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拜登经济政策半年考:经济与通胀齐涨,房地产市场狂热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s
发帖数: 1
1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已过去半年时间,他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1月20日,78岁的拜登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那时的美国面临着多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夺去了40多万美国人的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使美国经济直线跌入74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GDP与通胀齐涨
拜登政府空前的刺激政策和疫苗推广的“组合拳”推动了美国经济复苏。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美国经济有望实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强劲的复苏,预计美国2021年和2022年经济增速将分别为6.9%和3.6%;德意志资产管理(DWS)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之前的5.3%上调至5.8%,而针对美国的调整幅度最为明显,增长预测由5.0%上调至6.7%。
为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拜登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财政刺激计划。美国的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其动力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激进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过去5个月美国通胀指标的大幅增长超过预期。
美国的通胀压力已成为上到央行、经济学家下到普通民众谈资中最火热的话题之一。根据美国银行的数据,在最近一轮美国企业业绩电话会议上,通胀一词成为流行词,出现次数比一年前增加了800%。
美国原财政部长萨默斯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表示,美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提高需求的速度比提高供给的速度要快,推高了价格上升,从而导致通胀上行,价格的上升又会造成市场对通胀的预期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一种循环,除非央行对可能面临的一些经济衰退的冒险进行控制,这一局面可能不会扭转。但是现在美联储应该没有做出这样的准备,美联储正在等待通胀变成一个实际的问题,才会调整姿态。萨默斯预计,通胀在中期内仍会继续上升。
不过,多数美联储官员始终坚称“通胀是暂时的”。在接受美国众议院一个特别小组的质询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将最近的通胀飙升归因于经济重新开放。鲍威尔在国会作证时承认,一些通胀压力比他预期的更大、更持久,但仍然比不上美国历史上一些通胀最严重的时期。但他也在国会证词中表示,“若有迹象表明通胀或长期通胀预期的走势大幅持续超出目标水平,将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达5.4%,续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是自1992年以来核心通胀率12个月最大涨幅,也远远高于美联储2%的年度物价上涨目标。能源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主要助推力,国际油价反弹至每桶70美元上方。
德意志资产管理(DWS)对2021年及2022年的通胀预测做出了轻微调整,美国通胀预测为2.6%和2.5%。然而,DWS就通胀将于今年见顶的预测维持不变,美国会较德国更早见顶,通胀数字也将于2022年开始下降。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全球经济学家Cailin Birch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迄今为止导致通胀上升的因素有好几个,1-4月时能源价格为主要推动力,农产品价格今年早些时候也上涨很多,源于供应短缺和较高的运输成本。不过最近两个月,通胀则主要受到经济重启的影响,供应链较为紧张。
EIU同意美联储的观点,在接下来几个月美国供应紧张的局面还会持续,随着需求逐渐稳定和生产逐渐恢复,价格也会出现下行。虽然不能否认通胀会有再次上升的风险,若是如此,美联储便将处于不利的境地。但这不是EIU的核心预测。
当地时间2021年6月2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伦西亚,一个新住宅项目。
狂热的房地产市场
美国楼市同样一片火热。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R)6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成屋价格中位数同比上涨23.6%,至35.03万美元,为纪录高点。这一年度价格涨幅为1999年以来最强劲的一次。
Birch认为,几个因素共同推高了美国过去12个月里的房价:首先,尽管失业率上升,但大幅的财政和货币刺激使得居民的存款得以增加。而对于投资股市的人来说,资产价格强劲增长,进一步推高了他们的财富积累。其次,由于存款增加,利率在至少2-3年的时间里都将很低,促使很多美国人搬家——疫情也使得很多美国人从公寓和城里的住所搬到了郊区或是小城市中更大的房子。此外,很多市面上可供出售的房子与需求不匹配。房地产库存短缺,同时新房建设稳步增长,然而,强劲的需求和建设成本的上升,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木材价格上涨,导致新屋的成本也显著上升。这些因素一同推动了当前美国房价大幅上升的局面。
总体而言,EIU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的房屋价格将开始见顶,一方面是因为房屋库存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的价格将开始从当前的高位回降。
“K”型复苏还是“V”型复苏?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表示,当她出任财政部长时,她最大的一个担忧便是美国经济会从新冠肺炎疫情中“K”型复苏。在这种类型的复苏中,高收入家庭会迅速反弹,甚至会变得更加富裕,而中低收入家庭则会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受苦受难。
但到了6月,耶伦已经开始谈论美国经济很有可能会V型复苏。她说,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美国经济正在均衡反弹,成功避开了“K”型复苏。
真的如此吗?
