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登录
首页
论坛
未名存档
话题女王
小圈子
马甲追踪
版面排名
流量曲线
水枪排名
发帖量曲线
发帖版面饼图
发帖时间柱图
关于本站
帮助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我们城市是否宜居,不能只问居民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e***s
发帖数: 1
1
今年4月映的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The Year Earth Changed)里,记录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大流行之后世界多地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象:
美国旧金山在封锁几小时后,交通噪音减少了多达70%,白冠麻雀的歌声划破了街区的宁静。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的印度宣布全国“封锁”12天后,该国北部的居民惊讶地发现,在自己的家中,能清晰地看见巍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通常很害羞的水豚,“突袭”了一座建在阿根廷首都郊区的修剪整齐的花园。而这个郊区,就建在它们曾经的湿地家园上。
与此同时,因为人类活动暂停,全球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超过6%——这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城市并不是人自古就占有的。人类的生活因为疫情被按下暂停键,动物们——以及自然界的其他参与者——就变得更勇敢。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写。人们开始思考疫情,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生活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在大自然看来,全球变暖、物种灭绝、森林消失、水体污染、土壤腐蚀、垃圾围城、雾霾压顶等现象,与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不无关系。
“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破地球,”2009年,《新周刊》在《破地球——气候公民与地球那些事儿》一期中,解释了人类是怎么把家园捅破的,“它是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所有人类,以发展的名义弄得千疮百孔的。”
早在19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就曾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而纵观历史长河,一场疫情、一次虫灾、一次地震或海啸、一场大火或暴雪,就能轻松证明人类在自然界的报复面前的脆弱与无力。
人在自然界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2020年的《生命之书》中,《新周刊》给出了这么一个观点:
“对地球而言,人类就是一种寄生生物。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大自然。”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封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迪,来寻找更好的与大自然共处的方式呢?人类能学到什么经验教训,来确保自然界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呢?
“当现代人混乱、挣扎、疲于奔命、失眠、焦虑、暴饮暴食、恋物、失控时,动物们活得简单明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016年,《新周刊》在《人类凶猛,动物温柔》一期中抛出新锐的视角,认为在生活方式上,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应该拜它们为师。
进一步来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后疫情时代之下,我们应该向大自然拜师。
庆幸的是,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喜爱自然的年轻人——借助互联网认识从前闻所未闻的珍稀动物,开始关注身边的各种鸟类,担忧城市里流浪动物的命运,敢于为野生动物保护发出自己的声音。
人类向大自然拜师学习生活方式,也从互联网走进日常。“敬畏自然”不再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个冷冰冰的标题,不少从事自然保护的青年学者们也有了展现自我的平台。
李彬彬就是这样一位从中“出圈”的青年学者。
在城市里,她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城市中的动物保护课题,享受昆山这座中国最富有县城的生活;而在野外,她是穿梭在林地山涧的“彬爷”,专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谈及野外大熊猫的保护和乡村发展时乐此不疲。
她又是一位探索者,被美国探险者俱乐部(The Explorers Club)评为改变世界的50位探索者之一;与此同时,她又是一名自然摄影师和科普传播者,迪士尼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和纪录片《岷山秘境-王朗》,都有她在其中贡献力量。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野外,自然和生态都是值得她为之奋斗的主题。“因为,能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变成事业,我无疑是幸运的。”
创刊25周年之际,《新周刊》邀请李彬彬教授,分析城市和乡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探讨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采访/良豪
编辑/萧奉
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新周刊》:我们说的“自然保护”,其实都在做些什么?从事自然保护,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彬彬:“自然保护”,“自然”是一部分内容,“保护”是另一部分内容。自然保护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因为自然的分支很多,有人专注于生物多样性,有人专注于环境因子,有些人关注的是生态系统,有些人关注的是某个物种,所以在大的保护概念之下,“保护”从事的事情很多。
从事保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破坏,所以我们才需要保护。这里所说的保护不仅仅是自然的规律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经济的问题、政策的问题,以及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保护”领域涉及的是研究人类活动问题,为什么人类会对大自然产生破坏和威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这里面几乎包括了我们熟知的科技手段和学科内容。
《新周刊》:您曾在校园里见到一只黄苇鳽(yán)撞到学校的玻璃受伤死亡,之后开启了一项关于鸟撞的研究。我们的城市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鸟撞事件?
