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从“难以置信”到“科技自主创新”,解读“神十二”发射成功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e***s
发帖数: 1
1
早上9时22分准时发射,下午6时48分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核心舱,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17日让其飞行乘组体验了一次不寻常的“朝发夕至”。这引发外界对中国“太空雄心”的新一轮议论:“历史性任务”“难以置信”……有这样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中国上次进行载人飞行任务是约5年前,本次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预计接下来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以在明年建成天宫空间站。此次飞行再度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太空技术实力,更具意义的是,随着3名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宫”,不仅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空间站迎来首批“住客”,也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相比美俄,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起步较晚,但过去十几年大踏步前进,迅速走到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有评论称,这是对中国国家治理的肯定。不过,美国一些人却将中国视作眼中钉。为保持所谓的优势,美国主导的、几年后将退役的国际空间站一直拒绝中国参与。但中国未来不会这样做,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所说的:“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外航天员能够一起遨游天宫。”
历史性时刻!
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环球时报》记者有幸在一线亲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天清晨,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前的圆梦园广场上举行,此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指令长聂海胜代表执行本次任务的航天员作报告。广场上挤满欢送英雄出征的群众,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前来见证中国空间站时代意义非凡的一刻。而在火箭升空后,指挥大厅欢呼声一片,一些中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手持国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
17日下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18时48分,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接下来,他们将驻留约3个月,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迅速引来外媒关注。美联社称,火箭发射时能看到“湛蓝的天空”,“能见度近乎完美”。路透社以“中国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执行历史性任务”为题称,这艘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前往一个建设中的空间站,将是中国人在近地轨道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次发射和随后将执行的任务是“中国在太空领域日益增长的信心和能力的又一次证明”。
《纽约时报》专门开设直播频道,报道“中国将航天员送往空间站”的进展。该报对中国航天员、发射升空任务等进行全方位介绍,并称近年来中国已经完成一系列非常成功的太空计划,“最近一次是在5月,名为祝融的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这一技术壮举的国家”。
“大国太空竞争新时代”?
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还实现了5个“首次”: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顺利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已形成成熟、世界领先的空间自动化技术和空间测控能力。随着此次飞行任务的成功进行,世界长期在轨驻留人数有望首次突破两位数——国际空间站7人、中国3人。
王亚男说,这意味着中国长期空间站驻留人口将不输美俄这样的主要玩家。按照计划,我们如果长期保持3人驻留,同时3人备份,每年多次轮转,说明中国航天员培训系统、人员储备已高度发达完善。这一点,美国想要达到也比较困难。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今明两年实施11次发射任务,包括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俄罗斯报》17日称,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使用寿命为15年,在该站运行期间,中国的空间技术将有明显提高。随着国际空间站在2024年退役,天宫将成为唯一的空间站,国际空间合作将以此为基础。
“难以置信!”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7日报道,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太空专家霍纳评价道:“中国已经在过去12个月真正把自己置于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
BBC称,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起步较晚,2003年,它将第一位航天员送入轨道,成为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实现太空飞行的国家。路透社说,从1992年9月立项至今,历时近30年,中国实现从步入太空到建立空间站。
17日,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向中国同行表示祝贺,并称俄中一起可以做更多,比如共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两国将成为长期而可靠的伙伴。同日,欧洲航天局(ESA)在推特上祝贺中国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天和核心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纳尔逊也发表声明向中国表示“祝贺”,(上接第一版)称“期待未来的科学发现”。
但一些美媒毫不讳言“与中国的竞争加剧”。美国CNBC称,新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提升太空能力、挑战美国地位上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寻求在多个技术领域挑战美国,太空探索被列为首要任务。
“中美竞争升温,”《华盛顿邮报》评论说,一些美国官员将两国间的竞争称作“新太空竞赛”,中国官员称此次发射“圆满成功”,而中国近来取得的一系列太空成就已经在刺激美国加快自己的计划。
《纽约时报》近日称,俄中正组队与美国展开新一轮竞赛。作为老牌太空强国,俄罗斯开始联合新的太空力量,与美国及其伙伴的任务直接竞争,这可能会开启一个大国太空竞争的新时代,“这个萌芽中的伙伴关系也是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写照”。
美国的“功劳”
“中国空间站的发射正值俄美为国际空间站的未来争论不休、中俄太空合作日益密切之际。”《纽约时报》17日写道,与中国所有太空任务一样,它在太空中的成功被视为对中国国家治理的肯定。“中国有雄心勃勃的航天项目,有与之匹配的资源,也有计划。”卡内基莫斯科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说。
英国《独立报》称,中国的太空计划一直是民族自豪感的巨大源泉,是中国过去40年从一个贫穷国家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现。本次任务恰逢下个月的中共百年庆典,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里程碑。
这里面有美国的“功劳”。不少媒体17日不约而同地提到国际空间站一直将中国排除在外。BBC称,这让中国在十多年前开始进行自己的空间站计划。法新社说,中国的太空雄心部分由美国禁令引燃。
与美国的做法截然相反,中国明确表示,欢迎俄罗斯等国的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进入空间站阶段,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俄《报纸报》17日援引航天专家伊戈尔·利索夫的话表示,中国建设空间站有一个深思熟虑的科学计划,空间站舱段有大量科学研究装置,还使用通用设备,便于未来邀请外国研究人员参与科研。
“令人欣慰的是,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计划与中国同行合作。”据《俄罗斯报》报道,俄宇航员谢罗夫说,“我希望我们的宇航员能登上中国的空间站,同时,将来中国航天员也能访问我们的空间站。”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对《环球时报》说,在遭美国明显针对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更多转向科技自主创新,这使得中国的航天成就更有其深刻意义,即美国想通过限制打压来阻挠中国发展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反而会失去与中国合作的机会以及中国市场。
吴心伯表示,美国“逼着”中国独立发展,而中国的能力、经济规模等能够使自己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空间领域这样,其他领域也是如此。“今天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对于中美关系及美国思考其对华战略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