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s 发帖数: 70028 | 1 紧挨地气的《武林外传》深受观众欢迎
电影非但能为观众带来身心舒畅的娱乐效果,也是一面寓于教化的“社会之镜”:有时虽然是哈哈镜,但往往能反映出不少真实丑态,将各种不断转化的社会环境放大。近年来,华语片取材现实者越来越多,含沙射影观众心领神会,在捧腹大笑之余亦能有所思考——事实上,这类讽刺喜剧的创作特色得以传承至今,靠的正是接地气的“平民化”作风,以爽朗的人情表现和意向不到的幽默感演绎出比长谈高论更一针见血,故此,从70年代《七十二家房客》与许冠文作品始长达40载的循环探索,社会讽刺喜剧早已成为市井间弹弹笑笑的经典缩影。
今年贺岁档,曾风靡电视领域的剧集《武林外传》推出电影版,剧情也大量植入诸如物价、房价及股市、婚外情等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力图将古今时代实现“对接”。此尝试在观众眼中是否成功犹未可知,故不妨“白头宫女说玄宗”一番,通过回顾昔日在香港影坛屡创奇迹的讽刺喜剧历程,寻回这面“社会之镜”的前世今生
《武林外传》大开房价玩笑
壹。《武林外传》直击社会热点
由电视剧原版人马打造的喜剧电影《武林外传》至昨日(30日)上映五天,首周票房报收约七千万,成为当周票房冠军。而剧中变着花样对一些丑陋热点的冷嘲热讽也极受关注,成为最近微薄、论坛的热门讨论话题。
1,房价
“这些贼奸商,把个房价抬成这样,还让不让人活了!利用人的恐慌,炒高房价,扰乱经济,简直不是人!老百姓辛苦一辈子,赚点小钱全都搭进去,得是多黑的心肠才干得出这么不要脸的事。跟这种人活在一个朝代,简直就是耻辱悲哀!”
《武林外传》电影版里,创作者刻意将地产商哄抬地价、普通百姓逐流炒房、各地房价只涨不降等怪现象全盘古装化——无论贪官裴志诚的煽动演讲、七侠镇居民抢购房源甚至郭芙蓉花50两银子在边远山区买牛棚兼100两转卖佟掌柜等桥段,与当今百姓购房过程中不少啼笑皆非的事例皆不谋而合,且较之现代背景而言,无疑具有一种超现实的讽刺意味。
由于全片始终贯穿房价,包括紧张刺激的武打高潮也被编导插入“房奴”定理,例如“姬无力”杀人只为开钱庄令百姓负债购房,却被佟掌柜用“经济低迷恶性循环”论反驳回去,继而引出一早设下的机关,实质一举两得:既对武侠片“为打而打”的俗套做出讽刺,也一并交代出现实讽刺的意图。
2,物价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任何一个时代亦备受重视的主题,故《武林外传》剧情虽发生于古代,但编导胜在懂得以“食”点睛,既贴合“同福客栈”的赚钱职能,亦可巧妙地投射现实环境:例如佟掌柜算账屡叹亏本,缘由即是“过去每顿三菜一汤,现在三顿一汤还要自带干粮”,就连设计顾客菜单也极其抠门,不仅取消肘子,更直言“椒盐花生里的盐都挑出来,把油焖茄子里的油滗出来”,何况后者用的还是“地沟油”!
此外,编导亦不断借对白影射当今社会百姓艰难生存的自嘲,正如佟湘玉总会便算账边称:“物价飞涨,客流锐减,赔死算了!”且由于生意难做,佟掌柜的贪财本色也是死性不改,惟有将丈夫白展堂晾在一边…这些举止绝非夸张做戏,而是物价飞涨下民众生活顾此失彼的讽刺。
3,股市
《武林外传》对市民盲目投资股市的心理亦有所讽喻,且将当今不少股市交易的“真相”进行调侃,如掌握内幕炒股才不会亏,民众一听见有利可图又会如买房般群情汹涌,殊不知随时又踏入另一个圈套,被金融大鳄赚走大钱…虽然只占影片的很小篇幅,但股市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还是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与共鸣……
贰。华语讽刺喜剧40年
1,七十年代
72家房客是70年代喜剧经典
《七十二家房客》
香港窄巷烂屋中,72家穷人挤住在一起,互相帮忙,与包租公婆斗法,期间亦发生许多啼笑皆非或温馨感人之事,中间还穿插许多外来人士,例如敲诈勒索、助纣为虐的警察369,就为这72家房客的生活增添许多趣味…
《七十二家房客》旨在讽刺此消彼长的贪污现象,皆因当年香港执法部门与公共服务业无人不贪,窃贼劫犯招摇过市,百姓生活在腐败蔓延之下早已怨声载道,尤其前洋警司葛柏巨额收贿、夹带私逃更令社会矛盾激化,故片中消防员“有水(钱)有水、冇水冇水、有水过水、冇水散水”的口头禅一出,观众人人乐道。
《香港73》
下层市民陈德录一家就是香港:或亲历或旁观,买股票被套牢、结群赴澳门赌钱、小偷报案吃尽苦头、灯火管制狼狈返家、中廉租屋骗子奸计等无一不遇,最后山泥倾泻、旧楼倒塌,却仍守望相助、其乐融融,可谓与社会共进退的“楷模”!
