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在港被列少儿不宜:《建党伟业》一部值得看的"烂片"
相关主题
《建党伟业》在加拿大公映 五城影院皆可观看(图)偶像明星演伟人引争议 韩庚版邓小平身高1米8(图)
《建党伟业》导演开炮:不懂的应该回家看历史(图)偶像明星演伟人引争议 韩庚版邓小平身高1米8(图)
解析《建党伟业》上座率为何不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错把党徽搞成强拆"斧头帮"?(组图)
《建党伟业》偶像版名单出炉 陈坤被批太奶油(组图)汤唯戏份到底被删掉哪些?《建党伟业》编剧揭秘(图)
《建党伟业》汤唯演毛泽东初恋情人 江南才女终身未嫁(图)《建党伟业》全国公映 四大看点提前揭秘(图)
角色太敏感 传汤唯《建党伟业》戏份被全删(图)《建党伟业》编剧曝光:32岁写手 专写穿越小说(图)
汤唯《建党伟业》镜头全被删 黄圣依火线顶替?(图)中国网民恶搞《建党伟业》讽时局 9成网民评最低分
汤唯《建党伟业》彻底蒸发 仍笑容满面亮相(组图)只有来龙 并无去脉:影院里《建党伟业》的笑场声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建党话题: 伟业话题: 影片话题: 中共话题: 电影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在港被列少儿不宜
《建党伟业》在大陆公映一直都被网民诟病,但是连幼儿园都要包场带学生去观看,三岁儿童都要认识中共党史,当局声称合乎“国情教育”。与此同时中共还将此片送到香港,谁知香港影视处将此片评为IIA级,即儿童不宜片。
据香港媒体引述影视处的解释称,《建党伟业》有暗杀、中枪溅血、士兵被炮火炸伤等“暴力场面”,而根据影视处的规定,场面属于“有限度暴力” ,因此将套戏评为IIA级;电影中有“使用容易得到的武器进行容易模仿”的危险动作,《建党伟业》表达得太“主动”不够含蓄,因此戏儿童不宜。
《苹果日报》的评论讽刺说,这些暗杀、中枪、暴力场面,都是一党专政的中共“辉煌”历史。怎么在香港就成了禁片呢?《苹果日报》还引用知情人士的话说,香港影视处曾经与片商要求,只要Trailer剪了张涵予被人暗杀的片段,就可以评为I级,即可在公众地方播放,而II级片只可在戏院播。此外,香港导演张同祖认为评做IIA级合理。
评论还称,大陆网民对香港影视处评级也议论纷纷,网民调侃,这说明大陆儿童心理素质强过港孩,显然已经做好准备,长大之后承受政党对人民的“感情伤害”。
电影《建党伟业》的导演是韩三平、黄建新,包括周润发、刘烨等178位知名演员参演。《建党伟业》是继《建国大业》后,又一部集合两岸三地众多明星的主旋律之作。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建党伟业》值得看的“烂片”
今年是中共建党90周年,以电影《建党伟业》上映为标志,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逐渐进入高潮。从诸多消息判断,这部汇集了两岸三地众多一线明星、堪称最具代表性的中共主旋律电影,很可能会创下新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当然,一如其他主旋律电影一样,从筹划拍摄开始,该片就引来众多评论,影片上映至今,在不少网站更是成为争论的焦点。
好片与烂片之争
一部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似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以《建党伟业》为例,在中国大陆上映以来,无论在题材、内容展现还是票房表现看来,可以说都是毁誉参半。
从题材上说,支持者大多认为这部影片是继《建国大业》之后革命题材娱乐化的又一次积极尝试,这种以娱乐方式演绎主旋律的电影,远胜过中共以往板起脸来上课说教的模式。从商业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时代,再强大的主旋律电影想要把观众拉进影院,也需要本身质量过硬。而《建党伟业》就是一方面大打娱乐牌,一方面努力打造可看性,可谓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
而反对者却认为,《建党伟业》中的明星效应盖过剧情,娱乐性太强,淹没了电影的核心价值。对党史的简单图解抹杀了故事情节,造成了该片在艺术价值上的硬伤。虽然制片方努力通过明星化和某种程度的“去意识形态化”,以此博得受众青睐,但整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仍然难逃浓重的政治说教和审查痕迹。
在内容展现上,网上评论和影院观众形成强烈反差。在著名的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IMDB)的网站上,《建党伟业》得到了历史上最低的1分;在另一大网站verycd上,以满分10分计算,1.4万人的平均评分只有区区2.3分;而中国大陆最大的两个电影网站豆瓣网和时光网则关闭了对《建党伟业》的打分和评论。在一些非电影网站的评论中,对《建党伟业》的批评主要体现在故事太散,因为描述的事件人物过多,时间跨度太大,有播放幻灯片一样的感觉。
