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ECUST版 - 不透明的“透明计算”——张尧学是如何骗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
相关主题
华理化工+生工学科,愿意阻止田禾当下任校长的请跟帖re方舟子: 不透明的“透明计算?
高校985工程211工程被指废除 大学格局面临洗牌 (转载)方舟子: 不透明的“透明计算? (转载)
最佳音乐的那个presenter透明计算-教育部推荐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10年后重温卡萨布兰卡自然科学一等奖,你们服不服!
后来有多少人看了 bridget jone's diary看来这次洋大人被张尧学的透明计算理论刺激到了 (转载)
不透明的“透明计算”——张尧学是如何骗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方舟子又爆料了,呵呵
这次方肘子怎么没敢向透明计算开火?透明计算“云时代”:解读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不是美国出了马一龙,是马一龙加入了美国 (转载)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透明计算”是什么,业内有不同看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尧话题: 透明话题: 论文话题: 计算话题: 引用
进入ECU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n
发帖数: 1648
1
教育部原司长、中南大学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课题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舆论大哗。多名IT专业人士在网上一面倒地揭露这个课题低劣、
造假、骗人的实质,这些揭露文章发表在科学网、知乎、新浪博客等处,随后即被删除
得干干净净。财新网在1月17日发了一篇报道《“透明计算”获大奖引发诸多争议》,
随后也被删除。对这些批评、揭露,张尧学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而这些试图压制批评的
删帖行为,不知是张尧学公关的结果,还是政府部门为遮羞采取的行动。不管怎样,对
学术争议只能以删帖来回应,其实质如何,已昭然若揭了。
我不是IT专业人士,不想从学术的角度来评价张尧学的成果。我想从别的角度,让
公众了解一个被IT专业人士一致评为低劣、造假的课题何以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
奖。
我们先来看看张尧学的简历: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澧县余家台水电站工作,测绘员;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陕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班学习;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并获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师、副教授、教授,教研组副
主任;1994年6月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1995年2月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电子部计算机司副司长兼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
副主任(挂职);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
月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
培训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奥组委挂职总体策划部副部长;2007年当选为中
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
生教育司司长;
2011年11月至今,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从简历可以看出,张尧学从1995年开始当官,一开始还只是挂职,1999年起则是全
职当官,从事行政工作,历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主持工作)、科学技术司司长
、高等教育司司长、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中南大学校长,已脱离科研一线十
几年,却能做出代表中国科研最高成就的成果,可谓神人神迹。
再神的人才,再神的科研成果,也是要通过论文发表体现出来的。在报奖材料中http://www.cutech.edu.cn/cn/rootfiles/2 ... 551177.pdf ),张尧学列举了能体现其获奖成果的八篇代表性论文专著:
1. Yaoxue Zhang and Yuezhi Zhou. Transparent Computing: A New Paradigm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LNCS 4159, 2006 年第1 卷1-11 页.
2. Yaoxue Zhang and Yuezhi Zhou. 4VP+: A Novel Meta OS Approach for
Streaming Programs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in Proc. of the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AINA 2007), 2007 年第1 卷394-403 页.
3. Yaoxue Zhang, K. Takahashi, N. Shiratori, and S. Noguchi. An
Interactive Protocol Synthesis Algorithm Using a Global State Transition
Graph,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88 年14(3)卷 394-404 页.
4. Yaoxue Zhang, Hua Chen. A knowledge-based dynamic job-scheduling in
low-volume/high-variety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UK), 1999 年13(3)卷 241-250 页.
5. 林 闯 .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7-302
-04267-5, 2001 年卷109-129 页.
6. Fengyuan Ren, Chuang Lin, Xunhe Yin. Design a conges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5 年28(9)卷 1050-1061 页.
7. Fengyuan Ren, Chuang Lin, Bo Wei. A robust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in large delay networks,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5 年 28(5)卷
485-493 页.
8. Jianer Chen, Guojun Wang, and Songqiao Chen. Locally subcube-
connected hypercube network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02 年51(5)卷 530-540 页.
