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Guang_Xi版 - 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转载)
相关主题
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转载)
家丑内扬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问候一下老乡们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转载)
$$$给乡亲们-从龙胜带回来的野菜包子媒体称杨六斤仅独居25天 所吃野菜当地常吃(组图)
【我家乡的美食】荠菜锅贴父亲出走母亲改嫁 外甥猥亵亲姨妈拍裸照勒索3千
广西德保回乡游 (转载)老夫妻逼新寡小儿媳改嫁大儿子:怕她带走孙子
广西德保回乡游 (转载)人家女方家里也有钱啊
大家都败了啥啊?美国女子为鼠弃夫 婚姻11年不如养鼠19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六斤话题: 堂哥话题: 杨取话题: 广西话题: 深圳
进入Guang_X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k
发帖数: 561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nautofan (爱自由-银背大猩猩),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0 13:22:16 2014, 美东)
看之前备好纸巾
大陆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在扶贫活动中发现一名叫做杨六斤的男孩,12岁的
他自幼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带走弟弟,他则被送给爷爷奶奶扶养,不料隔年爷爷奶奶将
继离世,让他从7岁就开始过着孤儿般的生活。制作单位透析他的刻苦生活,令许多观
众都感到不舍而留下眼泪。
杨六斤独自居住在空屋里,每天帮邻居放牛时自行拔野菜来吃,多年来吃过数十种野菜
,不过制作单位看来,认为他吃的只不过是一般的野草。此外,他自制捕鱼器到溪边捕
小鱼,同时也利用洗衣粉在溪里洗头。虽然生活苦难、不过他没有太多埋怨,只有在晚
上想起母亲才会独自流泪。被问及想透过镜头向妈妈说什么,他摇头:「不想说,因为
我怕妈妈不要我了。
随后制作单位与他的母亲连系上,母子相隔6年再度重逢,不过她因为改嫁的苦衷,无
法让杨六斤待在身边,所幸在节目播出后,已有不少善款可以提供他过较好的生活。
k********k
发帖数: 5617
2
悲惨,同情。
d****2
发帖数: 831
3
太可怜了
d****2
发帖数: 831
4
泣不成声了。好坚强乐观的孩子。
s**********x
发帖数: 4593
5
孤儿靠吃野草独活充饥 获巨额捐款后亲戚来要人(图)
文章来源: 南都网 于 2014-06-23 14:21: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新闻:14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图/视频)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续去世
,他独自生活,住在空房子里,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常吃野菜
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5月底,他的故事在广西电视台播出,6月6日,深
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辗转4000多里,把杨六斤接到深圳,学校准备资助他读书。
6月20日,杨六斤堂哥、镇政府干部、原学校校长和广西电视台记者来到深圳,要求将
杨六斤带回广西,表示其现在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包括捐款。然而
,杨六斤已经喜欢上在深圳的生活,表示不愿回去,而康桥书院的老师也不想让他走,
双方一度僵持,协调两天后,康桥书院最终同意广西来的人今天将他带走。
广西男孩 感动深圳老师
陆卡娅是深圳康桥书院校董助理、国际高中部副校长,在学校被人称为陆教授,因为
她原来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来到康桥书院任教,据其介绍,6月1日,她在网
上看到杨六斤故事的视频,“虽然我已经一把年纪了,但看了杨六斤的故事后,也把我
感动得掉眼泪,他很阳光、坚强。”陆教授说。
网上视频多来自广西电视台的报道,据报道,12岁男孩杨六斤是广西隆林县德峨乡人
,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杨六斤被留下来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相继去世
后,杨六斤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想妈妈和弟弟时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
妈妈,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他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
兼零花钱,虽然年纪小,但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
菜。
陆教授说,她把视频给在学校当义工的杨女士看,当场看得杨女士泪流满面。两人商
量,打算去广西把杨六斤带到深圳康桥书院来,由学校资助他读书。
辗转2000公里 带他到深圳
6月2日,杨女士联系上广西电视台,得到了杨六斤堂哥杨取林的电话,而杨取林在广西
梧州务工,“我们就做杨取林的思想工作,也给他介绍了深圳学校的情况,后来他同意
带她去老家见杨六斤,如果杨六斤愿意,那可以跟她到深圳去。”
6月3日晚上,杨女士和另一义工郭先生一起,开车直奔梧州,4日上午达到梧州,接上
了杨取林,他们就往杨六斤的老家隆林县德峨镇赶,一刻都没有停留。5日上午10时许
,他们在德峨镇新街村小学找到了杨六斤,当时他还在上课,郭先生表示,通过杨取林
,他们说服了杨六斤到深圳来,先参加学校的两期夏令营,到8月10日,如果杨六斤愿
意,可以留在康桥书院读书,如果不愿意,他们会将他送回来。
之后,他们与杨六斤所在的学校校长杨佳勇沟通,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后,由杨取林办
理请假手续,“我还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押在学校。”杨女士说。
6月6日晚10时许,他们回到康桥书院,“三天时间,我们赶了4000多里路,因为真的不
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就想赶紧把杨六斤带到深圳,给他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郭先生说。第二天,杨六斤的堂兄杨取林和在深圳打工的堂姐也赶到学校,看到学校环
境后才离开。
陆教授表示,杨六斤到康桥书院后,跟着实验班的学生一起学国学,学校执行董事沈
兰慧还将自家的衣服,特意挑了几套大小合适的给杨六斤,而这两个周末,义工杨女士
和郭先生都留在学校陪杨六斤,上个周末,还带他到南山的荔枝世界去玩。
当地政府派人到深要人
据杨女士介绍,上个周末,在深圳务工的杨六斤堂姐杨某来学校看他,当时其堂姐表
示,杨六斤公布在电视上面的中行账号,收到了很多捐款,有几十万,政府希望能用这
笔钱,给杨六斤盖个新房子,改善他的生活,可能需要他回去,当时杨六斤就说“懒得
回去了”。
