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各领域130位名人点评郭敬明与韩寒:小时代是悲哀(图)
相关主题
著名翻译家谈郭敬明:说庸俗也绝不过分韩寒:如果地球毁灭,我选择善良的郭敬明一起生活(图)
自曝有多套房子 郭敬明:韩寒想消费我(图)韩寒:方舟子心中有仇恨 郭敬明其实本质善良
韩寒暗讽郭敬明没文化 自曝初中起就没单身过韩寒撒娇:郭敬明居然没有关注我(图)
韩寒高调向徐静蕾示爱 轰郭敬明低级趣味(图)郭敬明不愿理睬韩寒 搞人身攻击是修养问题(图)
韩寒封口令?80后集体“熟”了!韩寒曾嘲讽郭敬明:他给90后灌输很贱的价值观(图)
韩寒妻子女儿被曝光 新手爸爸发表爱情宣言(组图)曾讽郭敬明毒害90后 韩寒:和过去的韩寒后会无期(图)
韩寒讽郭敬明半裸照:这些小肌肉都是雕虫小技(图)韩寒又模仿郭敬明了?连公布演员的方式都一毛一样
韩寒嘲讽郭敬明半裸照:我女儿8岁就能读他的书(图)六小龄童吐槽电影不分级 怕西游记带坏小朋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郭敬明话题: 韩寒话题: 时代话题: 电影话题: 看过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挺、贬、骑墙与不了解,都是态度。
韩寒,1982年生于上海金山区;郭敬明,1983年生于四川自贡。
两个年轻人都已年过而立,而从他们崭露头角就一直伴随的争论从未断绝,仿佛他们是一代人的两个极端,或者这个时代中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典型。讽刺的是,他们以文章初涉江湖,但是文学几乎从未成为他们价值的坐标。
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愿意,他们一直被互相比较、批评,成为彼此的参照。关于他们的话题,永远会蜂拥而至,通过网络、媒体去占领人们的视线。各行各业的人都谈论过他们,无论偏爱哪一方、支持或贬低谁,或者压根就不想关心。
也许,两个年轻人都被赋予了并不相称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相信谈论他们不仅仅是时髦。
本刊邀请了各个领域的130多位公众人物,说一说他们眼中的郭敬明与韩寒。这些谈论并不按照知名度、影响力排序,只是根据版式需要,秉笔直录。你可以试图从中看出观念和立场,也可以就当个玩儿。
平面传媒界
唐建光(新历史合作社总编辑):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任何东西。异代不同时。
朱学东(《中国周刊》总编辑):郭从一个小地方努力奋斗,而成为一个成功的明星出版商,他是一个幸运儿,也是一个努力者。虽然我并不喜欢这种成功,但无疑,这种成功正是这个社会所鼓吹的,也是几乎所有人内心渴望的。他是多元时代多元价值观的一种。我不会喜欢他和他的文字,但我必须佩服,他比夸夸其谈之徒聪明且努力不知多少。
何力(《全球商业经典》总编辑):印象中,郭敬明是个整洁的男孩,目光挺柔和的。
安替(专栏作家):你觉得我这种天天看政治和新闻的人,怎么会有能力看郭敬明啊?韩寒的电影出来之后我看看再评价,呵呵。
袁蕾(作家,记者):郭敬明这人聪明,有头脑,尤其有商业头脑,能让那么多粉丝、作家围着他,“商人郭敬明”绝对有两把刷子。但他有着致命硬伤:抄袭、狂妄,这跟几几后没关系,历朝历代这些都是硬伤。韩寒有可取之处,郭敬明也有;郭敬明有自己的硬伤,韩寒也有。他们没有可比性,他们走的是两条路。
罗昌平(《财经》杂志副主编):对郭没好印象,主要是不关心。
叶三(媒体人、作家):这二位都跟文学没什么关系。郭敬明很专业很职业,是个挺有脑子的商人。不喜欢他,但是会有点不由自主的尊敬。觉得韩寒很聪明,见面后觉得他没那么强大,很嗦,反反复复在说他代笔这件事。见他之后就不喜欢他了,觉得色厉内荏。这两个人我觉得做朋友都不怎样,就远远地当个话题人物看看挺好,把他们二维化吧。
范炜(媒体人):他俩都是80后的代表人物,都是偶像,成名都较早,都很稳定。我比较喜欢他们。
