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首届非洲留华学生论坛在京举行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s
发帖数: 1
1
17日,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非洲留学生论坛在京举行。来自30个非洲国家的在华留学生及部分非洲驻华外交官、国内著名院校校长和非洲问题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围绕如何深入开展中国同非洲各国的人文交流,发挥好非洲在华留学生在中非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展开讨论。
“我很高兴见到这样一个论坛成功举办。当前中国与非洲已经形成新的合作议程,建立了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非洲青年来中国不仅仅是来获得文凭,而是为非洲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非的合作做出贡献,为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非洲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帕纳在开幕致辞中说。
马丁·姆帕纳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非洲正在快速发展,他希望非洲青年能够利用在中国的学习机会了解中国,借鉴中国的政策和发展经验。
“但我们看到,在国际舞台上,一些国家正试图遏制我们的努力探索。不要指望自利的西方国家来帮助我们走出这种局面,中非必须站在一起,团结一致的我们能够携手应对任何挑战。”马丁·姆帕纳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与非洲的友谊源远流长,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以青年交流为载体,推动中非传统友谊发展,始终是中非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
高翔表示,自1950年中非开启外交关系以来,埃及、加纳、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相继派遣留学生前来中国,在推动中非双方反对殖民和帝国强权,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等方面不断增强共识,持续加强合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非洲来华留学生数量开始快速增长,中国对非洲学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增强。截至2018年,在华非洲留学生数量已经突破8万人,报考院校遍及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在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交流学习的非洲留学生,成为履行中非青年交流使命的最具代表性的群体。
“中国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武汉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来自贝宁的中国地质大学在读博士生大明谈到他在中国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明一直留在武汉的校园里,他发起成立了一支由13个国家的留学生共同组成的名为“钢铁侠”的志愿者团队,配合学校保障320名在校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提及“钢铁侠”这名字,大明认为钢铁一般坚韧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源头之一。他说,在中国的学习生活让他领会到更多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成就。“中国共产党有非常坚强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深入基层,和群众建立实际联系,我认为这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面对一些反华势力别有用心借留学生的问题挑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大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来到中国之后,他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更多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热情与包容。“虽然中国和非洲语言和文化大有不同,但在这里,我和中国的朋友尊重彼此,互相帮助;在国际舞台上,我们非常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非洲。中国与非洲的友谊不会因为别有用心的无端中伤而受影响。”
南苏丹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昆巴·蒙代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今天召开的首届非洲留学生论坛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交流机制,让中非两国的年轻人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更多倡议的落实。
“从决定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并来中国留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源远流长中非友谊的传承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尼日利亚留学生李明诚在演讲中说。李明诚称在中国开启的学习之旅让他的思维更加多元,眼界更加开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人口加起来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更是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李明诚在现场分享了一句尼日利亚名言:“只要合作我们就能走的更远。”他呼吁中非两国青年敞开怀抱,彼此理解,让源远流长的中非友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1年不仅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也是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召开之年。与会的非洲留学生代表在论坛结束之际向全体非洲在华留学生发出“努力学习,做中非友好传承者”的倡议,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精心传承好、呵护好、发扬好、传承好中非传统友谊,积极地讲好非洲故事、中国故事,并在未来为中国与非洲的共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