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i 发帖数: 1 | 1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风波2000年权威杂志《自然》评选出来人类千年来最伟大的20位物理学家,杨振宁名列
其中,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在世的物理学家,与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其他
人,都是已作古的科学巨匠,包括牛顿,爱因斯坦,玻尔等人,他拥有13项“诺奖级别
”的成果。在杨振宁获诺奖之后的60多年里,有7个诺奖得主均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预测的粒子而获奖,杨振宁的学生几乎垄断了60多年来的诺奖物
理奖的大部分,另外有6个菲尔兹奖均出自于杨振宁的方程研究而得来。他是我们华人
骄子中的骄子,当然他的伟大是历史级别的伟大。
杨振宁(左一)获诺贝尔奖照片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1938年,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大背景下,他
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化学系录取,后改为物理系。1942年,杨振
宁先生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启了他物理
研究的学术之路。留学海外的机会是杨振宁人生的重要转折,也是敲开了他成为物理巨
匠的大门。1948年,杨振宁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
究院并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并开始同李政道合作。此后的10年里,杨振宁先
生提出了多项重大发现,学术造诣突飞猛进。其间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
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提出了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
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重大理论发现。杨振宁先生与李政道先生经过三年的深入
研究与合作,于1957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人百年
来首个诺贝尔奖,意义非常,既开创了历史,也开启了传奇。有人评价50年代的物理科
学的发展是杨振宁的天下,一代科学巨匠从此踏入了名人堂。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
国籍,成为美国公民。于1965年,他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自1966年起,任纽约
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杨振宁照片
杨振宁对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贡献非常之巨大,1971年,杨振宁回中国访问,是美籍知
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通过他个人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推动了当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事业,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科技教育的偏见,打开了沟通的世界之窗。
杨振宁近照
1978年,在李政道 、杨振宁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开办。1983年,杨振宁
向邓小平建议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同年杨振宁先生在香港发起创立中山
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
自1993年起至今,杨振宁先后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学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台湾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
位;澳门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一等荣誉
博士学位等诸多名誉成就。先后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奖及多次马塞
尔·格罗斯曼奖。同时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和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出任清华大学
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虽然杨振宁晚年才回到中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很多贡
献,协助或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其中包括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2009年更名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致力于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
机等领域的研究。
1999年杨振宁正式退休。2003年杨振宁正式回中国定居,于北京清华常住。值得特别提
到的是,95岁的杨振宁自愿放弃美国国籍,正式恢复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
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2019年度求是奖的最高荣誉“求是终身成就奖”。
杨振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照片
如此杰出和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人生也避免不了饱受争议。也掩盖不住民众对他的批判
和看法。
有人经常拿杨振宁标榜邓稼先,他们既为同乡,也为同窗。一同留学美国,但后来两人
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邓稼先在祖国困难之际,毅然决然
选择了报效祖国,即使处于当代困难时期的中国,邓稼先也一心扑到了祖国的建设之中
。相反,杨振宁在同样的时期,却选择了入籍美国,即使后来取得诸多成就,以及获得
诺贝尔奖,也是被世界称为“华人”或者“华裔”。纵然世人对邓稼先与杨振宁的比较
争议不断,褒贬不一。如果说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是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情操,那么杨振
宁则是曲线救国吧;邓稼先可称之为雪中送炭,那么杨振宁也可称作锦上添花。众说纷
纭,但是不能否认他们对共和国所做出的贡献都是空前绝后的,都是在祖国特定时期,
贡献了力量。非要盖棺定论,那就是圣人与伟人的区别吧。
邓稼先(左一)与杨振宁(右一)合影近照
造就杨振宁的争议最主要的原因,那一定是他与李政道的纠葛——“名序之争”。不得
不提到二人的关系颇为复杂。两人同在芝加哥大学工作和学习,自然而然也是生活上亲
密的朋友,看似两家交往颇为密切,但也经历了两次分手。外界看来好似情侣分分合合
,但其中故事却极为难以形容。因为发表学术论文的署名前后顺序,仅仅是国际惯例和
长幼尊卑的区别,致使一个耿耿于怀,一个不值得信任。但同获诺贝尔奖,却让人难以
捉摸。最终的分手,也是因为出席国际活动和发表文章时,杨振宁始终坚持要把自己和
妻子(杜致礼)排在李政道之前,也是导致后人分道扬镳,不再来往的根本原因。
李政道(左一)与杨振宁(右一)合影近照
作为一个长时间接受西方教育和文明的人生赢家,自然杨振宁的爱情故事和婚姻,时常
被别人拿来作为谈资。“82与28”跨越半个世纪的“老夫少妻”,十足颠覆了国人的婚
姻观,有人认为杨振宁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有人认为翁帆的目的极为不纯洁。当他们
同时暴露在闪光灯下,自然避免不了议论。杨振宁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可以称作是伟人
,相信会有很多的人崇拜和仰慕,恰好这个人只是翁帆而已。杨振宁既然能够获得诺奖
,游刃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相信智商和情商绝非常人,自然能够认识到婚姻的影响力。
杨振宁知道年龄差,翁帆也知道财产分割不简单。事实如此,依然相濡以沫,也算是对
外界质疑一个无声的证明吧。
杨振宁(左一)与翁帆(右一)合影近照
杨振宁院士作为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
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
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所取得的研究成就和对科学进步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对科学
进程的发展是世界级的,不应该受于国别的限制,他既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
民的瑰宝。杨振宁院士在中国物理学的领域上,填补了诸多空白,高速推动了中国科技
发展的进程,主导成立了多座高尖端的科学物理实验室,把西方的主流科技引入到了中
国,为世界和中国的交流发展搭设了桥梁、创造了机会。杨振宁院士对中国科技教育的
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他创办了多项基金会,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为他们创造
了平台和机会,培养了诸多人才,受他邀请回国的科学家不计其数,为中国的科技人才
后备力量的储备打下了基础。纵然杨振宁院士的人生历程中,会存在一些争议,也会被
外界有所评判,抛开头衔而论,他终究也只是人,只是成就将他推到风口浪尖、闪光灯
之下。假使有错,孰能无错,尚且并非难容之过,然功可早已抵过。只要为祖国进程做
出贡献者,皆是功臣。错与对,是与非,后人自然会有定论。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有
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