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四川新闻网10月25日报道:每日早上和下午上课前,四川泸州市泸州高中前后校门处,都会有学生分列两旁,以鞠躬敬礼方式,迎接每一位老师的到来。学生干部说,这是泸州高中学生团体自律部的一个传统,“目的是让老师感受到尊重,让老师心情得到放松。”该校德育处介绍,“向老师鞠躬,是一种传统礼仪的回归,有利于调剂现代师生的关系。”
学生分列大门两边虔诚的鞠躬,老师们昂首阔步走进来,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被刺了一个咯噔。有老师非常感动,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学生干部也称让老师笑一笑是他们的目的。鞠躬就为了博得为师者一笑,博得为师者精神轻松,可是又有谁知道鞠躬的学生心里的感受呢?这哪是传统礼仪的回归,这分明就是奴化礼仪的复活。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更没有什么感动,我为学生感动委屈。学生尊敬老师的方式,一个自然的微笑,一声亲切的称呼,一个真诚的眼神,就是对教师最好的尊重,足以令老师们感到温暖。鞠躬礼仪,老师的心里是熨帖了,学生的心里未必高兴。学生站立大门两侧,老师陆续进来,学生要弯腰多少次呢?嘴里要说多少次“老师好”呢?这不仅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疲倦,更主要的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我想就是学生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给老师行这样的大礼,心里也会不舒服的。
也有学生说他们只在校门口才向老师鞠躬,其它时间最多就是一声问候,不会鞠躬。学生如此说,很有意味的,他们鞠躬只在校门口,在老师上午下午上班来的时候,看出已经有学生在反感这种做法了。如果是校方要求学生向老师鞠躬,就过了头。真心的尊敬讨不来,尊敬一个人是真性情的流露,任何虚假的情愫只会让人厌恶。如果是学生的自愿行动就更加令人担心,这是一种奴性的礼仪,学生自愿了,说明学校的奴化教育起到了作用,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是非常有害的。奴性礼仪的回归,是礼仪的倒退,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的尊严。学生鞠了躬能代表什么呢?鞠了躬就能说明学生尊敬老师吗?
一个教师值不值得尊敬,学生心里自会有杆秤。由于某些育人者的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才会去追求这种奴性的礼仪。泸州高中的鞠躬礼仪竟然延续了两年,有多少教师得到了学生的鞠躬,一个老师又得到了多少次学生的鞠躬?每一个得到过学生鞠躬的老师,难道就那么心安理得吗?
鞠躬是一种沉重的礼仪,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和严肃的地方才会出现,向死者鞠躬是表达对逝去的生命的敬重,新人在婚礼现场向父母鞠躬,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学生会记着,而且我相信他今后也会报答的。学生出于对老师关爱和教育的感激,临别时给老师鞠一个躬都还说得过去,每天都让他们站在校门侧,边向老师鞠躬边向老师问好,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种伤害。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学生阳光、快乐、健康、活泼,不是循规蹈矩的机器,更不是低眉顺眼的奴隶。奴性礼仪的回归,教育就应该自问自责。学生行大礼,老师的心里多的应该不是感动,而是诚惶诚恐。教书育人是你的工作,怎能要学生如此感谢?孔子的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拿来的,但是他的那些封建伦理糟粕则是我们今天坚决要摒弃的。
新闻链接
四川一高中学生每天排队向老师鞠躬 已坚持两年
每日早上和下午上课前,泸州高中前后校门处,都会有学生分列两旁,以鞠躬敬礼方式,迎接每一位老师的到来。学生说,这是泸州高中学生团体自律部的一个传统,“目的是让老师感受到尊重,让老师心情得到放松。”该校德育处介绍,“向老师鞠躬,是一种传统礼仪的回归,有利于调剂现代师生的关系。”
给老师鞠躬学生坚持两年多了
昨日下午2时,距离下午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泸州高中前后校门处,已有身披绶带的学生分列两侧。其中,前校门站了4名学生。后校门由于人流量更大,站了8名学生。