73至74年是香港社会的“多事之秋”,大到股市风潮、灯火管制、山泥倾泻,小到院校频换课本、大米厕纸抢购潮、廉租屋问题、公家医院服务态度等,令市民苦不堪言。《香港73》的特色,正是从众多方面对香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怪现象冷嘲热讽,令观众在时事中发泄之余亦倍感亲切,故时至今日,或能让后辈感受到昔日狮子山下的喜怒哀乐。
《鬼马双星》
资深老千遇上新晋骗子当然臭味相投:狱内大到牌九小到青豆无一不赌,狱外“小赌怡情”亦是浮云,干的反而是妙计赌狗、整蛊外围等“大买卖”,就算遭人追杀,也能靠刻意被捕入狱避仇,结果让这对活宝成功骗走三十万赃款!
73年股市狂潮让港人对“一夜暴富”欲罢不能,但骤升暴跌又让他们退避三舍,遂企图借赌发财,机会主义随之成为小市民的典型作风。《鬼马双星》刻意将香港变成一个遍地赌场的荒谬世界,诸如监狱、大档、横巷、麻将、沙滩甚至电视节目无一不赌,香港赌民更杀往澳门使诈,从头到尾都不忘讽刺港人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为对时代变迁的“见证”。
《半斤八两》
打工仔做私家侦探屡接大案:代电器公司追债、跟踪贵妇幽会、超级市场捉扒手甚至追查戏院炸弹行劫案…然而地位仍低,皆因他们不过是刻薄成性的社长跟班,老板吃肥鸡他们只能啃鸡脚,又陪老板背黑锅,所幸结局成功将老板将了一军后和好如初,皆大欢喜——这就是打工仔的心声!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渐由转口贸易变迁为自力经营,私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继而带动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亦开始走向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踏入七十年代,随着贫富悬殊的加剧,草根阶层的不满也日益剧增,剥削欺凌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并浓缩为《半斤八两》的三大形象:许冠文是孤寒刻薄的小老板,许冠杰是新潮精明的打工仔,许冠英则是专背黑锅的倒霉蛋,堪称香港百姓的最佳写照。
《卖身契》
资本主义膨胀的香港,电视台也成马戏团:小演员坐八年冷板凳,只能演滑稽舞蹈或当命悬一线的魔术靶子,偷合约又变空中飞人兼遭穷追猛打,连魔术师也受尽欺辱,他们最大的敌人不仅是邪恶经理,更是一张即便成功亦遭压迫的卖身契!
