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近日,随着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戴着头巾的辛格再度把印度带进人们的视线。近期以来,关于印度有不少话题,像印度已成世界上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有人就提出,为何西方热炒“中国威胁论”而不说“印度威胁论”,是对印度的偏袒吗?在伊朗问题上,印度为何又一反亲近西方的“常态”,不顾美国“制裁”的威胁,继续坚持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反对美国制裁中国?……这样既与西方相互亲近又反对西方的外交姿态,其实背后反映出的是印度的外交特征。
环球时报文章称,有人称印度外交为“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因此,它能够同时与俄罗斯、伊朗,以及西方国家的处理好关系。这的确算是种“高难度”的外交套路。那么,该如何认识它的这种外交策略?印度外交又是如何做到“八面玲珑”而屡试不爽的呢?前外交部政研室主任、前中国驻印度、波兰大使裴远颖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就详细分析了印度内政外交的来龙去脉。
印度用“补偿”手法在伊朗、美国之间周旋
问:在伊朗问题上,早些时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声明,要求中印韩等国家在7月底前削减从伊朗进口原油,否则予以制裁。就印度来说,一直坚持从伊朗进口石油。美国真的会制裁印度吗?一向与西方交好的印度,会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裴远颖:美国应该不会制裁印度。在伊朗问题上,印度之所以如此坚持,因为伊朗在印度外交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不仅因为伊朗是印度的能源供应国,也因为伊朗的地缘政治位置对印度很重要。伊朗位于巴基斯坦北边,又是伊斯兰国家,所以,印度需要同伊朗保持良好的关系来制约巴基斯坦。否则,一旦伊朗和巴基斯坦联合起来,巴基斯坦的力量就变大了,而伊、巴两国是很容易联合的,它们都是伊斯兰教国家。印度很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因此,由于能源和地缘政治的原因,印度非常重视同伊朗的关系,从目前情况来看,不会因为西方的原因而搞坏与伊朗的关系。
但是,另一方面,印度也很清楚,要达到自己成为大国的战略目标,离不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支持,它的资金、技术等外部条件都得靠西方。印度不可能为了伊朗而牺牲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所以,同时维持两头的关系,这是印度的利益所在。现在,西方和伊朗严重对立,印度的回旋空间其实很小,压力很大。不过,由于印度灵活的外交手法,美国也不会在伊朗问题上太为难印度。
印度在外交手法上善于“补偿”的原则,他在石油问题上没有配合美国,仍然照买不误,但它会在其他方面给美国一点支持来换取谅解,比如在联合国的表决上,以前在中东问题上的投票,印度一般会和中国、巴西等国家基本一致,但在叙利亚问题上它没这样做,尽管印度代表也发了一些言论,认为单方面谴责叙利亚政权也是不对的。在叙利亚问题上,这就缓和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满情绪。
所以,印度这样一做,使美国和伊朗都认为伊朗不应该是打击对象,而是争取对象。伊朗看到印度继续买石油,会感到印度还不错,没有像日本那样跟着西方跑,美国看到,虽然印度没有中断和伊朗的关系,但在投票上支持了我们,就不要过分为难它了,对他的不配合,不想放过也就放过了。
问:有人把印度的这种外交策略形容为“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您怎么看?印度外交具有什么特点?
裴远颖:外交是印度的强项,比它的内政要厉害得多。在尼赫鲁时期,印度就提出来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以后各界政府的努力都是在追求这个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在冷战时期偏向苏联,还是冷战后偏向美国,他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就是自己要做一个大国,不当别人的附庸。从尼赫鲁开始,历届政府的外交技巧也都比较高明。
首先,从政策来讲,首先推出了“不结盟政策”,政策要旨就是既不过分依赖任何一方,也不过分得罪任何一方,有时依赖和得罪不可避免,但有个度。就算在冷战时期,印度虽然明显地向苏联倾斜,但也不与西方对抗。因此,不结盟政策使印度,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好,同西方国家关系也保持了平稳。不结盟政策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所以,印度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冷战之后,它还有延续了与俄罗斯的比较好的关系。
从策略上来讲,印度善于抓住与其他国家的共同点,力求找到共同语言或共同利益,这样就能把本来存在的分歧淡化下去。比如,它和美国打交道,就强调双方都是民主国家;和苏联打交道,就说都是追求社会进步的国家,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属国大党的左派,有社会主义思想,他提出印度的模式就是社会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式的社会”,社会主义对他来说并不是异己的东西,当然,对社会主义的界定与我们有所不同;现在和俄罗斯打交道,它就强调双方是传统的友好国家、可靠的朋友;同中国打交道,它就说都是文明古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同新独立的国家打交道,它就说都是过去殖民地的国家,有共同的历史,等等。这样,各个国家就会感到,印度可以合作,至少不是竞争对手。
印度外交能做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除了这种外交策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印度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远离美、俄、日、欧等等这些世界力量中枢,与这些国家任何一方都没有什么根本利害冲突。像中国就不行,利益纠葛很多,有时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客观原因不同。
问:西方国家对印度还有个称唿,就是“最大的民主国家”,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认可它,接受它。除了印度的外交策略外,它的西式民主制度是不是也给印度外交带来了便利?