当见到老师走进校门,这些学生齐齐弯下身子并问候:“老师好!”面对学生们的齐声问候,急匆匆赶来的老师们,大多放慢脚步,面带微笑招呼:“同学们好!”一直到2时25分,距离上课还有5分钟时间,分列学校门口两侧的学生这才匆匆返回教室。原本喧嚣的校园,很快恢复了平静。
这些给老师们鞠躬的,都是泸州高中学生团体自律部的学生。该部副部长、高二年级学生杨阿琴介绍,自律部总共有70多名成员,“自律部共分成6个小组。通过小组值班的方式,每天由一个小组站在校门口给老师鞠躬敬礼。早上敬礼时间7时到7时25分,下午敬礼时间,则从2时到2时25分。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天天都会进行。”
对于为何会采取这种形式,杨阿琴表示,这是自律部的一个传统,“早在两年多前就开始进行了。我们发现,鞠躬过后的一声问好,即使没什么表情的老师,往往也会笑一笑。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让老师感受到尊重,让老师心情得到放松。”
老师受感动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这是学生的自发行为。后来考虑到这一行为不错,我们也就保留了下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泸州高中德育处负责学生社团的老师雷冬梅表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刚刚开始搞时,我正好休产假。产假结束后上班第一天,看到两边孩子齐齐鞠躬,吓了我一大跳。等我回过神来,我挺感动。那真就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今年已经64岁、退休后又返聘回校的泸州高中教师温世娟则表示,自己教了30多年书,对于学生的尊重,自己最看重,“这种尊重指的并不是见了老师一定要鞠躬敬礼,哪怕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也会让老师感到特别温暖。”温世娟感慨,30多年的教书经历也让自己有一种深切体会,“由于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对于老师的感情,也和以前有所不同。总体而言,传统的东西,比如鞠躬敬礼,慢慢在减少。其他的表达方式,则逐渐增多。学生们坚持在校门口鞠躬敬礼,这也可理解为传统礼仪的回归。”
不过,一位自律部学生也表示,向老师鞠躬敬礼,自己只有站在校门口时才会这样。平时见到老师,最多就是一声问候,不会鞠躬。因此,对于天天站在校门口鞠躬是否流于形式,该学生表示,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意义,“我们就是想通过这一传统礼仪,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精神。”
向老师鞠躬是一种传统礼仪的回归
现年64岁的温世娟表示,从念书到教书,她见证了50多年间尊师传统的衍变。“总体而言,那就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传统的东西都显得比较严肃。而现在的学生,往往不喜欢严肃。”
温世娟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老师处于一种权威地位,“那时候我在念书,对于老师,我内心充满的是一种畏惧感,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后来一段时间,师道尊严不复存在。改革开放后,尊师传统开始重建。而现在,表达方式则变得更加多样和随意。”让温世娟最有感触的是,自己当学生时,给老师开个玩笑,那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现在,学校当中各种各样的‘哥’不少。”
杨阿琴表示,就在自己所在的高二年级,就有很多个这样的“名哥”存在,“年级主任汪华书,是学校出了名的汪哥。我们班主任聂志刚,则是刚哥。我对老师的称呼挺规矩的,但内心深处,我挺羡慕那些汪哥、刚哥叫得特顺口的同学。”对于“刚哥”这一名号,聂志刚哈哈一笑,“课堂上,同学们都叫我聂老师,课堂外,叫刚哥的更多一点。我挺满意这个称呼。”
在各种“名哥”充满校园的语境之下,温世娟表示,这确实更容易融洽师生之间关系,“但同时,也有一个度的把握。传道授业过程当中,老师毕竟对学生还有一个约束。如果过于考量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该严肃的时候严肃不起来,这不太好。而一些传统的回归,有利于对现代师生关系进行调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