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黄山迎客松守护人:24小时独守 不能连睡超2小时
相关主题
精神病患者被锁21年 铁索被切开后嚎啕痛哭低保户家藏千余古书 欲捐国家(图)
夫妻18载护林情痴大山 愿倾余生栽种“桃源”(图)千年娑罗树受伤可自愈:树干破洞逐渐缩小
公交一声巨响后尾冒浓烟 30余人砸窗逃生(图)51岁王志飞与小娇妻合体现身 大秀恩爱
《舌尖2》继续被吐槽 观众:太像《人与自然》啦老兵的故事是《战狼2》的虚构情节?军报:不!
陕西现极罕见“冥界之花”,被传有灵异力量电脑屏幕上发现蠕虫 查杀一番发现竟是真虫(图)
竟然真的有一只叫做“蓝瘦”的“香菇”七旬汉称在养老院里获真爱诉离婚 为给女友名分
四川发现“冥界之花” 曾被视为具有杀人魔力浙江“叔侄冤案”:出狱一年 叔侄各自买辆宝马
痴情白雁鹅朝夕相伴93岁翁 记者欲和老人攀谈被啄(图)黄山工作人员:复旦学子们 别再狡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迎客松话题: 晓春话题: 黄山话题: 守护话题: 小时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国宝”迎客松的专职守护人胡晓春。 澎湃新闻记者 程真 图
在安徽黄山,有一个人的工作堪称独一无二。
他就是胡晓春,“国宝”迎客松的专职守护人。至今年“十一”,他已经守了至少1320天。
大多数人以为,守护黄山名片——迎客松的一定是一位岁月历练、安静慈祥的老人,其实真正的他是位“80后”,今年才33岁,曾经的军人。
“黄金周虽然来看迎客松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我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我们这个岗位,最怕的是雨雪冰冻、暴雨台风这种恶劣天气。”10月3日上午,黄山迎客松第19任专职守松人胡晓春告诉澎湃新闻。
黄山是安徽的地标,而迎客松则是黄山的名片。为了保护好迎客松,上世纪80年代初黄山开始设立迎客松专职守护人,如今已有19人。胡晓春是他们中最新的一位。
胡晓春,1981年出生于黄山脚下的谭家桥,念过书、当过兵。2006年成为黄山风景区员工,担任防火队员。2009年,胡晓春开始担任迎客松第18任守松人徐东明的助手,并于次年6月正式接任。那一年,胡晓春才29岁。
“迎客松是黄山的宝。不仅安徽人民关心她,全国人民也都在盯着。虽然这个岗位压力大、要求高,但能成为迎客松的守护人,我一直觉得非常自豪。”胡晓春说。
因迎客松需两小时检查一次,胡晓春在自上岗至今的1580天里,至少有1320天没有睡过“囫囵觉”,其中就包括每年的十一黄金周。
胡晓春还告诉澎湃新闻,到黄山的人一般都会来看迎客松。这其中不仅有普通游客,还有很多社会名人和国家领导人。他们虽然不会问自己有关迎客松的专业问题,但能见到这么多的领导人,自己还是觉得非常幸运。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迎客松守松人的选拔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有几个条件基本是不成文的,包括责任心强、一般从防火队员中产生,退伍军人、年纪轻、体能好、有一定文化水平等也是重要考虑因素。鉴于迎客松的特殊性,这些要求中又以责任心最为重要。
守护迎客松这项工作对个人体能要求也比较高,每个守护人都不会干很久,但只要条件允许,胡晓春都会坚持下去。
“我非常珍惜这个岗位。我们的合同是四年一签,现在快到期了。只要单位愿意用我,我就会在这一直干下去。”说这话时,胡晓春语气坚定。
生长于黄山玉屏楼,邓小平曾在此下榻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典型代表。
黄山松适生于年均气温7.7~15 ,相对湿度较大的山区,最低耐受温度-22 。黄山松喜光,在阳坡,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上生长良好。该松根系发达,也能在岩石裸露的山坡、岩缝石隙、岗脊峰岭等地正常生长。
在黄山风景区,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黄山松的根系和土壤中的外生根菌形成外生菌根,菌根能不断分泌有机酸,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被根系吸收。
此外,夏天空气中的氮遇雷电雨水变成氨盐,被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生长所用。一旦种子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就能发芽、生根、成长。而高海拔地区的强紫外线又抑制了松树的顶端优势,树高生长缓慢或停顿。再加上历年的雪压、山风等因子影响,造就了黄山松针叶短粗、叶色浓绿、冠平如削、树干坚韧、极富弹性的特征。
“因为岩石养分有限,导致黄山松天生 营养不良 。这也是迎客松虽有千年树龄却并不高大的原因。”胡晓春解释道。
黄山松位居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五绝之首,而迎客松又是首中之魁,堪称“国宝”。数十年来,黄山风景区为保护国宝,可谓殚精竭虑。
20世纪80年代初,黄山风景区开始为迎客松设立专职守护人,并逐步建立了覆盖迎客松等54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实行“一树一策”的保护制度。迎客松作为黄山特级保护古树名木,自然更受关注。
被誉为“天下第一松”的迎客松,生长于海拔1760米的黄山玉屏楼青狮石旁。1979年7月,邓小平登黄山时曾在玉屏楼下榻。
迎客松上部枝叶虬结平密,树冠如幡似盖,且偏向一侧。下部有两大侧枝横空斜出,展现欲揽五湖四海、迎送八方宾朋的俊美姿态,又似颔首展臂向游人致意,天然神态,令人叫绝。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赋诗赞曰:“今古几游客,劳劳管送迎。苍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为保护好千年古树,黄山风景区为迎客松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四大体系,即:监测体系、专家咨询体系、守护体系和应急应对体系。