周志兴(共识网负责人,《领导者》杂志社社长):我没看过《小时代》,不知道他。韩寒,我认为是值得研究的现象。
庄慎之(资深媒体人):对郭不了解,对其作品也没有兴趣去接触,能理解其粉丝的热情。对韩寒作品也不了解,但对他对公共事件介入的锐气表示赞赏。
邓立(《嘉人Marie Claire》杂志主编):要不是做媒体,工作需要翻过他的书,我没兴趣了解郭敬明。
阿丁(作家,《坚果》主编):唯一知道的郭敬明就是此人有抄袭并死不认错的“案底”。电影不会去看。另外,我要是韩寒,我会把那天发微博调戏郭敬明的那人开掉,有多远滚多远。
张岚(财新传媒主持人):我没看过郭写的东西,也没看电影。他版税收入这么高,读者都疯了吧?韩寒我是崇拜过的,后来他小说越写越烂就变淡了。就好像你以前会羡慕别人能坐头等舱,后来发现自己也可以,就不羡慕了。
潘采夫(专栏作家):写过一篇评论《郭敬明不是个好老板》,被他当时的出版人封杀半年。郭是个生意人,小说是生意,杂志是生意,电影是生意。郭被人质疑,毫发无损;韩寒被质疑,元气大伤,因为人们期望值不一。你对一个生意人不会有期待,而对关怀社会者会有更多期待。当编辑时编发过韩寒的评论《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印象极好。
戴小京(财讯传媒总裁):郭敬明是80后才子,聪明,有悟性,生在思想开放的时代,应该也没挨过饿。
黄章晋(《凤凰周刊》执行主编):郭应该是那种典型意义的成功人士。看他和韩寒的访谈,我觉得他比韩寒老练得多。
法满(《财经》杂志执行主编、《LENS》主编):一群人挂出的招牌各异,脑袋里都塞满了相同的现实。从这点看,郭敬明还是不装着挣钱的。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我喜欢韩寒的时评与杂文,尖刻、睿智又不乏幽默。如果这代人多些韩寒,谁能说国家没希望?据说郭敬明电影票房不错,这也不能说明什么,还不能超过当年样板戏电影吧?在对当代题材影片创作处处设限的当下,参天大树没有土壤,能生长的,只能是哼哼唧唧、没有筋骨的稗草。
徐巍(《时尚Cosmopolitan》主编):我和郭敬明个人没接触过,电影也没看过。韩寒,我接触过也见过,也读过他的杂文,不错,有观点,有这代年轻人对这个时代的看法,准确与否不说,勇气值得佩服。
牛若英(《Timeout》执行主编):我当年做过四爷剽窃的报道,收到好多来信骂我,之后我对他和他的粉丝就交枪认输了。有个粉丝的话记忆犹新:“四爷就算抄了别人的话,也抄得比原作好!”
孙凯(《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原先在我心目中,韩寒是偶像,郭敬明是小丑。我喜欢韩寒的几乎每一篇网文,包括《论革命》等等。现在逐渐改变印象,郭似乎更像是正常成功人士。
李鸿谷(《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没看过郭敬明的电影,郭与韩的作品,阅读都极少,我自己的阅读趣味正好与这两位错开。
王锋(《GQ智族》主编):对郭敬明我没有恶感,也不喜欢对他个人的任何嘲弄和攻击。我觉得他拥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切优点:成功,励志,尊重自我的欲望,热衷物质与享受,努力勤奋,但他的局限也在这里,离这个时代太近了。
卓伟(《南都娱乐周刊》主笔):韩寒这个人比较实在,我们曾经偷拍过他,但他对我们的工作还给予了理解。他曾经说,每一个社会名流都是王八蛋,我非常赞赏。郭敬明曾经因为抄袭惹上了官司,最后还被法院认定他作品抄袭,我对他印象就不是很好。
网络媒体界
曹轲(南方网总编辑):没有看过,不评价。
陈彤(新浪网总编辑):小四给我的感觉是,做人做事都很认真努力,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年轻人;平时显得比较谦卑且仗义,对粉丝也不错。商业运作方面,他有自己精准的商业定位,懂得自己的市场、读者和观众,有心打造自己的商业小王国。
曹海丽(纽约时报中文网执行总编辑):我对郭敬明基本不了解,也没看到他的电影。
刘春(搜狐网总编辑):没看过电影,只翻过小说,满纸荒唐言,一堆奢侈品,翻两页扔了,难道是首创的商标小说?