6月18日上午,杨六斤堂哥杨取林给她打电话,说政府的人会和他一起来深圳,要将杨
六斤带回广西。第二天晚上,堂哥杨取林、新街村小学校长杨佳勇、德峨镇政府干部韦
某还有两位广西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深圳。
“当时他们说来看下杨六斤在康桥书院的学习和生活,然后就提出第二天要把他带回广
西,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觉得这样对杨六斤来说是一种伤害,好不容易让他有家的感
觉了,又要被带走,回去后是否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没有底,所以当时就没
同意。”沈兰慧说。
沈兰慧表示,杨六斤来到康桥书院后,除了去广西带他回来的义工郭先生和杨女士,
学校总共只有三个人知道杨六斤的事,她、陆教授和校长,就连副校长都不知道,目的
只有一个,就是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不是特殊的环境,不想让他在聚光灯下生活,
而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学习生活。
“可能有点误会,因为杨六斤的事情电视台播出后,很多人都来关心他,他现在是公众
人物,所以需要他回去处理一下事情。”德峨镇政府干部韦某说,很多人给杨六斤捐款
,具体多少他也不知道,捐款如何使用?首先肯定是保证杨六斤的学习和生活所需,超
出部分如何处理,这个可能要相关政府部门比如民政等来定。政府是否有提议用捐款给
杨六斤盖新房子,其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有很多事情,我也不方便说”。德峨镇干部韦某说。
而杨六斤的堂哥杨取林表示,杨六斤用于接收捐款的中行账户在他那暂时保管,但他
们也没有查询过具体数额,因为需要杨六斤回去处理一些事,所以才过来接他回去的。
广西电视台记者陈女士则表示,因为杨六斤的节目播出来后,很多爱心人士在关注和帮
助他,所以他们想来了解下他在深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他们要把杨六斤带回去我们也没办法阻拦,也不想别人对我们学校有误会。”康桥书
院校董沈兰慧说,如果强行把杨六斤留下来,还担心别人以为学校有什么目的。
而德峨镇干部韦某则表示,他们也跟康桥书院谈好了,今天下午就带杨六斤回广西,
等杨六斤回去处理好事情,参加月底的考试,到暑假如果他还想来深圳读书,他们也不
会反对,因为大家都是为了杨六斤好。
特写
来深两个星期他已不愿回去
前天中午,记者在康桥书院饭堂见到了杨六斤,14岁的他只比同宿舍7岁的孩子高一个
头,而两荤一素一大盆菜和饭,他只吃剩几根青菜。
回到宿舍,他拿着一罐牛奶,将牛奶倒到矿泉水瓶里面,咕噜咕噜喝起来,杨六斤表
示,自从父亲去世后,他就再也没有喝过牛奶,每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堂哥他们回来
,他才能吃上肉,而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书,他都会拿起来认真地看,“我很喜欢这
里,这里有大哥哥和弟弟玩。”
昨天上午,书院组织杨六斤和扶贫班20多个学生,一起到深圳大学参观,在科技楼参观
时,杨六斤和其他学生异常兴奋,拍照合影,其他学生都找他一起合影,“杨六斤,我
们照一张”。
中午11点,堂哥杨取林、校长杨佳勇、镇政府干部韦某以及广西电视台记者也来到深
圳大学。见到堂哥和校长等人,本来活蹦乱跳的杨六斤,马上静了下来,就再也没有笑
过了,即使同学逗他,他也不笑,也没有跟堂哥等人打招呼,中午吃饭时,也是一言不
发,记者问他想不想跟堂哥回去,他摇摇头说“我不想”。
有些同学似乎知道什么,有两个同学拉着杨六斤说,“我们不会让他们把你带走的。
k********k
发帖数: 5617
6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4/06/25/304795.html
弃儿获捐500万遭争抢 亲属称决不乱用善款(图)
京港台:2014-6-25 13:36| 来源:央视 | 评论( 15 )条 | 我来说几句
2014年6月24日《新闻1+1》播出节目《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广西14岁男孩
杨六斤,一人艰难生活6年,吃草一样的野菜。报道后,六斤被接到深圳免费读书,捐款
达500多万元。昨天,亲属将六斤接回家。堂哥杨取林表示,六斤要回原校考试,以后
去留完全尊重六斤意愿,决不乱用捐款。以下是文字实录:
解说:
曾经他是一个弃儿。
杨六斤:
你走的时候只带弟弟走,把我一个人丢下。
解说:
六年前他开始独自生活。
杨六斤:
就挖一些野菜,然后去水库钓鱼,上树掏鸟蛋。
解说:
一则报道让他的生活翻天覆地。大量的捐款给他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但是也给周遭
的人带来了非议。
记者:
捐助的钱怎么处理?
堂哥杨取林:
我希望跟他商量之后。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
评论员 张羽: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我们的节目将关注一个孩子的命运,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叫杨六斤,看这张照片上他充满了欢乐。这个孩子在六岁的时候,父亲去
世,母亲改嫁,他自己独自一个人是在山里艰难、顽强而又乐观的生活。生活了六年之
后,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之后,引来了很多人的关心。而深圳一家民办学校就把他接到
深圳来就学。
看下面一张照片。刚才那张快乐的照片,是他在深圳这家民办学校康桥书院就学20
天的整个状况。而就在6月23日他被家乡的亲人和政府干部接走,离开了深圳,这是他
告别康桥学校时的状态,非常得难受。在这20天里他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样变化,过去他
有什么样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从他过去的生活讲起。
昨天这个刚刚穿上背带裤的14岁男孩,不得不脱下帅气的校服,告别在深圳康桥书
院度过短短20天的时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六斤的境遇已经天翻地覆,一夜成为公
众人物,并且接到四面八方的捐款。有媒体报道,六斤曾告诉深圳的老师,捐款可能已
达200多万,而这一切都是从一则报道开始。
今年5月当地媒体播出了杨六斤一个人在山里生活了好几年的故事。六斤的爸爸去
世,妈妈改嫁,爷爷奶奶相继去世,让这个不到10岁的孩子,成为了弃儿,而他在过去
的近六年时间里,独自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
记者:
就煮了半碗饭。
杨六斤:
因为我一个人,半碗饭可以吃一天。
解说:
米和油,靠邻居接济,他自己则上山挖野菜,野菜沾辣椒粉伴米饭,这就是他的早
饭。但在采访的记者看来,杨六斤吃的并非野菜,更像是草。
记者:
让我尝一个。这真的是野菜吗?还是苦味大于甜,这真的是野菜吗?
解说:
吃饭前,杨六斤还自制了一双筷子。
记者:
这是做什么?
杨六斤:
做筷子。
记者:
干净不干净。
杨六斤:
干净,平常也是这样子,因为我们出来放牛的时候,忘了拿筷子,所以我们吃饭的
时候就拿树枝当筷子吃饭。
记者:
你会不会觉得不太干净或者不太卫生。
杨六斤:
不干净也吃,没筷子吃饭。
解说:
对于一名正在长身体的儿童,他的营养补充则只能靠去水库捞鱼和上树掏鸟蛋。
记者:
为什么会去水库抓鱼吃?
杨六斤:
因为猪肉太贵了。我把这根铁丝烧红了,这个塑料瓶,这里通个洞,把线穿了钓鱼。
解说:
一下午的收获比起常人想象中的垂钓之乐相去甚远。
记者:
钓到了吗?看看。这鱼都好小。
杨六斤:
对。
记者:
一共多少只?
