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1979年,团中央在全国选拔人才,23岁的令计划因而得以进京。更具体的细节是,在中央团校学习期间,令计划认识了分管团校的团中央领导,从此“登州过府,平步青云”。中央团校校长大多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任。令计划1979年在团校学习时,团校校长为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韩英。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政知局”,作者郑劭清,原题为《谁是令计划的“伯乐”》。
令计划面对一审结果不上诉(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如今看来,令计划的政治生命里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年份:一个是2014年,他的政治生命划上沉重的句号;一个是1979年,那一年,在山西运城地委工作的他上调团中央,打开广阔的上升空间。
别人是一步一个脚印,而他则是令人惊讶的三级跳。令计划何以一举跳进北京,谁又是最初发掘他的那位“伯乐”?
谁相中了他?
上海社科联旗下《现代领导》杂志2011年1月号曾转载署名“郁风”的文章《令计划:中南海的“大管家”》,该报道中透露,1979年,团中央在全国选拔人才,23岁的令计划因而得以进京。更具体的细节是,在中央团校学习期间,令计划认识了分管团校的团中央领导,从此“登州过府,平步青云”。
按照惯例,中央团校校长大多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任。令计划1979年在团校学习时,团校校长为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韩英。
韩英是谁?他是东北人,但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长期在山西工作,从煤矿技术员一步步提至省委书记职务,1978年他离开山西,当年被共青团十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为团中央第一书记。这是一位肩负恢复共青团艰巨任务的第一书记,因为十年动乱里遭到严重破坏的共青团组织百废待兴,亟需重振旗鼓。
也是在这时候,令计划乘着选拔人才的“东风”进京。在不久后被安排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高占祥的秘书。并于1983年8月脱产,再次进入后来更名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中央团校学习政教专业。拿到文凭回机关后,一路直升。
在令计划上调北京之前,胡耀邦在强调共青团干部的选拔问题时指出,团中央要选真正优秀的青年干部。“什么叫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他列了三条:一是在政治上经受过某些考验的;二是在工作上经受过一定锻炼,特别是经过一些艰苦锻炼的;三是在思想上有培养前途的,比较刻苦、诚实的。
为什么相中他?
按照上述选拔培养干部的标准,令计划无疑相当符合要求,他的为人处世数十年风格依旧。
爱学习 当令计划还在山西平陆县当印刷工人时,他就很爱学习。在办公室里,只要没有工作,就在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读书写字,即便下班也还趴在桌上看书。直到调进团中央,据同事回忆,当时二十五六岁的令计划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很有钻研精神,晚上和周末加班,几乎每天如此、每星期如此。
很勤勉 令计划的勤快认真颇有口碑。在山西时办公室都收拾得井井有条,不但自己的东西,其他人他也帮助整理。在印刷厂,他刚开始是捡字工,当时铅字印刷需要把一个个铅字捡出来排版,他工作认真,捡字快,大家都喜欢他。老同事提起他时这么评价,“一个特别勤快的娃,叫干啥就干啥,干得有模有样,领导一看就满意。”
许多年后,他已搬进中南海办公。熟悉他的人说,这是一台“工作机器”,除了打几下乒乓球,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工作。而从可靠渠道获悉,在他担任“大管家”期间,每天都要等首长休息以后才离开中南海。
有才气 早在山西时,就有很多人夸奖令计划他字写得好、口才好、文章好。一份1975年9月13日发送的共青团平陆县委员会文件显示,作为拟稿人,令计划至少会写正楷和仿宋以及行书三种钢笔字体,均非常工整漂亮。他手写的稿件近十页,笔迹丝毫不乱。
据称,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令计划就以精干、擅长写研究报告而颇受信任和赏识。他最早见诸报章杂志的大作,是1992年担任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时发表的长篇文章《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胆略和眼光——1989-1991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共青团干部和青年代表讲话实录》,在《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上分三期连载,有三万多字。
1995年12月,令计划调任中办调研室三组负责人。该调研室主要是为政治局常委负责起草报告、文件、讲话等。
有眼力 别人看不到的活儿他能看到,这在山西平陆当地话叫“非常有眼力”。因为令计划“有眼力”,在山西时不仅很多办公室的同事都喜欢他,领导也喜欢他。而到了团中央,他给人的印象是,对在官场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显得更为圆熟、更有分寸,对于共青团内部,以及党政机关的复杂结构,也有更为透彻的了解。此后有人用三个“善于”评价这位“大管家”:善于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善于领会上级意图、善于总结和归纳。
负责任 事无巨细是对令计划表现在工作中的又一个特点。
大公网的报道中曾透露过这样的细节:2005年9月纪念抗战60周年之际,有香港记者在采访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献花仪式时,曾见到令计划在仪式开始前,亲自带领一名警卫绕人民英雄纪念碑仔细检查,确保安全。
因其出色肯干,令计划升迁之路曾经畅通无阻。他除了应该感谢将自己调进北京的伯乐之外,还应该感谢当时平陆县委领导。因为领导发现这位印刷厂的工人是个人才,将他调到了县团委工作。从此,他借着共青团履历不断攀升。
低调与结盟
当年比较内向、不多说话的小令,一路升迁,却在公众面前保持低调,除了少数文章,以及见诸媒体的名字之外,有关他的内容几乎为零。
其个人情况罕有人知,直到中共十七大之后,官方发布了关于他的正式简历。他最不喜欢在媒体或公开场合曝光。在一些外媒眼里,他为人随和,没有架子,每次遇到记者时都会说一句“辛苦了”。记者向他发问,他道过一句“辛苦了”之后,并不经常仔细回答记者的提问,但经常向记者提醒的另一句话则是:“不要宣传我。”
两年前那辆失事的法拉利,使得从来低调的令计划再也低调不得。在二哥令政策被查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令计划多次在公开场合亮相。
许多亲朋故旧都说,离开山西之后,令计划及其家族越来越难接触到。然而他与山西的联系在另外一个天地里更加紧密。他不仅策划搞起了由山西籍政界商界所谓“成功人士”组成的“西山会”,而且还企图与更显赫的权贵结盟。就连那辆令他心碎的法拉利,也是山西企业领导送给他的。就这一辆豪车,终结了他的江湖。
跌落到人生谷底的令计划,已不复当年那个符合优秀干部人才选拔标准的青年,更会让最初发掘他的“伯乐”大跌眼镜。 | m*******6 发帖数: 1176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