李彬彬:最开始我的兴趣在荒野。不管是以前去南极考察,还是博士期间去西南山地进行野外调查,这些地方都是人迹罕至,但都是生物热点最多、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方。
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黄苇鳽。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加一个新种是很兴奋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加新”的方式是在校园里发现一只撞上教学楼,最后因为抢救不过来死去的一种鸟。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没有见过的生物,其实就生活在城市周边。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慢慢对城市生物多样性感兴趣。
鸟撞之所以会发生,与玻璃和人造光有关系。玻璃制作得特别透明,会让鸟类觉得它可以穿过去;加上玻璃反射特别厉害,尤其是在建筑物的外边有很多的植被,或者万里无云的时候,鸟类更不会察觉到玻璃的存在。
在夜晚,城市的霓虹灯五光十色,但夜间迁徙的鸟类会误以为是星月发出的自然光,很容易让它们迷失方向。加上玻璃对灯光进行反射,同样会让鸟类误以为能够穿透过去。所以,“啪”的一声,鸟撞就发生了。
全球有9条鸟类的迁徙路线,其中4条位于我国。中国不少大城市,都分布在鸟类最重要的迁徙角度之上;而包括昆山在内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它们从东亚至澳大利亚的迁徙通道。这些大城市高楼密布,玻璃幕墙运用得多,也能说明为什么我们的大城市时不时会有鸟撞发生。
我在鸟撞的研究中认为,我们的建筑设计应该转变大规模使用玻璃幕墙观念;如果真的要大面积地使用玻璃,就要对玻璃进行特殊化处理,比如贴一些不透明的点或者竖纹,或者在玻璃廊道多放一些不透明的物品,降低玻璃的通透性,减少鸟撞发生的几率。
《新周刊》:除了黄苇鳽,有很多不被人熟知的鸟类栖息在城市周边,或在城市公园里安家。而有的时候,公园的除杂工作会影响这些鸟类的活动。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考虑鸟类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平衡?
李彬彬: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公园?大部分人觉得一座公园里有整齐划一的植被,这种公园就是好公园。但这种“好”只是停留在审美上。
我们城市里很多湿地公园,都是非常重要的鸟类的迁徙和停歇处,个别城市公园的管理者可能为了追求整齐划一,对湿地进行了改造,补种了一些不适合在湿地生长的树苗。对于生物多样性来讲,整齐划一的设计已经削弱了公园以及周边环境的生态功能。上海南汇的滴水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整齐划一是不是最美的?不一定,当我们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去考量,复杂的结构也会有它漂亮的一面。郊外荒芜的芦苇滩杂乱无章,但是这片土地内部包含了复杂的生态结构,那它也是漂亮、完美的——接近自然的繁杂和荒芜,它也是一种美,也需要被人们所认可。
鸟类会在公园的灌木、芦苇里繁殖,那我们完全可以避开它们的繁殖期来对植物进行修枝清理,而不是等到树木开始枝繁叶茂、芦苇开始疯狂生长的时候再来打理。公园的管理是非常精细的,如果我们的生活的节奏结合动物的一些习性调整一下,这样公园的“美”才可以和生物多样性相辅相成。
《新周刊》:绿地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城市发展所忽视。您怎么看待城市高楼大厦和城市绿地之间的冲突?
李彬彬:有句话叫“植物是支撑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比如说,医院里手术后住院康复的病人,如果窗户外面是一片自然植被,那么病人康复的速度肯定要比窗户外面是城市景观的要快很多。
城市是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居住冲突最多的地区。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缩小城市范围,但我们应当尽可能保留更多的城市荒野或城市绿地,因为有一些生物,它们可以适应比较小的绿地的面积。
高楼大厦和城市绿地之间如果处理得好,这个矛盾其实是可以化解的。比如,我们都能看到香港的高楼大厦密密麻麻的,但其实整个香港岛上,只有1/3的土地用作城市密集发展,剩下2/3都是自然保护区。
《新周刊》:城市化高速发展之下,“千城一面”的表征被不少人批评,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尤为突出。
李彬彬:这个观点我很认同。西方摩天大楼的概念,演变到今天变成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之下,我们也要多使用玻璃幕墙,才会显得这个楼特别“高大上”,才会显得我们的城市特别有气派。
但其实,我和很多建筑师聊天的时候发现,很多事情是有些“脱节”的。就比如鸟撞议题,很多设计师告诉我们,他们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在设计上也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个现象。
现在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规划是不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同时还把我们和生物多样性剥离开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我们去思考。
《新周刊》:城市里不光由人组成,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新周刊》旗下的纪实短视频栏目《局外人》今年7月初发布的视频《猫狗僧友会》记录了上海奉贤的智祥法师历时28年收养流浪动物的事迹。您怎么看待收养城市中流浪动物的现象?