第一篇论文发表在2006年9月在武汉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IC 2006 ),会议组织者是在新语丝挂号的金海。这种会议的主要目的
是为中国科研人员提供出钱发表SCI论文的机会,几乎没有含金量,被称为野鸡会议。
张尧学的这篇论文发表了9年,共被引用45次(据google scholar,下同),绝大部分
是张尧学自引和中国人引用,国外引用只有3次,分别是日本、韩国、德国人引用。
第二篇论文发表在IEEE的低端学术会议上,在IEEE的1578种IT会议中,该会议的排
名1362 (http://arnetminer.org/page/conference-rank/html/All-in-one.html )。这篇论文是张尧学迄今发表的所有论文中引用次数最多的:46次,然而几乎全都是张尧学本人自引和中国人引用,仅被国外引用了两次,这两次都不是英文文献。也就是说,张尧学这篇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在作为科技界国际语言的英语文献上被国外学者引用的次数是零。
第三篇是张尧学发过的档次最高的论文,但是是1988年他在日本留学做的博士学位
论文工作,有三个日本共同作者。张尧学将其博士学位论文也列入报奖材料中,简直是
莫名其妙,因为第一,其博士研究内容与其获奖内容没有关系;第二,这项工作的知识
产权属于日本东北大学,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只授予在中国做的工作。难道张尧学想
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让其日本导师分享?张尧学将其1988年日本留学的论文也拉
来凑数,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拿得出手的论文太少。
第四篇是1999年一篇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也与获奖内容无关。该论文的引用次数
是16次。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已在2001年停刊。
后面的四篇作者中都没有张尧学,也都不属于透明计算的内容。最搞笑的是第五篇
,它其实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01年4月出版的一本教材的一个章节(第五章“非乘积
解排队网络和近似算法”),张尧学为了把它伪装成期刊论文,创造性地把书的出版年
份写成“2001年卷”。而且这个章节根本就没有教材作者的原创内容,都是引用国外学
者的,这些国外学者是不是也能跟张尧学分享奖金?
总之,从张尧学论文发表记录和引用情况看,可知他提出的透明计算在国际上毫无
影响。然而张尧学在报奖材料中声称其提出的透明计算“被国内外采用,引发和推动了
国内外新型网络计算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用谷歌搜索“透明计算”的英文(
transparent computing),出来的网页主要是美国军方DARPA的一个透明计算项目。但
是,张尧学说的“透明计算”的“透明”的意思是“不知不觉”,国外说的“透明计算
”的“透明”的意思是“公开可见”(The Transparent Computing (TC) program
aims to make currently opaque computing systems transparent by providing
high-fidelity visibility into component interactions during system operation
across all layers of software abstraction, while imposing minimal
performance overhead.),二者的意思刚好相反。如果认为这就是其“透明计算”的
实践,这是利用“透明”一词多义混淆视听。
张尧学的报奖材料称:“透明计算得到了国际上英特尔、IBM 等公司的采纳,被英
特尔公司总裁称为‘代表了下一个计算时代’并作为战略之一实施。”英特尔公司高级
副总裁Renee James(学MBA出身的)在2012年IDF会议上的确提到透明计算,清华大学
计算机系曾以“我系张尧学院士提出的透明计算得到英特尔公司的高度评价和推广”高
调报道(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s/4840/2012/20120921085312266245505/20120921085312266245505_.html )。实际上Renee James的原话是这么说的(http://intelstudios.edgesuite.net/idf/2012/sf/keynote/120912_rj/120912_rj_fl/index.html 14’20”开始):透明计算的概念并不新颖,MIT早在90年代末就做了研究,最近清华大学张教授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些IT专业人士认为英特尔说的透明计算和张尧学说的透明计算只是名称相同,不是一回事(Renee James不是搞技术的,可能分不清二者的区别)。即使是一回事,Renee James也说得清清楚楚,这是MIT在90年代末率先提出的,并不是张尧学的首创。按张尧学自己的说法,他是在2004年才想到“透明计算”,晚了MIT好几年了。
张尧学的报奖材料称:“相关工作得到了Edward Yourdon 博士(软件工程方法论
创始人)、原IEEE CS 副主席Ming T. Liu、以及Jefferey J.P. Tsai(IEEE/AAAS
