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g 发帖数: 682 | 1 筷子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饮食文明的一部分。著名物理
学家李政道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起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
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
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筷子”名称的来历
筷子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箸”。在今天我国某些地区的方言中,筷子仍然被叫做“
箸”、“箸子”、“筷箸”,装筷子的“筷筒”被称为“筷箸笼”、“箸笼子”。老舍
在《四世同堂》里写“他喝了半盅儿酒,吃了一箸子菜”,就是河北一些地方的说法,
意思是“夹了一筷子菜”。
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箸”的文字记载。《韩非子?喻老》里这样写道: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的是商朝末年纣王极为奢侈,每顿饭都要使用象牙筷
子,太师箕子看到纣王的举动,对此十分担忧。由于纣王越来越奢侈、荒淫无度,最终
导致了商朝的灭亡。成语“见微知著”也来自于这个典故。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将筷子写成“筯”,与“箸”通用。《世说新语》里写到:“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在《三国演义》第二
十一回写到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就提到了刘备因惊慌而掉“筯”的桥段。曹操对
刘备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听后,大吃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
觉落于地下”。还好当时天要下雨,雷声大作,刘备这才从容地捡起筷子,并称“一震
之威,乃至于此”,将内心的惊慌掩饰过去。
由“箸”到“筷”的称呼转变始于明朝江南一带的民间忌讳。陆容在《菽园杂记》
中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
为抹布。”由于明代吴中地区民间船行忌讳说“住”和“翻”,因此人们就将“箸”改
名为“快”,意思是船开得快,而不是停住在水中。后来因为当时很多筷子是竹制的,
“快”又被加上“竹字头”,筷子的名称就这样传播开来。
古代筷子主要还是以木筷、竹筷为主,象箸、玉箸、金箸这类奢华的材质也在王公
贵族的餐具中出现。此后,筷子的材料从金银玉石到木竹钢铁,几乎无所不用。在外形
上古今大致相同,通常是一头方形,另一头圆形,圆形的一头用来夹菜。
使用筷子的礼仪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吃饭便十分讲究礼仪。《礼记》中有“饭黍
毋以箸”的说法,意思是吃米饭时不要用筷子,而要用饭勺,筷子则是专门用来吃盘中
菜的。《礼记》中还说“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汉代郑玄注解时认为梜就
是筷子,这里说的是吃汤菜时,要用筷子夹其中的菜,如果汤里没有菜,就不需要筷子
了。
古代使用筷子的习俗和礼节一直流传至今。在摆放位置上,人们总是把筷子整齐地
放置于进餐者的右手边,手执筷子的一头要与桌面边缘垂直(如果是圆桌,摆放角度要
与半径线重合),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也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
并列摆放。
在握筷时,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同时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
疑;也不可取位过低,这样会显得缺乏教养。
在举筷夹菜时,不要游移不定,也不要旁若无人地乱找好菜。筷子不要在桌上延伸
过长,跨别人面前夹菜是不礼貌的。
用餐完毕后,要将筷子轻轻放桌上,不可随意放置。尤其被忌讳的一点是,切不可
将筷子插在饭菜上,古俗认为只有在祭祀先人时才这样做,平时插筷则很不吉利。
筷子的使用也被延伸到其他的一些民俗风情之中。祭祀风俗就是其中之一。南朝《
荆楚岁时记》记载,在正月十五那天,人们会进行祭祀,“其法先以杨柳枝插于左右门
上,随杨柳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
筷子也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形成东亚地区使
用筷子进餐的传统。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延续至今。
公元6世纪之后,中日之间交流频繁,日本使节多次前往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公元
608年,以裴世清为首的中国使节团应邀访问日本。在欢迎宴会上,圣德太子按中国的
方式使用箸招待了客人。
公元8世纪后,箸在日本逐渐普及,那时的箸在日本被称为“唐箸”,也就是来源
于唐朝的意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20世纪70年代访华时曾对周恩来说:“总理阁下,
日本的用箸习俗是由中国传入的,中国的筷箸给我国带来了既文明又方便的理想餐具,
我要敬您一杯,感谢你们给我国输入了良好的饮食文化。”日本还对筷子进行了改良,
并且发明了“割箸”,也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然而,东亚地区之外的外国人见到筷子的第一感觉多半是新奇并且惊讶的。意大利
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录了中国人使用筷子吃
饭的习俗:“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
们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内,而不必借助于手指。食物在送到桌上时已切
成小块,除非是很软的东西,例如煮鸡蛋或鱼等等,那些是用筷子很容易夹开的。”
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饭已经不是中国人或者东亚人的专利,使用筷子的
西方人越来越多,美国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数千万双竹筷子,法国甚至还设立了“金筷
奖”来表彰中餐及亚洲风味餐厅的出色经营者。如今,有3000年历史之久的筷子传递着
东方特有的饮食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发挥着它的作用。
文章来源:家国网 作者:佚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