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i***s 发帖数: 39120 | 1 看到那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看第一遍时难受,第二遍时难受+2,第三遍难受+3时终于崩溃,这样矫揉造作故作高深不知所云的作文成为满分作文示范,既侮辱了语文教育,侮辱了汉语表达,侮辱了读者,也侮辱了无数语文老师。这样不说人话的文章拿满分,传递了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论和价值观,让那些按常识写作要求教学生写作文的语文老师们情何以堪?又让那些在考场上好好写人话的考生们情何以堪?
“生活在树上”的立意很好,体现了博览群书丰厚积淀所带来的思想深度,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尤其好,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既点题,又让人回味无穷,与“个人与家庭和社会期待的关系”这个题旨交相辉映。作者读了很多书,可惜食而不化,思想上消化不良,表达上又染上了流行的炫技病和学院腔,便成了一场文字灾难。全文的亮点,也就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了,其他都是让人费解的典故隐喻,制造阅读障碍的欧化语态,牵强附会硬掉书袋的引用,叠床架屋的复杂长句,完全不想让人读明白的生僻字堆砌,简单道理复杂化的臃肿浮夸。这些,属于米尔斯在《社会的想象力》所竭力批判的“拜占庭式错综繁复的拆解和组合各类概念,繁文冗语的矫饰做派”。
这样的文章,不说给零分,第一个阅卷老师给39分,已经是非常手下留情了,最终作文审查组竟判了满分,这种反常识的评判标准和审美,让人感觉匪夷所思。评论表达,是为我们的思想穿上衣裳,在表达中让思想成形,最底线的是要让人明白你在说什么,有基本的公共可通达性。满分作文,更应该有文字和思想的通透性,是那种让人一口气读完产生触电感的深度好文,既有酣畅的阅读快感又能回味无穷,在思想深度产生强烈的共鸣。可这堆佶屈聱牙、让人痛苦地读几遍也不知道说什么的东西,凭什么满分呢?凭阅卷老师也没读懂?
我在《时评写作十六讲》的“评论语言”那一章讲到,评论的语言是交流的语言,应该尽可能用人人通晓的大白话,每一个让人费解的概念和话语,都是在制造阅读障碍,假如你用的某个词没有自明性,而需要停下来解释一下,那就别用这个词,“需要解释”就是一种阅读障碍。看看这篇千字文,作者刻意用了多少已经在日常交流中已经消失的生僻词在卖弄,嚆矢、振翮、薄脊、孜孜矻矻、一觇、玉墀、婞直。想起一个学者说过,他在哥大新闻学院上学的时候,隔壁班有个学电视新闻方向的英国女生,因为在节目里用了decade这个词,被老师骂了一堂课。老师说,考虑到电视受众的理解,不能用decade这种比较复杂的词,要直接说ten years。
语言因交流而存在,特别是评论的语言,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好的评论,应该能让人在一气呵成的流畅阅读中感受思想的深度,语言最大限度地隐身,让读者入思想之境而感觉不到语言“中介”的存在。晦涩的概念和语言,不仅构成阅读障碍,还会形成“视境中断”,也就是人们常常感觉到的“隔”。读几句就咯噔一下,读几句就皱眉头,无法进入观点和思想语境。葛兆光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对比了两首诗,就很典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写得多好,用寻常而熟悉的表达,描绘出一副极有代入感的景致,成为千古绝句。相比之下,同样的情景,王安石写的就形成了“视境中断”: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春鉏影外天——读者心里肯定就咯噔一下,“搏黍”和“春鉏”是什么东东?停下来去查一下辞典,就形成了节奏上的“隔”。其实“搏黍”就是黄鹂,“春鉏”就是白鹭,简直了。
所以作家斯蒂芬•金也说:写作真正最糟糕的做法之一就是粉饰词汇,也许因为你对自己用的小短词感到有些羞愧,所以找些大词来代替。记住用词的第一条规矩是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只要这个词适宜并且生动即可。他嘲讽那种华丽的英式语法:美式语法不像英式语法那么严格(一位受过一定教育的英国广告商能把螺纹避孕套的杂志广告文字写得像他妈的大宪章一样),但美式语法自有它不修边幅的魅力。是啊,简单直接的表达多好,直线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直接表达也是。所谓人话,就是具有这种简单清晰可辨识的美。
