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普京:我理解中国,不用在所有问题上迎合俄罗斯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s
发帖数: 1
1
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17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愿意与中国进行合作,这对俄罗斯的长远利益有益,中国和俄罗斯在政治层面上有着非常稳固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全方位的友好关系。
普京表示:“我理解中国,中俄之间尽管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在所有事情上都要迎合俄罗斯。我们也不需要中国做到这种地步,我们有各自的国家利益,但重点是中俄之间的国家利益并不冲突。”
普京的表态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愿意与中方求同存异,继续保持和发展当前的双方友好关系。普京的表态直接断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拨中俄关系的念头,后者总是不厌其烦的在各种场合以捕风捉影的方式来唱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
尽管普京上述表态也就是一分钟之内,但信息量很足,如何阅读俄罗斯官方从中想表达的信息,取决于观察视角。
从中俄双边关系的视角上看,普京的表态就是字面意思,中俄之间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点,在国家利益,尤其是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革新方面,双方有着广泛且深刻的合作空间。
什么是全球治理体系革新呢?
很简单,就是要打破西方先发国家主导的利益分配的格局,让全球发展的利益能够更均衡、更公平的惠及到后发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身上,实现全球的携手发展,控制发展失衡。
从利益观的角度看,全球发展失衡得到控制,必然能够使得全球秩序更加森然有序,且降低各个地区内部出现冲突的可能性,有力推动全球秩序回归正常轨道。
显然,中俄的上述主张不仅仅是中俄两国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最广大国际社会的需求。少数西方国家主导、操弄全球秩序的时代,必须终结。
从当前的欧洲局势的视角上看,普京的话还可以理解为:俄罗斯不需要中国非要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明显偏向于俄罗斯或者其他方面,中国只需要坚持自己的利益导向就好。
这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当前已经对于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势相当乐观,尽管在第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之中遭遇诸多不利因素,但俄罗斯仍然缓了过来,且能够独自面对欧洲乱局,并且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当前俄罗斯军队已经基本完成对北顿涅茨克的攻坚作战,少数西方顾问、雇佣兵和残存的乌克兰政府军又龟缩进了市郊的化工厂。从马里乌波尔的经验来看,这座化工厂尽管也被乌克兰军队进行了堡垒化改装,但整体结构不如亚速钢铁厂坚固,俄军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肃清化工厂的残敌,使得战争继续向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方向持续发展。
所以,“不用中国站队,我自己收拾你们就够”——这是普京要表达的第二层意思,不愧为斯拉夫民族的铁腕政治家,硬气。
当前俄罗斯的确有底气说这些豪言,因为西方阵营国家对俄罗斯发动的经济制裁的确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莫斯科执行了务实有效的发展路线。
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强调,俄罗斯将继续走经济开放的道路,也将与友好国家一起扩大经济合作。俄罗斯将会用自己的力量,取代那些盲目撤出俄罗斯市场的国际企业,俄罗斯会有新企业来替代麦当劳甚至是微软。战场上的积极进展给了克里姆林宫充足的底气和自信来收拾接下来的局面。
普京表示,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因为欧盟不是军事集团。俄罗斯反对的一直是乌克兰在军事上的发展,因为这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同时,普京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是否会为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表示怀疑。
俄罗斯的目标始终是“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实现自己被北约长期无视的安全诉求。
如果我们将视角再提升,我们会发现,中俄之间的合作范式实际上是超出西方世界理解之外,且取得了西方国家集团不愿意正视、难以复刻的巨大成就。
中俄之间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在双方扎实的政治互信的基础之上,这使得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相当牢固,不仅能够经受住外部因素的冲击,而且还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茁壮成长。
但是,在西方世界的观点中,故事不应该是这样。
西方国家善于做“二分法”,即所谓“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以为一切都是壁垒分明,还能够井然有序——而事实上,秉持这一套观点的西方国家与他国之间的合作最终大多都是流于形式,无法长久。
简单的例子,澳大利亚对我们国家不就是如此么?每天哭着喊着中澳之间的政治关系不稳定不应该影响到中澳贸易。甚至官方的基本态度都是“先改变贸易关系,再谈其他”——任何一个理智的、负责任的国家都知道,没有政治互信,何来的经济合作?
贸易双方都不能做到彼此互信,生意还能做得下去吗?
中俄双边关系的发展模式,独立于西方国家的理解之外,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国家有些势力一看到中俄关系亲密就如坐针毡。
他们担心,中俄这种层次化的双边关系发展模式在未来会被当成一种“规范”而在全球逐步推广;他们害怕,中国与他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都是在这样层层浇筑的扎实基础上建立,美国领导的这帮“表面兄弟”还怎么跟中国博弈下去?
生铁碰上了钢,结果可想而知。
当前的中俄关系在理性辩证的氛围中积极发展,必然会常青。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