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受限于标题的长度,其实我本来是想说,我喜欢《左耳》《战狼》《澳门风云2》《匆匆那年》,关你屁事!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上面的这些电影,但观影的时候,我从它们身上确实得到了不少愉悦。比如《左耳》里,那个还没发育好、手脚像拉面一样被拉长的陈都灵一下子就让我觉得高中女文学青年就应该是——长手、长脚、齐耳、短发、平胸且羞涩的样子,而马思纯出场的时候脸上带的那一丝丝狠劲也让我觉得很受用——年轻人就应该是这种时刻把生死挂在嘴边,总觉得自己活不到明天的屌样。以至于看完这部电影,整个下午我都觉得自己凶巴巴的,像是被马思纯附了体。
按道理说,看了一部觉得愉悦的电影,是一件高兴的事。
不,在中国,看电影的风险远远超过从事其它文体活动。看完一部电影,你若不喜欢,主创会跳出来和你开战:你厉害,你来拍呀,你拍一个好看的呀。你是不是收了对手的钱来黑我们呀?
喜欢,也同样有风险,主创是高兴了,但朋友圈不高兴了:你怎么会喜欢它呀?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做朋友了?你是不是收宣传费了?
朋友圈的压力会让人反省自己:是不是我刚才观影的时候呼吸状态不对?是不是我的判断力出了问题?是不是我的审美出现了倒退?最重要的是,苏有朋是不是真的给我转账了?
冯唐曾给韩寒写了一封信,信里提到了“金线”,“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
看上去电影也要有条“金线”,它有点像是皇帝的新装,你如果说看不见那条闪闪发光的金线,你怎么跟朋友圈交待?它那么刺眼,那么闪闪发亮,就像是万物生长依靠的太阳。
中国电影近几年的骂声并不少,从《小时代》到《爸爸去哪儿》,再到《战狼》《左耳》,评论者因为电影的大卖而动了肝火。批评往往是这样的:你们不能因为观众喜欢吃屎,就一直给他们生产屎。
看上去,以前都是黄金时代,就是这几年出了事,电影圈低俗了,不堪了,不正常了,极其需要被领导、被教育、被提高审美水平。
这样的想法是很可笑的。恰恰是近年,中国电影才开始有一个电影工业该有的样子。这十几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只有文艺片到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大导演用超级大片来盘活这个市场,再到各种类型片开始陆续出现,并被观众接受的过程。《小时代》也好,《左耳》也罢,它们都是电影市场从大片时代走到类型片时代的一个表现,电影工业也开始摆脱了大导演制作巨片的约束。这些类型片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和中坚,只有这部分结实了,才会孵化出优质的文艺片。也就是那些评论者所谓的“唯一不是屎的东西”。
去年电影中,公认还过得去的文艺片有《黄金时代》《推拿》等,可电影工业要发展,要往前走,绝对不是文艺片能肩负的使命。
再说审美。
审美是有很多层次的,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它的审美一定是媚俗的,奔放的,它的价值观一定是主旋律的。用现在的热词来说,它一定是最接近汪国真和余秋雨的。
在观影界,有些人只接受戛纳级别,你让他去看《速度与激情》,真心是折磨他。也有些人,看《冬眠》《邮差的白夜》,很开心,看《速度与激情》,也能投身其中。
与文学比,电影的大众层次审美更容易被人接受,很多剧情是直接付诸肾上腺素的。说这些电影是屎,真有点像“嘴上说不要,可身体却很诚实嘛”。
今天,梅雪风老师发表在《人间电影指南》上的文章《窦唯、汪国真以及给自己制造敌人的乐趣》里说了另外一层意思,他说:“如果说你对一个东西的喜欢完全来源于你的智力和理性判断,你这个人就太过无情。”
对《左耳》《战狼》《澳门风云2》《匆匆那年》的批评也类似于此。这些电影的问题确实不少,例如《左耳》,我觉得他们在考上大学的那一刻就该结束,此后的节奏完全不对。如此问题,可以提一大堆。但这并不是电影最主要的东西,重要的是它给人一种活物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颗被挖出来的心脏,还在扑通扑通地跳。
我认为,评判一部电影,不应该太强调技术性和理性,而更应该看到情感性的一面。电影作品的好坏,不应该是具体的笔触、结构、走向,而应该是一种更神秘的,更形而上的东西。
那么,喜欢《左耳》会让一个人变LOW吗?
这种担忧很正常。我曾经也很在乎自己对电影的判断会不会影响别人对我的看法。如果喜欢这部电影,会不会让我看上去一点都不懂电影?会不会让人觉得我的看片量低于100部?那个时候的我是有一颗多么易碎的玻璃心啊。
后来发现,如果有人觉得你很LOW,你再如何打扮自己,你还是LOW。所以,与其小心翼翼地在朋友圈上站队,还不如大胆的和我一起喊:“我喜欢《左耳》,关你屁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