再是引用,引用名人名言是中学生作文装点门面常用的技巧,但千万不能过渡引用,这篇作文另一个毛病就是炫耀性的过度引用,卖弄色彩太深,反搞砸了。引用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别人说得非常精彩、深刻、隽永,能给自己的文章添彩,那就引,一般的反而形成冗余。比如谈妒忌,一个乞丐永远不会妒忌千万富翁,而只会妒忌另一个钱讨得比他多的乞丐,说得多好,引一下能增色。其二,能自己说的话就尽可能自己去说,能少引就少引,非必要不引,引文太多也是一种形成视境中断的阅读障碍。其三,尽可能引用有公共认知度的佳句妙语,在共通的知识经验中激起共鸣,而不是那些很少人知道的冷僻语言。比如,作者第一句引用了海德格尔的“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不精彩也不广为人知,远没有马克思那句评价现代性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有名和贴切。
文章还引用了社群主义者麦金太尔那句“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陌生、晦涩且别扭,远没有引用马克思那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他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更加公共通晓和契合作者想表达的观点。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抽象程度太高,高到不仅自己无法驾驭,读者更无法理解。好的文章应该能够在抽象阶梯上游刃有余,所谓抽象阶梯,就是从“云端”到“地面”的阶梯,要“及人及物”,也就是要让抽象概念触及现实中具体的人和物,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具象落点,避免“你看云时热切、你看我时却眼盲”。“生活在树上”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隐喻,那这种隐喻到底对应着什么?什么样的态度才是“在树上”的生活,“地方”和“空中”分别隐喻着什么?好的文章,在读者一脸懵逼时,会及时来个“比如说”,走下抽象的阶梯,到某个具象的层面让读者明白你的所指。通过“及物性”将当前化的生存图景置于读者眼前,使人读来不隔。好家伙,通篇是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尼采,却没有一个及物、及人、及现实的具体案例,哲学家论文也不敢这么写啊。
全是抽象的大词,没有一个及物及人的案例,说明作者自己根本没弄懂那些概念。所谓真懂了,就是能降一个维度把道理表达出来并举一个案例,否则就是生吞活剥。我之所以建议评论写作最好能遵守“三个案例原则”,特别是要能举出反例,就是逼着写作者去“降维”,在降维中与作为人的读者对话,与鲜活的现实对话,有对话,才有人话。
最后我想说说阅读和思想,这篇作文显示作者有很多阅读积累,能旁征博引。但不客气地说,作文所呈现出的内容,显示作者的阅读是有较大问题的,读了太多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理解不了的书,读的顺序不对,很容易消化不良。一个智者说得好,只知其一,等于不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完整的文献谱系,哲学有一个知识谱系,按照这个知识谱系去读书,才会融会贯通。知识的积累是层累式构架的,一层一层地累积,后人通过颠覆前人形成自己的体系。
对现代性缺乏了解,就沉迷于后现代文本中,既读不懂,也容易错置问题意识,后现代批判是以现代性问题为思想坐标的,掌握了现代性理论,才能读懂后现代,否则只会被走入歧途。结构主义宏大深沉的知识体系毫无了解,就追逐热点,沉迷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怪说中,能掌握什么呢?只会是一些晦涩的大词。费尔巴哈、谢林、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的学说门都没摸到,碎片式地阅读,就把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卡尔维诺、萨特、尼采、米沃什拉出来装门面,就是这篇作文所呈现出来的混乱和别扭。
哎呀,这样挂着哲学之名的文章,也是对哲学的侮辱。哲学教授说,哲学作为爱智之学,生来就是一种澄清行为,澄清自己的真实意图,澄清语言造成的困惑。而这篇《生活在树上》,哪是澄清啊,分明是在卖弄中制造混乱。给一堆胡话打满分,可见打分的人也是一团糨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