的感觉。很多英文FORUM上
: 面也有很多人做测评REVIEW,评价的态度听客观的,差是差,但是也有它的市场存在和
: 需求,没觉得那么傲慢的感觉。

y****i
发帖数: 5690
55
就这个帖子里面对i系列,甚至FIIO 都不要太看不上啊。可是真的对于入门级别的人来
说,这些确实是ACCEPTABLE了,质量和价格都是。
也许我是看了中文版名音像世界而来的,而这里英文版名是HIFI。两者有些差别吧。

天。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真没看见版上哪位烧友是一副特瞧不起低级器材的态度,对bose/beats除外。当年大
: 牛dota对$30的HD681都写了长篇大论的文章, 对$99的FS51/BS41等等讨论更是热火朝天。
:
: FORUM上

y****i
发帖数: 5690
56
不管咋样,还是从各位的讨论里面学到挺多东西的。感谢!
虽然很多英文坛子里面啥信息都有,有啥需要的信息了,还是比较习惯从MIT的相关论坛
里面找呀。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个帖子里面对i系列,甚至FIIO 都不要太看不上啊。可是真的对于入门级别的人来
: 说,这些确实是ACCEPTABLE了,质量和价格都是。
: 也许我是看了中文版名音像世界而来的,而这里英文版名是HIFI。两者有些差别吧。
:
: 天。

i***r
发帖数: 536
57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这里大部分追求Hifi(实际上也仅仅是追求经济实惠的
lowfi)的网友都是听古典比较多,大部分能听出来mp3和lossless的区别,苹果的
东西在这一块表现不咋地,价钱还特贵,所以大家不喜欢。我们比较推崇的随身听
是Sansa clip,就是特便宜的东西,版上老网友手里大概都有好几个。
至于fiio,本身就是个典型的lowfi系列,这两年版上团购的器材好几个,都比fiio好
不少,价格却贵不太多,所以fiio在这里也没啥市场,大家不熟悉的产品,自然没
什么人跟你讨论。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X3性价比很好,100来块钱的东西,跟
IPC比实在是太合算了。
另外你上来就跳了个HD650,大伙给你推荐高端音源,DAC和AMP实在也是为了
你好,希望你不会浪费这个旗舰耳机。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个帖子里面对i系列,甚至FIIO 都不要太看不上啊。可是真的对于入门级别的人来
: 说,这些确实是ACCEPTABLE了,质量和价格都是。
: 也许我是看了中文版名音像世界而来的,而这里英文版名是HIFI。两者有些差别吧。
:
: 天。

y****i
发帖数: 5690
58
CLIP 我也买了,刷了ROCKBOX。回头比较下同样放LOSSLESS的文件,苹果到底能有多差

FIIO的东西,我估计对一些新来的,要求不高,BUDGET有限的同学还是挺适合的。这里
讨论也不少,要不我咋会知道呢。我也是考古才知道这个东东滴。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这里大部分追求Hifi(实际上也仅仅是追求经济实惠的
: lowfi)的网友都是听古典比较多,大部分能听出来mp3和lossless的区别,苹果的
: 东西在这一块表现不咋地,价钱还特贵,所以大家不喜欢。我们比较推崇的随身听
: 是Sansa clip,就是特便宜的东西,版上老网友手里大概都有好几个。
: 至于fiio,本身就是个典型的lowfi系列,这两年版上团购的器材好几个,都比fiio好
: 不少,价格却贵不太多,所以fiio在这里也没啥市场,大家不熟悉的产品,自然没
: 什么人跟你讨论。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X3性价比很好,100来块钱的东西,跟
: IPC比实在是太合算了。
: 另外你上来就跳了个HD650,大伙给你推荐高端音源,DAC和AMP实在也是为了
: 你好,希望你不会浪费这个旗舰耳机。

c******q
发帖数: 2995
59
繁体看得费劲+1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赞一下贴文,很受启发。就是繁体看得费劲。
y****i
发帖数: 5690
60
昨晚比较了iPhone和clip放同一wav文件 几个所谓的包机碟 黑毒 unplug等等 时有一
些差别 可是没有预期的那么大 也许呗大家说的我队clip期望太高了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这里大部分追求Hifi(实际上也仅仅是追求经济实惠的
: lowfi)的网友都是听古典比较多,大部分能听出来mp3和lossless的区别,苹果的
: 东西在这一块表现不咋地,价钱还特贵,所以大家不喜欢。我们比较推崇的随身听
: 是Sansa clip,就是特便宜的东西,版上老网友手里大概都有好几个。
: 至于fiio,本身就是个典型的lowfi系列,这两年版上团购的器材好几个,都比fiio好
: 不少,价格却贵不太多,所以fiio在这里也没啥市场,大家不熟悉的产品,自然没
: 什么人跟你讨论。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X3性价比很好,100来块钱的东西,跟
: IPC比实在是太合算了。
: 另外你上来就跳了个HD650,大伙给你推荐高端音源,DAC和AMP实在也是为了
: 你好,希望你不会浪费这个旗舰耳机。