钭江明(网易副总编辑):我很早以前见过郭敬明,他还没大红前,一帮人吃饭时,他一个人站着看电视,那时他还不大合群,不喜欢跟“大人”混。对韩寒一直很欣赏,聪明,积极,自省。除杂文外,他的《1988》也挺好。不过早期文字我不喜欢,有点卖弄。郭敬明入世,但与这个世界脱离联系。韩寒入世,但会跟时代刻意保持距离。
广播电视界
哈文(CCTV导演):没看过郭的电影,也不会去看,可能我不是他的读者群。但存在必然有道理吧。韩寒,有思想。
张泉灵(主持人):抱歉我真的没有发言权,没看《小时代》,人物我更不了解,我也不看他们的书,不好意思。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我觉得,一个作家或作品能流行,需要大众呼应,可能被作品打动,可能被人、被精心的包装打动。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众最终选择了郭敬明,这说明他符合这个社会的主流,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水平。
曹景行(资深媒体人):只看过郭敬明的照片,还有网上他的粉丝的一些言论。觉得他有点像某个教派的教主,与信徒一起拒绝长大。
和晶(电视主持人):我没有读过郭的东西,读过韩寒的,这种选择也是因为文字偏好吧。
郭亮(央广中国之声采访部主任):我曾在2009年读到《小时代》,如同吃到一块诱人的植物奶油蛋糕,被反式脂肪酸腻得糊住了嗓子,这辈子不想再看见蛋糕了。虽然我还没看过电影,但我猜《小时代》是化学试纸,会红蓝立见地显示出你的年龄、文化和偏好混合后的酸碱性。在我眼里,他们是物质的一代,以至于他们的心脏是塑料的,还喷了香水。当然我也知道,在他们眼里,我们是长了肉心的恐龙。每代人都是环境的产品,别挑剔各自归属的范式。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成为群类的发言人,那他应是可敬和明慧的。
罗振宇(“逻辑思维”主持人):他们二人恰恰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生存方式的两极。郭敬明是整合资源的高手,韩寒是把自己做成资源的高手。
林溪(央广“新闻纵横”主持人):我成长时期,恰好郭敬明刚成名,他的文字带有漫画式语言和颓废迷幻风格,比如《幻城》,还有青春期的迷茫冲动,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我都看过,这些都是切中年轻人要害的。他并不掩饰自己对财富和奢侈品的追求,反而觉得这才会让年轻人觉得他很酷,觉得像他这样才是成功。
王志安(CCTV《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我知道郭敬明是个少年作家,曾经陷入过抄袭的丑闻,还知道他的身高经常被人拿出来开玩笑。他还演电影了?
邱启明(主持人):韩寒跟郭敬明这个,我都不想去说话。评价人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儿,那就算了吧,有慈善方面的事跟你们聊聊。
赵忠祥(主持人):我对他们俩真的不了解,因为我这个年龄(71岁)跟他们好像对接不上。
董卿(主持人):我只对韩寒了解一些,我看过他的几本书,郭敬明的没有看过。
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一点印象都没有,抱歉抱歉。
朱利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外看点”栏目主持人):对他俩,不熟。我身边……没讨论过他们俩。
知识界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我对郭没有任何了解,对韩我也没什么特别的交往,所以不适合谈。
刘瑜(清华大学副教授):我对他们俩都不太了解,郭敬明的书一本都没读过,他到底是怎么出名的、代表着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话题就不乱说了。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本来对郭敬明的电影有个刻板印象,感觉应该比较小清新,或幼稚,没打算看。但听一老教授说和他夫人看了,评价“没有那么差”。于是,我也打算有空的话,可以看看。对韩寒,比过去关注度大大降低。可能过去的关注更出于对80后关心政治的肯定,以及喜欢他戏谑、幽默的表达方式。现在,氛围不一样,他网络表达的公共性也不那么强,所以关注度有所下降。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我不看电影,甚至不知道此人(郭敬明)是男是女。
徐昕(法律学者):没看过郭的作品,对他没有任何兴趣。对韩寒,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罗天昊(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没看过郭的电影,印象有三,浮躁柔软的花样美男,抄袭者,出版人。韩,新锐,洞察社会,但根基尚浅,缺厚重。
金矢(中国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博导):没看过郭敬明的作品。韩寒的也没看过,那之后更不看了。
老金(思想史研究者):郭敬明漂亮、时尚,跟韩寒“对着干”――但韩寒总是“攻击”郭敬明,郭敬明则用自己不断攀升的人气“回敬”韩寒,用“不搭理”跟韩寒冷战。二人皆可属于文学界、娱乐界、时尚界,唯不可属于思想界。凡以思想界尺度衡二人者,皆误。
袁伟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曾经和郭敬明一道参加过南方电视台的活动,远远望去,前呼后拥,有一群拥趸。因为不了解,无从评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国的文化市场大得很,各显其能,各自争取自己受众,自由竞争,和平相处,不必斗得你死我活。
张宏杰(作家,历史学者):郭敬明的作品我读了一点,没读下去。电影也没看过,国产电影基本不看。至于郭敬明现象,感觉是时代产物。希望这个顾头不顾尾的蜕皮时代快些完成。对韩寒,除代笔门不论,他的博文我是挺喜欢的,好看,有价值。但他的小说一样看不下去。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化的花园里,应该容忍形形色色的花朵,即使是郭敬明。不过坦率说,我不希望自己孩子迷恋郭敬明式的价值观,也不会接受一个“小时代”风格的学生坐在课堂里。事实上,到大学阶段,学生会成熟点,更容易倾向于精神直白的韩寒,而非物质修辞的郭敬明。我曾经在南大课堂上询问过,有哪些同学是郭敬明的粉丝?回答我的是一片惊愕而夸张的哄笑。
彭兰(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不好意思,都不太了解,没有发言权。
刘蔓(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我没有听说过郭敬明,韩寒听说过一些。郭敬明为什么这么热?