裴远颖:印度和西方的殖民历史的渊源、政治制度,对它的外交的确也有有利的影响。印度在政治制度上与西方比较接近,比如,它现在的法律体系、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等等基本上是沿用了英国的。所以,西方一般对印度有一种亲近感。他们一想到印度,就是民主国家,是“自己人”。而且,印度的精英群体对西方的外交理念、思维方式及种种法律规章制度都比较了解,这样就比较容易沟通。而且,因为有这个基础,他们之间的有些差异就容易被容忍。像美国看到中国有些什么事情,不满意就跳出来批评、叫唤,而对印度它就能容忍。
不过,也不能忽略西方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消极影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民间还存在反感。我记得在印度的时候,有一个地方,过去英国人屠杀过大批起义的印度人,现在,那里还保护得很好。人们谈起这个事情还是愤愤不平的。所以,对西方那一套,也不是每个人都赞赏的。可以说,殖民主义的残酷造成的心理影响,在印度民间随处可见。所以,一味跟着西方跑,在印度也不得人心。
问:印度对西方国家既有亲密之处,应该说也会保持距离,到底它对西方是怎样的态度和立场?它给自己是怎样的定位?
裴远颖:印度的外交原则是独立自主,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印度在处理与西方大国的时候,既密切合作,又保持距离。一方面,印度看到,印度要成为一个大国,需要美国的支持,需要同美国搞好关系,另一方面它也知道,印度的利益并不会同美国完全一致,美国的一些政策和做法,印度也不能同意或全部同意,要做到完全亲密无间是不可能的。而且,同美国的关系过分亲密,也会影响他的国际形象,因为印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自命的。大国、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国家,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这就是印度对自己的国际定位。
问:最近有人提出来,印度已经是世界上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为何国际上有“中国威胁论”却没有“印度威胁论”?西方对印度的“偏袒”是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裴远颖:印度发展自己的军力一直是比较积极的,近年来军购力度明显增大,去年开始,印度已成为世界上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我觉得和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第一,印度认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成为大国的必要条件;第二,国际格局和印度周边形式发生变化,中东乱局、和巴基斯坦关系紧张等等,在它看来,现在的世界比过去更不安全了;第三,就是应对中国的崛起,他认为中国发展得很快,军费增长很快,海军持续活动,所以,就觉得自己也应扩大军力。
印度的军备扩充,对世界产生很多影响,东南亚有可能激发军备竞赛,会引起巴基斯坦的担心和疑惧,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可能会增加。但是,我们对印度的军备现象也不能估计过高。印度2011年的军费开支是400亿美元,占GDP不到2%,相对于我们来讲还是少,我们是1000亿。购买武器的经费占军费开支的比例比较大,说明武器主要靠进口,自主研发力量不足。并不能说明印度的强势。
问:还有人注意到,虽然印度也拥有核武器、存在各种人权问题,但西方在这些方面对印度并没有那么苛责。
裴远颖:如果说西方对印度的核武器问题完全没反应,是不准确的。1998年印度搞核试验的时候,美国就曾大为震怒,当时宣布了很严厉的制裁,比如,中止与印度一切关于核的合作、不进行这方面的科学交流等等。但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反恐战争起来之后,美国对印度的需要增加了,才逐渐取消了对印度的制裁。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制裁还是取消了,也表现了对印度的宽容。它觉得印度即使有核武器,对它也不会是威胁。而且印度一再保证不扩散,也的确没扩散。
关于印度的人权,西方过去人权机构里面也经常出现反对印度的议案,比如它的种姓制度、官员腐败、贫富悬殊等,而且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表决的时候,印度往往也和中国站在一起,反对西方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内政。但总的来讲,也像核武器问题一样,因为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在西方眼中被冲淡了,西方对待它的态度比较宽容,与对中国的标准不同,可以说,这是西方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偏见所造成的“双重标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