上述四大体系中,监测和守护体系则是胡晓春的主要工作内容。
至少两小时检查一次,24小时全天候守护
监测和守护体系,对胡晓春的工作要求都是全天候24小时制的。
比如,监测体系对胡晓春的要求是:24小时动态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正常情况下,每两小时一次,近距离对树体、支撑架、拉纤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书面记录;通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定时录入上报每天监测情况;按规范做好迎客松物候观测记录。
再如,守护体系直接要求胡晓春24小时守护,并在守护过程中及时发现、制止以下损害迎客松的行为,并按规定报告上级部门:刻划、钉钉、剥损树皮、攀树、折枝、悬挂物品或者以迎客松为支撑物;在距离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20米范围内取土、采石、挖砂、烧火、排烟以及堆放、倾倒有毒有害物品及建筑材料等杂物;铺架管线和围坝蓄水;建设非保护性设施;非保护人员进入封闭保护范围等。
虽然景区为迎客松的监测守护安排了A、B双岗,但仍以A岗为主,B岗只是作为“备胎”。因此,24小时全天候工作便成了胡晓春的常态。
“正常情况下,每隔两小时就要检查一次,白天晚上都是如此。遇有极端恶劣天气,24小时全程守护是必须的。”胡晓春举例说,“比如2012年11号台风海葵来袭时,我48小时没睡觉全程看护,直到第三天才有机会睡一会儿。”
两小时一次的检查频率,意味着胡晓春在岗的每一个夜晚都无“整觉”可睡。
按每月最多休息5天计算,不含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日夜守候,则胡晓春在自上岗至今年10月1日的1580天里,至少有1320天没有睡过“囫囵觉”,其中就包括每年的十一黄金周。
适应单调寂寞,为工作感到自豪
因身在特殊岗位,和同事相比,黄金周带给胡晓春的不在于更忙碌,而在于需要更细心。
“白天人太多容易乱,晚上也时常有游客。我需要更细心盯紧着,不能让游客误入迎客松的封闭保护区。”胡晓春告诉澎湃新闻,“另外喜好和迎客松合影留念的游客也很多,我两小时一次的检查需要更细心、更迅速,不能太耽误游客的拍照时间。”
人多人少并不会给胡晓春的工作带来特别大的不同,他最关注的是天气状况。春秋两季尚可,而夏天的暴雨台风、冬季的雨雪冰冻,都曾给他带来巨大挑战。
“今年台风海葵来的时候,最大风力达到17级。在山上,体重轻的人都有可能被吹走。我就用安全绳绑住自己,一手把住扶手,一手检查迎客松,终于熬过了那三天。”胡晓春回忆。
胡晓春还告诉澎湃新闻,2008年南方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发生时,他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守松人,但当时也参与了迎客松的监测保护工作。
“当时迎客松一个侧枝的松针被雪压得距离地面还不到一米,我们只有大规模地搭建支架。下雪还好点,可以用风力灭火机把雪吹掉。冰冻就没办法了,强制除冰会造成迎客松树枝断裂。我们只能打好支架撑住树枝,然后等冰自然融化。”胡晓春回忆。
虽然极端天气很难对付,然而对一个正当33岁的青年而言,为迎客松打支架并不是胡晓春最大的挑战。
胡晓春说,“这个工作,最大的缺点可能还是单调和寂寞,我也花了一段时间让自己适应。”
老婆孩子不在身边,日夜与山峦苍松为伴,至少两小时重复一次的规定动作,确非每个30岁出头的男人都能习惯。
“晚上有时会觉得寂寞,工作确实也比较单调,但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一定要把心放宽,乐观一些,多想想这个位置的好处。”胡晓春笑着说,“包括我的前一任守松人徐东明,我们之间有一种传帮带的关系,都是一任一任传下来的。大家都为这个工作感到自豪。徐东明就告诉我,迎客松守松人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徐东明,2003年至2009年担任迎客松第18任守松人。除了获得各级劳模、感动安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外,他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黄山境内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洪维凯、姚社华,到现在的胡晓春,迎客松守松人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第19任胡晓春的手中。
“做这个工作我还是很自豪的。虽然单调辛苦点,但能守护国宝、有时还能上上报纸电视,我感到非常知足。”胡晓春最后告诉澎湃新闻,“因为这个工作对体能要求比较高,每个人都不会干很久。但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坚持下去,没有其他想法。”
b******a
发帖数: 1337
2
开什么玩笑,黄山的迎客松早在多年前死去,现在的是一颗假树。
多年前报纸就有报道。
s******y
发帖数: 28562
3
死的是送客松吧。那棵死了之后景区先是放了一棵假树,后来找到另外一棵类似的移了
过去。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黄山工作人员:复旦学子们 别再狡辩陕西现极罕见“冥界之花”,被传有灵异力量
正确看待黄山事件竟然真的有一只叫做“蓝瘦”的“香菇”
复旦学生悼念坠亡搜救组民警 叫其父亲“爸爸”(图)四川发现“冥界之花” 曾被视为具有杀人魔力
揭上海复旦学生登山遇险内幕 驴友:悲剧本可避免痴情白雁鹅朝夕相伴93岁翁 记者欲和老人攀谈被啄(图)
精神病患者被锁21年 铁索被切开后嚎啕痛哭低保户家藏千余古书 欲捐国家(图)
夫妻18载护林情痴大山 愿倾余生栽种“桃源”(图)千年娑罗树受伤可自愈:树干破洞逐渐缩小
公交一声巨响后尾冒浓烟 30余人砸窗逃生(图)51岁王志飞与小娇妻合体现身 大秀恩爱
《舌尖2》继续被吐槽 观众:太像《人与自然》啦老兵的故事是《战狼2》的虚构情节?军报: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迎客松话题: 晓春话题: 黄山话题: 守护话题: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