傅国涌(历史学者):对郭敬明其人其作品走红的现象,很私人的看法:不过是泡沫,肤浅,媚俗,迎合本能,尤其迎合了这个时代应试教育压制下部分少年男女的需要。明明是大变、剧变的大时代,用他的方式抽空为虚假的小时代。但泡沫再流行还是泡沫。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郭敬明不管招惹多少风雨,集作家、主编、导演于一身之才气,为同龄人所鲜有。我也年青过,望尘莫及。无论褒与贬,关注,就是他前行的动力!对韩寒,褒与贬、赞与弹,小时候怎样怎样―我才不管那么多,其作品能成为我茶余饭后的奢侈品,我就消费一把。
三糊涂(历史学者):读中学的儿子跟我说过:“你们喜欢韩寒,我们这个年纪的反而大都喜欢郭敬明。”这里所谓的“你们”,当然是指成人。成人为什么喜欢韩寒?不就是这家伙除了玩文字、玩赛车,还有公共情怀和社会担当吗?相反,小郭子就啥都没有了,就是自娱自乐,哄一帮小屁孩玩儿吧,随他们玩儿吧,这就是一个玩儿的时代。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在还说郭敬明和韩寒是不是有点过时了?我现在奇怪的是,郭敬明的粉丝很多,但以前不说话,因为太小了,现在居然都会打击会骂人了。如果一种很无聊的文化现象会变得理直气壮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吧。我从头到尾不喜欢郭敬明,无聊还这么张扬,无聊得还理直气壮了就让人有些反感。
评论、出版界
石述思(知名时评人):郭敬明小巧但腕大,脑残粉丝真多,是这个时代的奇葩,他应该天天唱《感恩的心》。这是大众文化初期的自然选择,希望他的小时代尽早谢幕。韩寒正在告别残酷的青春,像所有桀骜不驯的孩子,必然完成彻底的成长。或许,真实而正常的韩寒比传奇更符合时代的胃口。
张立宪(《读库》主编):抱歉我没有兴趣。
李承鹏(时评作者):我只批评公权力,或为恶的权力反复公开辩护的个人。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可怜的。包括我自己。
鄢烈山(杂文家):没有看过郭敬明的电影和杂志、书。对他无兴趣,但感受过他的粉丝狂热。前两年“南国书香节”,在华南理工大学会堂,介绍别的作家与评委,掌声稀落,他一出场,大学生们全起立鼓掌。
呙中校(专栏作者):没看过郭的电影与书,他的影响力很大,但不会有生命力,想想当年的汪国真。韩是特殊言论环境下的产物,他或他团队市场化的操作,是成就他的重要原因。韩对读者、对关注他的人欠真诚。
苏小和(财经作家):不了解郭敬明这个人,没看过他一个字。韩寒是个明星,看过他的文章,以我的趣味看,文章不是这么写的,不过像他那样写文章的人还有很多,像一顿能够让人吃撑了但是营养不够的饭菜。
张铁志(台湾乐评人):我对郭完全不了解。
程青松(影评人,《青年电影手册》主编):可能没法谈,不想谈论这个事情,不好意思。
严杰夫(书评人):从本质上说,郭、韩和娱乐明星差不多,他们是靠媒体曝光率来塑造自己形象的,而不是靠他们的作品。
五岳散人(专栏作家):郭敬明,阴柔,很会经营。看过几页《小时代》,矫情得像是如花抛出的媚眼,还一身世界名牌,那些奢侈品厂商不付钱就太无耻了。
演艺界
杨幂(演员):我更喜欢他们两个在一起,没有,开玩笑的。如果不能在一起的话,更喜欢郭敬明,因为我们认识,了解更多,但韩寒我不认识。这次跟郭敬明合作,他在做导演方面的专业让我印象深刻。他掌握全局的能力和判断力都让我很惊讶,也很吸引我。
陈数(演员):印象中郭是成功商人、出版人。我想说的是,畅销书作家,商业上成功的出版人,同能否拍出精品电影完全两码事。郭和他的小说呈现的价值观,不是我欣赏的,但我尊重这种存在。韩寒文章中呈现的东西,很多是我喜欢的,所以印象很好。至于他之前的风波,我不掌握相关知识。