杨六斤:
17只。
解说:
可是养活自己这近六年吃的苦头,在杨六斤眼里远比不上失去亲人的痛苦。
杨六斤
如果我哪天病倒了,没有人不知道。因为爸爸生病去世了,妈妈改嫁了,所以别人
经常欺负我没爸爸。
解说:
杨六斤最挂念的还是改嫁的妈妈,还有她带走的弟弟。他经常跑出去寻找,却不知
要去哪里,只能半路折返,跑回床上独自落泪。
记者:
你最想对你妈妈说什么话?用苗话来说好不好。
杨六斤:
不想说,因为我怕妈妈不要我了,别人嫌弃我,所以把我留到奶奶家里,走的时候
妈妈没有告诉我。
评论员:
这真是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一个十几的孩子,六岁丧父,母亲改嫁,自己生活在
深山里,经常要靠捕鱼和挖野菜来补充营养,来充饥。这样一个辛酸的故事,对于十几
岁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真的是太艰辛了。但是可以从艰辛当中看到这个孩子他本身的
乐观和顽强。
这个故事被报道之后,打动了很多人,杨六斤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
让我们连线报道这个故事的广西电视台的记者陈静思,陈静思你好。
陈静思:
张羽,你好。
评论员:
当这个报道播出以后,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陈静思:
我们节目是4月30日的录制,在5月23日播出,在录制的现场,就已经有很多的爱心
人士在当场愿意对他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也上台给了他面对面的捐助。节目播出
之后,六斤受到社会极大关注。从5月30日一直到现在,我们栏目的热线电话一直没有
停过,有很多人表示想收养他或者帮助他甚至有欧洲的来电,表示希望能够帮助这个坚
强的孩子。他在感受社会大爱的同时,生活得到了改善。如果说被报道之后,他最大的
变化就是孤独的杨六斤不再孤独了。
评论员:
从节目播出的第一天,一直到现在连线这一天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关心和捐款的电
话一直还没有断是吗?
陈静思:
对,一直都没有断过。
评论员:
现在了解捐款的大概数字是多少吗?
陈静思:
目前的捐款还在变化,大概是五百多万的这样子。
评论员:
这真是让人令人惊讶的数字。静思,你继续在线,我们稍后再连线。
可以看到广西电视台这篇报道,真可以说是杨六斤这个苦难的孩子生命重要的转折
点。昨天他还是挣扎在生活生尊边缘的弃儿,而这篇报道播出之后,他成为了一个被社
会高度关注而且拥有者巨额捐款的孩子。这样的变化对于杨六斤来讲,他需要适应,而
且他周围的人也需要适应。同样在这样变化过程当中,社会用什么样的目光去看待这个
变化,如何去理性的判断事情的进展也是一个过程。对于一笔一笔的捐款,更重要的是
用法律和理性的态度去关注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继续来看孩子未来的发展。
解说:
6月初深圳康桥书院的义工在看到六斤的故事时候,决定去广西跟他的堂哥商量,
把他接到康桥书院参加暑期夏令营。从6月2日萌生想法到6月6日,4天时间,辗转四千
多公里,六斤的顺利来到了深圳。
康桥书院院长 韩翼:
来了就是一份责任,要对他的安全、健康、生活、学习以及他的未来发展负责。
解说:
住在宽敞的宿舍,结实新的朋友,6月6日晚上10点多,六斤到达到了深圳的学校开
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在这里六斤跟着实验班的学生一起学习国学,周末时间还会到深
圳大学南山荔枝世界进行参观。十几天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发生了骤变。
杨六斤:
在老家只学了两门,在这里学《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
解说:
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六斤逐渐有了笑容,图书馆成了他最喜欢的地方。然而,6
月20日之后一切又似乎有了新的变化。
杨六斤:
我愿意在这里的,因为去老家没有这里好,这里有哥哥姐姐,他们对我很好,每天
都很开心。
解说:
6月20日,杨六斤的堂哥、广西德峨镇政府以及原学校校长赶到深圳探望,并要求
将杨六斤带回广西,给出的理由是,他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同时还
有几十万的善款也需要六斤回去处理。
堂哥杨取林:
因为我觉得我送他过来的时候,只是跟学校请了假,毕竟现在期末考试了,要带他
回去参加期末考试。
广西隆林德峨镇副镇长:
但是从我们了解到的话,他的捐款肯定是按照严格的规定,完完全全是以用在杨六
斤的生活和学习为主的。
解说:
阳光、坚强,这是杨六斤留给学校老师同学的印象。然而短短15天的相处过后,昨
天他还是被带回广西。
评论员:
短短20多天的时间,孩子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显然他在深圳康桥书院生活
是健康、快乐、充实的。但是这个时候堂哥和当地政府要把他接回广西,孩子并不情愿
。面对这样一个接回,到底是为人还是为钱为名?马上社会各种质疑就到来了。好,下
面我们继续连线报道此事的广西电视台记者陈静思来了解事情的进展。静思,你好,面
对社会各种质疑,堂哥和当地政府接回六斤可能是为钱为名,你了解到的情况是什么样?
陈静思:
这个事情是存在一定的误解的。在出发到康桥书院的时候,就已经跟校方沟通。他
们当时就已经表明一直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主,过去的目的是看望六斤,知道他现在
学习生活的情况。第二他还是在校的学校,按他到康桥书院只是办了请假的手续,完全
不是正规的转学或者其他的入学手续,没有任何证明过去的。希望他能够完善这个手续
,没有说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定让他做什么,这个事情是不存在的。在现场以及采访里面
,校长、家长都已经表示了是以尊重杨六斤个人意愿为主,并不是要他一定要回来这边
儿的学校,或者那边的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评论员:
从一些媒体报道当中看到六斤显然不愿意离开康桥书院,将来他在广西完成了他要
完成的工作之后,想回深圳的话,随意可以回来吗?
评论员:
这个是家长和学校都表示尊重他个人的意愿。当时有一个特别的情况,他是觉得那
边的生活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能够回家回到熟悉的地方也是开心的。他是昨天下午五
点回到了广西南宁,今天晚上八点多才回到他家里面,在整个过程里面,我刚跟他的哥
哥打了电话,他的情绪蛮稳定,挺开心的,明天会回到自己原来的学校上学。
评论员:
静思所说的情况,实际我们的记者在在康桥学校的韩翼校长联络之后,也验证了陈
静思的说法,当地政府和堂哥跟康桥学校实际沟通的十分顺利和愉快,大家取得了共识
才把六斤接走的。静思,你再介绍一下六斤回到广西之后,他现在的生活什么样的?
陈静思:
他现在的生活是以学籍儿童,因为他整个学年的学业还没有完成,他先回来参加考
试,考完试之后,下一步怎么打算还是以他的个人意愿为主,家长和学校不会做任何的
阻拦。
评论员:
静思,你介绍的情况,应该是理性和公允的,但是怎么说,未必就能屏蔽所有人的
质疑,未来还关键是怎么做,现在大家高度关注的是对于杨六斤的捐款,刚才你也讲到
了,对于杨六斤的捐款已经达到了500多万,这是一个巨额的数字,现在这个捐款谁来
监管,怎么使用?