Birch表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推进程度。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复苏程度已比此前预期的更为广泛。比如,最近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最低收入群体的薪资出现迅速增长,包括餐饮等服务业。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房产抵押赎回率的上升,或是类似的显示某些群体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被落下的信号。不过,Birch进一步分析称,这也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复苏就是普遍的复苏。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向澎湃新闻表示,K型复苏的内涵指的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问题。这一次的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低端行业受影响比较大,但是中高端的行业受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因为美国的福利支出非常大,所以即便是低端行业的劳动力,享受到的福利收入也比较高。而V型复苏指的是整体宏观经济的复苏的这样一个状态,毫无疑问的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显著的V型反弹,而有些国家的复苏因为受第二波疫情的影响,却是W型的,例如印度。
不过,EIU预计随着低收入群体再次回到劳动力市场,薪资增长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开始放缓,劳动力短缺比小时薪资落后的情况更为严重。此外,当最近的财政刺激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会到期,彼时或将看到中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状况的分化。
拜登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缓解经济不平等的计划。
今年4月,拜登签署行政令,强制将联邦承包商的最低时薪提高至15美元。他还公布了总规模达1.8万亿美元,针对儿童、学生和家庭的“美国家庭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幼托服务、免费幼儿园教育、2年免费社区大学、助学金、夏季膳食计划、低收入人群医保等多个具体方面,此外,将儿童税收抵免计划延长至2025年,并使其可永久全额退还;将儿童和受抚养人照护抵免永久化;将无子女工人的收入所得税抵免永久化。
白宫表示,该项提案所需的1.8万亿美元资金将在15年内由国家财政收入抵消,部分金额将通过提高美国最富裕群体的税率获得额外税收而抵免。为给该项提案提供资金,拜登计划提高年收入超过60万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37%提高至39.6%;同时针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的资本利得税也将提高到39.6%。
不过Birch表示,这些计划都受到国会的阻挠,最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小,或是只会有很小的一部分得以通过。
当地时间2021年3月21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汽车路过一块招工标识。
未来会如何?
物价飙涨、住房紧缺、劳动力市场错位,这些变化将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人口结构变化又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什么深刻的影响?
Birch认为,在这一轮疫情冲击以及随后的复苏中,白领阶层所受到的影响较小,通胀飙升、房屋价格上涨、劳动力市场缓慢恢复等,都预示着美国的收入不平等仍然会保持在高位。尽管拜登政府承诺要缩小贫富差距,但最终仍取决于国会能够通过的数额能有多少。EIU预计,受到危机的影响,经济复苏仍会是不平等的。
同样在今年4月宣布的还有“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制造税收计划”。“美国就业计划”拟新增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财政部同一时间发布了“美国制造税收计划”,旨在接下来的15年内新增2.5万亿美元税收收入,以此作为“美国就业计划”的费用支持。可是至今,国会两党关于这两项计划仍争执不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副教授加布里埃尔 祖克曼(Gabriel Zucman)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承认,拜登政府的增税改革是扭转1970年以来美国累进税不断下降的一个进步,但也只是很小的一步。在祖克曼看来,即便拜登政府的税收政策全都成功通过成为法案,美国亿万富翁的有效税率也没有很大的变化。
而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资产配置与宏观研究主管戴卓鸣(Christophe Donay)向澎湃新闻表示,美国未来将如何重塑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创新与人口。
戴卓鸣指出,创新是主导美国未来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会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变化,而美国和中国又是世界两大经济增长引擎,通过新技术的创新是一个最大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产品和服务是美国的第二波创新,第三波会涉及到教育、医疗、气候变化;人口因素方面,戴卓鸣称,最大的问题还是移民。由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只有0.9%,而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2%,中间的差就是移民的数量。所以未来美国需要通过移民才能不断地更新人口,而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决定,如果说未来要是的人口增长可持续性,美国仍然需要放开移民政策。
美国调查公司盖洛普的数据显示,拜登6月的支持率为56%,就任以来基本持平。若与前一任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作比较,奥巴马获得共和党支持群体的约25%的支持,而拜登仅为11%。
2022年秋季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可以说拜登身为总统容易推进政策的时间已过去一半。下一个半年很有可能不得不进行政策取舍。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