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o***s 发帖数: 42149 | 1 抓石子滚铁环等都走进了博物馆 专家表示传统游戏式微不利孩子发展
儿时游戏50年变迁
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欢乐的童年时光。在不同的年代,儿童的游戏耍乐方式又有不同,记者走访了上世纪6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的广州人,还原各个时期的欢乐时光。
记者采访发现,风靡上世纪60年代的抓石子、滚铁环等已经走进了博物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酷爱的啪啪纸、挑花绳、跳皮筋也逐渐在街头消失。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广州小朋友大多没玩过甚至没听说过传统游戏,吸引他们的是各种动画和智力游戏。
专家表示,这些注重群体合作、发展运动技能的传统游戏如果任其消亡,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存在消极影响。
抓石子太投入常忘了回家
“印象最深的就是抓石子,我经常玩到忘记回家,现在几乎见不到有小孩会玩了”。1961年出生的郑女士对儿时游戏的欢乐时光记忆犹新,每天大伙在街头巷尾滚铁环、跳房子,最喜欢的就是比拼抓石子。
那时候物质生活贫乏,地上的石子、泥沙就是最好的玩具。郑女士专门向记者演示了这个淡出广州的游戏:“抓石子”只需捡来大小适当的石子十多颗,然后将一把沙子用碎布块缝成棋子大小的沙包作为“子王”。
“玩法虽然简单,可是很讲究技巧”,先把十多颗石子撒在地上,然后捡一颗“子王”在手上,抛向空中,同一时间从地上抓几颗石子在手中,然后手心向上接着即将落下的“子王”。从地上抓石子时,可以抓一颗或者多颗,越多越好。万一在抓地上的石子的时候,碰到了其他人的石子或者没有接着落下的“子王”都算输。“为了延长抓地上石子的时间,往往手上那颗"子王"要被抛得很高,反正很考验手急眼快。”
“抓石子”早在明代就有记载
不仅是现在的孩子,记者采访了几名正在上大学的广州人,他们小时候也没玩过“抓石子”。
其实“抓石子”是我国流行很广的传统游戏,在北方被称作“抓子儿”,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明代《帝京物略·春场》中说:“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橡木、银砾为之,竞以快捷。”《红楼梦》中也有丫鬟玩“抓子儿”赢瓜子的描写。
自制小木船弹贝壳爱集邮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广州儿童,物质生活开始丰富,出现了铁皮汽车等玩具,但主要的游戏玩具还是生活中收集的小玩意。1976年出生的任先生最珍贵的玩具就是和爸爸一起制作的小木枪和小木船,“记得木船做好后,我用橡皮制作了一个简易马达,拿到水池里面航行了一小段,很是兴奋”。
而与伙伴们最欢乐的游戏就是弹贝壳,“相当于拍公仔纸”,任先生说并不是个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公仔纸,于是大家就想尽办法收集不同的贝壳,谁弹翻了对方的贝壳就可以收为己有。“那时候人民路正在开挖,地上有很多贝壳,我跟小伙伴每天会去淘贝壳”。
等到上小学以后,收集邮票又成为了70年代孩子的兴趣。1975年出生的余小姐还记得,当时家人有信件寄到,她就把邮票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并拿回学校和同学交换。“那时对邮票的认识有限,还上过当呢,同学用公仔纸冒充换走了我的邮票”,余小姐回忆起往事,不禁哈哈大笑。
大人小孩都爱上玩魔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生活日益丰富。1984年出生的黎冰不仅会玩抓石子、挑花绳、折纸等传统游戏,还拥有洋娃娃、医生道具过家家等玩具。“我玩挑花绳可以玩整日,变得出30多种花式,最好玩的是自己手上一种花式,一翻到伙伴手上就换成另一种花式,有时勾错了花式散开,又重新一级级来过,曾经还创出新花式惹得伙伴很羡慕。”
跟前辈拿生活中的道具充当过家家不同,黎冰拥有从南方大厦购买的仿真过家家道具,包括煮饭和医生听诊套装两套。“我邀请同伴一起扮演妈妈和医生,好玩极了”。黎冰记忆中最珍贵的玩具是一个金发的洋娃娃,眼睛会动,嘴巴会笑,“我经常为她梳头扎小辫”。此外,黎冰还饲养过蚕虫和小鸡。“幼儿园有段时间特别流行养蚕虫,很多人在门口兜售,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几条,很用心地喂桑叶饲养直到结茧,不简单吧!”
过了几年,黎冰又拥有了一个风靡全城的魔方。“大人小孩都爱玩,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玩意,不拥有一个魔方会被伙伴嘲笑的”。
游戏机溜溜球席卷儿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产品的急速发展,游戏机席卷了儿童生活。从国外传来的红白机、国产的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的块头也慢慢缩小。1992年出生的冯建刚上小学就拥有了一台俗称GAMEBOY的进口游戏机,直接“秒杀”了表哥们功能单一的“落伍”方块机。
与七八十年代的儿童不同,90年代的孩子是在广州城市改造中成长起来的,很多从老城区的街巷搬进了高楼,走街串门的活动越来越少。冯建印象中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时光,就是大家比拼四驱车和溜溜球,“谁的装备好,自然获胜的机会就大”。冯建回忆,当初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购买游戏机和四驱车的奖励。
冯建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电子宠物”曾经风靡一时,他养了一只恐龙小心翼翼地“伺候”。“现在回想起来好傻啊,特别幼稚的游戏”。
孩子也爱在网上“偷菜”
近十年来,广州已经很难再看到儿童在街头巷尾热火朝天地跳皮筋、跳房子的景象了。抓石子、滚铁环、扔沙包、挑花绳这些传统游戏被送进了民俗博物馆,只能成为人们缅怀过去的模具。传统的“一二三红绿灯”、“糖黏豆”等游戏改良成“真假地雷”、“拉火车”,但大多是上幼儿园时老师教的,上了小学就玩得少了。
7岁的军军最喜欢的就是动画片里所向披靡的超人玩具以及各类遥控汽车。令记者吃惊的是,网络上风靡成人的“开心菜园”、“愤怒的小鸟”等游戏也让军军着迷。小小年纪的军军已经懂得上网,使用爸爸的平板电脑。
记者发现,21世纪出生的小朋友,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他们游戏的方式更倾向于独立进行智力游戏和网络游戏。
专家视点
要保存传统游戏应创造“玩的条件”
儿童文学作家刘小玲是地道的广州人,她对传统游戏式微表达了担忧,“现在各种玩具的丰富,家长的顾虑和溺爱,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刘小玲说,传统游戏往往是训练儿童大脑协调能力最好的手段,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随着社会变迁,新一代的爸爸妈妈或者长辈都不放心孩子们单独活动,自然就忽略了这些传统游戏。要推广好的传统游戏,家长可以先带着孩子一起玩,孩子一旦掌握了玩的技能,并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就会自发地组织同龄人一起玩。“红绿灯”这些游戏能保留下来,孩子们都喜欢玩,就是因为家长、学校都会教,父母在家里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玩。她建议,学校也可以尝试在课间开展传统游戏活动,或者利用活动课专门教授孩子制作传统玩意的方法。 | L*****s 发帖数: 24744 | 2 现在我们主要是玩女人,而且是别人家的老婆或闺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