李彬彬:收养是对流浪动物最好的方式。只要不是野生动物,我们都可以把这些流浪的猫猫狗狗,或者其他宠物进行收养。流浪动物为什么产生?是因为我们人类养了它们,然后抛弃它们,最终才流落街头变成流浪动物,整个过程的根源其实在人类身上。
宠物是和人的关系最密切的,如果把这些生命抛弃在户外不闻不问,首先是养宠物的人没有做到照顾它们的职责。而且它们流落到城市里无人照顾,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不赞成直接对流浪动物进行投喂,因为有研究发现,流浪动物是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对象。
所以我更认为,人类应该从行动上来解决城市流浪动物问题。绝育,然后收养,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如果只是给它们绝育然后放归,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样是弊大于利的。
我们的乡村,还需要更多的生态自然教育
《新周刊》:您是研究大熊猫的专家,曾经在大熊猫的栖息地从事过生态保护的研究。今年7月,国家宣布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从濒危动物降级为易危动物,传递着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李彬彬:大熊猫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保护案例。但大熊猫降级,并不意味着大熊猫已经完全脱离危险,“易危”意味着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大熊猫的濒危程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熊猫栖息地现在依然属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它们的栖息地被乡村和农田分割,很多地方都是一些小种群,很容易被灭绝。
最近的一个调查发现,大熊猫在中国已经被分割成33个种群,其中有22个种群一共只有不到30只大熊猫。在这么小的一个范围内,很容易出现外部威胁,最终导致整个小种群全部灭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认定大熊猫退出受威胁的物种的名单。
《新周刊》:为什么放牧是大熊猫栖息地里最普遍的人类干扰因素?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李彬彬:这个结论是从大熊猫的第3次和第4次全国调查里得出来的。调查发现,因为放牧,大熊猫原本的栖息地受到干扰,导致它们不得不移动到更高更陡的边缘栖息地里,超过1/3的大熊猫栖息地在退化甚至消失。
我们后来对其中几个保护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牧民在大熊猫的栖息地里放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对肉类的庞大需求。因为这一实际需求,当地的百姓觉得放牧是个有利可图的营生手段。当地也支持他们发展养殖业来促进经济,但是山区很多地方对牲畜奉行粗放管理,对于怎么养没有太多的投入。
在大凉山,我们和当地百姓、村干部去做解决方案,确定放牧的范围,划定了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区的“放牧红线”。另外,我们也和他们探讨养殖的规模,重新调整养殖模式,改变传统的粗放方式,用比较绿色的方式来进行养殖,这样既能让栖息地不被干扰,也不影响牧民们继续发展经济。
《新周刊》:我们都知道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有的乡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物多样性方面来看,您认为脱贫攻坚对我国生态环境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为什么现阶段我们还要提倡用生态文明来推动乡村振兴?
李彬彬: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很多时候所解决的,其实是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地方久陷贫困,是因为对自然资源的理解过于狭窄,对于利用的方式过于粗暴简单,对于生态保护只是对立而没有变成解决措施的来源。
生态扶贫的内涵,其实是一个说法:当地的自然资源,是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自然资本。所以在很多重要的生态功能服务区域,我们提及最多的就是怎样进行生态扶贫,怎样才能够把我们的自然资本留住,同时通过它产生的“利息”给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最终促进当地社区发展。比如说供电和供热,如果不是通过伐木,而是通过更便利的方式供应给他们,那么就不需要进山里面去砍木头了;同样的,如果他们的收入不是通过进山挖药材、打猎,而是发展其他因地制宜的产业,那么居民也不需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
《新周刊》:从生态学家的视角来看,您认为我国乡村在未来二三十年,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尊重生态发展的振兴之路?
李彬彬:这是个难题。乡村要走好生态发展的道路,首先是加深对周边的自然资源,包括周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也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当地百姓和村干部对这方面内容了解不多,在决策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矛盾,最后导致发展方向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的基层决策者和研究者还是需要加强生态发展的观念。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多的自然教育和生态教育可以进入乡村。我到凉山去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当地居民其实对生态发展的理念只是略知一二,很多年轻人对大山已经有了恐惧心理,不愿意跟随父母上山挖笋。
大凉山是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怎样改变当地居民对生态发展的观念,重塑对这片富饶之地的感情,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一起衡量起来,是要有更多的生态自然教育才能支撑的。
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将会有明显的转变
《新周刊》:气候变化是全球都关注的重大议题。《新周刊》在2009年出版的其中一期杂志的封面叫《破地球》,聚焦关注的是气候变化进程中的各种议题,其中提及了海洋议题。海洋在气候变化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中国滨海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
李彬彬: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调节库,能解决大约50%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和一些海洋国家对比,中国人对海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差距。怎样拉近海洋保护和我们之间的距离,我觉得是日后值得突破的。比如说沿海地区经常遇见的台风,我们能不能多加一些与海洋相关的科普,为什么台风会从海上来,为什么它对陆地影响这么大,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可能有多少地方会消失,遇到的一些自然灾害要怎样预防,这是值得我们去改善的,也能帮助我们在对城市进行改造时,考虑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硬化海岸线,特别是不要破坏滩涂,因为滩涂有很强的缓冲作用。我们近几年认识到了红树林的重要性,但是也要尊重红树林的分布区域,让它能在南方的自然环境中发挥作用,而不是因为红树林有抵御海浪的功能,就大面积地向北覆盖。