陈静思:
这个情况在我们出发前,因为我们节目是采用全透明的捐款的模式,所有的善款直
接进入到杨六斤个人账户,银行卡和密码都是由他们自己掌握,也就是他和监护人一起
决定,没有任何第三方机构的介入。
六斤的堂哥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人,在我们去深圳之前,他就跟我们所,六斤的善款
已经足够六斤的生活和学习所需,堂哥希望大家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不用再
给六斤捐款了。而他所得到的善款,他们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如果有需要会一起帮助更
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请大家放心,他们绝对不会乱用善款。而社会各阶和新闻媒体以及
他们当地的政府都可以一起来监督这个善款的使用。这个也是做这节目的初衷希望看到
的,一个传递爱,传递温暖的过程。他已经表示绝对会请大家一起来监督这个善款。
评论员:
好,多谢静思的报道。我相信您的报道回应了很多人的质疑,也打消了很多人的顾
虑。未来面对这样一个巨额善款,为了六斤将来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发展,那么如何
对待这些善款,我们还需要一些理性和法律的涉及。下面连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
的院长王振耀。王院长,你好。
王振耀:
你好,主持人。
评论员:
现在媒体是用“抢人”来形成他的堂哥和当地政府把他从深圳接过来。刚才记者显
然已经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和质疑,双方沟通的非常好,但是未来六斤本人的发展,这个
决定权是在谁手里,是在六斤手里头,还是在他的堂哥和监护人手里?
王振耀:
现在有三个方面的缺陷,要特别提醒媒体,包括静思他们报道这件事的一些记者们
都要注意。第一,说是以孩子为本,一定要注意有一些社会工作者,就是社会人员的介
入。因为孩子的生长没有那么简单,要不仅是官员和亲属,一定要社工介入。第二,政
府最重要做的不仅仅说善款,还要落实儿童福利的有关政策,像六斤这样一个孩子,明
显像孤儿养育津贴一些政策还落实的不足,政府方面应该注意赶快把这些事情做出来。
第三,有一个公共的委员会。不要变成不要表白良心,应该让一些基金会或者大家信的
过的组织,包括记者,包括六斤的家属,包括六斤本人组成一个公共的委员会,来共同
决定、来支持六斤的成长,这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否则的话,公众有各种各样的揣疑
或者各种不同的议论,这几个方面都是特别需要加强的。
王振耀:
王院长,多谢您及时专业的提醒。对于未来六斤如何发展,这么大一笔善款怎么用
,面临着非常关键角色的缺失,就是王院长所说的公众的监督,大家信任的监管人的出
现,这一点对六斤还有点模糊而遥远。我们继续关注他的发展。
解说:
从六斤6岁那一年,父亲改嫁,六斤就再也没有见过妈妈,走的时候妈妈甚至没有
告诉六斤,六年里有想念,有疑问,甚至有埋怨。
杨六斤:
妈妈别哭了,否则我也会哭。妈妈你有没有想过我?
六斤妈妈:
什么时候都想,吃饭也想,睡觉也想,过年也想。
杨六斤:
你走的时候只带弟弟走,把我一个人丢下,我受欺负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你不带
我走,我怎么办?
六斤妈妈:
后来我去看你,但爷爷家已经没有人了,我找不到你了,以为你被别人带走了。
解说:
改嫁后的妈妈生活条件并不好,和六斤的见面也只能是母子俩一解思念之苦,妈妈
没有能力把六斤留在自己的身边。
六斤妈妈:
我本以为一辈子看不到他了,没想到他今天来了,但这里没有他的田,也没有他的
房子,他很难在这里立足。
解说:
作为法律上的监护人妈妈因为现实原因空缺了监护人义务六年之久,当初把六斤留
在爷爷奶奶身边,只是权宜之计,但是随着2010年爷爷奶奶的相继去世,如何继续生存
下去,成了六斤面临的最大困难。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常年在吴州打工的堂哥杨取林也只能用微薄之力继续照六斤。
杨六斤:
今年我堂哥在邻居那留500元钱给我读书。
解说:
每年500元的生活费,平均下来一天不到一块4毛钱,在堂哥有限的能力下,六斤一
直坚强并艰苦的生活着。
陈静思:
他哥哥自己也有两个孩子,也是留守儿童,但是不是跟六斤住一起。他堂哥跟他的
感情是非常亲近,但因为他们家的家庭条件所限,堂哥本身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但是
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抚养这个孩子。
解说:
而6月20日,他的堂哥也和广西当地政府官员一同来到深圳接六斤回家。在接受媒
体采访时,他也表示愿意辞职照顾他未来的生活。
堂哥杨取林:
我能力帮他盖房子,我肯定帮他。
记者:
捐款怎么处理?
堂哥杨取林:
目前盖房子肯定是我自己想办法。
记者:
捐款怎么处理?
堂哥杨取林:
我希望跟他商量之后,等他,跟他商量再说吧。
广西隆林德峨镇副镇长:
(捐款)也是他堂哥打里,但是目前没有很详细的计划。
评论员:
观众的担心和质疑其中一个关键一点,就在于六斤他没有合格的监护人或者公众所
信任的人或者机构来监管六斤的发展和这笔善款。我们下面继续连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
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的先生。王院长您也提到了建议,社工的介入、一些媒体或者公益机
构的介入来监管六斤将来的生活和善款的使用。实际上六斤是有监护人的,比如说他的
母亲、堂哥,但是实际生活中监护人又是缺失,在实际的生活操作当中,什么样的人和
机构可以弥补这个空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监护人?
王振耀:
直接的回答是政府。全世界从各个国家的经验来看,都是政府承担起像这些监护人
缺位情况的监护人,这是一定要注意。儿童福利行政要是现代制度的话,一定是政府承
担起更多的责任。另外一方面我要特别的提醒大家的作为当年我在民政部工作的时候,
我管这件事情,我知道全国农村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过去的习惯,就是爹死娘嫁,我们
一般叫事实孤儿。像这样一些孩子,应该纳入到孤儿养育津贴的保障制度当中,这样政
府就能承担起责任,同时政府的儿童福利行政也需要特别加强。作为一个公共管理的人
,承担起来一定的责任,像他这样的一些问题,包括盖房子,包括善款的使用,没有政
府的参与,没有公共组织包括民间慈善组织的介入,其实将来会面临着更多的矛盾。
评论员:
王院长,刚才您提到一个概念,事实孤儿。现在讨论实际上跳出来对六斤的一个人
生活的安排和对他这笔善款监管的问题上。面对庞大的事实孤儿的群体,那些本拥有监
管人资格,但是实际没有起到监管人作用的人,我们怎么转移或者剥他的监管权,在生
活的当中法律当中,有操作的实际的案例和成功的案例吗?
王振耀:
实际现在法律上这一方面是相当大的空白。咱们定的是公安、民政部门来执行,但
是实际这个法律定的非常原则,就是如何剥夺监护人的权利。下一步如果对孩子们要实
施各种各样的儿童福利保护政策,进一步发展,一定要注意要调整好这样的政策。
评论员:
在政策调整调整过程当中,谁在这个过程当中来充当承担监管机构、监管人比较合
适?