Fellow)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张氏协议综合法’。”这些人评价的是张尧学1988年在
日本的博士研究工作,与透明计算没有关系,非要说有关系的话,那也是日本的知识产
权,怎么得的中国国家奖?而且这些人并没有对张的工作“高度评价”,更没有称为“
张氏协议综合法”,只是在综述中引用了张尧学的论文,引用时写作Zhang’s
Protocol Synthesis Algorithm,这是以第一作者姓指代论文中提出的方法(该文献以
此指代十几种方法),并非特地给其方法命名。众所周知,博士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属于
导师的。如果要命名张尧学的博士工作,应称为“张-野口协议综合法”,而不会忽略
张尧学的导师野口正一的贡献。
张尧学的报奖材料称:“透明计算概念及技术曾被PCMag、eWeek、ScienceDaily、
TechEYE 等数百家国际媒体广泛报道,并被评论为‘这将是首个由中国推动的计算技术
。’”这指的是张尧学2012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专刊
上发表的论文《TransOS: A Transparent Computing-based Operating System for
the Cloud》曾获得国外一些科技媒体的报道,当时中南大学因此说“张尧学院士发表
的论文在国际上反响强烈”(http://news.its.csu.edu.cn/csunews/readnewsarticle?atcid=20121016045312963 )。一篇论文的重要性并不由媒体记者来决定,而应该看同行的引用情况。那么张尧学这篇“在国际上反响强烈”的论文的引用次数是多少呢?6次,其中4次是中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己引用,1次是北京大学引用,剩下的1次由于论文无法下载,不知道作者的单位,但也是中国人引用。也就是说,张尧学这篇“在国际上反响强烈”的论文发表两年多来,在国际上被引用的次数是零。国际学界根本就没人在乎这“首个由中国推动的计算技术”。
中国的科技大奖,都是运作的结果,含金量本来就不高。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
经是个例外,曾经为了保证含金量空缺过很多年的。现在却让这样一个假货靠造假获此
殊荣,肯定是利用权力和官场人脉运作的结果,是典型的学术腐败大案。虽然中国遍地
都是学术骗子,但学术骗子能靠权力把虚假成果搞成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是创纪录
的,算得上中国科学最大的丑闻之一。
2015.1.19.
w********h
发帖数: 12367
2
中国的科技评奖本来就是大笑话。。。
看看自家的那个自然科学二等奖是个啥货吧。。。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教育部原司长、中南大学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课题获得
: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舆论大哗。多名IT专业人士在网上一面倒地揭露这个课题低劣、
: 造假、骗人的实质,这些揭露文章发表在科学网、知乎、新浪博客等处,随后即被删除
: 得干干净净。财新网在1月17日发了一篇报道《“透明计算”获大奖引发诸多争议》,
: 随后也被删除。对这些批评、揭露,张尧学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而这些试图压制批评的
: 删帖行为,不知是张尧学公关的结果,还是政府部门为遮羞采取的行动。不管怎样,对
: 学术争议只能以删帖来回应,其实质如何,已昭然若揭了。
: 我不是IT专业人士,不想从学术的角度来评价张尧学的成果。我想从别的角度,让
: 公众了解一个被IT专业人士一致评为低劣、造假的课题何以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
: 奖。

1 (共1页)
进入ECU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透明计算”是什么,业内有不同看法后来有多少人看了 bridget jone's diary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惹争议 “透明计算”仍不透明不透明的“透明计算”——张尧学是如何骗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
创新岂能靠忽悠这次方肘子怎么没敢向透明计算开火?
建国以后最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清华大学张尧学不是美国出了马一龙,是马一龙加入了美国 (转载)
华理化工+生工学科,愿意阻止田禾当下任校长的请跟帖re方舟子: 不透明的“透明计算?
高校985工程211工程被指废除 大学格局面临洗牌 (转载)方舟子: 不透明的“透明计算? (转载)
最佳音乐的那个presenter透明计算-教育部推荐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10年后重温卡萨布兰卡自然科学一等奖,你们服不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尧话题: 透明话题: 论文话题: 计算话题: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