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袁厉害谈离开弃婴日子:不敢回火灾房子每次绕路(图)
相关主题
袁厉害谈离开弃婴日子:不敢回火灾房子 每次绕路(图)兰考大火采访手记:发布会前 官员在电梯里说笑(图)
袁厉害最高可获刑7年 曾被兰考官网赞美调查指袁厉害将收养孩子分成3等 购买建房超20套(组图)
央视质疑兰考政府:有钱招待记者 无钱盖福利院媒体:袁厉害将收养孩子分等级 至少20套房(组图)
袁厉害火灾后一年未收弃婴 兰考福利院投入使用(图)兰考官员:7名孤儿生命若能换来救助体系完善 值了(图)
袁厉害未再收养过弃婴 只盼孩子们快长大“东北义丐”远赴兰考人民医院探望袁厉害(组图)
兰考包记者食宿1桌菜花五六百 称招待好是责任河南袁厉害收养16名孩子去向不明 官方调查(组图)
袁厉害每天吃药每周看孩子 称不能见死不救河南妇收养上百弃婴疑为骗低保 多达三成死亡
袁厉害谈将来:想去包块地种 好好大干一场(图)跨国收养:超生儿当孤儿卖海外 政府负担变财产(组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厉害话题: 弃婴话题: 孩子话题: 收养话题: 记者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袁厉害 1966年生,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人,靠开煎饼摊、卖香油、帮人送货打零工为生,因收养弃婴孤儿闻名河南兰考县城,被网友称为“爱心妈妈”。今年1月4日,袁厉害收养弃婴的住所发生火灾,收养的孩童中7人不幸丧生,最小的仅7个月大。
农妇袁厉害上周六悄然现身广州“好人论坛”,讲述她收养弃婴孤儿的经历,次日她特意赴惠州感谢恩人———曾为她的“弃婴王国”捐款十万元的谭伟光。
27年收养100多个弃婴孤儿的袁厉害,曾被网友称为“爱心妈妈”,但今年初一场意外的大火,带走了她收养的7个孩子,她的行为被官方认定为非法收养。
风波过后的袁厉害面容憔悴,愁眉深锁,头发几近花白,双脚浮肿走路困难。上台一提起收养的弃婴,便失控痛哭起来。
这一年来,袁厉害经历了房子被烧、孩子被带走、心脏病发住院、搬家回归家庭一系列变故。离开弃婴的日子,她神情疲惫且消沉,面对争议,她不再激动辩解。
家人说这一年,袁厉害变清闲了,但过得不愉快,天天想孩子。
讲起孩子 激动落泪
这是袁厉害第一次来广州,身上还穿着暗色碎花棉袄、棉鞋,同行的还有两个邻居、女儿、女婿和外甥,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她,上下楼梯需要人扶,走快几步便气喘吁吁。
受“中国好人网”邀请,袁厉害登上“好人论坛”。演讲中,说起火灾中离去的孩子,袁厉害情绪激动,一把鼻涕一把泪,时而捶胸“我的娃啊”。主持人聊起外界对她的质疑,她继续捶着胸,不断重复“不管别人说啥,咱是凭良心做人”。
原本论坛为她准备15分钟发言时间,她情绪失控只说了五分钟,称自己“也没什么文化,不懂怎么说”,匆匆结束了演讲。
“我们捐她一万块,她都不收,说要留给更有需要的孩子,她怎么可能是坏人?”“中国好人网”的创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谈方说,他们用那笔善款设立了“袁厉害基金”,并救助了一个新疆的弃婴。谈方希望通过民间救助者现身说法,推动民间救助立法。
请恩人帮弃婴找工作
趁着来粤演讲的机会,袁厉害前日还赶去惠州为资助过她的企业家谭伟光送锦旗。2011年,谭伟光从网上了解到袁厉害的事迹,到兰考看望她,提出要捐100万,被袁厉害拒绝。谭伟光从袁厉害的女儿杜鹃那拿了身份证开银行账户,为她存十万善款。
“我的娃能不能来你这工作?我也可以过来给你打扫卫生,中不中?”袁厉害一见到恩人,第一时间还是想着那些被收养的孩子。谭伟光大方答应,并表示会再抽时间去兰考一趟,看能不能和福利院商量把部分年纪大点的孩子接到惠州来生活。
家人:她清闲了,人却苍老了
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说,火灾过后,除了一个因烧伤住院的8岁哑儿和一个去盲人按摩院的13岁男孩,袁厉害收养的12个孩子全转交到福利院。袁厉害搬去兰考县与大儿子同住,已经没有带小孩,但这些孩子的户口还是跟着袁厉害。那个烧伤的孩子现在还没出院。因为身体吃不消,袁厉害的煎饼摊已经转给亲戚经营,自己更多是呆在家里,带带孙女,偶尔打打零工帮人送货。
由于平日里照顾弃婴,袁厉害五岁大的孙女,跟她反而不亲近。“她太久没见孩子了,”郭海洋说,袁厉害天天念叨着福利院的孩子,每周坐车去看他们,凌晨常常条件反射似的爬起来,想去照顾孩子。在家人眼里,现在的她虽然清闲了,身体却不如以前带20个孩子时精神,整个人都苍老了。
对话
以后不养弃婴了,但不能见死不救
谈变故 每周去福利院看孩子
记者:刚刚上台演讲的时候,怎么哭得那么厉害?
袁厉害:想起我的娃,我的心难受啊!(哭)扎根、三毛、晶晶、松松,小雨……(掰着手指数)我的娃都不在我身边了。
记者:想起离开的7个孩子,会不会很愧疚?