王振耀:
我个人认为,根据别的国家的经验,恐怕要专门的儿童福利机构,从现在来看,民
政系统坦率的说,还是比较合适的监管机构。
评论员:
多谢王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王院长提出了一个事实孤儿的概念。现在我们现又是
去父母,查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的孤儿,也就是事实孤儿有61.5万名。
我们看到六斤从一个弃儿到宠儿这样一个过程,实际更提醒我们,如何用理性和法
律制度性的安排去安排这些孩子未来的生活。
k********k
发帖数: 5617
7
我还是很感激和敬佩这个堂哥的。他大概是杨六斤的大伯的儿子,自己有老婆和两个子
女,自己靠在广西梧州打工养活全家和堂弟。如果不是他每年资助堂弟500元人民币,
如果不是他把自己在老家的房子让给堂弟居住,堂弟可能早已冻饿而死。就这一点,堂
哥就应该受到表彰和奖励。我很感激和敬佩这个堂哥!他是个有爱心和良心的好人!
k********k
发帖数: 5617
8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eadline/31690867.html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男孩4年无人管常吃野菜 获捐款后亲戚将其领走(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3 20:54:36 2014, 美东)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去世,他
独自生活,住在空房子里,每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
具抓鱼吃。5月底,他的故事在广西电视台播出。6月6日,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
六斤接到深圳读书。而杨六斤的经历经报道后,很多人给他捐款。6月20日,其堂哥、
镇政府干部等人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处理捐款。
他的命运谁来定?尽管他哭喊“我不想回去,我喜欢这里”,尽管他流干了眼泪,尽管
他一再挣扎,尽管康桥书院十多名学生想从亲戚手中抢回杨六斤,把他留下来,但是,
昨天下午,他仍然被带回广西。
欢送会上众人泪流满面
昨天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康桥书院时,已有十多家媒体在等候,经过操场时,正好碰
到同杨六斤一起上课的十多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走向礼堂,准备参加杨六斤的欢送会
。他们年纪都在7岁左右,一路走一路有小朋友问老师:“杨六斤哥哥真的要走了吗?”
“上午我跟杨六斤说,你要跟你堂哥先回广西,等把事情办完了再回来,他就很干脆地
跟我说‘我不回去’,他以为自己说不回就可以不回,”书院校董助理、国际高中部副
校长陆卡娅表示,前天学校组织学生去深圳大学参观,就是专门为他安排的,因为这半
个月来,发现他特别爱读书,所以想加强他的观念,参观的时候,就跟他透露过“你堂
哥他们都在等你一起回去办事情。”
11时40分,班主任黄萃老师领着杨六斤来到礼堂,杨六斤一路走一路哭,快到二楼礼堂
时,看到在门口等候的堂哥等人,他转身就想走,黄萃老师只好把他领到一边,不停地
安慰他,“六斤,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对不对?”杨六斤不停地点头,但眼泪却哗啦啦往
下掉。
随后,学校播放了杨六斤的视频,20多分钟的视频才放了一半,有几个女同学已经忍不
住哭出了声,整个礼堂100多位学生将近一半都在擦眼泪。视频还没结束,在场的老师
和记者,也都用手在抹泪。
国际高中班的几十位学生,还有跟杨六斤一起上国学的十几位国学班同学,都给杨六斤
制作了卡片,国际实验班的陈浴洲在卡片上写道“六斤,你还是我的弟弟,是我唯一一
个弟弟,哥哥也不想说太多,只想开开心心送你,不想流着眼泪送你,以后要照顾好自
己,别让别人骗了,哥哥以前跟你讲的话要记住,愿我们有缘再见!赠我的弟弟六斤”。
欢送会上,就连60岁的陆卡娅教授,也是流着眼泪主持完欢送会。
杨六斤喊不愿回去学生与家属抢人
“我喜欢这里,我喜欢大哥哥和弟弟,我爱你们!”在欢送会上,杨六斤哭着说。从一
踏进礼堂大门,他就一直在哭,跟他住一个宿舍的7岁曾繁荣拉着他的手,哭喊“六斤
哥哥,你不是说不走的吗?”
欢送会还没结束,堂哥杨取林上台讲完话,就拉着杨六斤走,杨六斤原来的校长杨佳勇
也走到旁边,跟杨取林一人一边,夹着杨六斤离开礼堂。学院学生,有的边哭边追了出
去,在宿舍门口,十多名学生将杨取林、杨佳勇围在中间,有的拉着杨六斤,不让他上
宿舍收东西,而杨取林也拉住杨六斤不放。
“我喜欢这里,我不想回去,”在争抢中,杨六斤喊了出来,而十多位学生也一度把杨
六斤抢了过来,但是,堂哥杨取林马上又将杨六斤从学生手上夺了回去,在校长杨佳勇
和德峨镇干部韦某的帮助下,脱离学生围堵,迅速冲到宿舍,把杨六斤的衣服等物品装
上袋子带走。学生们紧追不放,几个女生把广西电视台记者堵住,不停问“他不是说不
想回去吗,你们干吗还要把他带走”,记者也无言以对。
而在宿舍楼下,7岁的曾繁荣和几个国学班的小伙伴,因为追赶不上,坐在楼道上,号
啕大哭。
“都怪我们,没有能力把杨六斤留下来,”高中班的陈勇彪懊恼地说,头天晚上得知杨
六斤要被接走,他们班上十几个同学,商量好只要杨六斤说他不想回去,他们就要阻止
其堂哥等人把他带走,为了此事,他都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下午1点半,流干了眼泪的杨六斤,被堂哥拉进面包车,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只留下还
在哭泣的几位国学班小伙伴。
路向何方
杨六斤还能再回深圳么?
沈兰慧表示,他们和德峨镇干部韦某等人协商好,7月10日放暑假,只要六斤愿意,他
们可以送他到深圳参加夏令营,“不管六斤愿不愿意回来,我们都要去看他,如果他愿
意,我们就把他接回来,”沈兰慧说。
而陆卡娅教授则没那么乐观,她说杨六斤问过好几次,说自己有个弟弟,今年8岁了,
能否跟一起到深圳来读书,当时她回答说,只要他妈妈同意、弟弟肯来,学校肯定会资
助他们兄弟,校董沈兰慧也同意了,“但这次回去,我估计要回来就难了。”
陆教授表示,杨六斤还跟她提到过,爱心人士给他的捐款已经有200多万元,上次其堂
姐来看他时,也希望他能回去处理,不过,昨天再次向其堂哥杨取林核实捐款数额时,
他依然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没有查询过,而如何使用则要问电视台。
杨取林表示,他已经做好打算,准备放弃在外务工,回老家照顾好杨六斤,而政府也有
计划,准备给他们盖个房子。
校方说法
“我们没法阻拦 硬留会被误会”
“他们要把杨六斤带回去我们也没办法阻拦,也不想别人对我们学校有误会,”康桥书
院校董沈兰慧说,杨六斤现在也算是个名人了,但他到学校半个月,学校没有公布他来
学校的事情,也没有利用他做宣传,因为学校近年来资助了不少贫困学生,也有能力再
资助杨六斤,“但他有一笔不少的捐款,我们也不想因此而被误解,虽然回去对于他的
成长不一定是好事,但我们也没有办法。”
沈兰慧表示,他们也向德峨镇干部韦某和杨六斤原校长杨佳勇提出,让杨六斤的法定监
护人、其母亲过来,他们才能把人让他们带走,但是对方告诉他,杨六斤母亲已经几年
没管他了,现在的实际监护人是他堂哥杨取林,六斤跟他堂哥的关系很好,只要他堂哥
来就可以了。
提议将杨六斤带到深圳的校董助理陆卡娅教授则表示,“堂哥杨取林常年在外打工,杨
六斤是一个人在老家,学校义工去接他时,杨取林还在梧州打工,怎么就成了实际监护
人?”