但一些看过《建党伟业》的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又是一部难得的史诗巨著。在多维记者采访的观众中,有不少人认为,能把两岸三地170多名知名演员集中在一起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而且该电影在区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以全景方式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建立等三大历史事件,把内容题材如此宏大、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素材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很不容易,看完的感觉“等于上了一堂过瘾的历史课”。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支持者认为这部影片极具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譬如,为了让观众愿意掏钱进场,制作方在电影里既安排有战争场面、明星舌战、飙戏场面,也尊重事实安排了爱情戏、动作戏,甚至还有悬疑和惊悚场面。其中,蒋介石假扮护士刺杀陶成章,朱德在蔡锷领导下奋勇血战,蔡锷与小凤仙、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感情戏等等,都真实有据,也颇具观赏性。
从票房上看,该片也引起很大争议。据相关统计,自6月15日电影在中国大陆公映后,上映一周来的票房已超过1亿元。业内人士预测,随着“七一”中共建党纪念日临近,票房上升仍有很大空间。
但据多维记者从电影院线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电影当局要求其他影片为《建党伟业》让路和来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款购票包场因素等,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建党伟业》的票房成绩。在《建党伟业》上映当天,广州30余家电影院排出了413场,占据了当天近五成的场次;在北京,该片一共排了1,068场次。
北京时代华夏经典电影院线副总经理杨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建党伟业》在他们的院线排片中将占到80%左右。因为《建党伟业》上映前,中国广电总局对其票房提出超8亿的要求,可以预见的是,此后作为“政治性任务”的包场比例还会大幅上扬。
而从网友的评论看,这显然已成该影片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专业人士曾预测,《建党伟业》的合理票房在4亿元人民币左右才比较可信。而早在《建党伟业》上映之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驻北京记者福特(Peter Ford)就提前写出了一篇不是影评的影评。文中提到,有若干招法可以把一部影片在中国弄成票房大赚的叫座片,其中关键性招法就是拿掉其他具有竞争力的影片等。
折射中共历史观改变
如果抛开好片、烂片的争论,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说这部电影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影片在两个小时内囊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筹备建党三段历史,其中对于宋教仁车站遇刺、清帝退位、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等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影片中都得到细节展现,也基本尊重了历史事实。
尤其片中对周润发扮演的袁世凯表演,没有更多道德上的批判,而是尽可能还原历史,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袁世凯,可谓思想解放。而对于90年来的中国人来说,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镜头,当然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这场肇始于反对日本占领山东、拒绝巴黎和谈签字的游行中,学生们痛打卖国贼,在天安门广场集会、示威、游行,并迅速席卷全国。为展现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影片安排了超过800名演员上街游行的场面,令观众仿佛重回“五四”现场,被认为气氛渲染到位。
当然,影片最有看点的地方还是对陈独秀、毛泽东、李大钊的处理。在以往中共的主旋律影片中,对于领袖的处理多有神化色彩,容易引起人们对其真实性的怀疑。而在本片中,虽然对毛泽东的角色把握仍然“演”过其实,有“造神”的痕迹,但总体上说,以杨度、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周恩来、罗家伦等为代表的各派知识分子,在各自谋求中国出路过程中,《建党伟业》相对来说较客观给他们公平发言的舞台,最大可能的还原历史,而不是预加道德批判。这是本片最具大片气质的所在,也体现了中共正在改变中的历史观。
即便如此,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处理也仍有不妥之处。比如在“张勋复辟”这一段故事中,影片对张勋的刻画过于夸张。另外,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全局高潮 ——中共“一大”召开时的处理未能突破历史成见。在影片表现上,因为两位核心人物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一大”,而在参加了“一大”的代表中,除毛泽东在之前戏份较多外,张国焘仅出现了几次,而其他人物几乎没怎么露面,在会场出现时感觉非常突兀。
尤其尴尬的是,在参加中共“一大”的这13位代表中,还有不少麻烦人物,特别是陈公博和周佛海,这两人后来都投身敌营,并成为出名的汉奸。于是,影片有意无意之间对两人有所丑化,例如说周佛海一贯迟到;当演到陈公博携娇妻来参会时,特意安排毛泽东说:“开会还可以携女眷?”。而实际上,虽然这两人日后成了汉奸,但谁能保证他们当时不是真心信仰共产主义呢?
