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ivilEngineering版 - 咱们这行就别想着海龟了
相关主题
土木这行的南亚人多不多?是方法论的问题,不是文理科的问题
诚心求教未来的路怎么走整个系里、整个学校里的教授都是公知
土木其实是吃青春饭的行业留美博士中科院教授的垃圾论文
Ncees学历认证只承认117个学分,不够本科要求我的找工作经历,给冷门社会科学的筒子们打打气
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科学和人文的统一(2)
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转载)RUC 科研成果
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转载)整理精华,发现..
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转载)方法论及其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留学生话题: 朱红话题: 发展话题: 中国话题: 美国
进入CivilEngineer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g
发帖数: 13731
1
老老实实当个猥琐男,日子幸不幸福看有没有这个生活的智慧了
俺师弟有眼光,有工作的时候转了行,现在外派中国,双击把歪歪
x****g
发帖数: 2052
2
zkss

【在 Z****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老实实当个猥琐男,日子幸不幸福看有没有这个生活的智慧了
: 俺师弟有眼光,有工作的时候转了行,现在外派中国,双击把歪歪

y******r
发帖数: 2986
3
zkss?什么意思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zkss
x****g
发帖数: 2052
4
你这种有工作的,
找不到工作不归还在这里干啥

【在 Z****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老实实当个猥琐男,日子幸不幸福看有没有这个生活的智慧了
: 俺师弟有眼光,有工作的时候转了行,现在外派中国,双击把歪歪

Z****g
发帖数: 13731
5
OPT没完就不叫找不到工作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种有工作的,
: 找不到工作不归还在这里干啥