《卖身契》的社会讽刺源于“五台山大战”:无线、丽的与佳视三间电视台互相挖角、制剧打擂,彼此水火不容。但残酷竞争亦导致畸形现象,故片中赌人性命的 “大搏杀游戏”、收视率下降经理被逼跳楼等桥段,皆属对该现象的夸张戏谑:电视台为收视草菅人命、泯灭良知,更助长港人好赌心态,将“金钱”置于“人性” 之上。
2,八十年代
《追女仔》也打开了新艺城奇迹
《钱作怪》
阿英是最倒霉的打工仔:虽中六合彩发达,却遭绝症阴影缠绕,又企图买凶杀己,虽是一场误会,但面对穷追不舍的杀手,他终在自寻烦恼的折磨中被打回原形,成为金钱主义下又一“集体歇斯底里症”患者…。
八十年代初香港步入“大都会”时代,商业竞争愈发强烈,小市民为金钱疯狂的举动也愈发严重,往往丑态百出、自取其辱。吴宇森的荒谬式动作喜剧便善于将这些小人物的作风放大,让他们变成富豪、杀手、精神病人和魔鬼,甚至正常人会为名利出卖灵魂,疯子也会大块黄金垂涎三尺!在吴宇森眼里,香港不过是“钱作怪”的混乱世界罢了。
《追女仔》
萝卜头是香港上流青年的样板:海外归来、款式时髦、女友甚多、更自编追女秘笈,连害羞迟钝的表弟亦能被他调教成摩登情圣,何况美艳女星也为他倾倒!然而面对更主动的餐厅女郎,他却在其“追男仔”攻势下俯首称臣,但也终究觅得真爱。
七十年代香港大众仍未脱离衣衫不整的老土形象,但八十年代已能做到衣着光鲜、派头绅士,然而由于地位提升,所谓“都市老千”亦告登场,泡妞无所不用其极,富裕外表下充满玩弄感情的精乖狡猾。《追女仔》便讽刺自大成性的“情场圣手”:本以为追尽美女,却难敌真爱攻势,何曾不是象征香港都市男女舍爱情求名利的恋爱观。
《龙咁威》
尽管“一夜成名”不是梦,但演员终究是件苦差事:乡巴佬香梗冒充巨星“龙咁威”后,非但被迫当众献血兼做结扎手术,更遭阴险经纪人设计演“遗作”,屡次踏入拍摄现场意外身亡的圈套,但最后还是挫败奸商阴谋,抱得美人归。
八十年代伴随香港经济起飞,观众对影视的消费能力也今非昔比,但亦因更多百姓支撑产业,让港片的噱头性变得喧宾夺主,导演、经纪人或投资方榨取、迫害演员之事时有发生。《龙咁威》将电影人描绘成唯利是图的大反派,可谓对无良同行危害电影发展的荒诞控诉。
《八彩林亚珍》
这是林亚珍等平民大众遭驱策剥削与沙达集团企图收购全港并存的香港,小人物欲出头必须突破控制与约束,故林亚珍率市民上街示威,又勇当女侠解救被困老翁,更在逆境下鼓励团结,为香港人赢得希望!
1982年中英谈判九七问题,港人普遍对经济政治前景感到焦虑,充满形形色色的假设与幻想,人心亦愈加涣散。吴宇森为《八彩林亚珍》注入的特色,正是借高潮一场海底隧道大堵车影射“危机”下的人生百态,无论互相推诿、趁火打劫抑或同舟共济,皆属小市民对九七的回应。
《发达秘笈》
若是普通工薪阶层,受气被欺在所难免;但拥有《发达秘笈》,则会在牺牲所有的前提下享受荣华富贵。主角黄尚正是小人得志的典范,为成功依秘笈学精变奸,虽财色兼收、平步青云,但也因抛弃良心而不得好死,所幸结局知错悔改,重获幸福。
八十年代末由于九七将至,港人开始变本加厉地抢钱移民,不少循规蹈矩的老实人就此沦为心狠手辣的自私小人…。但他们发达后往往六亲不认,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发达秘笈》等片的主题,无疑在嘲讽社会上为金钱昧尽良心的小人物,且将之视为回归前最受排斥的滑稽小丑。
3,九十年代
《亚飞与亚基》
《新半斤八两》
做八卦杂志必须埋没良心、不择手段,正如老许创办的“内幕”周刊:为销量大搞噱头,不惜半夜扮鬼,偷拍女星隆胸,甚至要自制秘闻破坏纯情女星的美誉,但虽则坏事做尽,结果还是良心与真情战胜一切。
九十年代初民众追星成瘾、娱乐至上,香港八卦周刊遍地开花,正经新闻杂志反而销路不济。《新半斤八两》讽刺本末倒置的媒体行业无疑相当应景,且在那个娱记尚未过分侵犯明星隐私的年代,片中主角的种种行径亦算是一次“预演”。
《富贵黄金屋》
昔日屡发横财的骠叔骠婶如今只能蜗居陈旧屋邨,天花板随时掉落泥灰、户外随时掷物落街、歹徒随时横行霸道,即使全家无奈搬进危楼,亦遭遇地产奸商收楼改建,更受黑社会骚扰破坏,为保住最后“家园”,骠叔一家惟有对抗到底。
九十年代香港楼价飞涨,新楼被人抬价乱炒,旧楼也被地产商视作肥肉,企图不付合理价钱收购地皮,更动用黑势力威胁小市民,难怪董骠亦在片中疾呼:“有屋没人住,有人没屋住!”但更无奈的是,《富贵黄金屋》演绎的社会特性,非但今日香港仍旧存在,即便内地亦无法幸免了。
《亚飞与亚基》
现代黑社会最惧传说中的“飞基双煞”,因一旦被收编该社团老大必定死于非命,惟有最命硬才能逢凶化吉,但代价是以死在他们手上作结,故亚飞与亚基既是抑制邪恶的的“判官”,亦是弘扬正义的“执法者”。
这厢是香港演艺圈频遭黑势力骚扰,那厢却是更多青少年加入黑社会,1992年的香港社会近乎“黑”字当道!如此环境下,“反黑”喜剧应运而生,借幽默讽刺的黑道狂想曲达到“不入黑社会就一定上天堂”的教化作用,但电影人无疑讽刺对了:三年后“古惑仔”系列登场,影圈内外自此全面“涉黑”!