社会现实成纠结
从网上对《建党伟业》的评论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中共的不满显然超出对影片本身的批评。
其中的典型方式是以影片所反映的那段历史以及中共决定建党斗争的过程,来反讽中共今天在政治思想上的严格控制,发泄对官员贪腐和诸多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
虽然我们能看到,为避免刺激观众与现实对比,制片方已经尽可能淡化了影片中学生群体对北洋当局的对抗,把游行示威等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内容起因归结为来自外敌的侵略而非社会民生话题,但这些经过精心雕琢的镜头还是刺激了不少观众的神经。
比如有评论就认为:《建党伟业》用生动的镜头、精彩的案例描绘了北洋时代报纸可以私人控股,新闻可以批评政府,大学可以学术独立,学生可以上街示威,群众可以结社,警察不能随便抓人。这种权力有边界,法律有作用,人权有保障,青年有理想的历史事实就和目前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影片能突破成见,客观看待北洋政府,也值得肯定。对于中共官方来说,随着国家进步和社会趋于成熟,其在政治文化上的禁忌也在不断减少,而这些禁忌的打破,不是对中国国家道路的否定,而是中共在政治上不断成熟和更有弹性的过程。
事实上,就对该部影片的评论而言,也不缺乏客观、理性的声音。比如就有观众认为:“不能因为影片对北洋政府的政治宽容性的描述,就忽视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更不能因为中共官僚的腐败和政治上的专制,而无视中共仍然具有相当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体制上的某些优越性。实际上,作为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在当时所受的苦难与压迫要远高于今天,而当时民众之所以能上街游行,能自由结社、集会、出版、演讲等等,是和当时军阀割据的政治现实和无政府主义状态有关,这和中国今天的政治现实完全没有可比性。”再者,上街游行并非闲逛游览,有可能承受巨大压力及悲惨的命运,而非是值得追求的时髦行为。
尽管如此,对观看《建党伟业》的观众而言,现实似乎仍然不可回避。因为就在《建党伟业》上映之时,中国央行在2006年6月发表的一份中国贪官携 8,000亿元外逃的内部报告被透露出来。报告援引社科院的一份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至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在《建党伟业》中,中共宣称将给人民带来民主、自由和政府廉洁的口号打动了许多中国人,带动工农闹革命,促成了国民党在大陆政权的倒台和自身的建政。但如今中共自身却深陷专制思维不能自拔,对官员贪腐和社会不公更是无限柔情,表现几近软弱无能,这对中共来说,也的确是一大讽刺。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只有来龙 并无去脉:影院里《建党伟业》的笑场声《建党伟业》汤唯演毛泽东初恋情人 江南才女终身未嫁(图)
纷纷争演《建党伟业》 大腕抢着要入党为哪般(图)角色太敏感 传汤唯《建党伟业》戏份被全删(图)
《建党》对袁世凯描述不实?编剧:书里有定论(图)汤唯《建党伟业》镜头全被删 黄圣依火线顶替?(图)
《建党伟业》票房不足4亿元 与8亿预期差距大(图)汤唯《建党伟业》彻底蒸发 仍笑容满面亮相(组图)
《建党伟业》在加拿大公映 五城影院皆可观看(图)偶像明星演伟人引争议 韩庚版邓小平身高1米8(图)
《建党伟业》导演开炮:不懂的应该回家看历史(图)偶像明星演伟人引争议 韩庚版邓小平身高1米8(图)
解析《建党伟业》上座率为何不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错把党徽搞成强拆"斧头帮"?(组图)
《建党伟业》偶像版名单出炉 陈坤被批太奶油(组图)汤唯戏份到底被删掉哪些?《建党伟业》编剧揭秘(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建党话题: 伟业话题: 影片话题: 中共话题: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