《新周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
李彬彬:这两者当然是相辅相成的。过往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不注重环境,经济崩溃必然发生,所以我们才会将环境保护的目光放远到几十年后甚至数百年后,观察的范围可能是全国,甚至是全球。
就像我们现在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之下,整个地球都大受打击,全球贸易也还没能完全恢复过来,这已经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万一自然到了真的失衡的时候,疫情可能会一波接着一波来,极端天气也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再想去纠正我们犯过的错误时,已经为时已晚了。所以对人类而言,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就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大前提。
至于怎样实现生态保护的价值,我觉得还需要增加一些创新的市场机制,比如怎么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产品,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去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给当地百姓一条更好的发展途径,这些也值得我们在未来进行思考。
《新周刊》:您在进行科研的同时,也在致力于用摄影、社交媒体、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向公众推广保护科学。和过去相比,您觉得中国人在看待环境问题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彬彬:我们城市里现在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喜欢观鸟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拿着“长枪短炮”像集邮一样远距离记录鸟类,将鸟类的一些习性通过网络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了解环境,这是环境教育其中一个有意义的环节。
不管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到环境议题的比我们的年代要广阔得多。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能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少,如果不学有关的专业,如果不是进入研究组,我也很难参与到环境议题的讨论中。
而现在很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志愿活动发布出去之后,互联网的另一端的网友不论年龄、不论专业,都能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比如今年开启的全国鸟撞调查的研究里,就有数百位市民帮助我们,这样能帮助我们了解城市里哪里经常发生鸟撞,哪里不常发生。
生物多样性跟城市发展,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我觉得,生物多样性会进入大众视野当中,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也会慢慢融入到一些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专业领域里。比如现在的一些建筑,也开始考虑鸟撞的因素,在设计上作出了调整。
《新周刊》:作为一名保护生物学家,您认为未来城市规划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如果要展望未来25年,您觉得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您最希望这个世界能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李彬彬:我们把城市认作一类生态系统,这类生态系统需要强烈依赖于外部资源输入,所以我们每天吃穿用的东西都是从城市之外来的。这就启示我们可不可以建立更可持续的一种方式,在城市生态系统里面维持一部分需求的平衡,比如将屋顶花园变成屋顶农场,让一部分人能够自给自足。说白了就是,能不能缩短我们的供应链,降低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另外,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好的植被,需要给动物增加一些栖息地,通过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功能,去改善人类的生活健康,从而能更好地帮助社会发展。
今年我国发布了一个报告叫《愿景2050:走向转型》,这份报告阐述了很多与人类未来相关的内容和挑战,其中一点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未来,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将会有明显的转变,比如我们对一些东西的使用频率也许可以更久一些,对事物的审美态度也会与众不同。
展开到社会层面来说,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方式会有变化,评价一个社会进步的方式会有变化,我们判断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可能不再用GDP,而是考虑经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会说“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胁迫和谎言’”,但自然资源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确是在发生的。整个人类社会都要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目前的急迫性。
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用实际行动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把它变成一个所谓的“政治手段”。我们也要思考我们的自然资本到底应该往哪里投,怎样才能以一种更可持续方式,实现未来社会中生活方式的转变。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未名新帖统计
// 7月16日
#
版面
帖数(主题数)
-
全站
4871 (796)
1
Military
3777 (569)
2
Stock
341 (51)
3
Joke
117 (17)
4
History
116 (3)
5
Automobile
100 (9)
6
USANews
55 (9)
7
Midlife
45 (1)
8
Headline
41 (41)
9
Dreamer
33 (13)
10
FleaMarket
32 (20)
11
Living
30 (7)
* 这里只显示发帖超过25的版面,努力灌水吧:-)
历史上的今天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发表于12年前.
NSC, PD 1/7/2007, EB2, ...
发表于11年前.
[FBA求购]MJVE2 758 MJVM2 ...
发表于6年前.
老生常谈,归与不归
发表于10年前.
【申请】Seattle西雅图 版版主——申请人...
发表于9年前.
宝宝出生,头骨骨折,求祝福
发表于9年前.
求推荐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
发表于11年前.
百分之一的北京人上北大 中国网友愤怒(转载)
发表于10年前.
新人带狗狗Bailey来报道
发表于12年前.
全世界最有价值的运动队
发表于10年前.
请问大切诺基的质量如何
发表于6年前.
TNND,军版全是BKC
发表于15年前.
Inception
发表于12年前.
微软的有些家属可真恶心,为了卖保险脸都不要了
发表于10年前.
每周坐高铁的苦逼来说说感受吧!!
发表于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