周宴西(演艺经纪人):没看《小时代》,没法评说,周围各种声音都有。我比较关注各类数据。目前票房喜人,但每日票房略有下滑。猜测该片没有贡献普世价值观。
机构
王旭明(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致青春》、《小时代》,我更盼望周杰伦的《天台》;韩寒、郭敬明,我更期待周杰伦的小说问世。
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郭敬明的名字很熟,但是完全不了解。韩寒的事儿都是听过一些。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我没什么印象,对他们不太了解,没什么好说的。
李永波(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他们俩干什么的我都不知道,我没时间对他们感兴趣,我只对羽毛球感兴趣。
吴冲(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秘书长):没看过郭的书或电影,听闻过一些评论,完全没兴趣。庸俗是没啥好批判的。我挺喜欢韩寒。有需求,就有合理性。
章丰(浙江省科协副主席):一、没去看《小时代》,也不关心各种吐槽。喜欢的理由可以不同,不喜欢则是因为在小四之外,已各有所爱。二、韩寒小说读不下去,作为公知的帖子,还挺喜欢。虽然部分表述流于文字游戏,客观性值得商榷,但没有偏离诚实的常识。
商界
杨锦麟(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资深媒体人):我对他们的情况不熟悉,不胡说八道了。其实,我刚给《南方人物周刊》写了一个封面来信,封面人物就是郭敬明。
侯小强(盛大文学CEO):社会对郭敬明的评价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大家拿他身高调侃他,我觉得特别不好。
我和小四是好友,他很聪明,善于学习,也很刻苦;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活得很明白。韩寒,和公开场合不太一样,内向,有担当,也有负担。我和他曾经讨论过开发《独唱团》作者的商业价值,他像是能想通,但不愿意做。他背负期望太大。他的负面(新闻)出来后,我建议他找国际公关公司做品牌维护,但他最终没有。我倒不认为他和郭敬明就是两个价值观。
晓昱(中国杯帆船赛创始人、CEO):我没看过他(郭敬明)的电影,也不打算看。他的书随意翻过两页,从未打算看。我认为郭敬明是一个很懂得用户心理和模仿学习的人,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不具备成为这个社会正向价值传播的视野、格局与能力。与其判断郭敬明,不如研究下为什么这个时代会有这样的人成名。
洪晃(《iLOOK》杂志出版人):他(郭敬明)很袖珍,说他坏话,好像是欺负小孩,夸他又委屈了自己。至于韩寒,是我的朋友,非常喜欢他的博客和散文随笔。尊重他的评论,有分量的。前几年觉得中国都市人口一人一票的话,难免他就成政治家了。
王利群(百联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我对这些人没啥兴趣,无病呻吟。
陆剑(雨润地华集团副总裁):不知郭敬明为何人,听起来耳熟而已。对韩寒的印象是,赛车手、作家、评论人,是个争议人物,我的同学朋友都为此人辩论过,我觉得挺好。他肯定不是坏人,为什么要伤害他?
