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从顶流艺人到资本弃子,明星为什么容易翻车?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顶流”吴亦凡正深陷舆论漩涡。
都美竹爆料称,吴亦凡以各种方式物色、诱骗年轻女性发生关系,并称除了自己还有其他女性受害者,其中包括未成年人。
舆论发酵后,多品牌解约、下架、删歌,官媒点名发声。
资本弃子吴亦凡
一天之内,韩束、云听APP、立白、滋源、康师傅冰红茶、腾讯视频等数家品牌宣布与吴亦凡终止合作,相关宣传内容也被删除。同时,还有品牌删除与吴亦凡相关的宣传信息。
7月19日上午,吴亦凡发布声明,对这些指控进行了否认。工作室发声明称该女生造假,已报案。
当日晚上,吴亦凡方面又发文进行了十个方面的澄清,称已启动法律追责程序。
随后,依然陆续有保时捷、路易威登等知名品牌发布与其终止合作关系的公告。
吴亦凡风波不止,不少网友担心《青簪行》或许将被延播甚至禁播,微博话题#青簪行还能播吗#阅读量已超5亿。
官媒点名发声
7月19日下午,全国妇联机关报《中国妇女报》就吴亦凡事件发声:“这事闹大了,静等警方介入厘清”,文中写道:“此事沸沸扬扬,莫衷一是,需要司法机关介入厘清,防止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误导。私德不修,人生必难行稳致远,这是铁律。静等警方介入厘清,期待真相早日水落石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流量明星也不例外,相信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漏掉一个恶人。”,同时强调,“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用法律决战才能终结吃瓜大战”,这也是首大官媒针对吴亦凡事件的点名发声。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也发文表态,表示,对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演艺从业人员道德品质、职业操守,以及相关舆情,会始终保持高度关注。演艺人员如若触犯法律自有法律严惩;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如若违背公序良俗并造成恶劣影响,行业自律惩戒也绝不会手软。但也指出,无论法律制裁,还是自律惩戒,都需要依据事实,不能仅凭网络“爆料”。
《新华日报》对此事进行点评称:司法介入“吴亦凡事件”正当其时。让道德的归道德,让法律的归法律。连日来在网上发酵的“吴亦凡事件”,看来也要以这样的方式收场。一个理性、健全的公共舆论场,不应该成为饭圈文化的领地,频频被饭圈乱象覆盖、侵蚀、占据。整治饭圈乱象,不能光靠行政和技术手段,必要时也需要诉诸司法途径,用法律调整和重塑互联网舆论秩序。就此而言,仍在发酵的吴亦凡事件,理应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司法案例。
明星为什么容易翻车?
近些年来,一些明星的公众形象说翻车就翻车。
7月19日深夜,郑爽微博事务部转发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文章并称:再次对我的监管机构广电总局,以及上级领导,以及社会道歉因我代孕造成的不良影响,我愿接受大众对我的批评教导。再次道歉,希望上级领导以及社会给我一个还原真相的机会。
一朝人设崩坏,露出不堪真面目的明星不止他们,还有“好男人”吴秀波、“学霸”翟天临、“阳光男孩”蒋劲夫……每一位明星翻车露出真容,都足以让不少人惊掉下巴。
实际上,在这次深陷舆论漩涡之前,吴亦凡的过往也早已风评不佳。他频频成为新闻焦点、话题人物,并没有多少次是因为过硬的艺术作品。
有媒体评论称,这也说明,以饭圈文化为代表的娱乐圈生态早已走偏。对明星的盲目崇拜和无度纵容,使一些缺乏自律、也缺乏清醒自我认知者变得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在一种没有监督、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人性中的阴暗面就有可能被释放、放大,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其实,哪怕名气再大,明星都是与普通人一样的平等公民,不能置身于法律、舆论和伦理道德之外。恰恰相反,把他们置于法律、舆论和伦理道德的监督约束之下,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时时警觉、防微杜渐,大大减少翻车倾覆的概率。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