相关主题
Fiio E10/E17说说Fiio E10
fiio amp 100以内,给大电阻耳机用,哪个合适?有熟悉FIIO E7的吗
USB声卡还是USB DAC 耳放?最近耳塞买太多了 自我检讨一下 希望不要让我看到deal了。。。。。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k*****n
发帖数: 9823
61
如果你愿意花钱发挥你耳机10%效能的话是你的事
这里的人都是一步步上来的,好多经验之谈你恐怕现在不能理解。
但是别人的经验之谈你愿不愿意听就是你自己的事
钱是你自己的,耳朵也是长你自己身上,自己满意就好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话说对了。
: 既然新手来问问题,如果愿意提供帮助的话,是不是也可以不必都用自己的比较发烧的
: ACCEPTABLE的标准去要求呢?别人的需求可能不是发烧级别的,那就给出那个级别的推
: 荐的建议,也挺好的。
: 发烧不发烧的,耳朵精准不精准的,应该都可以欣赏享受音乐。即使对器材音质有要求
: ,也可以慢慢来。

y****i
发帖数: 5690
62
有团购dac的机会 我自然会跟 这部没有呢嘛
E17+E9 只能推出来10% ?这数据咋得来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愿意花钱发挥你耳机10%效能的话是你的事
: 这里的人都是一步步上来的,好多经验之谈你恐怕现在不能理解。
: 但是别人的经验之谈你愿不愿意听就是你自己的事
: 钱是你自己的,耳朵也是长你自己身上,自己满意就好

s*****n
发帖数: 10890
63
声音这个东西很主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没什么好说的。所谓愿者上吊。
玩相机好歹能看到图,玩声音就天生无图无真相,愿意中毒的就花时间花钱,折腾也挺
有意思。不愿意花钱花时间的把手里东西用好也不错。毕竟音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Z*****o
发帖数: 4090
64
有个方法,可以去amazon买点高档点的设备见识一下,然后推掉。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团购dac的机会 我自然会跟 这部没有呢嘛
: E17+E9 只能推出来10% ?这数据咋得来的?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F**z
发帖数: 299
65
忘了说了,我觉得AU24比Silver IC要稍好一点,更smooth一些。
有机会试试看

【在 t********s 的大作中提到】
: 发烧友当然可以讨论音乐,只是既然是在音响版,自然讨论音响多一些。
: 烧器材对于欣赏音乐当然是好的。我发现最近升级了线材之后听Achiv出的Pinnock版勃
: 兰登堡协奏曲,通透性大大提高。以前很多旋律线听不清楚,现在都听得很清楚了。这
: 对欣赏音乐当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y****i
发帖数: 5690
66
有免费退货? 也可以local 去试吧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Z*****o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个方法,可以去amazon买点高档点的设备见识一下,然后推掉。
n*****n
发帖数: 84
67
其实楼主主要是为了找到性价比最好的二房来发挥新买的650,个人推荐bottlehead
cracker,280的价位,可以接受了,而且个人观点,可以发挥出650的90%,横扫一批
1000刀的amp了。
i****6
发帖数: 112
68
这个跟团购的套装比效果如何?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楼主主要是为了找到性价比最好的二房来发挥新买的650,个人推荐bottlehead
: cracker,280的价位,可以接受了,而且个人观点,可以发挥出650的90%,横扫一批
: 1000刀的amp了。