为何不让杨六斤的母亲来带他回去?德峨镇干部韦某表示,六斤的妈妈已经几年没管他
了,一直都是堂哥在资助他,所以算是他的实际监护人,而且当时康桥书院也是通过他
堂哥把六斤带出来的,所以,有他堂哥和原校长来,就可以了。
律师观点
捐款使用、孩子去留均应由其母亲决定
善款放入个人账户是否合规?所有权归谁?公益星火计划学员、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吕
成刚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捐赠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个人不能进行募捐行为,
但为了防止有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社会公开募捐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备案,募集款项应
交由正规慈善组织处理。
吕成刚认为,依托合法的募捐团体或组织进行募捐款项的管理,可以避免原本善意的私
募变味。对于目前杨六斤账户内的款项,她认为,“现在款项是公众对孩子的捐赠,所
有权是孩子的,如果没有经过慈善部门介入,原则上由监护人监督使用。”
那孩子的去留应该由谁决定?“在其母亲还是法定监护人的情况下,没有孩子母亲的委
托,其他任何第三人都不能随意带孩子走,”吕成刚说。广西一行人来深圳并没有带公
函,他认为,如不能拿出相应的法律依据,那就是违法的,没有公函,那要看他们在现
场的言行来推断是否是代表个人或机关他,“代表个人肯定违法,代表机关必须要说明
理由。”
此外,吕成刚表示,深圳康桥书院也不能强制性地把孩子留下,但相应的,别人也无权
强行把孩子带走。
k********k
发帖数: 5617
9
20140624 新闻1+1 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KDcHDCJgew
k********k
发帖数: 5617
10
http://news.qq.com/a/20140627/007454.htm
媒体称广西孤儿仅独居25天 吃野菜充饥被质疑
社会万象南方都市报 [微博] 陈思福2014-06-27 07:29
“父早亡,母改嫁,随后爷爷奶奶去世,7岁成了孤儿,独自居住数年,靠堂哥每年给
的500元生活费,靠自己捞鱼、吃野菜维持生活,坚强的杨六斤感动了全中国”,5月2
3日以来,随着广西某电视一档公益节目的播出,杨六斤的故事让无数国人掉眼泪,爱
心人士更为他捐款达数百万。
6月6日,被这个故事打动的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六斤接到深圳读书。6月2 0日,
其堂哥杨取林、镇政府干部、广西某电视台记者等人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
,6月2 3日,哭喊着不愿离开的杨六斤被带回到广西。
亲戚和政府为何硬要将其带回,是否为了巨额捐款?而当地政府在救助孤儿方面是否失
职,网上掀起多方质疑。昨天,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回应称,杨六
斤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补助,还有低保,一直有公益基金支持他,周一到周五都住学校
里,生活其实并没那么困难,而去深圳带回杨六斤,是应广西某电视台要求,同时接他
回来参加期末考试。
南都记者连续三天深入杨六斤的家乡德峨镇新街村上马排屯、新街完小实地走访,发现
杨六斤虽然身世堪怜,但生活其实并非节目所展示的那般艰苦,几年来他一直同堂哥一
家住在一起,其独居生活从今年3月才开始。此外,他每周五天住校,周末才回堂哥家
,到电视节目播出时独居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 5天,只是偶尔吃一下野菜,而且野菜也
是当地居民的家常菜。
堂哥舅舅:他堂哥今年3月才外出打工
6月25日上午9点半,记者从隆林各族自治县赶往德峨镇新街村,一路全是盘山路,导航
显示只有70公里,但是足足开了两个小时,杨六斤住在新街村上马排屯,距离新街村大
概7公里的路,但一路都是泥土路,而且只有一条车道,还有几个很陡的坡,小车开到
一半,就开不上去了,只好徒步走,大概走了30分钟,才来到上马排屯。
在村民的指点下,很容易就找到了杨六斤住的地方,那是一座木屋,是其堂哥杨取林的
房子,这种木屋在上马排屯有20多座,木屋后面、左右都住着邻居。右边的房子住着堂
哥杨取林的舅舅吴友济,几乎屋檐连在一起,而两家的大门距离也在5米左右,门口则
是杨取林家的猪舍,养着一头母猪和一头小猪。
“哪有人经常吃野菜的啊,现在没那么苦啦,都是拉着去拍出来的,他就住我对面,我
还是他舅舅,怎么会不知道。”吴友济说,他也看了电视节目,觉得很多跟他所知道的
不一样,电视台来拍摄了好几次,他跟杨取林的妈妈是兄妹,所以杨取林叫他舅舅,杨
六斤来了后,也是这样称呼他的,在他的印象中,杨六斤被接到上马排屯住也就两年多
的时间,时间并不长,一直都是住在杨取林的家里。
“我也看了,也有点感动,但也觉得像在演戏。”吴友济说。
吴友济表示,杨六斤跟杨取林一家共吃住,杨取林有两个小孩,他也有两个小孩,他的
小孩年纪跟杨六斤差不多,虽然比杨六斤小,但已经读6年级了,因为年龄相仿,所以
还经常一起玩。
“去年春节左右,杨取林把自己的两个小孩送到外婆那边去读书,夫妻俩外出打工,杨
取林的妈妈也出去打工,才剩下杨六斤一个人住,不过也就才两个多月的时间,没电视
上说的那么夸张。”吴友济说。
而杨六斤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回来,回来还经常跟他的小女儿一起
玩,有时候就在他家吃饭,不过杨六斤也经常自己做饭,“我家小女儿,从10岁开始,
就已经会做饭了,现在周末回家,也都是她做饭给我们吃。”吴友济说。
“有时候来我这里拿点菜,有时候到其他邻居拿点菜,要不然就自己去田里摘,反正他
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吴友济说。
堂哥杨取林:舅舅住在隔壁也算有个照应
吴友济的这说法,得到了杨取林的确认,杨取林表示,接回杨六斤大概有两年半的时间
,一直都是跟着他住,他们一家5口人,住在一楼,而杨六斤就住在他家的阁楼。
杨取林表示,他一直居住在家里,父亲前两年去世,而老婆这两年身体不舒服,治病花
了几万元,去年底,他到梧州打了两个月的工,赚了几千块钱,觉得还不错,所以,春
节过后,夫妻俩商量好出外打工,而母亲也经常要出外面打点短工,两个小孩没有人照
顾,所以就送到外婆家那边去读书,由外婆照顾着。
今年3月份,他才去广西梧州打工,才留下堂弟杨六斤一个人,不过母亲打完短工,也
会回来住,他也不清楚母亲去哪里打工,什么时候回家。
“我也是没有办法,看着村里的邻居都建了新房子,我也想出去打几年工,希望能赚点
钱,回来盖新房子。”杨取林说,现在整个上马排屯,大部分都盖了新房子,而盖了新
