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g 发帖数: 682 | 1 《红楼梦》咏茶的诗与联句有十来首,说到茶的地方就有二百六十多处。神采风流
、兴衰历尽的曹公,通晓琴棋书画诗酒茶,写茶写到极致。
我是看“红楼”才懂茶的。
其中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不知看了多少遍。而一部“披阅十载,增
删五次”的书,用了整整一个回目来写茶,可见曹先生对中国茶文化的重视了。
在这回书中,主要人物贾母、宝玉、黛玉、宝钗、妙玉,还有刘姥姥等人一并出场
。妙玉笑用“成窑五彩小盖盅”与“旧年蠲的雨水”,沏上曾有“岁以进贡”的名茶“
老君眉”,照应太君、姥姥。佳人香茗美器,禅堂一派欢声笑语,气氛氤氲和谐。
妙玉单把钗黛二人和跟来的宝玉招呼到耳房吃“体己茶”。“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
了水,另泡一壶茶”用的是深埋地下的五年前在苏州蟠香寺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水。这是
一壶什么“茶”?没说。妙玉取出两个杯子,“攽瓟斝”给宝钗用;给黛玉的是犀牛角
的“杏犀喬”。“随之又取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大盏来”给宝玉用
。这样的茶具,要喝什么茶呢?不知道。书中涉及到茶的回目,无一不写出茶名,如第
八回的枫露茶,第十五回的暹罗茶,第六十一回的普洱茶、女儿茶等。唯在这一回中,
这壶“茶”没了名字。对此,不少红学家表示关切和遗憾。前辈专家邓云乡先生,生前
就曾在《红楼茶事》中说:“雪芹写‘吃体己茶’而没有写明特殊的茶叶,只说了半天
水,不能不说是遗憾!”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在米寿时,还在关注这回书,写出《品茶
是奇笔》一文,被收到《红楼夺目红》一书中。
可能是雪芹在这一回中有意注入更多情感。周汝昌先生曾用清代潘德舆的笔记《金
壶浪墨》中说的“写到的雪芹情况和读《红》感受说,书中的宝玉情况分明是作者自喻
和自况(大意)”。作者突破古人融雪烹茶的藩篱,用玄墓蟠香寺前梅花上的雪深埋五
年的“天泉水”烹茶,让钗黛宝玉享用。却不让妙玉说出壶中泡的什么“茶”,用“宜
掩者掩之,宜屏者屏之”的笔法,在书中用宝玉:“细细吃了,果觉清淳无比,赏赞不
绝。”轻轻一笔带过。是雪芹的偶有疏漏,还是另有深意存焉?
妙玉在宝玉生日时,自称“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送去红梅。今日在栊翠庵宝
玉自己送上门来,表面上看是请钗黛品茶,实际上这“茶”还肩负着向宝玉传情达意的
重任。往日对宝玉炽热的爱,融化着梅花上的雪,书中在此评到妙玉“其意甚深”。今
日在壶里要放什么“茶”,成竹在胸?要让座上客知道,这是高贵的“天下第一茶”,
是妙玉钗黛情感三角中,手法不同的“传情茶”。作者在含蓄地满足着妙玉的自尊。曹
雪芹写这回书的时间,正是乾隆南巡中四次到龙井问茶之时。
冯其庸先生瓜饭楼本《红楼梦》,在第四十一回中对“轻淳”的注释,及各种版本
不同的注释中可以看出,用形容词“轻”字者居多。“轻”与当下品茶时常用的“浓淡
”的“淡”字意相同。有“轻淳无比”这样品质的特点的“茶”是什么茶?历史上茶文
献记载,当以康熙时,钱塘人(今杭州)文学家陆次云的记载贴切可信。陆曾任江阴知
县,他的《湖壖杂记》载:“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则
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当代陈宗懋院士主编
的《中国茶经》中说:“龙井茶的特点是香郁味醇,非浓烈之感,宜细品慢啜”。正是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清淳无比”赏赞不绝的龙井茶。千古绝唱的“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那茶中之味,惟会心者知之!
忆及妙玉手上那梅花的清香,壶中飘散出的龙井茶氤氲,这怎能不令人神往!
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王学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