《港督最后一个保镖》
港英政府回老家,“末代港督”顷刻一文不值,何况任期只有短短月余。因此华人任剑挥就职后虽无所事事,却遭遇反英家族的誓死暗杀,惟有靠贴身保镖助其活过“最后晚宴”,“港督”做到这份上实乃杯具!
1992年因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一度令港人在中英骂战下提心吊胆,故回归前才敢拿港督、京港官员及各路政客大开玩笑,一吐憋屈。《港督最后一个保镖》反映出当时港人频对港府“算旧账”的社会心态,但对方离港在即,惟有将之形象大肆讽刺、调侃,方能一泄心头之恨,今日看来,更像是特殊年代的特定产物。
《电影鸭》
电影行业不景气,导演、监制、编剧与男主角为筹拍摄资金,不得不“拜师”做男妓取悦上流阔太,岂料人红是非多,好不容易坐正一号又遭遇经纪人勒索,走投无路之下,电影人甚至干起了谋杀的勾当!
金融风暴与盗版冲击后,98~99年港片市道一片萧条,影人失业转行、老板亏本跳楼,偷生者惟有靠偏门手段存活。纵观《色情男女》、《精装难兄难弟》或《电影鸭》,虽有夸张胡闹,却能反映出电影人被逼入社会边缘后的自怜自艾:试想,曾经呼风唤雨的群体突然一蹶不振,莫不是社会动荡年代失败者的结局?
4,新世纪
冯小刚《手机》
《手机》
新世纪手机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大大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而冯小刚适时的推出《手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电影对婚外恋、手机欺骗等社会现象给予了无情鞭挞,那句“手机变手雷”的台词更是触目惊心令人难忘。
从《甲方乙方》《一声叹息》到了《非诚勿扰》系列,冯小刚积攒了众多人气,而这背后正是他的喜剧电影针砭时弊接地气的一种表现。
《功夫》
著名导演李安在看完周星驰的《功夫》后,便大赞星爷是个天才,他认为《功》片是部讽刺流行文化的电影,很多桥段都被收录下来,这是对方聪明之处,而很多夸张东西,在其无厘头包装下都看似有理,所以他觉得此片很有创意,是有凭有据地开玩笑。
事实上剧中的猪龙城寨、斧头帮横行、赌场疯狂、社会冷漠……都是周星驰对现实的一种调侃。
《天生购物狂》
黑帮片和都市喜剧向来是银河映像两大品牌,而自杜琪峰专心创作个人作品时,韦家辉便独自担起了重任——负责为“中国星”维持拍片量。韦家辉导演擅长针砭时弊,那期间选择了喜剧,《喜马拉雅星》、《天生购物狂》、《鬼马狂想曲》几部喜剧虽然剧情天马行空节奏飞快,但针针见血,尤其《天生购物狂》,对社会众多女性购物成癖现象讽刺得入骨三分。
《家有喜事2009》
新世纪,著名电影人黄百鸣看准内地缺乏喜剧题材,于是便引入了他的“喜事”品牌系列,其中《家有喜事2009》成绩颇好,戏中对现代家庭问题、公司女强人大龄未婚、对爱情不信任现象都进行了一一抨击。令人在欢乐过年之余,也不忘思考一番。
《七十二家租客》
有鉴于贺岁喜剧的不给力,曾志伟联络无线电视,推出了合家欢的《七十二家租客》,虽然外表就是一部欢乐喜剧,但里面却暗藏“刺”机,对租房现象、年轻人创业、手机骗局、商家暗斗……通通给予了讽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