房子的,基本都是出外打工,屯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要不是前几年妻子身体不好,他
也早就出去打工了。
“当时也没多想,觉得他都已经14岁了,年纪也不小了,而且也会做饭,照顾自己是没
问题的,舅舅就住在隔壁,有什么都有个照应,只想着只要家里没事,打个两年工赚点
钱把房子盖起来。”杨取林很无奈地说。
3月份,因为担心用电磁炉、烧柴火不安全,所以他外出的时候,还给杨六斤买了个新
的电饭锅,也准备了一大袋子的米,前天中午,杨取林拿米出来的时候,发现米已经长
虫了。
当地学生:那些野菜我们也吃
在广西某电视台的节目里,说杨六斤经常吃野菜充饥,这段画面,也打动了很多观众。
6月25日中午,3个学生骑着摩托车来到上马排屯,带头的杨彪告诉记者,他们是准备到
上马排屯水库去游泳,该水库也就是电视节目里杨六斤钓鱼的地方,当记者询问他们看
过该节目没有,三个人表示看过,不过当记者问看了有什么感受的时候,三个人异口同
声地说“假的”。
“我看了电视,他吃的野菜,我们也吃啊,有好几种野菜都是可以吃的,有剪刀菜、折
耳根、马蹄菜我们也都吃过,我看他在电视里,吃的就是剪刀菜。”在隆林各族自治县
某中学读初一的郭争龙说。
随后,三个学生带着记者来到上马排屯水库边上,在去水库的路上,发现有很多折耳根
(即鱼腥草),在新街完小读六年级的任振兴表示,折耳根其实很多人都会挖来吃,经常
用来凉拌,家里都经常会做这道菜。
而在水库旁边的草地上,三个学生发现了很多剪刀菜,同样在新街完小读6年级的杨彪
表示,他在电视上看到杨六斤吃的野菜,应该就是这种,这种野菜是凉性的,夏天的时
候,在外面口渴了,就会摘来吃,如果摘回家吃,那就是沾着辣椒酱来吃,也可以煮着
吃,随后,三个学生摘了一片剪刀菜,放进嘴里嚼了起来,不过一会就吐了出来,说“
有点苦”。
记者也尝试了一下,味道确实有点苦。
随后,他们又找到马蹄菜,“我看杨六斤好像在电视里也吃了这个菜。”杨彪说。
吴友济的女儿、杨六斤的表妹表示,虽然她也经常跟杨六斤一起玩,但是没有见他吃过
野菜,“不过他是会去钓鱼。”
昨天下午,在新街完小,5年级的很多同学都表示,他们也都知道哪几种野菜可以吃,
其中就包括剪刀菜,而且他们也都基本吃过,记者跟杨六斤聊天的时候,提起吃野菜的
事情,他说“只是偶尔吃过,也是吃剪刀菜和马蹄菜”。
“我也看到过他钓鱼,就是用罐子,里面放蚯蚓,等一会拉上来,有时候他也用钩子钓
。不过我们也经常来钓鱼,哪个小孩子不爱钓鱼呢?”杨彪说。
杨六斤同班同学李露表示,她也跟杨六斤去钓过鱼,还看他钓过有三个手指那么大的鱼
,钓到后,也是拿回家里。
原校长:杨六斤在校享受政策补助
前天中午,记者跟着杨取林来到他的木屋,推开门里面光线很暗,不过从屋顶缝隙透过
来的光线,依稀能看清楚家里的结构,地面是泥地,进门是一个厅,右边是起居室,分
成两层,一楼又隔成两间,里外各放着两张床,而二楼则放了一张床。
在二楼的床底下,放了几罐油,还有一袋袋的米,杨取林的舅舅吴友济表示,自从杨六
斤的故事在电视台播出后,来看他的人基本就没有断过,单政府层面,就来了很多次,
每次都是提着油和米过来,而来看他的好心人更多。
“我也不知道,因为那段时间,我也不在家里,”杨取林说。当记者希望能跟杨六斤聊
下节目拍摄的过程,不过他想了很久,最后只是跟记者说了三个字,“很难过。”
昨天下午,记者在德峨镇新街完小,看到杨六斤,他在操场上和同学打羽毛球,玩得很
开心,不过,一有大人找他说话,旁边就会围上来一群同学,不过他仍然记着深圳的生
活,他说:“我还是想到深圳康桥书院去。”
“应该是4月份,电视台的记者找到学校来,问有没家庭困难的孩子,我们当时就把杨
六斤家里的情况给他们说了,后面他们拍摄也没找我们,所以我们也不知道,直到节目
播出。”校长杨佳勇说。
杨佳勇表示,杨六斤上学时,周一到周五都是在学校,通常都是周日下午4点钟左右回
到学校,周五下午放学后回家,而且按照规定,他也享受国家的政策补助,每天在学校
吃三餐,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为8元,每天基本都会有肉菜,在学校的生活还是有保障
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去深圳接杨六斤是电视台要求
昨天中午,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明治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六斤现年14岁,并非电视节目上说的12岁,2012年5月爷爷去世后,杨六斤于2012年7
月前往德峨镇新街村上马排屯与伯父生活,同时入读新街完小。
此次德峨镇副镇长韦强、杨六斤堂哥杨取林、校长杨佳勇和电视台记者到深圳接人,是
应电视台的要求,因为节目播出后,有很多爱心人士给杨六斤捐款,目前已经达到500
多万元,为了给爱心人士有个回复,电视台要求再做一期节目,所以要求将杨六斤接回
来。
另一方面,因为临近学校的期末考,为了让杨六斤顺利完成整个学年的学业,德峨镇、
新街完小校长、杨六斤堂哥杨取林以及当初制作杨六斤节目的电视台两名记者携带公函
,前往深圳康桥书院,接回杨六斤,让其参加6月30日的期末考,待完成期末考试后,
于7月初制作杨六斤的后期节目,以感谢社会各界对杨六斤的关心和帮助,这两件事完
成后,是否返回深圳康桥书院学习,将充分尊重杨六斤的意见,由其本人决定。
杨明治表示,杨六斤在校期间都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000元/学年)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
划(600元/学年)等教育惠民政策,自2011年起,还得到了爱德基金会每年1340元的爱心
资助,该笔善款主要用于杨六斤日常生活开支,自从杨六斤的父亲去世,他也一直享受
到国家低保政策(100元/月),杨六斤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新街完小校长杨佳勇表示,杨六斤是2012年9月份才从龙洞完小转学到新街完小的,因
为他家庭的特殊情况,学校将他的材料往上申报,所以,从他入学的那个学期开始,每
个学期都能领取到爱德基金会670元的爱心资助,前面三个学期都是给了杨六斤的堂哥
杨取林,这个学期,则直接打到杨六斤的账号上。
杨佳勇表示,学校一日三餐的标准是8元,其中包括每天3元的营养改善计划,虽然不能
保证顿顿有肉吃,但是可以保证孩子每顿饭都吃得饱。
昨天下午,记者在新街完小,询问了多个学生,都表示,在学校每日三餐,都能吃得饱
,昨天的晚饭,就是白菜炒肉。
节目截图及解说词
画外音:
7岁时六斤成了孤儿
被接到堂哥家
堂哥常年外出打工
六斤只能独自一人生活
实际情况:
2012年5月爷爷去世后,杨六斤于2012年7月前往德峨镇新街村上马排屯与伯父生活,后
来到堂哥杨取林家居住,堂哥一直在家,直到今年3月才外出打工。
画外音:
但也许六斤吃的并非“野菜”
而是青草
“草”加辣椒拌米饭
就是一顿早餐
山里长大的孩子,真能吃苦啊
实际情况:
当地学生对南都记者表示:“看了电视,他吃的野菜,我们也吃啊,有好几种野菜都是
可以吃的,有剪刀 菜 、折 耳根、马蹄菜我们也都吃过,我看他在电视里,吃的就是
剪刀菜。”
画外音:
5年的独居生活里
孩子吃尽了苦头