i***r
发帖数: 536
69
这个只是耳放吧,没有好音源配合,再好的放大机也白搭啊。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跟团购的套装比效果如何?
c*****e
发帖数: 514
70
以前买过FIIO E9 + Fiio E7 推DT990 250 欧。 还整了个外接USB声卡,笔记本推,
声音一般,就把耳放dac声卡给出了。
后来用D50直推DT990 250,效果好很多,最近整了个A1耳放,听WAV格式,那就更不必
说了,能一直听一晚上都不想停。
个人感觉,要想好音乐,音源非常重要。先整个好音源,再下些无损音乐。
相关主题
最近耳塞买太多了 自我检讨一下 希望不要让我看到deal了。。。。。fiio e17 + 708R 推hd650靠谱吗?
尝试出一个akg q701 black谁来点评一下O2+ODAC和Schiit Modi+Magni (or Vali)
求HD650耳放推荐 为啥E17 需要和E9一起?有了q701还需要HD650吗?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y****i
发帖数: 5690
71
问题一个一个来解决。
那不是有3T的LOSSLESS的百度云盘呢。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只是耳放吧,没有好音源配合,再好的放大机也白搭啊。
y****i
发帖数: 5690
72
明白人啊,说到点子了。这个这么物美价廉?我研究下。感谢!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楼主主要是为了找到性价比最好的二房来发挥新买的650,个人推荐bottlehead
: cracker,280的价位,可以接受了,而且个人观点,可以发挥出650的90%,横扫一批
: 1000刀的amp了。

j*********r
发帖数: 24733
73
真涨知识,原来FLAC加二房就行了哈,CD不知道行不行。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一个一个来解决。
: 那不是有3T的LOSSLESS的百度云盘呢。

i***r
发帖数: 536
74
象我这么厚道的就不好意识回帖LOL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涨知识,原来FLAC加二房就行了哈,CD不知道行不行。
i*d
发帖数: 2640
75
等耳放和耳机到位,其实也就差个同样价钱的DAC。拭目以待。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涨知识,原来FLAC加二房就行了哈,CD不知道行不行。
j*********r
发帖数: 24733
76
哈, 我是小白, 大牛你就不要鄙视我了哈LOL.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象我这么厚道的就不好意识回帖LOL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y****i
发帖数: 5690
77
呵呵 娘们才喜欢说话加酸带醋的 可别学那样子
好吧 我以为大家说的音源就是指的是播放的文件源 那个不是资源一大批么?还是指的
是播放器+ 无损文件?
别人不懂的 帮忙指点一下 增加RP啊 谁是天生就会的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象我这么厚道的就不好意识回帖LOL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y****i
发帖数: 5690
78
e17 E09 dac+ 耳房都有了
lossless文件 PC上面播放 还缺啥 请指点
不用阴阳怪气的 不好啊 尤其是男生 特影响形象啊 桃花运什么滴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j*********r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涨知识,原来FLAC加二房就行了哈,CD不知道行不行。
a**i
发帖数: 7261
79
D50是什么耳放?A1呢?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买过FIIO E9 + Fiio E7 推DT990 250 欧。 还整了个外接USB声卡,笔记本推,
: 声音一般,就把耳放dac声卡给出了。
: 后来用D50直推DT990 250,效果好很多,最近整了个A1耳放,听WAV格式,那就更不必
: 说了,能一直听一晚上都不想停。
: 个人感觉,要想好音乐,音源非常重要。先整个好音源,再下些无损音乐。

p*******s
发帖数: 339
80
sony D50?
beyerdynamic A1?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D50是什么耳放?A1呢?
相关主题
Hifiman EF2AUSB 耳放求推荐
森海HD 650好还是 Denon AH-D2000好想给HD598配个DAC+portable audio card
请推荐个耳机刚入了 AT-M50 纠结 fiio e6 e7 17 谢谢!!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p*******s
发帖数: 339
81
放大器前面的都算音源吧,影响音质的主要是DAC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娘们才喜欢说话加酸带醋的 可别学那样子
: 好吧 我以为大家说的音源就是指的是播放的文件源 那个不是资源一大批么?还是指的
: 是播放器+ 无损文件?
: 别人不懂的 帮忙指点一下 增加RP啊 谁是天生就会的呢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i****6
发帖数: 112
82
那是不是可以说在三四百刀价位上,能最大程度推好HD650的配置(dac+amp)就是团购
那一套了?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只是耳放吧,没有好音源配合,再好的放大机也白搭啊。
1 (共1页)
进入HiF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Fiio E10/E17fiio e17 + 708R 推hd650靠谱吗?
fiio amp 100以内,给大电阻耳机用,哪个合适?谁来点评一下O2+ODAC和Schiit Modi+Magni (or Vali)
USB声卡还是USB DAC 耳放?有了q701还需要HD650吗?
说说Fiio E10Hifiman EF2A
有熟悉FIIO E7的吗森海HD 650好还是 Denon AH-D2000好
最近耳塞买太多了 自我检讨一下 希望不要让我看到deal了。。。。。请推荐个耳机
尝试出一个akg q701 blackUSB 耳放求推荐
求HD650耳放推荐 为啥E17 需要和E9一起?想给HD598配个DAC+portable audio card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聲道话题: 音響话题: 音場话题: 器材话题: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