刘洪涛(开心麻花总经理):我觉得郭是个营销天才,他清晰地了解这个时代许多年轻人的“三观”,准确把握了他们的审美需求。这是他的胜场。韩寒,很欣赏他的犀利,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王朔。
钮铮(中国娱乐传媒集团副总裁):郭敬明的电影反映了这一年内中国电影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三四线城市院线迅速崛起,90后观众迅猛增加。两个变化决定了郭的电影上线后迅速取得很好票房。就郭的电影本身讲,构不成一种现象,而是电影市场的现象,从《泰》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这些电影上线后,如果口碑还行,票房会延续3~4周,但《小时代》,他的粉丝看过后,票房也就到头了。
杨晖(唯众传媒总裁):还没看郭敬明的电影,不过我相信他创造了一个电影的新品类,我叫它粉丝电影。这和明星演唱会粉丝来捧场没什么区别,所以电影本身的好坏已经不重要。郭敬明是80后里物质控的代表,无论他的生活腔调还是他的作品,都散发着浓浓的物欲气息。无所谓好坏,这就是一种存在。
许亮(合一资本创始人、合伙人):郭敬明的形象很符合这一代年轻人的自我期许,既自恋、阴柔、内心活动丰富,又因为外表因素让大家感觉更加真实和贴近凡人。他几乎是90后丝自恋又自卑的矛盾心理的完美具象。
张立(500.com集团副总裁):庸俗时代,竖子成名。郭敬明的流行是时代的悲哀。
唐岩(陌陌科技创始人):完全不了解郭敬明,也不怎么了解韩寒。我对《小时代》的评价,完全没有考虑导演本人的任何背景,也就是说,无论谁拍出的《小时代》,都是一部烂片。
安玉刚(北京影行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我觉得他(郭敬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不仅仅是一个导演,还是一个营销专家。
杨磊(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总监):我不喜欢郭敬明的小说,但是我挺佩服他的,这可是靠自己聪明才智改变命运的典型。一个小镇青年,就靠一门手艺,完全改变命运,这TM才是中国梦呢。韩寒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梦想,但绝大多数人没法实现。
方三文(雪球财经创始人):韩寒的文章看过一些,我发现他经常看《南方周末》……
张向东(3G门户总裁):没看过郭的任何作品,却可以感受到他对商业成功的极度渴望和超级赞的敬业精神,所以,敬佩,但以后还是不会看他的作品。
申音(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郭敬明是)非常聪明的商人,洞悉人性欲望的营销高手,有成为新一代“史玉柱”的潜质。
刘哲(无限自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寒已经从一个有天赋的文学青年,一路朝着公知的路上奔去,已然成为一个公知了。郭敬明呢,我觉得他更像我们自小接触的、走偶像路线的,比如小虎队,写东西感觉很假,但你又觉得很美,我看的时候还掉眼泪。韩寒的文字像一个小伙子,郭敬明的文字更像一个活在漫画世界的萝莉。
刘同(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我觉得俩人都很好,他们真的是把自己的特点利用到了极致,比如说郭敬明,《小时代》不像是一个电影嘛,但郭敬明已经成功地把《小时代》做成一个集体回忆,尤其是90后。跟着韩寒做梦,跟着郭敬明合伙、赚钱我觉得是很多人的梦想吧。在我看来韩寒能在这样一个社会让自己的个性这么自由奔放,且生活得很好,他是不能复制的,郭敬明则可以,所以郭敬明可能会更容易成为很多90后想成为的目标,因为你看他真的没有什么先天性的优势,都是靠自己。郭敬明可能更适合当下对于中国梦的诠释吧。
文艺界
柏邦妮(编剧、作家):两个之中,一定要喜欢一个的,肯定是韩寒,他代表的是一个反体制、不墨守成规的、带着锐气的,对社会现实有观察和思考的形象,80后对他认同感肯定要强一点。作为一个从业人员,我去看了电影《小时代》,感觉很差,电影本身是有标准的,他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处女作导演也很多啊,比如九把刀,我觉得他要是能拍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画面质感、音乐、美术,我也不会落差那么大。而且《小时代》传达出的东西挺可怕的,几个女孩有明显的阶层,它更像偶像剧,没有青春片该有的锐气清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叛、反思。郭敬明是个世界仔,捞世界的人。
张晓舟(乐评人,作家):我是实在没时间去电影院求虐呀……