实际情况:
2012年5月杨六斤爷爷去世,此后他也一直与伯父和堂哥共同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 陈思福
摄影:南都记者 陈文才
发自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http://news.qq.com/a/20140626/025493.htm
媒体:杨六斤去留自己做主 家属政府抢人系误读
各地新闻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2014-06-26 10:48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讯 广西隆林孤儿杨六斤,在广东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6月23日
,网上出现《孤儿被报道后赴深圳就读 当地政府欲将其接回》等报道,“镇政府抢杨
六斤”的谣言在网络疯传。对此,全程报道杨六斤故事的广西电视台相关人员澄清说,
社会对杨六斤家属有误解。当地政府表示,杨六斤的去留,完全遵循其个人意愿,不存
在网络炒作的所谓“抢人”情况。
孤儿自立太感人
获500多万捐款
不久前,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在隆林县德峨镇下乡采访时,发现了杨六斤的
励志故事。12岁的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他独
自生活,住在空房子里,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此事在社会上引
起广泛关注,杨六斤的个人账户获得了巨额爱心捐款,截至25日已达到500多万元。
6月5日,深圳康桥书院的两位义工,在德峨镇新街村小学找到了杨六斤。在得到杨六斤
的堂哥杨取林同意后,义工说服杨六斤到深圳参加康桥书院夏令营活动。不过,两名义
工没有办理领养手续,也没有为杨六斤办理退学或转学手续,仅提供了其中一名义工的
身份证复印件,就把孩子带到了深圳。
家属去深圳接人
引发媒体误读
6月19日,德峨镇镇长、新街村学校校长及杨六斤堂哥杨取林一起赶赴深圳,跟校方沟
通说,想带杨六斤回去参加期末考试。杨取林表示,如果杨六斤本人希望留在深圳,他
不会干涉,但要办理转学或收养手续,他好对家族有个交代。
在此过程中,广西电视台派出记者,做后续跟踪报道。据相关人员称,6月20日,杨六
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跟随堂哥回家乡。在采访过程中,有个别义工做出下跪、报
警等行为,并要求删除采访视频。
广西电视台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6月23日,在深圳康桥书院为杨六斤举办的送别会上
,深圳当地有十多家媒体采访书院院长韩冀。面对电视镜头,韩院长说:“广西当地的
政府、媒体、学校的校长、他的堂哥,对这个小孩十分关心,他们到学校来希望把小孩
接回去。我们通过友好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开始我们有一点小小的误会,但是通过沟
通,这种误会已经完全化解了。”
韩院长承认:“这个小孩到学校来的时候,他本身是请假过来的,没有办正式的到这里
来学习生活的手续。我们希望他长期在这里,但是,彼此之间还需要建立一种信任。孩
子的堂哥和其他人一起送他过来,让他在这边先有一个体验,如果他觉得很满意,那么
我们双方可以进一步洽谈,办正式的手续到这里来。”
最后,韩院长还表示:“广西的客人到这边来跟我们讲了几点:一个是领养也好,长期
学习生活也好,要履行规范的手续。当地的政府、教育局、民政局,他们也希望这个小
孩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第二点是这个小孩有很多人在关注他,有了一些捐款。小孩离
开广西半个月的时间,有一些谣言说他的堂哥,是不是独吞了捐款,把人打发走了。”
采访中,韩院长对杨六斤的堂哥赞许说:“这位做哥哥的,我觉得真的是很了不起!自
己的条件那么差,他把这个血缘不是直系的堂兄弟接到一块去,长期照顾他,给他资助
,十分感人!”
孩子去留自做主
并无“抢人”情况
失去所有直系亲属的杨六斤,应该由谁监护?德峨镇相关负责人称,杨六斤的父亲去世
后,母亲改嫁,长达6年没有履行监护人的义务。杨六斤跟爷爷奶奶生活,又接连失去
两位老人。此后,堂哥杨取林开始照顾杨六斤,肩负起了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此,
新街村村委有相关事实证明。
在深圳康桥书院的欢送会现场,德峨镇镇长向媒体表示:“只要小六斤和监护人达成一
致意愿,想来书院这边读书,学校这边和我们也完全同意。捐款目前由他的实际监护人
也就是他堂哥保管,如何使用捐款,目前没有一个很好很详细的计划。但是,这些捐款
肯定是按照严格规定,完完全全用在杨六斤的学习生活上,这个请大家放心。”
德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杨六斤的去留问题,完全遵循他的个人意愿。如果他愿意留在
深圳读书,也需要回到学校办理完备的正规手续。整个接回孩子的过程,不存在外界炒
作的所谓“抢人”情况。 返回腾讯网首页>>
s**********u
发帖数: 11996
11
堂哥不错了,当初那么困难还是照顾了孩子,那时候也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帮助,孩子
不容易堂兄也不容易,现在境况好了就应该想办法让孩子接受很好的教育了,这个孩子
这么苦过来的,希望将来能够有好日子过。
i***o
发帖数: 83
12
哭死我了,希望这孩子从此在爱中长大
s**********u
发帖数: 11996
13
听说现在有几百万捐款了,应该可以好好读书了。
1 (共1页)
进入Guang_X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美国女子为鼠弃夫 婚姻11年不如养鼠19只【我家乡的美食】荠菜锅贴
我日啊,我鳖公仆又盯上吃草果腹的杨六斤收到的捐款了 (转载)广西德保回乡游 (转载)
中国目前靠啥混世界广西德保回乡游 (转载)
他想要的只是一个公道!大家都败了啥啊?
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转载)
家丑内扬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问候一下老乡们12岁男孩靠吃草独活5年 夜晚想起妈妈流泪 (转载)
$$$给乡亲们-从龙胜带回来的野菜包子媒体称杨六斤仅独居25天 所吃野菜当地常吃(组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六斤话题: 堂哥话题: 杨取话题: 广西话题: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