j***h
发帖数: 4412
6
朱红文,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
义研究会理
事、副秘书长,英国教育哲学学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学士学
位。1989年1
月提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1989年至1991年两度工作
于湖南省
社会科学院。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后,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
。1995年破
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1年晋升为教
授,2002年列
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
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研究》和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社会科学的
方法论研究”等科研课题。主编过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博雅丛书”(江
西教育出版社)以
及“教育、社会与文化译丛”(教育科学出版社)。
主要教授的课程是:国外社会学学说、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方法论。在北京师
范大学哲学与
社会学学院社会学 研究所担任“社会学理论”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和在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
院科技哲学研究所担任“社会科学方法论”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Email:
z***********[email protected]; h***[email protected]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及当代设计学的
研究。
学术书籍:
1、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译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人文科学方法论》(专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社会科学方法》(专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工业 技术与设计——设计文化与设计哲学》(专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
5、 《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译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导论》(专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版;
“美国梦”神话破灭 在美中国留学生面临去留抉择 2011年03月21日09: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1日电 综合美国《侨报》报道,春节过后,在美中国留学毕业生的职场
竞争进入白热
化。或是全力寻求包括实习单位在内的工作机会,或是动用一切关系,穿州过省地拜会
所有可能供职
的用人单位。尽管技术过硬,好话说尽,但美国就业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光早已
不再。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那里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与发展
机遇,吸引着
不少留美学子的目光,而美国学位的珍罕度也随之降低,一度出现了“回国要趁早”的
呼声。
神话破灭 人心思变
三十年来,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平稳发展的80年代和克林顿政府的鼎盛时期,但在
“9·11”后经
济开始下滑,并受战争和金融危机等的拖累,大量企业破产,部分政府资不抵债,公共
服务与社会福
利也严重削减,在税费等财政收入来源上却全力增扩。多家公私机构因应经济环境纷纷
大幅裁员,不
少工薪阶层提心吊胆地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整个就业市场一位难求。
经济的萧条与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打破了完美社会的神话,甚至引发了当地民众的
抱怨。移民来
美不久的马先生本想继续在纽约从事在中国经营已久的珠宝生意,可是发现此间民众的
手头已远不如
之前考察时那么宽裕,甚至有不少民众还要靠贱卖首饰度日,他在感慨此番情景令其心
寒的同时,也
对经济前景表示失望。他认为自己来得很不是时候,因为民众生活富足的情景已经远去
,而何时会再
次出现,现在还不知道。
在皇后区居住近20年的陈先生,日前对消防当局出警要向当事人收钱的提案表示气
愤,认为当局
削减公共服务以及为补亏空向民敛财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说,“公校越来越拥
挤了,交警只顾
拼命开罚单了,现在连民众遇险救命的消防车都要向当事人收钱了,一个政府做事怎么
可以这么不体
面,简直跟纳税人撕破脸皮了。”
正当美国遭遇数十年来所未有的经济困境时,留学生们的祖国却在过去三十年实现
了经济腾飞,
各方面人才竞相涌流,中国正以和平崛起的大国姿态走向复兴。
社会经济的困顿广涉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有意在此落地生根的留学生
更是利益相
关,也成为他们的热门话题,某些知名海外华人网络论坛还一度引发“海归”派和“海
不归”的争论。
肥鹿难得 英雄气短
尽管中国的发展机遇令人憧憬,但仍有不少中国留学生选择在美求职。大纽约地区
中国学生学者
联谊总会主席朱红文表示,就理工科而言,出于科研经验和社会资本等因素的考虑,大
多数硕士以上
的留学生都会选择毕业时在美求职。他说,尽管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来自中国的理工
科人才仍十分
抢手,他们找一份工作并不困难。
朱红文在分析文科留学生就业形势时指出,由于语言、族裔、身份等的相对弱势,
以及办理工作
签证的繁琐手续和高昂费用,美国雇主往往选择可替代人选,因而中国文科留学生在美
工作的机会相
对较少。出身传播学博士的纽约市大约克学院退休教授黄哲操说,自己于上世纪70年代
求职时,一个
大学文科教职应聘者一般只有几人,而自己一度拿到过三个工作offer,但现今的竞争非
常激烈,同
一个职位的竞争者可能是当年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以致令无数优质才俊只能扼腕慨叹。
一位难求的美国就业市场令不少求职者望而却步,而受到种种身份限制的中国留学
生则更是在此
间受尽挑战,不免直叫英雄气短。
2010年毕业于纽约某著名私立大学的留学生王女士(化名)是较为坚定的留美发展者
,她在取得
该校文科硕士学位之前已经开始了在纽约的实习,而且广交社会各界朋友,建立起一定
的人际网络。
可惜直到毕业为止,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帮忙找工作的昔日“高朋”都没有兑现承诺且很
多都没了踪影,
而实习身份已然到期的她也无法继续合法工作。为了坚持留美发展的理想,她选择在一
位生活富余的
美国籍男性朋友资助下,到一所二流公立学校攻读另一个硕士学位,并以更加主动的姿
态结交朋友,
为将来的就业再作准备。
王女士曾对自己的状况不无感慨,认为自己不但拥有真才实学,而且也为自己的目
标付出了青春
和健康的代价,但留学生的身份和少数族裔的面孔却令很多人对她的付出轻易承诺,随
后抿笑而走。
于2009年获得新英格兰地区某知名公立大学文科博士学位的秦女士(化名)一年多来
一直挣扎在
求职线上。获得学位后,她在实习身份期间不断出现在各大招聘会和面试会上,却一直
无法找到合适
的工作。她感慨自己成为用人单位走完程序的牺牲品。她告诉记者,自己参加的很多面
试中,用人单
位早已有中意人选,自己的辛苦准备和现场演示只不过是他人走完聘用程序实现雇佣合
法性的道具。
秦女士一度考虑回国发展,在犹豫中她因担心实习身份过期而开始攻读另一文科专业的
硕士学位。
留学生在美发展可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色,但由于语言、族裔背景等因素,成为高
级管理人才者
仍属少数,结果大多数人只能在美享受殷实但平静的生活。
若想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留学生可在祖籍国获得社会认同感,而且凸显国际化视
野,在职场竞
争往往拔得头筹。
如此看来,归与不归只是决心问题。
各有精彩 别有洞天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扬眉吐气也好,委曲求全也罢,一路过关斩将拿到高等教育
学位的留学生
们更为看重的是个人的长远发展。
朱红文认为,留美与海归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定位,因而做出何种选
择与个人的追
求密不可分。
朱红文表示,尽管美国政界、学界等领域都已有老一辈华人留学生崭露头角,但大
多数中国留学
生留美后由于“玻璃天花板效应”,不论本职工作多么努力出色,获擢升至高级管理职
位的仍然凤毛麟
角,因而一般人大都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
朱红文认为,如果要轰轰烈烈大干一番事业,学成归国是不二选择。
朱红文说,留美学生回国发展不但有在美无法获得的高度社会认同感,其国际化视
野以及在美难
以凸现的语言优势都将帮助他们在职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箭在弦上 现实难回避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李国早领事表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与扶持政策,
归国留学生一
定能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上世纪70年代已来美留学的法拉盛街头守望互助队队长朱立创认为,美国社会发展
已经趋向饱
和,而一环扣一环的社会经济问题则更有可能令其逐步走向没落的局面,而和平崛起的
中国正处于近
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有着比美国多很多的发展机遇。
朱立创说,美国社会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前的次贷危机、社会福利等社会经
济问题一环紧
扣一环,循环往复,短期之内无法解决。某种程度上是在靠吃老本和举债度日,这种模
式前景堪忧。
与此同时,中国开放与崛起的态势让世人看到未来的曙光,而祖国也是广大海外学子心
灵之根,他相
信真正干事业的留学生回国去闯去干,必可事半功倍于在美国的作为。
尽管做出发展趋势判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不少留学生在美期间已然拖家带口,到了
真正做抉择时
已是诸多掣肘。
朱红文表示,出于收入、家庭、文化适应、社会政策与福利等因素的考虑,留学生
归国的决定尤
其艰难。在家庭收入上,尽管国内已经大幅提升高学历人员待遇,但与在美收入仍有差
距。
在文化适应上,他认为各科留学生在回国后都有可能面临一定的调适期,而文科学
生则更可能由
于所学所用与国内无法完全接轨而产生巨大落差。一旦决意回国应该尽早返归,否则拖
越久适应越
难。
另外,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也是父母无法放下的担忧,朱红文指出,由于中美教育制
度的差异,在
美长大的孩子可能无法适应国内教育体制,从而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这实在是:箭在弦上正待发,现实问题难回避。
回国趁早 时不我待
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至2010学年度中国留美学生人数首度超越印度
,达12.8万
人,成为在美国际学生最大来源国。
与这一消息遥相呼应的是,每年留美学生归国人数的逐步增加,以及国内高端职位
竞争激烈的现
实。
朱红文在分析留学生回国发展时特别强调“位置”的概念。朱红文认为,“位置”
代表着发展定位与
发展机遇,有意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应当抓紧时机,先下手为强,为日后发展做好准备。
朱红文说,由于归国大军日益壮大,美国学位在中国的稀罕度相应下降。他举例说
,以前美国常
青藤联盟等名校的博士毕业后不难在清华、北大等一流学府谋得教职,但当下这些学校
的毕业生已经
把目光瞄准国内二线高校和中西部广大地区。他希望有意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不要脚跨两
边犹豫不决,
而应当机立断,这样才能抢占先机。