谭伯牛(《战天京》作者):每个时代的少年都会有他们的三毛琼瑶席慕容李敖柏杨龙应台,谢天谢地,大陆物质精神文明进步不小,终于有了本土的文化偶像,如郭敬明韩寒。成年人不必过多干涉少年人的兴趣,倒是成年人要认真检讨自己的书柜以及硬盘。譬如,一本正经论证超女投票是民主的先声,《文化苦旅》家置一编,于丹论语风行海内,这类笑话还是少出现为好。稍稍自重一点儿,不要让少年人瞧不起。
野夫(作家):两人,一个有价值观,一个没有。其他不评价。
韩松(科幻作家):《小时代》表达了对稀缺资源的空前渴求:物质,爱情,友谊,合作,创业,成功……是一篇80后的抵抗当今中国下流文化的宣言。当我们看到李天一和郭美美代表的文化越来越在蔓延时,就觉得《小时代》传达的理想主义的珍贵。事实上,郭表达了他对大时代的愤怒,只是通过一种轻松、幽默、时尚的方式讲述。这是80后独到和了不起的。他们在陷入最无望的困境时,哭过后,却不低头屈服,四个女生在高速路上,大雪天里,抱着服装,扔掉鞋子,不顾一切朝着我们赤脚奔跑而来的镜头,把大队大队堵成一团的汽车甩在身后,我感到,是在把一个猥琐沉重、阴暗缓慢、老态龙钟、狰狞压抑的旧时代彻底甩下。至于韩寒,希望他快拍电影。
许知远(作家、出版人):我送你一句话:奥登说,对于一本劣书,我们能采取的最好的态度,就是不去评论它。
大仙(作家,诗人):以前已灭过他(郭敬明)无数次了,对他已无感了。
邵夷贝(独立音乐人):单从适者生存的角度来讲,郭敬明在当下环境以及这个年龄段的人中,算是进化得“成功”、居于食物链上层的人了,抗打击,高效,理性,聪明,商业意识清晰,相当适应这个时代。当然大家现在都在争论的是“他这样进化好不好、是否能把世界向好的方向引导”的问题。因为他的影响力太大,而且是用文化产品的方式直接影响青少年。公知们只是认为郭敬明将他的影响力全部用来赚钱,这不是一个引导年轻人的“作者”应该做的事情。这应该也是很多公知赞赏韩寒的地方吧。当然韩寒的进化不算“成功”,有颗玻璃心。
彭建峰(彭彭喜剧创作工作室相声小品喜剧编剧):郭敬明的微博当中,基本上每条超过120字的微博,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错误。郭敬明抄袭他人,证据确凿,却从不承认,再就是他的作品向来无病呻吟,小资情调,没任何意义。
刘原(专栏作家):我们不必要求读者有什么口味,他们爱什么自然就是什么,就像当年的汪国真琼瑶流行一样,就像《读者》、《知音》流行一样,所以不必过度批评他。应该批评的是他的抄袭。年少的时候喜欢郭敬明,我觉得没什么错,但爱一辈子郭敬明,恐怕就有问题了。现在的韩寒,我觉得他的状态挺好,没太把文字当回事,所以更自然一些。郭的文字雕琢痕迹很重,而且雕得很别扭,造作。而韩寒已经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这是他们的最大区别。
徐达内(专栏作家):没看过电影,但看过他主持的刊物,因为想知道他为什么在90后那里那么红。我本人不喜欢他那套东西,但挺佩服(他的)勤奋和市场目光精准。青春和电影一样,最终都会散场,年轻时又有几个没脑残过呢。
春树(80后作家):我们在文学创作和审美上不同,书看的很少,不评价了。他自己作词的那首《热雪》不错,喜欢。电影,我是抱着看看同行能力的心态看的,60分。虽然审美不同,但理解他的价值观,物质主义没什么大问题,不偷不抢也不猥琐,从作品角度,电影没有挖掘更深的人性、内心和社会现实,该有更多的火花和碰撞。不过,里面的男孩都很养眼。
史航(编剧):我在很多年前说过一句话,甚至在韩寒写那些政论性文章前,我说,80后韩寒是逞强的代表,郭敬明是示弱的代表。逞强令人感动,但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争议;而示弱的话,可能会带来更多争议,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益,因为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把郭敬明当作一个保护的大神,而奋勇地成为他的圣骑士团。
宁财神(编剧):没兴趣(评论他们)。
沈嘉柯(作家):之前有媒体采访了我,把我想问郭敬明的问题又采访了他。我问他媒体的社会公器意义,他扯到金庸啊武侠啊杂文啊什么的。他这个回答用来跟韩寒聊比较合适。我只是说可以不承担社会责任,但不能反向倡导而已。看来他对于社会责任这种说法,相当纠结了,都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挺逗的。韩寒这个,怎么说呢?他的代笔事件出来后,也令我很困惑,我可能还是觉得,他的文字,有父亲帮助的影子,这个是人之常情。一个擅长写作的父亲,替孩子改文字,甚至改写很多,都没什么。
其他领域
