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易中天:劝君免谈陈寅恪 zz
相关主题
杨墨
贾宝玉不读什么书 zz
构建“史记学”体系的新探索
挺好一部小说,糟蹋了
怀念陈寅恪、蒋天枢为学尊师的操守
诵经说法与小说家言—试论陈寅恪关于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关系的研究z
文化名人易中天来旧金山开讲 (April 22, 2007)
余英时:我为什麽写陈寅恪? zz
《陈寅恪与柳如是》说略zz
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戏说话题: 陈寅恪话题: 历史学家话题: 走红话题: 劝君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155
1
易中天:劝君免谈陈寅恪
一、 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
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年文坛银屏上是有不少
“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
症似的。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正
王朝》。前者已自己坦言是“戏说”,后者则被史学界斥为“歪说”。历史在文艺作品
中能不能“戏说”或 “歪说”,这是另一个问题(比如《西游记》就是戏说,《三国
演义》则是歪说,或不乏歪说成分)。但戏说、歪说不等于实说、正说,总归是一个事
实。它们和陈先生以及陈先生所治之史八杆子打不着,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历史小说
和历史剧走红,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也会走红,也该走红,何况那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还
是戏说和歪说?事实上历史学家无论生前身后多半都是很寂寞的。唐长孺先生曾自撰墓
志铭曰:“生于吴,殁于楚,勤著述,终无补”,说的大抵是实话。一个历史学家可能
会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文化名人,却很难因此而成为热点人物。如果成了,那就一定有
别的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z
陈寅恪:“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z
百家讲坛评百家 1--百家第一等(听百家讲坛之前先看看,听百家讲坛之后再看看)
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z
儒家文化/现代文明--当代的古文运动
《藏书之家》怎么样? (转载)
想不到陈寅恪搞阶级分析
刘正教授论文《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中国的历史剧应该展示更多古典文化
印觅知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戏说话题: 陈寅恪话题: 历史学家话题: 走红话题: 劝君