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论儒家思想与心理学的调控(转载)
相关主题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析疑z有人看了最近拉萨的事情吗?
儒家思想的再次出现,意味着什么?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朱自清评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转载] 琴曲古代叫操
【征文】金安平初印象——在美国上儒家课 (转载)脆弱的孔夫子
中国古代道德名言[转载]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真假孔子(二)儒家的精髓Re: 功利的中国古典文化
古人好为一字师我注六经,六经注我Re: 大师对《论语》的释说都错了?学者新解引争议
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受益匪浅我看论语-0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语话题: 心理健康话题: 8226话题: 儒家话题: 调控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s
发帖数: 563
1
论儒家思想与心理学的调控
摘要:以“仁爱”为价值核心的儒学,对调节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1)
儒家求真,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现实认知; (2)儒家求善,“孝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
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节用而爱人”、“欲而不贪”,有助于人们形成愉快的情绪;
“达己,达人”有助于个体发挥创造力,实现并超越自我; (3)儒家求美,在音乐中陶冶情
操,化解自我和本我的矛盾,宣泄不良情绪。
关键词:论语 仁爱 调控 心理健康
一、仁爱与心理健康
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的进展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传统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概括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1]:一是传统文化
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影响的独特性方面;二是在传统的心理治疗方面。其中对儒家思
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论述主要有: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路[1]、人
本主义健康人格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异同[2]、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3]等几个方
面。这些研究虽然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来阐释问题,但是对于儒家的核心价值尚未触及
。本文试图以儒家文化的发轫之作《论语》为切入点,以人本主义的心理健康观为视角,
考察儒家的核心价值“仁爱”对人们调控心理平衡所发生作用,阐述论语中的心理健康
思想。
关于心理健康,众说纷纭,至今没有达成共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阿拉木图会
议上宣布“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获
得最高水平的健康,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目标”。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上,而是每一个人凭着生命的意
识和生活的经验,在发现机体营养意义的同时,寻找“心理营养”的存在,以维护心理健
康,预防疾病,促进人格完善和自我发展[5]。近期,我国学者刘华山(2001)借鉴国内外学
者的成果,归纳出六条心理健康的标准: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
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
就心理要素说而言,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种真诚的、出自内心的、“爱人”的情感
。“仁”即“爱人”,就是在《学而》中所说的“泛爱众”,在《雍也》中子贡所说的“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爱心对待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论语•雍也》)是“仁”的积极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是“仁”的消极方面,这些推己及人的道理,是“爱人”的具体表现。
仁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论及较少。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美好的人生是
由爱支撑的”[8]。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清楚地阐明了爱的本质和意义:“真正的爱
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如
果没有爱,就不能够正确了解他人,不能认识到他们的潜力和才能,不能真正洞悉他们的
本性。有了爱,人们就能排除孤独感和焦灼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疏远而相互联络
起来。
在心理治疗领域,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认为,积极心理治疗观念的基础是每个人
都具备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爱的能力。“爱的能力对于它所指向的东西来说并非是无
关紧要,当我们学会、获得或是创造出什么东西时,这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决于它的发
生是为了什么和为了谁。”
儒家以“仁爱”为价值核心,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核心的需要,要求人们“忠”、“恕”
,具体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从正
反两个方面教导人们应该持守一颗温暖、感恩、谦让、善良的心,即“仁心”。在基本
的人际关系里,在亲人与朋友的相处中尤其应该体现这种态度,以便在上下左右的人我关
系中,心理上互相沟通、思想上互相理解、感情上互相体谅,建立起协调、和谐、理想的
人际关系。其次要将仁爱之心推广出去,实现个人的才学,让世界充满光和热。
二、儒家思想中心理健康调控作用的实现形式
儒家思想对心理健康的调节,可以归为三类:认知上求真、践行中求善、性情陶冶中求美
,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自发地调控心理,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1.求真———形成优良的现实知觉,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儒家引导弟子在认知时态度要端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对未知的事物要“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教导学生不要凭
空猜测,不要绝对否定,不要拘泥固执,不要自以为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指君子处理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也
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做,而是怎样做合理恰当,就怎样做;“不逆作,不忆不信”(《论语&#
8226;宪问》),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不讲信用。这与道家主张的“以
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天道》)、“无为而无不为”,佛家的“不执着一边”有异
曲同工之妙。它们都让人在认知客观事物时态度公允,不怀有自己的成见。在认知的过
程中唯有打破了心理定势,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才能避免假象和错觉,求得万物的本来
面目。
关于求知的方法,要“内自讼”(《论语•公冶长》),对错误的认知“勿惮改”, (
《论语•学而》),如有错不能改,则“是吾忧也”(《论语•进而》),他们认
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对于真理,儒家鼓励弟子穷毕生
的精力去追求,他们“笃信好学,死守善道”直至“死而后已”(《论语•泰伯》),
更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求知境界。
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追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
语•先进》)的言论,反映出儒家生死同道的主张,客观上化解了对于死亡的恐惧。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称为“向死存在”,即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面向死亡
的存在,人的生存是一种必死的生存,死是生命的“唯一”终点。他把超越死亡的道路相
对分为两条:一条指向外物,重视外物的获取和占有,以增加生的快乐;另一条则指向内心
,重视心灵的提升和超越,以消除死的恐惧。儒家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任重而道远”的
“弘毅”事业(《论语•泰伯》),把自然生命转化为精神生命,让人在有生之年活
得更自在、更幸福、更有尊严、更有价值,达到心灵的丰满和自我的完善。
2.求善———培育良好的心理氛围
儒家的理想是既追求真的价值,又要追求善的价值和美的价值,尽可能达到三者的统一。
但三者比较起来,善的价值地位最高,美的价值和真的价值处于从属地位。求善的过程中
,儒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的情绪、良好的认知习惯,并努力地发挥自我潜能,实
现自我价值。
儒家主张学“礼”,“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让“弟子入则孝,出则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
而有信”(《论语•学而》),如果做到了有礼,君王“临之以庄”,百姓对他“则敬
”,“子孝父慈,则忠”,并引用“《书》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看论语-0中国古代道德名言
我看论语-0.1白话文言真假孔子(二)
读论语点滴心得古人好为一字师
既然谈论语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受益匪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析疑z有人看了最近拉萨的事情吗?
儒家思想的再次出现,意味着什么?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朱自清评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转载] 琴曲古代叫操
【征文】金安平初印象——在美国上儒家课 (转载)脆弱的孔夫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语话题: 心理健康话题: 8226话题: 儒家话题: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