王悦微(微博@我们1班):郭敬明是挺精明的人,他挺无所谓,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整个社会的文化审美就是这样了,难怪他会有那么多粉丝,庸众当道。韩寒的小说我看不下去,尤其《三重门》。博客杂文好许多,但盛名之下,不过尔尔。我只看过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从这本小说可以看出他出身平民,甚至更底层,所以才充满了那种“等我做了蒋委员长,每天吃白面馒头”的贵族式意淫,只不过小说里的白面馒头变成了LV钱包,内裤,恨不得鞋垫也是,还想露出一截给人看。倒是蒋方舟的文字,是这个年龄作家群体中我最喜欢的,大气,有体恤,有悲悯,有冷静。郭和韩都比不上她。
琢磨先生(网络名人):郭敬明、杨幂,包括芙蓉姐姐,他们还都挺好玩的―被那么多人吐槽调侃,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还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事情,挺不容易的。韩寒的很多鞭辟时政的文章写得很深刻,对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郭敬明的小说我没有读过,所以对于他本人,我不讨厌也说不上喜欢,总认为他的作品应该是属于年轻人追逐的读物。但我夫人是80后,我们一起去看了电影《小时代》,看完后我吐槽个不停,在我看来那就是一个关于奢侈品的时装秀嘛,她觉得还行,俩人还因此闹了“家庭矛盾”―就我了解,因对《小时代》观点不同在现实中闹矛盾的事还真不少,可能年青一代从郭敬明的电影中找到了青春的影子,这或许是他们“致青春”的一种方式吧。
周筱(著名爆料人):看过《小时代》预告片,实在无法看下去。郭敬明以如此拙劣的文字,却能获得如此众多粉丝追捧,不得不承认商业营销的高明。从我的阅读趣味出发,我无疑极端鄙视郭。但郭却又是一个不得不让人面对的存在。郭敬明的作品主题很简单,要么有钱要么有色(包括男色),否则你就狗屁不是。他的书如同那些销量惊人的成功学、管理学、营销学、心灵鸡汤书籍一样,注定是垃圾。
梵高奶奶(画家,儿子江华代为回答):老太太真没听说过。我们在家谈论“小时代”之类的,对她而言,还不如谈论萝卜白菜亲切,可怜的韩寒郭敬明,一下变成萝卜白菜不如了……
胡淑芬(资深广告人):郭敬明的作品、小说和电影,都没看过。对人不喜欢,甚至厌恶。公然剽窃,死不认账,不执行法院判决。这就属于道德败坏、商业犯罪、对抗国家法律……这种人被捧为成功典范,让人无语。韩寒是一个活出真我的人,他的生活、他的状态,是我向往而此生无法实现的。TMD,我忌妒他又欣赏他。
李淼(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微博名人):我没看《小时代》,原小说也没翻过。对《小时代》这样的电影,我既不批评也不看批评,除非因其他事郁闷了,会去豆瓣看看一些人吐槽。郭敬明的书好卖,说明他可以放下自己去为别人写作,我不反感。有些人只为自己写作,我不但不反感反而喜欢。我不知道韩寒是前者还是后者,我希望是后者。
h***f
发帖数: 4541
2
作者认识不少公蜘母蜘啊!有代表性吗?
s*******e
发帖数: 1389
3
我们Science领域的点评呢?
l****t
发帖数: 36289
4
有意思
100000000000000字符
s**********4
发帖数: 2168
5
郭,我只看过他的幻城,当时挺喜欢的,还因为在学校亲眼看到他而开心了一阵。不过
后来就越来越不喜欢了,感觉他的书实在是太无病呻吟,是那种喜欢忧郁感觉的少男少
女崇拜的东西。特别是一朋友,那时见她,她就跟我说什么郭的书,什么感动啊,流泪
啊,还喜欢背他的书里面不痛不痒的句子。听得我真想抽她啊,好好的生活不珍惜珍惜
,生生的被这些书搞得没事就45度角流泪仰望天空的。。。实在受不了。。对于韩寒,
他刚出名的时候我就喜欢啦,他的文字不做作,又带点颓废感,我就好这口啊。。可是
记得高中一男同学把印着韩寒头像的杂志踩脚下,狠狠的说有啥了不起之类的。哈哈,
好像我认识的男生都不怎么喜欢他。。。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六小龄童吐槽电影不分级 怕西游记带坏小朋友韩寒封口令?80后集体“熟”了!
揭秘韩寒《独唱团》被迫解散的三大原因(组图)韩寒妻子女儿被曝光 新手爸爸发表爱情宣言(组图)
韩寒证实起诉方舟子诉状未提交 后悔选择当作家韩寒讽郭敬明半裸照:这些小肌肉都是雕虫小技(图)
韩寒感叹后悔当作家 方舟子建议:改行做歌手(图)韩寒嘲讽郭敬明半裸照:我女儿8岁就能读他的书(图)
著名翻译家谈郭敬明:说庸俗也绝不过分韩寒:如果地球毁灭,我选择善良的郭敬明一起生活(图)
自曝有多套房子 郭敬明:韩寒想消费我(图)韩寒:方舟子心中有仇恨 郭敬明其实本质善良
韩寒暗讽郭敬明没文化 自曝初中起就没单身过韩寒撒娇:郭敬明居然没有关注我(图)
韩寒高调向徐静蕾示爱 轰郭敬明低级趣味(图)郭敬明不愿理睬韩寒 搞人身攻击是修养问题(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郭敬明话题: 韩寒话题: 时代话题: 电影话题: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