袁厉害:死的活的都是我的娃啊,从小带大,都是有感情的。他们骨灰盒在兰考火葬场,我都没看过。清明节,我就到医院十字路口,给他们烧元宝衣钱。
记者:现在还有孩子留在你身边吗?
袁厉害:以前收养的跟我户口的还有十几个,两个上高中,两个上医学院,一个在网吧打工,还有一个住姐姐家,有些已经结婚了,基本不用我顾了。身边跟着我的就一个小哑(哑巴孩子)。
记者:其余十个在福利院的孩子,你去看过吗?
袁厉害:不住院的时候,每个星期都去一次,我带香蕉、苹果啊,再煮一大锅麻辣烫,坐一个半小时车去福利院看娃,一去就呆一整天。孩子缺电子琴、书包,我就记下,下次给他带。
记者:孩子们在福利院过得如何?
袁厉害:每回去看他们,他们都拽着我的手不放,不让我走,问“妈妈啊,你什么时候带我回家啊?”那些白头发、兔唇的孩子,我从小带到大,每次离开福利院我眼泪就啪啪滴,难受啊。
记者:火灾发生后,还有人送弃婴来吗?
袁厉害:没有了。就有一次,医院妇产科的助产士发现一对夫妇生下兔唇孩子,跟我说,我去劝他们不要扔了,给他们联系医院做手术。
记者:火灾过去快一年,去原来的房子看过吗?
袁厉害:不敢回去,也不敢从那路过,离远就绕路走。现在是我小叔在那住,我一年总共就回去过三回,两次带媒体记者,一次带好人网的人。
记者:以后还会收养弃婴吗?
袁厉害:不养了,身体吃不消,政府不是都说不让收养孩子了。除非自己看到了,有人送来了,我就不能见死不救。
谈争议 我没文化,做事凭良心
记者:现在生活靠什么维持?
袁厉害:有时候出去给人送货,中秋节给人送过一批水,赚了1000多块钱,身体不行,干不动了。现在基本在家带孙女。
记者:民政部有没有给过资助金?
袁厉害:2006年政府给了5000块修房子,七年来逢年过节一共送过2000斤面。收养20个孩子时,政府每个季度给4000块钱,今年火灾后政府帮忙重修了失火房子。现在孩子送走了,就剩我和哑儿两人还吃低保,每个月110块钱。
记者:这么多年来一共收到多少捐款,还剩多少?
袁厉害:就谭老板(谭伟光)2011年时一次捐了十万,其余的没算过。那些娃有的要治病,每天都要买尿不湿啊奶粉啊,钱挣的不够花了,有些捐的钱拿去还债,现在没得剩了。
记者:你救助弃婴多年,觉得个人救助有不足吗?
袁厉害:我不懂这些,我又没文化。我就是后悔(火灾)当时出去办事,让娃自己呆家了。
记者:广州计划建弃婴岛,你觉得这个做法好吗?
袁厉害:如果可以给娃好环境,供他吃供他住,那好得很啦。我以前把弃婴送去福利院,他们让我提供证明,才肯接,我上哪去弄这些证明?
记者:“好人网”把你评为好人,但也有人质疑你救人的目的性。
袁厉害:人家想咋说就咋说,咱做事凭良心。
记者:曾有人说你是靠收养孩子来赚钱,想起这些你还委屈吗?
袁厉害:当时很生气,我又没文化,也没钱请律师,算咯,现在都不想这些事了。(摆手摇头)
记者:也有报道说你在兰考人脉很广,通过介绍业务赚钱?
袁厉害:说的都瞎话,我介绍的都是好事,我孩子患病住院,得到医院帮助,有人找到我,我再给人介绍个医院治病,或帮人找个房子。人家最多就送我些方便面,送孩子几床棉被,我就没想要人钱。
谈生活 晚上睡不着,常梦到孩子
记者:你现在不用收养孩子,清闲下来,生活过得怎么样?
袁厉害:不好,晚上睡不着,以前都抱着娃睡,好多年了,有时梦到我在老房子,和扎根、黄黄、圆圆啊十几个娃坐在炕上说话,半夜醒来自己一个人,没事做。
记者:未来有什么打算?
袁厉害:走一步算一步呗,做点小生意,过过生活就好了。
l********g
发帖数: 2970
2
收养这么多弃婴,做父母的去哪了
m*******6
发帖数: 11762
3
都给内心蒙上阴影了,这样的好人上哪去找。
e********9
发帖数: 305
4
政府呢??? 不是和谐社会吗???
你们抄一个贪官的家,就能开1000个福利院了!!!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跨国收养:超生儿当孤儿卖海外 政府负担变财产(组图)袁厉害未再收养过弃婴 只盼孩子们快长大
河南媒体调查袁厉害“房产”:有铁皮房 有废墟(组图)兰考包记者食宿1桌菜花五六百 称招待好是责任
河南亿万富翁招投标失败陷困境 赴京摆摊卖大蒜筹钱(图)袁厉害每天吃药每周看孩子 称不能见死不救
兰考县长:年近50 曾为陪了6任县委书记而失落袁厉害谈将来:想去包块地种 好好大干一场(图)
袁厉害谈离开弃婴日子:不敢回火灾房子 每次绕路(图)兰考大火采访手记:发布会前 官员在电梯里说笑(图)
袁厉害最高可获刑7年 曾被兰考官网赞美调查指袁厉害将收养孩子分成3等 购买建房超20套(组图)
央视质疑兰考政府:有钱招待记者 无钱盖福利院媒体:袁厉害将收养孩子分等级 至少20套房(组图)
袁厉害火灾后一年未收弃婴 兰考福利院投入使用(图)兰考官员:7名孤儿生命若能换来救助体系完善 值了(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厉害话题: 弃婴话题: 孩子话题: 收养话题: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