【在 Z****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老实实当个猥琐男,日子幸不幸福看有没有这个生活的智慧了
: 俺师弟有眼光,有工作的时候转了行,现在外派中国,双击把歪歪

m***x
发帖数: 84
7
lz能不能谈谈师弟是怎么转的。我怎么感觉土木这行干久了就没法再干别的了
Z****g
发帖数: 13731
8
在职的时候直接读啊,然后就找工作了,然后就外派中国了,然后爽歪歪了。。。
挺佩服人脑子转的快,有追求,一看土木在美国这么烂,马上行动。
要改变命运,还得靠行动。自怨自艾没用。

【在 m***x 的大作中提到】
: lz能不能谈谈师弟是怎么转的。我怎么感觉土木这行干久了就没法再干别的了
1 (共1页)
进入CivilEngineer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方法论及其他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Re: 军版有哪些人志愿参加网搜福特基金会的活动,请报上名来! (转载)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转载)
中科院预测今年房价将涨12.77%(Z)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转载)
方舟子该打一打习近平的法学博士这个假 (转载)中国新闻网:“美国梦”破灭 留美中国学生去留两难抉择 (转载)
土木这行的南亚人多不多?是方法论的问题,不是文理科的问题
诚心求教未来的路怎么走整个系里、整个学校里的教授都是公知
土木其实是吃青春饭的行业留美博士中科院教授的垃圾论文
Ncees学历认证只承认117个学分,不够本科要求我的找工作经历,给冷门社会科学的筒子们打打气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留学生话题: 朱红话题: 发展话题: 中国话题: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